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摄影艺术导读

書城自編碼: 299154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作者: 延婧
國際書號(ISBN): 9787302461166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3-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18/168000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56.6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理想国译丛064:狼性时代:第三帝国余波中的德国与德国人,1945—1955
《 理想国译丛064:狼性时代:第三帝国余波中的德国与德国人,1945—1955 》

售價:HK$ 122.4
海外中国研究·明清中国的经济结构
《 海外中国研究·明清中国的经济结构 》

售價:HK$ 153.6
理想国译丛018:活着回来的男人:一个普通日本兵的二战及战后生命史(2024版)
《 理想国译丛018:活着回来的男人:一个普通日本兵的二战及战后生命史(2024版) 》

售價:HK$ 110.4
考古四记:田野中的历史人生
《 考古四记:田野中的历史人生 》

售價:HK$ 105.6
大洗牌
《 大洗牌 》

售價:HK$ 93.6
亚洲经济发展与模式分析
《 亚洲经济发展与模式分析 》

售價:HK$ 106.8
浅尝难止(全2册)
《 浅尝难止(全2册) 》

售價:HK$ 78.0
零基础制作栩栩如生的立体纸艺花
《 零基础制作栩栩如生的立体纸艺花 》

售價:HK$ 58.8

 

編輯推薦:
本书分别从摄影材质的区分,基础技术的把控,图像素质的把握,生活形象与画面形象的转换,摄影的发现与表现等多方面入手,旨在培养读者的读图能力和摄影艺术创造能力,进而引导其步入摄影艺术领域。
內容簡介:
如今已是大众摄影时代,随着相机的数字化、小型化、智能化,普通人拥有一台多功能相机已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相机与网络、手机的联姻,使图片的生产与传播不再是专业摄影师的特权,大众亦参与其中,微博、微信等媒介传播平台的应用,使图片更成为人们用于传递信息、交流情感所依赖的工具,因而在今天,在大众中普及摄影艺术知识,提升其视觉素养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本书分别从摄影材质的区分,基础技术的把控,图像素质的把握,生活形象与画面形象的转换,摄影的发现与表现等多方面入手,旨在培养读者的读图能力和摄影艺术创造能力,进而引导其步入摄影艺术领域。
關於作者:
延婧,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得硕士学位,现任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讲授新闻摄影广告摄影视觉传播等课程。从影以来,其作品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民俗摄影比赛、韩国首尔摄影艺术节、平遥国际摄影节展出获奖其学术性文章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摄影报》《人民摄影》《中国摄影》等报刊发表。部分论文被 《新华文摘》、人民网、新浪网、雅昌艺术网转载。已出版《破解新闻摄影》《荷赛之道》等学术专著,2010年被河南省委、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文联、河南省新闻出版局联合授予第三届河南省文化新人荣誉称号,2012年入围佳能十佳评选获佳能专业摄影师称号,2014年首次承担国家艺术基金项目郑州国棉转型记一座棉纺城的变迁记忆,其部分成果在中国青年报第8版整版刊登,人民网、新浪网、凤凰网等多家知名网站予以转载;2016年再次承担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行将消失的中原窑洞。
目錄
目 录
第1章 胶片与数码
1.1 从胶片到数码 003
1.2 胶片成像流程 005
1.2.1 拍摄阶段 006
1.2.2 胶卷冲洗阶段 007
1.2.3 照片制作阶段 007
1.3 数码成像流程 008
1.3.1 传感器尺寸 009
1.3.2 画面空间 009
1.3.3 全画幅 010
1.3.4 像素量 010
1.4 胶片摄影与数码摄影优劣 011
1.4.1 数码摄影的优势 011
1.4.2 数码摄影的劣势 012
第2章 镜头与机身
2.1 镜头与机身组成照相机 017
2.1.1 连体相机 017
2.1.2 单反相机 019
2.2 熟悉机身 020
2.2.1 菜单(MENU) 020
2.2.2 手动白平衡与自动白平衡 021
2.2.3 ISO感光度与闪光灯 023
2.2.4 曝光模式的技术性与艺术性 029
2.2.5 单拍、连拍与自拍 032
2.2.6 静画拍摄与动画拍摄 038
2.3 活用镜头 045
2.3.1 定焦与变焦 045
2.3.2 镜头的焦距长度与视角宽度 046
第3章 自动曝光与手动曝光
3.1 自动曝光 055
3.1.1 全自动曝光 056
3.1.2 半自动曝光 063
3.2 手动曝光 068
第4章 拍出高清图像的客观条件与主观条件
