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中国纳西族

書城自編碼: 2980311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人口/人類學
作者: 木仕华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227053415
出版社: 宁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11-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412/43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57.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售價:HK$ 77.3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221.8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HK$ 132.2
不被定义的年龄:积极年龄观让我们更快乐、健康、长寿
《 不被定义的年龄:积极年龄观让我们更快乐、健康、长寿 》

售價:HK$ 77.3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售價:HK$ 80.6
纷纭万端 :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 纷纭万端 :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

售價:HK$ 109.8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售價:HK$ 168.0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大学问
《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大学问 》

售價:HK$ 99.7

 

內容簡介:
本书是《中华民族全书》中的一种,全书详细而完整地介绍了纳西族的物质文化、民间文化、社会文化、东巴文化、对伟大祖国的贡献、文化研究、有影响的人物等,是读者了解纳西族的普及性读物。
關於作者:
木仕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出版有《东巴教与纳西文化》《卡卓语研究》等专著。
目錄
第一章 纳西族概况
第一节 族称族源/
第二节 人口状况/
第三节 历史沿革/
第四节 语言文字/
第五节 民族区域自治/
第二章 纳西族的物质及社会文化
第一节 生产习俗/
第二节 饮食习俗/
第三节 服饰习俗/
第四节 居住习俗/
第五节 交通运输习俗/
第三章 纳西族的民间文化
第一节 民间教育/
第二节 民间科技/
第三节 民间医药/
第四节 民间文学/
第五节 民间造型艺术
第六节 民间体育/
第七节 民间游戏/
第八节民间舞蹈/
第四章纳西族的社会文化
第一节 传统社会组织/
第二节诞生习俗与成丁礼俗/
第三节节庆习俗/
第五节婚姻家庭类型与婚姻习俗/
第六节丧葬习俗/
第七节家庭、社交礼仪与禁忌/
第六节 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遗迹
第六章 纳西东巴文化
第一节 纳西民歌乐曲
第二节 白沙细乐
第三节 丽江洞经古乐
第四节东巴音乐
第五节 变迁与创新中的纳西古乐及其未来
第七章纳西族的信仰文化
第一节 宗教信仰/
第二节 宗教活动/
第三节 哲学思想/
第四节 预测与占卜/
第八章 纳西族的音乐文化
第一节 纳西民歌乐曲
第二节 白沙细乐
第三节 丽江洞经古乐
第五节东巴音乐
第五节 变迁与创新中的纳西古乐及其未来
第九章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
第一节 丽江古城地理概况
第二节 丽江古城的缘起
第三节 丽江古城设治历史与发展轨迹
第四节 丽江古城名称考信
第五节 丽江古城的特色
第六节 丽江古城与纳西族社会的关系
第七节 丽江古城的文化地位与普世价值
第八节丽江古城学的发轫
第十章 纳西族的文化传承
第一节 民族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 民族文学创作/
第三节 民族艺术创新
第四节 民族民间社团活动/
第五节民族文化创意产业
