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双城史
》
售價:HK$
110.9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不是问题的问题(哲学大师冯友兰和年轻人谈心,命运解读)
》
售價:HK$
55.8
《
月与蟹(青鲤文库)荣获第144届直木奖,天才推理作家经典作品全新译本。一部青春狂想曲,带你登上心理悬疑之巅。
》
售價:HK$
50.4
《
索恩丛书·盛清统治下的太监与皇帝
》
售價:HK$
88.5
《
透过器物看历史(全6册)
》
售價:HK$
490.6
《
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读名画
》
售價:HK$
109.8
《
尼罗河往事:古埃及文明4000年
》
售價:HK$
76.2
《
一个人·谁也不是·十万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思自我的巅峰之作)
》
售價:HK$
54.9
|
編輯推薦: |
内容庞博、独具特色的恢宏巨著 《管子》是中国古代的一部浩繁巨著,也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素有论高文奇之美誉。《管子》囊括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哲学、社会及自然科学各领域,内容庞博,独具特色。 管子执政思想极具现实指导性,对后世影响极大 管仲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经济学家,被誉为圣人之师和华夏文明的保护者。他主张法治,全国上下不论贵贱都要守法,赏罚功过都要依法办事。他还非常重视发展经济,认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其执政思想不仅极具现实指导性,也对后世影响极大。
|
內容簡介: |
《管子》一书是先秦时期各学派的言论汇编,内容庞博,包括法家、儒家、道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管子》的成书过程是历史发展的结果。管仲在世时由于功业显赫、立言精辟,他的追随者便开始收集整理其言行,春秋中后期管仲的事迹和学说被管仲学派丰富和发展。战国时期管仲学派及其学说进一步发展,并与诸子百家争鸣交流,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学说体系,从而为《管子》一书的完成提供了坚实基础。 本书从《管子》中精心遴选43篇精华篇目,并对原文逐一进行注释和翻译,力求从政治、经济、礼仪等各个角度,全方位展示管仲的执政见解与措施,准确阐释管仲的伟大思想,是现代人研究先秦时期政治经济的珍贵资料。
|
關於作者: |
唐品,本名唐建福,1964年11月18号生于湖南临澧县。1984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即进入江西人民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1996年调入广东旅游出版社。编辑策划有季羡林、周一良等主编的《东方文化丛书》30余种,余秋雨著作全集22种《秋雨合集》。策划出版了南昌大学中文系教授胡平先生代表作《禅机》。另有于丹教授畅销书《于丹 重温最美古诗词》发行154余万册。现为自由出版策划人、北京唐品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策划。
|
目錄:
|
目录 ⊙ 牧民第一 ⊙ 形势第二 ⊙ 权修第三 ⊙ 立政第四 ⊙ 七法第五 ⊙ 五辅第六 ⊙ 枢言第七 ⊙ 法禁第八 ⊙ 重令第九 ⊙ 法法第十 ⊙ 兵法第十一 ⊙ 匡君大匡第十二 ⊙ 匡君中匡第十三 ⊙ 霸形第十四 ⊙ 霸言第十五 ⊙ 戒第十六 ⊙ 参患第十七 ⊙ 制分第十八 ⊙ 君臣上第十九 ⊙ 君臣下第二十 ⊙ 心术上第二十一 ⊙ 心术下第二十二 ⊙ 白心第二十三 ⊙ 五行第二十四 ⊙ 任法第二十五 ⊙ 明法第二十六 ⊙ 内业第二十七 ⊙ 禁藏第二十八 ⊙ 桓公问第二十九 ⊙ 立政九败解第三十 ⊙ 臣乘马第三十一 ⊙ 乘马数第三十二 ⊙ 事语第三十三 ⊙ 国蓄第三十四 ⊙ 山国轨第三十五 ⊙ 地数第三十六 ⊙ 揆度第三十七 ⊙ 国准第三十八 ⊙ 轻重甲第三十九 ⊙ 轻重乙第四十 ⊙ 轻重丁第四十一 ⊙ 轻重戊第四十二 ⊙ 轻重己第四十三
|
內容試閱:
|
前 言 管仲(约前723或前716前645),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谥号敬,史称管子,春秋时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齐国颍上(今安徽颍上)人,据称是周穆王的庶出后裔。管仲少年丧父,为赡养老母亲,他先是从军,后又与友人鲍叔牙合伙经商,几经周折,经鲍叔牙举荐,成为齐国的上卿。后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因而也被称为春秋第一相。其言论多见于《国语齐语》。 管仲注重农商,反对空谈,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他说: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齐桓公尊管仲为仲父,授权让他主持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改革:在全国划分行政区,改革军队编制,设立官吏选拔制度;按土地等级征税,禁止贵族掠夺私产;发展盐铁业,铸造货币,调节物价等。