4.1 高清图像认定因素 077
4.1.1 亮度 077
4.1.2 对比度 078
4.1.3 影纹 079
4.1.4 质感 079
4.1.5 色彩还原 080
4.1.6 影调 083
4.2 高清图像描述 084
4.2.1 明暗反差适中 084
4.2.2 物质层次丰富 085
4.2.3 影像颗粒细腻 085
4.2.4 图像高清 086
4.3 拍摄高清图像的客观条件 086
4.3.1 与照相机成像质量相关的器件因素 086
4.3.2 后期制作设备因素 088
4.4 拍摄高清图像的主观条件 088
4.4.1 稳定相机 089
4.4.2 精确聚焦 091
4.4.3 适量曝光 092
4.4.4 制作到位 092
第5章 光线与写意
5.1 光线明暗与写意 097
5.1.1 明亮的光线有助于抒发轻松愉悦的情感 097
5.1.2 昏暗的光线有助于表达沉重压抑的情感 098
5.1.3 明暗并存的光色交织阴阳哲理 099
5.2 光线冷暖与写意 101
5.2.1 冷光中蕴含宁静和寒冷 101
5.2.2 暖光中饱含暖意与幸福 102
5.2.3 冷暖同构的时空映现瑰丽与神奇 103
5.3 光照角度与写意 104
5.3.1 正面光描绘柔润之美 105
5.3.2 侧面光镌刻深沉之美 106
5.3.3 背面光营造灵动之美 106
5.3.4 顶光与脚光传递负面感情信息 108
5.4 天气状态与写意 108
5.4.1 晴朗的阳光洋溢明媚与灿烂 108
5.4.2 多变的云如同复杂的情感世界 109
5.4.3 阴沉的天表征压抑之情 110
5.4.4 纷飞的雪舞伴人生步履 111
第6章 生活形象与画面形象
6.1 画面形象不等于生活形象 117
6.1.1 生活形象是鲜活的,相机快门摄下的画面是静止的 117
6.1.2 生活形象是立体的,摄影画面是平面的 118
6.1.3 生活形象是360,摄影画面只能展现一个侧面 119
6.1.4 生活中的事物是过程,具有完整性,快门摄下的画面只
是一个瞬间 119
6.1.5 生活中有声响,静止画面是静音模式 120
6.2 把生活形象能动地转化为画面形象 121
6.2.1 在生活形象里提炼画面形象 121
6.2.2 全方位观察,在比较中选取最佳侧面 122
6.2.3 在方位选择中考虑光影因素 123
6.2.4 在角度变化中考虑视角创新 124
6.2.5 在画面构成过程中确定一个凝练空间 125
6.2.6 在空间锁定时让画面所有视觉元素进入表意状态 126
第7章 摄影发现与表现
7.1 摄影发现 131
7.1.1 发现新事物 131
7.1.2 发现有特色的事物 135
7.1.3 发现具有视觉情趣的事物 136
7.1.4 发现具有思想意味的事物 139
7.2 发现范畴 144
7.2.1 人生 144
7.2.2 社会 153
7.2.3 自然 154
7.2.4 人与自然 156
7.3 摄影表现 157
7.3.1 对比反衬 157
7.3.2 呼应和谐 158
7.3.3 多点同构 159
7.3.4 间接表达 161
7.3.5 借景抒情 162
7.3.6 以点带面 162
7.3.7 借题发挥 163
第8章 人像摄影与人像作品欣赏
8.1 人像摄影 167
8.1.1 变化表情 167
8.1.2 变化姿态 168
8.1.3 变化光线 170
8.1.4 变化画面位置 170
8.1.5 变化画面空间 172
8.1.6 变化拍摄手段 174
8.1.7 变化表达方式 175
8.2 人像摄影作品欣赏 177
8.2.1 光影动人 177
8.2.2 个性鲜明 178
8.2.3 情真意切 179
8.2.4 风格超然 181
第9章 风景摄影与风光作品欣赏
9.1 风景摄影 187
9.1.1 风景独特 187
9.1.2 构图讲究 188
9.1.3 用光作画 189
9.1.4 草木传情 190
9.2 风光作品欣赏 191
9.2.1 景色诱人 191
9.2.2 匠心独运 192
9.2.3 意味隽永 194
第10章 新闻场景把控与新闻作品欣赏
10.1 新闻场景把控 199
10.1.1 把握新闻性 200
10.1.2 把握形象性 202
10.1.3 把握瞬间性 203
10.1.4 把握思想性 207
10.1.5 把握真实性 210
10.2 新闻作品欣赏 213
10.2.1 画面清新 213
10.2.2 瞬间精彩 215
10.2.3 耐人寻味 216
参考文献 219
內容試閱
迄今已进入大众摄影、大众传播时代,为大众写一本摄影读物是我多年以来的夙愿。在我的视野里,大众包括广大摄影爱好者、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选修摄影课的大学生,还有摄影圈对摄影艺术有初步感悟、在某些方面需要提升的摄影人。这需要对写作内容有所筹划,这一摄影读本先对数码时代与胶片时代图像生成的原理和操作程序的差异进行梳理,目的在于让读者认识摄影的延续性和发展态势;之后对照相机机身和镜头各自的功能简要解读,机身部分重复强调曝光模式控制盘的功能这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核心操作环节,在这里除了向摄影爱好者解析控制盘的全自动、半自动、手动操作模式之外,还着重强调技术操作与主观能动的结合点,以引导读者用创意思维操控曝光模式,而不是简单机械地把取景框里的场景清晰地照下来。镜头与机身是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离开任何一方都无法实施拍照功能。在这一环节我想告知对摄影有兴趣但不知该买什么相机的朋友,根据自己的财力购买一体机或单反。