第六节 民族文化价值/
第十一章 纳西族的族际互动关系
第一节 纳西族与汉族的关系
第二节 纳西族与普米族的关系
第三节 纳西族与白族的关系
第四节 纳西族与藏族的关系
第五节 纳西族与彝族的关系
第六节 纳西族与傈僳族的关系
第十二章 国际纳西学的崛起
第一节 20世纪上半叶的东巴经典研究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30年间的东巴经典研究
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的东巴经典研究
第四节 1980年到2000年东巴经典研究
第五节 20世纪90年代东巴经典研究
第六节 西方学者对东巴经典研究
第十三章 纳西族的重要文献
第一节 汉文古籍中涉及纳西族的文献/
第二节地方志书中涉及纳西族的文献/
第三节 丽江纳西族学者的汉文著述
第四节 纳西族东巴文东巴经典与哥巴文东巴经典
第五节 国外学者研究纳西族的文献
第六节 其他民族有关纳西族的文献
第十四章 纳西族对伟大祖国的贡献
第一节 积极促进民族团结/
第二节 坚定维护祖国统一/
第三节 英勇保卫祖国边疆/
第四节 大力推动新中国各项事业建设/
第十五章 纳西族有影响的各界人物
第一节 古代有影响的文化人物/
第二节 近现代有影响的文化人物/
第三节 当代有影响的文化人物/
第十六章 纳西族的精神文化气质
第一节 纳西族精神文化气质中的游牧民性与农耕民性
第二节纳西族精神文化气质中的崇勇尚武精神
第三节纳西族精神文化气质中的笃实、宽忍、刚健之风
第四节 纳西族对多元文明文化的吸纳、习得、创新能力
第五节 纳西人精神文化气质在艺术中的外化表现
第十七章 纳西文化发展愿景和面临的问题
第一节 继续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促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健康发展
第二节 纳西学研究国际化与纳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互动关系
第四节审慎应对丽江纳西文化旅游的负面影响
第五节 纳西文化旅游发展前景与挑战

附录
一 纳西族历史大事记/
二 参考文献/
后记/
编后记/
內容試閱
纳西族主要分布在滇川藏交角区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并流地带,以及雅砻江流域。这里有雄奇的高山大江,险峻的深谷巨壑,激流奔泻,雪岭巍峨、高华绝尘。由于地处横断山脉地区,地质地理构造复杂,气候呈明显的垂直分布,既有炎热湿润的河谷台地,也有平坦温暖的山间盆地,还有寒气森然的高寒山区。其间的动植物资源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尤为突出。与此相应,民族和族群的分布亦呈多元和互补的格局,诸民族的分布格局明显是历史上各种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势力间博弈角力的结果在共时平面的反映。
由于山河阻隔,纳西族在发展中派衍出了众多的亚文化集团,由于各族群的生计方式各异,经济文化类型迥异,精神文化气质各有特点,彼此间有共享族群历史早期的共有历史记忆和认同符号;与此同时,各族群在独特的地理单元中结合当地的生态和文化背景又发展出多元的富有个性特征的文化类型,形成十分斑斓驳杂的文化单元,由于地理条件的局限,无以发展出某一族群一统天下的政治组织和社会文化,形成了现今共性和个性兼备的纳西族及纳系族群。由于纳西族直接先民摩沙夷在南下迁徙历程中不断分化成散居的多个地理聚落。
纳西族及纳系族群的共时格局而言,纳木义人在最东北端在雅砻江流域,而纳喜分布在金沙江流域,部分在澜沧江流域处在最西端,最南端和西北端。纳日和纳人主要分布在金沙江流域和雅砻江流域处于中间。汝卡主要在金沙江流域处在纳西和纳日之间。最东端为盐边的纳日人。而族群早期分布的大渡河流域则只留下一些与摩沙夷相关的历史地名存留至今,如磨西镇摩西面等,甚至大渡河的故称沫水的词源可能与纳西族先民的名称及其在此间活动相关,犹如唐代金沙江被称为麽些江相类。这些如今已成为历史记忆的旧迹。
纳系族群一直处在南下和西进的进程中,当然各族群的迁徙步伐各异,加上山川阻隔,不同历史时期各自周边的他者族群的族系、文化和力量消长也有别,因此,久而久之,共时格局中的分化差异自不待言。与此同时,纳系族群共有的文化特质亦不易在分化后消失,尤其是族群早期原生文化传统的传承与记忆历久弥新,形成喜马拉雅区域至藏彝走廊间独树一帜的文化类型。