经过一系列的改革,齐国由此国力大振。 对外,管仲则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一方面他积极联合北方诸侯国,抵抗山戎南侵;另一方面,他协助齐桓公多次以诸侯长的身份,挟天子以伐不敬。在这一系列的外交策略下,齐国一跃而为东方头号诸侯国,华夷五方,莫不威服。 《管子》一书虽托名管仲所作,实则系管仲及管仲学派的言论汇编,是一部博采众家之长的论文集。该书成书年代可能始于春秋晚期,直至秦汉时期方才完全定型。《国语齐语》和《汉书艺文志》多载有该书的篇目。西汉刘向编定该书时,共拟定86篇,今本实存76篇,其余10篇仅存目录。 今本《管子》76篇,可分为8类:《经言》9篇,《外言》8篇,《内言》7篇,《短语》17篇,《区言》5篇,《杂篇》10篇,《管子解》4篇,《管子轻重》16篇。其中,《韩非子》、贾谊《新书》和《史记》所引《牧民》《山高》《乘马》诸篇,学术界认为当是管仲的遗说;《立政》《幼宫》《枢言》《大匡》《中匡》《小匡》《水地》等篇,学术界认为是记述管仲言行的著述;《心术》上下、《白心》、《内业》等篇另成体系,当是管仲学派以及齐国法家人物对管仲思想的发挥和发展。 《管子》的言论思想比较庞杂,甚至多处出现前后矛盾的现象。在刘向编定该书之前,韩非、贾谊、司马迁等人都认为它有一个中心思想,即礼法并重,主张法治的同时也提倡用道德教化来进行统治。所以有人推测这是齐国学者结合本国特点,托名管仲提出的一种新学说。 例如,《水地》篇提出水是万物本原,学术界有人认为这是管仲的思想,也有人认为是齐国稷下唯物学派的思想反映。《心术》上下、《白心》、《内业》中则提出精气为万物本原,认为精气是构成万物的最小颗粒,又是构成无限宇宙的实体,万物以及人都产生于精气,表现出一定的唯物主义思想。 《管子》的精气论在我国唯物主义宇宙观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对我国唯物主义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后来的王充、柳宗元等人,都受过它的影响。总之,《管子》在诸子百家学说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研究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法律等各方面思想的珍贵资料。
立政第四 【题解】 立政在本章指君主临朝治国。本章主要阐述了君主临政的一套完整的纲领和措施。本章主要分为九节。三本指用人方面的三项基本原则;四固指鉴别人才的四项政策。五事指经济方面的五件大事。首宪阐述了国家的行政组织结构和法令颁布、传达、执行的程序。首事指办事的规则。省官列举了各类官员的职责。服制阐述了君主臣民服饰的制度。九败指使国家灭亡的九种错误的思想观念。七观主要阐述了治国的远景。 【原文】 国之所以治乱者三,杀戮刑罚,不足用也。国之所以安危者四,城郭险阻,不足守也。国之所以富贫者五,轻税租,薄赋敛①,不足恃②也。治国有三本,而安国有四固,而富国有五事。五事,五经也。 【注释】 ①轻税租,薄赋敛:轻收税租,薄收赋敛。②不足恃:不能依靠。 【译文】 决定国家混乱与否,取决于三个条件,只有杀戮刑罚是不够用的。国家之所以或安或危,取决于四个条件,只靠城郭险阻是不能固守的。国家之所以或贫或富,取决于五个条件,只用轻收租税、薄取赋敛的办法是靠不住的。这就是说,治理国家有三本,安定国家有四固,而富国则有五 事这五事乃是五项纲领性措施。 【原文】 君之所审①者三:一曰德不当②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此三本者,治乱之原也;故国有德义未明于朝者,则不可加以尊位;功力未见于国者,则不可授与重禄;临事不信于民者,则不可使任大官。故德厚而位卑者谓之过;德薄而位尊者谓之失。宁过于君子,而毋失于小人。过于君 子,其为怨浅;失于小人,其为祸深。是故国有德义未明于朝而处尊位者,则良臣不进③;有功力未见于国而有重禄者,则劳臣不劝④;有临事不信于民而任大官者,则材臣不用。三本者审,则下不敢求;三本者不审,则邪臣上通,而便辟制威;如此,则明塞于上,而治壅于下⑤,正道捐弃,而邪事日长。三本者审,则便辟无威于国,道涂无行禽,疏远无蔽狱⑥,孤寡无隐治,故曰:刑省治寡,朝不合众。 【注释】 ①审:审慎,注意。②不当:不,必。当,相称。③良臣不进:优良的大臣得不到引荐。④劳臣不劝:勤奋的大臣得不到勉励。⑤治壅于下:政令不能向下推行。⑥蔽狱:冤狱。 【译文】 君主用人必须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大臣的品德与其地位要相称,二是大臣的功劳与其俸禄要相称,三是大臣的能力与其官职要相称。这三个根本问题是国家治乱的根源。所以。在一个国家里,对于德义没有显著于朝廷的人,不可授予高贵的爵位;对于功业没有表现于全国的人,不可给予优厚的俸禄;对于主事没有取信于人民的人,就不能让他做大官。所以德行深厚而授爵低微,叫作有过;德行浅薄而授爵尊高,叫作有失。宁可有过于君子,而不可有失于小人。因为,有过于君子,带来的怨恨浅;有失于小人,带来的祸乱深。因此,在一个国家里,如果有德义不显于朝廷而身居高位的人,贤良的大臣就得不到进用;如果有功劳不著于全国而享有重禄的人,有功劳的大臣就得不到鼓励;如果有主事并未取信于人民而做了大官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