一体机应买变焦倍率较高的镜头,以实现一头多用,进入多个镜头的画面视觉空间。购单反(单镜头反光相机)者,不可只考虑机身而忽视镜头。专业机身若是配业余镜头,所摄影像的质感、层次不及一体机,这样的投入无异于枉费财力。好相机需要用好,按快门的刹那间持机不稳,同样会徒劳一场。总之,现代数码相机拍出高度清晰的画面需要高质量的设备,与此同时摄影者在每一个细小操作环节都必须严谨操作。拍摄高清图像、获得精良的画面品质也是本书内容的重点,艺术摄影作品首先要有良好的图像质量,为受众审美奠定基础,之后的光线选择、天气利用、摄影构图等摄影技术操作环节暗含着艺术操作空间例如光线利用,通常人们只注重光影造型,未能察觉光线所潜在的情感因素和精神蕴含,进而使作品上升到创意高度。从光影追求到创意,需要认识其光线特质,与所摄物体的个性特征有机结合,在二者浑然天成的状态中生发一种气息和意蕴。同样的,天气与人的情感状态息息相关人对天象的情感反应与生俱来,只是在摄影创作时需要认知并加以利用,借天抒情不仅能够在电影、电视、舞台艺术方面营造某种精神意境,对静态平面的摄影作品质量也是一种提升。再如构图,并非单纯的画面布局,其视角与空间取舍都存在艺术创造的弹性空间。从生活形象向画面形象转换,也是本书探讨的问题。照相机是一种写真工具,这种工具本身能够忠实地再现摄影人的视域,成为生活的翻版。但照相机所摄取的画面形象不等同于生活形象:其中存在着整体与局部、流动与静止、立体与平面、有声与无声等多种差异。部分摄影初学者没有清醒认识二者差异,不懂得从生活形象向画面形象转换的操作要领。学习艺术摄影首先需要认知两者的差异,认知镜头在时间、空间及其视角在视觉传达中的可塑性,培养从生活形象向画面形象的转换能力,在按下快门之前预知拍摄效果。大众要想步入摄影艺术领域,拍摄出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不能忽视摄影者的发现能力与画面形象表达能力,前者是为作品奠基的过程,后者是为画面注入生机、利用视觉元素营造画面语言的过程。为此,摄影人需要培养审美眼光和把控画面的潜能,解决拍什么怎样拍的问题这是摄影发现与表现的实质所在。具备摄影艺术素养之后,不同人选择不同的摄影发展方向,有人想在人像方面提升,有人着眼于风光艺术方面发展,有人对新闻摄影感兴趣,基于摄影大众的不同需求,本书在后三章着重诠释人像、风光、新闻摄影作品的构成因素和鉴赏方法。
延婧2016年10月于郑州


致 读 者迄今已进入大众摄影、大众传播时代,为大众写一本摄影读物是我多年以来的夙愿。在我的视野里,大众包括广大摄影爱好者、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选修摄影课的大学生,还有摄影圈对摄影艺术有初步感悟、在某些方面需要提升的摄影人。这需要对写作内容有所筹划,这一摄影读本先对数码时代与胶片时代图像生成的原理和操作程序的差异进行梳理,目的在于让读者认识摄影的延续性和发展态势;之后对照相机机身和镜头各自的功能简要解读,机身部分重复强调曝光模式控制盘的功能这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核心操作环节,在这里除了向摄影爱好者解析控制盘的全自动、半自动、手动操作模式之外,还着重强调技术操作与主观能动的结合点,以引导读者用创意思维操控曝光模式,而不是简单机械地把取景框里的场景清晰地照下来。镜头与机身是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离开任何一方都无法实施拍照功能。在这一环节我想告知对摄影有兴趣但不知该买什么相机的朋友,根据自己的财力购买一体机或单反。一体机应买变焦倍率较高的镜头,以实现一头多用,进入多个镜头的画面视觉空间。购单反(单镜头反光相机)者,不可只考虑机身而忽视镜头。专业机身若是配业余镜头,所摄影像的质感、层次不及一体机,这样的投入无异于枉费财力。好相机需要用好,按快门的刹那间持机不稳,同样会徒劳一场。总之,现代数码相机拍出高度清晰的画面需要高质量的设备,与此同时摄影者在每一个细小操作环节都必须严谨操作。拍摄高清图像、获得精良的画面品质也是本书内容的重点,艺术摄影作品首先要有良好的图像质量,为受众审美奠定基础,之后的光线选择、天气利用、摄影构图等摄影技术操作环节暗含着艺术操作空间例如光线利用,通常人们只注重光影造型,未能察觉光线所潜在的情感因素和精神蕴含,进而使作品上升到创意高度。从光影追求到创意,需要认识其光线特质,与所摄物体的个性特征有机结合,在二者浑然天成的状态中生发一种气息和意蕴。同样的,天气与人的情感状态息息相关人对天象的情感反应与生俱来,只是在摄影创作时需要认知并加以利用,借天抒情不仅能够在电影、电视、舞台艺术方面营造某种精神意境,对静态平面的摄影作品质量也是一种提升。再如构图,并非单纯的画面布局,其视角与空间取舍都存在艺术创造的弹性空间。从生活形象向画面形象转换,也是本书探讨的问题。照相机是一种写真工具,这种工具本身能够忠实地再现摄影人的视域,成为生活的翻版。但照相机所摄取的画面形象不等同于生活形象:其中存在着整体与局部、流动与静止、立体与平面、有声与无声等多种差异。部分摄影初学者没有清醒认识二者差异,不懂得从生活形象向画面形象转换的操作要领。学习艺术摄影首先需要认知两者的差异,认知镜头在时间、空间及其视角在视觉传达中的可塑性,培养从生活形象向画面形象的转换能力,在按下快门之前预知拍摄效果。大众要想步入摄影艺术领域,拍摄出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不能忽视摄影者的发现能力与画面形象表达能力,前者是为作品奠基的过程,后者是为画面注入生机、利用视觉元素营造画面语言的过程。为此,摄影人需要培养审美眼光和把控画面的潜能,解决拍什么怎样拍的问题这是摄影发现与表现的实质所在。具备摄影艺术素养之后,不同人选择不同的摄影发展方向,有人想在人像方面提升,有人着眼于风光艺术方面发展,有人对新闻摄影感兴趣,基于摄影大众的不同需求,本书在后三章着重诠释人像、风光、新闻摄影作品的构成因素和鉴赏方法。