纳西族渊源于远古至秦汉时期在甘青高原河湟地带游牧的古羌人集团之一部,辗转南迁至川西南、 滇西北、藏东南一带,向南迁徙历经诸阶段,先至今岷江上游区域,又向西南至雅砻江流域,再西迁至金沙江、澜沧江游流域,纳西族及纳系族群于唐代形成与现今基本一致的分布格局。
在现今川西南安宁河流域由于受南部民族集团的阻挡,纳西族和纳西族群的各集团,纷纷从南向转而呈西进的态势,从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到怒江流域广为分布,与此同时自有唐一代吐蕃帝国的崛起,南诏势力的兴盛,分布在金沙江流域的纳西族先后被吐蕃和南诏所统治。在两大势力的挤压格局中,纳西族人口主体主要存留于金沙江流域,同时呈现西向澜沧江到怒江流域挺进的态势。
历史上纳西族的主体自青藏高原南向迁徙的进程中,由于各族群力量的差异,同时受周边民族政治势力的制约和互动,南下至今大渡河、雅砻江上游时在今安宁河流域停留了很长的历史时段。至今分布在雅砻江两岸,已经并入藏族的纳木义、纳木汝族群就是古代羌人集团摩沙夷族裔的直接继承。
唐初,磨些蛮曾在今大理宾川建立越析诏(磨些诏),为六诏之一,后为南诏所灭。唐贞元十年铁桥之役后,南诏统治者曾将上万户的磨些人迁到今滇中高原的玉溪、晋宁、瀓江、元江等地,这些磨些人后来与汉族、白族等多民族融合,元末滇中地方文献中尚有磨些蛮分布其间的零星记载。
明代由于丽江一带经济文化的大发展,以丽江木氏土司为代表的土司势力的壮大和崛起,逐步向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到怒江流域的北部进犯,拓展势力范围,对滇川藏交角区域形成全面经略的形势,并对周边的普米族、傈僳族、独龙族、藏族、白族的分布和迁徙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直持续到明清易代之际。
明洪武年间,随着蓝玉、沐英、傅友德征云南大军,内地众多入滇戍边屯垦的汉人逐步也融合到纳西族中,成为包括丽江纳西族在内的云南各地各民族中一直流传着家自南京应天府柳树湾徙边至云南的传说。
从明洪武朝到清雍正朝,历辈丽江木氏土司先后被中央王朝授予世袭封建土司官职,丽江一带的纳西族地区基本上都已进入封建领主制阶段。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出现并趋于城市的规模正是这一时期形成的。这对于纳西族社会及其周边各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交流搭建了全新的平台,对于现今滇西北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就纳西族而言,出现了本民族的政治中心和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告别了游牧时代逐水草而居,南下迁徙途中动荡飘离的状况,开始经营都市,发展和创新自身的文化传统,实现了文化转型并吸引了外来文化和各族群的人口,成为纳西族的族体构成与由血缘延伸到地缘整合的转换平台。
明代是纳西族自主性和主体性得到较全面发展的历史时段,全面扭转了自唐以来受制于南诏、吐蕃、唐三大帝国,为了生存和发展,纳西族和纳系族群各集团势力只能分处各地,形成酋寨星列而互不统摄的政治格局。开始作为藏彝走廊西缘一大不可小觑的军政势力,备受中央政府青睐。对汉藏文化采取兼收并蓄,尤其对汉藏佛教实行一碗水端平的策略,是丽江纳西族地方出现同时刊刻或通行藏文佛教经典、汉文佛教经典、纳西东巴经典的并行格局,可谓道并行而不相悖。
清代康熙年间实现平定三藩之乱,天下混于一统大势后,明清易代之际,西藏、四川、云南诸地方势力较量的滇川藏交角区域逐步纳入清朝版图中的一隅,成为大国地方,国家的权威和军政影响深入超越以往各代,历史进入全新的阶段。
雍正年间对丽江纳西族地区实施改土归流的举措后纳西族社会再次出现文化上的激荡和飘摇,本民族的自主性和差异性空前扩大,由于丧失了以往的军政势力的保护和坚守族群的文化和政治疆界,使族群内部的文化核心特质、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断裂,纳西族的民族性遭到严重的打压,这种天崩地裂般的文化转型和社会变革在丽江纳西族中尤为突出。在这一历史时期全面育成丽江纳西族的全新的文化精神。
清初实行改土归流后,纳西族社会文化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在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同时,纳西族社会的固有文化遭受了有史以来空前的冲击和变迁。改土归流对丽江纳西族社会的冲击,婚姻家庭形态、社会丧葬习俗、服饰、民族传统宗教文化、生活生产方被强制汉化,整个丽江纳西族社会出现了殉情风习、祭风仪式、火葬改为土葬、女子服饰深受满族服饰的影响,男子服饰趋于汉化,民族文化的自我创新和发展能力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传统文化全面萎缩,科举考试、求取功名成为纳西族知识分子重要追求目标。汉语文字教育学习全面铺开。