延婧2016年10月于郑州目 录第1章 胶片与数码1.1 从胶片到数码 0031.2 胶片成像流程 0051.2.1 拍摄阶段 0061.2.2 胶卷冲洗阶段 0071.2.3 照片制作阶段 0071.3 数码成像流程 0081.3.1 传感器尺寸 0091.3.2 画面空间 0091.3.3 全画幅 0101.3.4 像素量 0101.4 胶片摄影与数码摄影优劣 0111.4.1 数码摄影的优势 0111.4.2 数码摄影的劣势 012第2章 镜头与机身2.1 镜头与机身组成照相机 0172.1.1 连体相机 0172.1.2 单反相机 0192.2 熟悉机身 0202.2.1 菜单(MENU) 0202.2.2 手动白平衡与自动白平衡 0212.2.3 ISO感光度与闪光灯 0232.2.4 曝光模式的技术性与艺术性 0292.2.5 单拍、连拍与自拍 0322.2.6 静画拍摄与动画拍摄 0382.3 活用镜头 0452.3.1 定焦与变焦 0452.3.2 镜头的焦距长度与视角宽度 046第3章 自动曝光与手动曝光3.1 自动曝光 0553.1.1 全自动曝光 0563.1.2 半自动曝光 0633.2 手动曝光 068第4章 拍出高清图像的客观条件与主观条件4.1 高清图像认定因素 0774.1.1 亮度 0774.1.2 对比度 0784.1.3 影纹 0794.1.4 质感 0794.1.5 色彩还原 0804.1.6 影调 0834.2 高清图像描述 0844.2.1 明暗反差适中 0844.2.2 物质层次丰富 0854.2.3 影像颗粒细腻 0854.2.4 图像高清 0864.3 拍摄高清图像的客观条件 0864.3.1 与照相机成像质量相关的器件因素 0864.3.2 后期制作设备因素 0884.4 拍摄高清图像的主观条件 0884.4.1 稳定相机 0894.4.2 精确聚焦 0914.4.3 适量曝光 0924.4.4 制作到位 092第5章 光线与写意5.1 光线明暗与写意 0975.1.1 明亮的光线有助于抒发轻松愉悦的情感 0975.1.2 昏暗的光线有助于表达沉重压抑的情感 0985.1.3 明暗并存的光色交织阴阳哲理 0995.2 光线冷暖与写意 1015.2.1 冷光中蕴含宁静和寒冷 1015.2.2 暖光中饱含暖意与幸福 1025.2.3 冷暖同构的时空映现瑰丽与神奇 1035.3 光照角度与写意 1045.3.1 正面光描绘柔润之美 1055.3.2 侧面光镌刻深沉之美 1065.3.3 背面光营造灵动之美 1065.3.4 顶光与脚光传递负面感情信息 1085.4 天气状态与写意 1085.4.1 晴朗的阳光洋溢明媚与灿烂 1085.4.2 多变的云如同复杂的情感世界 1095.4.3 阴沉的天表征压抑之情 1105.4.4 纷飞的雪舞伴人生步履 111第6章 生活形象与画面形象6.1 画面形象不等于生活形象 1176.1.1 生活形象是鲜活的,相机快门摄下的画面是静止的 1176.1.2 生活形象是立体的,摄影画面是平面的 1186.1.3 生活形象是360,摄影画面只能展现一个侧面 1196.1.4 生活中的事物是过程,具有完整性,快门摄下的画面只 是一个瞬间 1196.1.5 生活中有声响,静止画面是静音模式 1206.2 把生活形象能动地转化为画面形象 1216.2.1 在生活形象里提炼画面形象 1216.2.2 全方位观察,在比较中选取最佳侧面 1226.2.3 在方位选择中考虑光影因素 1236.2.4 在角度变化中考虑视角创新 1246.2.5 在画面构成过程中确定一个凝练空间 1256.2.6 在空间锁定时让画面所有视觉元素进入表意状态 126第7章 摄影发现与表现7.1 摄影发现 1317.1.1 发现新事物 1317.1.2 发现有特色的事物 1357.1.3 发现具有视觉情趣的事物 1367.1.4 发现具有思想意味的事物 1397.2 发现范畴 1447.2.1 人生 1447.2.2 社会 1537.2.3 自然 1547.2.4 人与自然 1567.3 摄影表现 1577.3.1 对比反衬 1577.3.2 呼应和谐 1587.3.3 多点同构 1597.3.4 间接表达 1617.3.5 借景抒情 1627.3.6 以点带面 1627.3.7 借题发挥 163第8章 人像摄影与人像作品欣赏8.1 人像摄影 1678.1.1 变化表情 1678.1.2 变化姿态 1688.1.3 变化光线 1708.1.4 变化画面位置 1708.1.5 变化画面空间 1728.1.6 变化拍摄手段 1748.1.7 变化表达方式 1758.2 人像摄影作品欣赏 1778.2.1 光影动人 1778.2.2 个性鲜明 1788.2.3 情真意切 1798.2.4 风格超然 181第9章 风景摄影与风光作品欣赏9.1 风景摄影 1879.1.1 风景独特 1879.1.2 构图讲究 1889.1.3 用光作画 1899.1.4 草木传情 1909.2 风光作品欣赏 1919.2.1 景色诱人 1919.2.2 匠心独运 1929.2.3 意味隽永 194第10章 新闻场景把控与新闻作品欣赏10.1 新闻场景把控 19910.1.1 把握新闻性 20010.1.2 把握形象性 20210.1.3 把握瞬间性20310.1.4 把握思想性 20710.1.5 把握真实性 21010.2 新闻作品欣赏 21310.2.1 画面清新 21310.2.2 瞬间精彩 21510.2.3 耐人寻味 216参考文献 219
第1章 胶片与数码
1.1 从胶片到数码自1839年8月摄影术在法国诞生以来,人类社会共经历两个摄影时代:一是化学感光摄影时代,二是数码成像摄影时代。化学感光时代从1839年到1990年,长达150多年。第一台用感光胶片拍摄照片的相机是法国化学家路易斯达盖尔(Louis Daguerre)(图1-1)发明的,那时的照相机有一间房子那么大(图1-2);而现在我们使用的相机大多可装在旅行包中,卡片式相机可装在衣兜里,间谍使用的袖珍相机可以小过火柴盒。由此可见,照相机体积的发展是由大到小进化的。这完全取决于实用效果,正因为如此它才能普及,成就今天的大众摄影时代。当然,照相机的成像质量不完全取决于其体积的大小,高质量的镜头(光学玻璃)和高质量的成像介质(胶片及影像传感器)才是画质的关键所在。除此之外,还有人的操作技术同一台相机被不同人掌控会拍出不同质量的照片。胶片相机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没有以化学感光介质为材料做出的胶片,便不会获得静态图像,也不会有后来的电影、电视。如果没有静态和动态影像的摄制技术,很难想象人类的精神生活、科学技术,以及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会是什么样子。
数码相机的雏形产生于1975年,发明人是美国柯达公司的技术人员斯蒂文赛尚(Steven J.Sasson)。早在30年前,赛尚就在他数码相机的研究报告中预断:未来的数码相机将会在不用胶片的情况下拍出彩色照片。这种预想如今早已变成现实(图1-3)。赛尚是一个相机爱好者,设计制造一台全电子相机一直是他的梦想。在1973年,他与柯达公司的一位主管短短的1分钟交谈,促使其寻找合适的图像存储介质。那位主管曾向他提示有一种硅材料可以感光,赛尚便尝试将其应用到数码相机的电荷耦合器上,这为数码成像解决了关键技术难题。15年后,时至1990年,柯达公司推出了DCS100电子相机,宣告数码相机正式亮相。1995年2月,卡西欧公司发布了一款轰动全球的数码相机QV-10,由此照相机制造商看到数码相机的发展前景,一些名牌相机制造公司纷纷向数码相机生产转型。同年,佳能推出了首款单反数码相机EOS DCS3C以及EOS DCS1,翻开了佳能单反数码相机的崭新一页。
图1-3 数码相机发明者斯蒂文赛尚和他的新产品数码摄影技术是对胶片感光摄影技术的一种颠覆,其改变的关键环节是镜头后面的感光介质:数码相机摈弃了胶片,取而代之的是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或者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元件),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影像传感器。1.2 胶片成像流程现在世界各国使用胶片拍照者已寥寥无几,但仍有几类摄影人在使用:一是有的老摄影师一生都由化学感光相机相伴,通过镜头见证了沧桑岁月,在镜中世界感知了世态炎凉和人生冷暖,与传统相机结下不解之缘;二是有的摄影人虽然常用数码相机,但出于怀旧感,有时会重新尝试胶片拍摄的快感,品味银盐影像那难以言表的韵味;三是胶片成像的技术性强,操作难度大,获得一幅精美影调的画面需要严谨的工作态度。鉴于此,开设摄影专业的高校仍保留胶片拍摄的实践课程及暗房制作工艺之类的实验项目,其目的一是促使学生磨炼性情,培养沉静严谨的工作作风;二是在传统摄影技术体验中回望摄影史的发展历程。就胶片而言,有胶卷和干片之分,胶卷用在便携手持拍照的照相机上,而干片则是用木制三脚架支撑的座机上,20世纪80年代前商业运营的照相馆多用干片拍摄人像。我们的父辈和祖辈都曾留下过胶片拍摄的老照片这些发黄褪色的图像随着岁月的变迁越发呈现其文化魅力,逐渐成为精神遗产。胶片还有黑白与彩色,正片与负片之分。20世纪80年代前市场上流行黑白胶卷,彩色胶卷只有专业摄影师使用。到了90年代彩色胶卷大行其道,黑白胶卷销售居于次要位置。所谓正片,也叫反转片,是相对于负片而得名的。正片经过照相机镜头和快门开启曝光之后,经过药液冲洗即可呈现如同电影胶片的彩色正像,一般用于印刷和幻灯教学。负片经过拍摄和胶片冲洗所获得的是黑白红蓝相反的图像底板。使用这类胶卷获得底片之后,必须再经二次暗房冲洗,才可获得相应的正像照片。黑白胶片与照片的摄制分以下三个阶段。1.2.1 拍摄阶段装上胶卷,相机对准拍摄目标取景构图,曝光组合(对光圈与速度进行选择性地使用,用手动曝光模式或自动曝光模式实施曝光)对取景框的主要目标聚焦拍摄时机选择当意象瞬间呈现时按下快门。此时胶片上留下看不到的潜在影像。1.2.2 胶卷冲洗阶段(须在全黑的暗房操作)水洗(冲去胶片上的保护色使底片具有良好的透明度)显影(在18℃~20℃的显影液中卷动胶卷约8~10分钟)停影(到达预定显影时间停止显影并冲去显影液,1~2分钟)定影(15分钟,将乳白色不透明的图像冲洗使其变得透明并坚固在片基上。如缺少这道程序,显现的影像见光后会迅速变黑致使明暗变化的画面消失,这种现象称其为跑光)水洗(30分钟左右,将定影液冲洗掉,以免产生底片污染现象,如冲洗时间过短,定影残留在胶片上则底片将会在数年内变质)。胶片冲洗的过程艰苦而细致,暗室漏光会导致胶片慢性跑光,丧失透度;药液温度偏高或偏低,冲洗的时间偏长或不足,都会影响底片上卤化银的密度而影响照片图像的质感、层次、亮度和对比度。