纳西族社会与国家的发展休戚相关,纳西族的知识精英和武士们,以天下为己任,胸怀天下,不断走出山门,在神州大地上,为国干城,
清代的西洋坚船利炮,再次打开了国人封闭的视野,纳西族的精英们亦伴随着社会变革和新思想的传播,开始走出国门,浮槎泛海,赴东洋留学,习军事,师范教育,试图图强,开启民智,推动边地社会发展。纳西族的商人群体,此时开始作别南滇云霞,或沿着先人的足迹,卧冰餐雪、马革裹尸,继续奔走于滇藏茶马古道,做国际长途贸易,自觉不自觉地参与到经济博弈大潮中;或沿着滇越铁路,或滇黔古道,贩运内地货物,倾销边地,学习和传播汉文化和现代文明。
纳西族在此间生存发展的近千年的历史中,其周边有汉、藏、彝、白、普米、傈僳、独龙、苗、壮、回、蒙古等民族与纳西族持续作经济、文化上的双向交流,彼此间的纷争与和平、干戈与玉帛、和而不同。
纳西族内部而言,各族群的服饰、饮食习惯、住居类型、生计方式、文字文献的有无、宗教信仰、民俗风习、形成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特质。
丽江一带的纳西族由于地居山间盆地(坝子)农耕文化比较发达,精耕细作的稻作文化在此间已有相当的发展。牧业和狩猎、游耕、山地刀耕火种相对较少。大多信仰藏传佛教诸派、本民族传统宗教东巴教、汉传佛教、道教、儒家文化的影响较其他区域更为突出。东巴文字、东巴经典及有关仪式的发展和体系化较为完备。
以泸沽湖为中心的纳西语东部方言区域,主要是纳族群、纳日族群、纳恒族群有着十分典型的母系文化和走婚的文化形态。主要信仰本民族传统宗教达巴教、藏传佛教格鲁派、萨迦派、宁玛派、苯教。历史上作为这一区域的世居民族,出现了五所四司三马头土司土官制度。永宁盆地的农业已十分发达。
分布在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盐源县、盐边县的纳西族的各族群内部差异亦十分明显。
四川无量河流域俄亚、水洛、依吉境内的纳西族有兄弟共妻、姐妹共夫、一夫多妻、一妻多夫的婚姻形态。
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境内的纳西族纳罕族群,在宗教、文字文献方面与丽江纳西族保持着明显的共性,而在语言、服饰、民俗等方面则保有自身的特点。
位于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盐井纳西族乡的纳西族,大多是明代纳西族军政势力北伐藏区时流落此间的兵士的后裔,他们依傍汹涌澎湃的澜沧江和当地特有的盐业资源,发展出了举世著名的盐井盐业文化,他们深受藏族文化的影响。在服饰、语言、文字、宗教、民俗与丽江和永宁等地有别。
纳西族社会在历经辛亥革命以来的百年变迁与发展,纳西族的民族性得到再次的提升和锻造,历经种种磨难和冲击之后,纳西族特有的东巴文字文献、纳西古乐、丽江古城、纳西族及纳系族群的历史文化、婚姻家庭形态、纳西族精神文化气质中的游牧民性和农耕民性、纳西族文化与喜马拉雅-藏彝走廊区域诸藏缅语集团的苯教文化、藏传佛教文化、山地经济文化类型、滇藏茶马古道贸易与丽江纳西族的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国际性研讨已成为在西南中国研究的诸学科门类中成为国际影响力仅次于藏学的纳西学赫然崛起。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至少有22个国家的学者在研究探讨着纳西学的方方面面,形成形势可观的纳西学研究热潮,纳西学研究无疑是中国少数民族研究领域中真正的显学。各国学者费尽移山心力,钻研纳西族文化的内核,形成了一大批富有真知灼见的论著问世。
纳西学的影响力的扩大,与丽江及纳西族分布区域的旅游业产生了十分深刻地互动效益,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区域、世界记忆遗产纳西东巴经典,富集于纳西族的故乡,随着知名度的扩大,纳西学研究的深入,对丽江纳西族文化旅游业注入了持续不断的推动力,毫无疑问,纳西学的发达对于丽江一地的文化旅游业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推进而言是任何力量无以替代的发动和推进的引擎。纳西古乐虽历经了备受质疑的磨难,却也是不容否认的文化产业化的典型案例,依旧笑傲神州。泸沽湖区域的母系文化知名度和相关的文化旅游业亦有后来居上的发展态势。