1.2.3 照片制作阶段(可在红色安全灯下操作1∶1印相或放大照片,以放大照片为例)将底片夹在底片夹内并将其插入放大机的片槽内打开电源开关(图像自上向下经过镜头投射在放大尺板上)聚焦(将虚化的图像调成实像,之后拨动红色挡光片以防相纸不必要的感光)在放大尺板上夹放涂有化学感光层的相纸在曝光定时器上确定相应的相纸感光时间(通常30秒左右)关闭放大机灯光并拨开红色挡片按下定时器的曝光按钮相纸对自上向下投射的影像曝光相纸上留下潜在影像将感过光的相纸置入显影液内(20秒左右图像逐渐显现,1分30秒左右显影到位)停影(或者水洗,1分钟)定影(20~30分钟)烘干(照片在烘干的过程上光,一般在15分钟左右),至此照片制作完成。照片放大过程的技术难度在于对相纸适量感光:感光时间偏长,照片上的图像黑暗;感光时间偏短,照片上的图像过亮,图像不能足以显现。由于胶片冲洗和照片放大的操作程序复杂,拍摄之后加急操作也要在3小时内形成照片,一般需要8小时完成。尽管用化学感光的方式获得图像的程序复杂、效率低,然而这种传统的图像生产方式曾被全世界摄影人精心沿用,它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是难以估量的。1.3 数码成像流程与化学感光成像比,数码成像的程序简化了许多。按下快门之后,通过镜头形成的影像在CMOS(或者CCD)上感应其不同亮度的光色由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在电能的驱动下AD转换器(数字处理器)将不同部位的光信号转换为不同数字信号数字信号缓存(以确保信号稳定,防止存储的图像变形或残缺)图像引擎存储在图像存储卡的芯片上(图1-4)。
在数码成像的环节中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影像传感器(图1-5),如前面所说,它替代的是感光胶片。虽然胶片与影像传感器的介质不同,两者却有共通点:摄影感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摄影曝光。数码相机同样不能省去感光环节,因为整个相机就是一个光学仪器,不感光便不能结成具有明暗交错和冷暖变化的影,没有影也就不会有图像显现。针对影像传感器的实用意义,我们还有必要了解与之相关的关键词。1.3.1 传感器尺寸对于影像传感器,我们应该环顾它的面积尺寸:尺寸大,像素容量就大。容量大,摄影人可从中获得大的数字文件,只有大的文件才能制作清晰的、大幅面的图像。反之,低像素的电子文件,只能做出小尺幅的画面,用小文件做大照片被放大的倍率越高,画面图像就越虚。1.3.2 画面空间影像传感器与镜头紧密相连,影像传感器尺寸直接作用于镜头视角大小:传感器大,则视角宽大;传感器小,镜头视角狭小。镜头视角大小决定画面的视觉空间大小:影像传感器尺寸大,所摄画面空间大;反之画面空间小。1.3.3 全画幅数码相机初创阶段只能生产14英寸的影像传感器,生产厂家没有能力生产与135胶片相机标准画幅(36mm24mm)等大的影像传感器。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可以装卸镜头的单反(一个镜头可以通过后端的镜片向上反射图像)相机上的镜头视角宽度就变窄了,所摄画面场景也就随之变小。随着生产工艺的提高,佳能、尼康之类的名牌相机生产厂家相继对专业摄影圈推出与135胶片画幅等大的影像传感器,如此一来,摄影师将胶片相机的镜头装到数码机身上可以获得与胶片相机等大的画面场景,因而人们称装有36mm24mm影像传感器的数码相机为全画幅相机。用发展眼光来看,全画幅数码相机将在民用市场普及。1.3.4 像素量在这里,我们还有必要了解影像传感器所容纳的图像元素(像素)的数量。影像传感器是由密密麻麻且排列有序的感光元件组成的,一个感光元件就是一个光点,一个光点为一个像素,而一个像素即是一个或明或暗的像点。像素量通常以平方英寸为计算单位,例如一台相机拥有3000万像素,也就意味着该相机影像传感器每平方英寸内装有3000万个感光元件,也就等于由3000万个像点组成了这一画面。数码相机像素量大小决定图像的清晰度,决定其对影像感应的灵敏度,决定照片画面色彩的丰富程度。像素量大,则图像看不到缝隙和网纹,清晰度高;感光灵敏度高,弱光条件下易于获得稳定清晰的影像;图像色彩还原充分透彻,显得更为逼真。1.4 胶片摄影与数码摄影优劣1.4.1 数码摄影的优势数码摄影术是对化学感光摄影术的超越:两者相比,数码拍摄占有多种优势。优势一:数码相机对光感应更灵敏,在微弱光线条件下也易于成像。优势二:摄影者拥有相机之后摄取影像无须二次投资,影像传感器可重复使用,其寿命在十万次以上。优势三:数码相机的ISO感光度与生俱来,在不同亮度条件下可通过调整感光度把握快门速度,以确保图像稳定清晰。优势四:数码相机成像快捷,可以及时浏览图像,感知拍摄效果。优势五:数字图像不会褪色,只要保管得当,其图像质量永远不会退化。优势六:数字化的图像与计算机结合,可以修正先天拍摄的技术不足,并可借助想象力赋予图像以新的艺术生命。优势七:利用网络电子邮件发送图像时效高,可在瞬间到达。优势八:借助网络平台可与他人互动,与其共享图像信息。1.4.2 数码摄影的劣势任何事物的好与坏都是相对的,在其优势的背后总会暗藏某些劣势。例如数码成像的快捷和没有后期的消费压力,易使初学者轻率,盲目地产生成就感,以至于浮在表面不求甚解,如此玩摄影的结果会产生大量的图像垃圾,成为存储的包袱。聪明的求知者会尽快变得沉静与严谨,在实践、体验、感悟中探究摄影艺术的真谛,在创造思维中认识摄影的记录性与主观创造空间,在处理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中找到自我,从而在摄影艺术领域找到自己的栖身之地。这需要一个过程,但只要保持学习热情,终究会修得正果;带着兴趣学摄影不是吃苦,而是享受。数码摄影的另一遗憾是数码技术更新快,摄影器材很难做到一步到位,几乎所有相机性能的优势都是短命的;人们受新相机、新功能的诱惑不得不再次投资购置新的装备,这与胶片相机性能的相对稳定相比,无疑更耗钱财。如果财力有限,不必赶风头,新相机上市一年就跌价,晚些时日买,会节省一笔开支。再说,一个摄影追梦人不必过于看重优越的器材装备,物质条件与人也是一种辩证关系,有好的设备,没有好的求知状态,缺失人文素养,不可能有所作为;反之,当具备基本条件之后,只要坚持实践,勤学好问,养成思考习惯,不断总结,必然会有所收获。传统胶片相机的优势不敌数码相机,操作程序复杂,以至于使不少人望而却步这是胶片成像的突出缺点。化学感光的底片与照片受光线和湿度的影响,寿命有限,随着时间的推移,附着在胶片和相纸上的图像会逐渐退化,按规定程序操作,干燥储存,只要不被强光照射,照片与底片可以保存一两百年。老照片虽然变得发黄,影调失去初生时的光彩,但它却是一种时光记忆,犹如陈年老酒,更值得回味。老底片虽然像古董,如果上面承载了人生和社会的历史记忆,这张底片就成了难以估价的文物。文学作品里曾描述过人会投胎转世,现实生活一直没有验证这种奇迹。化学感光的底片和照片经过电子扫描仪扫描可以转而成为数字化图像信息,从而获得永生。这并不等于胶片自我消失在数字的海洋中,将图像放大之后依然可见银盐颗粒,这时你会发现胶片摄影的化学基因依然潜在于画面深处。本章学习重点● 领会要点:数码摄影与胶片摄影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操作要点:发挥数码摄影的优势● 操作难点:用胶片摄影的严谨态度拍摄数码照片
第2章 镜头与机身
2.1 镜头与机身组成照相机照相机的内外构造,乍看部件繁多,令初学者无从下手。其实只要不急于求成,耐心了解每一操作环节的性能与操作方法,对着照相机说明书一步一步认知,完全可以做到无师自通。整体看,照相机只有两大构造:一是机身,二是镜头。前者是电子化的运转系统,后者在光学镜片的作用下聚合物象焦点形成影像,二者各司其职却又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图像的生成。就相机和镜头结合来看,市场销售的只有连体和单反两类相机。2.1.1 连体相机连体相机,是镜头和机身固定连接的相机。这类相机不能随便解体拆卸,无法更换不同焦距长度的镜头。现在的数码连体相机很难看到定焦镜头,几乎是清一色的变焦,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相机有着不同的变焦倍率数倍、数十倍。例如富士牌的一体机HS50从24mm~1000mm,其变焦倍率高达42倍之多(图2-1)。连体的变焦数码相机的最大优势,是一头多用。职业摄影师如果使用定焦镜头从24mm~1000mm过度,需要花数十万购置十来只镜头,如果定变结合也至少需要五六只镜头。业余摄影人拥有一台便携的变焦镜头相机,可以涉猎专业摄影师的任何视觉空间。专业相机不仅价格昂贵,而且镜头与机身都是金属材料框架,一套相机重达二三十公斤,携带与使用有诸多不便。但专业相机成像质量有保障,这种相机可以拍出高清图像。职业摄影师的摄影信念是质量第一,只要能获取有高技术质量、高水准或高新闻价值的力作,他们乐于吃苦。
图2-1 高变焦倍率的富士HS50连体数码相机常言道:一分价钱一分货。这话的正确性也是相对的。高价位的专业相机可以为照片的技术质量提供保障,但技术质量高的照片还需要持机者严谨的工作态度,没有精益求精的操作状态,同样无法获得技术一流的作品。几千块的相机与几万块钱的相机在成像质量上有差距,但并非是天壤之别。如果精心操控,业余相机也能拍出满足媒体发表、摄影展览、摄影比赛的技术质量,如果一个业余摄影热爱生活,有悟性,在摄影成就上未必不能和专业摄影师相抗衡。2.1.2 单反相机一台机身与一只镜头组合而成的是单反相机,单反相机的全称是单镜头反光相机。之所以称作反光,是因为镜头后端的机身口处装有一个斜插向上反射图像的镜片(图2-2)机身背后上端目镜的图像就是由此而来的。这类相机有两大优点:镜头可以装卸,一台机身可以更换不同焦距长度的镜头,满足摄影创作空间变化的需要;第二大优点是取景与照相同用一只头,不会出现拍摄前后的空间误差现象。
图2-2 附着在机身口腔内的反光镜片单反相机之所以称作单反,是相对于双反而言的。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外照相机市场流行双镜头反光相机,诸如德国的禄莱福来,日本的玛米亚220,中国的海鸥4A以及珠江牌相机都属双反型相机。该类相机均用120胶卷拍照,相机前端上下有两只镜头:上方的镜头专门取景,下边的镜头专门照相。相对于单反,双反有两大缺点:由于上下两只镜头在两个高度不同的视点上,微距摄影时易出现画面空间误差,拍出的照片常常出现残缺;而单反的取景与照相用同一镜头,两者在一个视点高度,从根本上排除了空间误差现象。双反镜头需要耗用两只镜头的光学玻璃,相对于单反,不能说不是一种浪费。2.2 熟悉机身2.2.1 菜单(MENU)数码相机上的菜单相对于化学感光胶片相机是独有的。这里的菜单可用不可食,显然是电子功能的生活化命名。当然这与餐馆里的菜单有相似之处:在菜类和风味上供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兴趣酌情选用。数码相机上的菜单总体分拍摄菜单、回放菜单、设置菜单三种类别。拍摄菜单里主要包括与图像质量相关的内容选项,主要有画质、ISO感光度(有的在相机右上端操控盘上单独设立)图像色别(彩色、黑白或其他单色)、图像亮度、对比度、饱和度、曝光量平衡(包围曝光)等选项;回放菜单主要包括自动播放(每幅照片播放时间长短)、手动播放和图像保护(是否锁定)等功能;设置菜单主要包括语言设置、日期时间摄制、横竖画面转换、液晶屏亮度调整、自动关闭电源等不同选择环节。