在任何文化和文明中,人的因素是至为重要的,每个民族和族群在发展进程中总会有叱咤风云的人杰和英雄引领时代,或开风气之先;或勇于担当历史的责任和民族的道义;在民族历史生死攸关的关头和险恶的历史时段,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扭转败落或边缘化的态势,使民族的自主性、主体性得以保全和张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得以传扬或灭绝。纳西族的先贤和英杰在纳西族历史上的所扮演角色和贡献,历经大浪淘沙之后,其业绩与功勋历久弥新,深受后人敬仰。家乡、民族、国家、天下成为有机的统一体,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健康发展的推动力。
民族历史上留存至今的无形文化遗产和人文精神传统、地域文脉、人文景观与纳西族历代历史文化名人的绳绳相继、风行浩荡、践行。
纳西族身处汉藏之间,以海纳气度吸收汉藏两族的优秀文化,纳西族在文化和精神气质上兼有汉藏风格而不失自我的特质。汉藏两大文化对纳西族文化的影响至深,其影响于今也烈。举凡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传统、民族精神文化气质、生产生计方式、服饰、绘画、雕塑、宗教、艺术、建筑均兼有汉藏文化因素并烙下了深刻的印记,相得益彰,却保有自身的主体性。
纳西族的文化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衔接与扬弃关系的处理,是目下纳西民族面临的重要论题。母语危机、人口问题、城市化进程加速中的迁徙移民问题、文化传统的断裂和传统文化社区的碎片化,现代化进程中外来人流物流、新的思潮与纳西族社会的冲撞与合流、调适。
纳西族的发展与整个国家的大发展进程和政治气候密不可分。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间的团结和谐是一切事业的基础。纳西族自古来一直以作为伟大祖国的一员而自豪国家认同度极高,纳西族的优秀儿女在历朝历代的抵御外侮、平定内乱、抛头颅、洒热血,勇于取义成仁,以神州大地的民生康阜、平天下为己任。
纳西族既要了解自身的历史文化和现实面临的挑战、危机,也要了解世界潮流,还要为世界所了解。尽可能与世界优秀文化继续保持互动交流融合的大势。民族自我中心论和民族虚无主义的极端理念都是需要提防的方面。
在以往社会发展史和社会进化论视野中,纳西族社会的纳人母系家庭和走婚、俄亚等地纳西族的兄弟共妻、姐妹共夫等现象一直是社会嘲讽的对象,也是用有色眼镜透视、猎奇的异物,一度是野蛮、落后、原始的活化石,文明的野蛮人;但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文化生态学的人文观、自然观、生态观的深入人心,面对纳西族及纳系族群世居的美绝人寰的人文和自然景观,与自然亲和的生态观、万物有灵论的宗教观念下保留的纳西家园那无山不青,无水不绿,阳光灿烂,空气清新的人居环境,又让生活在都市的人所艳羡。
一个居住在古城,使用着古文字,诵读着古典的东巴经卷,拥有所谓古典婚姻家庭形态中的母系家庭和走访婚,弹奏着古乐的民族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民族。何以这些古为特色的文化却集中被一个民族所执著地坚持践行,实属奇观。
当下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各民族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维护弱势群体与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尊重少数民族的主体性,提倡尊重差异、包容多元、和而不同的生存理念。这些既是国家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全过程必须秉持的信条。
从观念层面实现社会发展史转到文化生态学的置换转型,需要尊重各民族的民族认同,需要各民族间的大团结,同心同德促其实现。需要我们平心静气、客观公允地去了解中华民族文化多元,政治一体格局中的每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希冀与悲歌。理解各民族人之所以为人的人性和民族特点,促进各民族间的相互理解交流、建构和谐互惠和可持续发展的共时状态。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