数码相机菜单里的菜看似很多,初学者看了有点头蒙。其实大可不必产生为难情绪,使用起来没那么麻烦,这里的菜类虽然每类都有用处,却无须频繁顾及。例如画质大小的选择,如今数码相机存储卡的存储空间最小1GB,一般都在8GB以上,完全可以设在大优档位;ISO感光度的调整频率相对高,如果白天在户外拍摄可以放在ISO 100上不动;图像色别一般可放在彩色上不动,个别时候追求黑白效果也未必非要选择黑白,因为后期PS系统可将彩色图像转化为黑白图像,且不比相机色别调整影调质量差;至于拍摄菜单里的图像亮度、对比度、色彩饱和度一般放在标准上即可,如需调整不如后期在PS系统实施,相机里的任何一种超出标准的选择对图像质量都是一种伤害。回放菜单更简单,如果选择自动浏览将播放时间放在2秒上即可,时间短看不清拍摄效果,如果设定4秒或者8秒等于浪费时间;选择手动播放可以不受时间束缚,何时看清图像效果轻松旋转拨盘或者翻页即可浏览后面的图像;而图像保护是为冒失鬼设的一个选项,一般人不会轻易把有用图像删去。如果真要删除该删的图像,那么反要先解锁,操作起来反倒多一道程序。设置菜单的语言设置是一次性的,作为中国人在使用相机前在语言选项里调到中文上就一劳永逸了;有关日期和时间设置只要数码相机的时间系统不出问题,三年五载之内可以不考虑调整。横竖画面转换及自动关闭电源一次OK即可;液晶屏亮度选择标准为好,过暗或过亮都会让人无所适从,准确地把握图像应有的专业素质。2.2.2 手动白平衡与自动白平衡白平衡是数码照相机和摄像机以白色作为色彩鉴别的基准色,即在白板块上观看是纯白还是浮现某种色彩,纯白为标准的色彩还原,拍出的彩色影像真切通透;白色上如果呈现黄即为色彩偏黄,呈现色蓝即为偏蓝总之,白色板块上出现任何失衡,拍出的影像都会失真、沉闷。影响色彩还原与否的因素是色温高低,而色温指数决定其色彩还原的程度。每一种光照环境都有一定的色温高度,例如晴天日光下的色温是5200K,多云是6000K,阴天是7000K,钨丝灯是3200K,荧光灯是4000K。对于摄影初学者来说只需要掌握白平衡使用的方法,没有必要劳神深究相关原理。数码相机上的白平衡有手动和自动两个选项。1.手动白平衡手动白平衡有晴天、多云、阴天(包括晴天没有太阳直射的阴影部位)、白炽灯、荧光灯、闪光灯等手工调节的选项。使用的方法是视拍摄现场的光照情况将白平衡调整到直观对应的图标上(图2-3)。这种调节方式利弊并存:有利的一面是客观与图标对应使用可确保照片色彩的准确还原;弊端是每变换一种光照环境就需要及时调整一次,比较烦琐。改变环境如果忘记调节将选项,就会导致画面严重偏色。
图2-3 手动白平衡手动白平衡选项中还包括自定义。所谓自定义,是摄影人根据自己对色彩利用的意图将其调整到相应的色温指数上。运用这一选项的前提是摄影者对图像色彩有独特的追求,不局限于色彩还原,根据情感表达需要以利用某种光色来强调画面的感情色彩。2.自动白平衡AWB(Automatic White Balance)为自动白平衡标志(图2-3左侧)。这几乎是一个一劳永逸的白平衡调节系统,相机买到家之后将白平衡直接选定到AWB上,之后的拍摄就无须顾忌色彩还原问题了。因为自动白平衡的色温有从3000K~7000K的浮动空间,随着光色环境的变化,相机上的电子感应系统会自动将其调节到相应的色温指数上,画面也就不会出现色彩还原失误问题。一般情况下,色彩还原状况与手动白平衡没有明显差别。相机制造商之所以在白平衡上设置多个选项,一是出于人性化考虑;二是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多一个选项,照相机的身价就高出一个筹码,自然可以多得一分利润。2.2.3 ISO感光度与闪光灯ISO感光度是数码相机影像传感器对光色感光的快慢速度,也就是CCD或者CMOS对光线感应的灵敏度。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for Organizat-ion)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它对不同行业技术标准制定统一规范。闪光灯是弱光条件下拍照的一种照明工具。ISO感光度和闪光灯是照相机机身上的两个系统,在技术关系上原本没有关联,但在同一光照条件下它们却能给摄影人提供两种不同的图像质量选择。1. ISO感光度ISO感光度通常设置在菜单内,有的设置在机身上端(图2-4),通过拨盘调节,其调节的空间在ISO 50、ISO 100、ISO 200、ISO 400、ISO 800、ISO 1600、ISO 3200、ISO 6400、ISO 12800,专业相机可供选择调节的范围更大。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事先明了下列常识。ISO感光度是在光照不足条件下手持相机拍照获得稳定而清晰影像的一种措施。一幅照片清楚与否,与照相机快门速度(图像曝光时间长短)高低有直接关系:快门速度高,曝光时间短,对照片相机手控能力强,所获得的图像稳定清晰;反之,曝光时间长,手控能力差,摄取的图像晃动模糊。通常我们使用轻便的短焦镜头手持相机拍照的快门速度不得低于130秒,快门速度越高,影像的稳定程度越高。而在光线微弱的条件下,我们即使把光圈开到最大程度,因光亮度低,照相机的电子测光系统的光标也无法指示130秒以上的快门速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提高感光度,就能把快门速度调高。ISO感光度有低、中、高之分:ISO 50为低速,ISO 100为中速,ISO 200-12800度为高速。ISO 100使用的频率最高,白天在室外拍照无论拍摄人像、动物或者风景,都可用ISO 100中速感光度拍照。ISO 200度以上的感光度适应在室内和室外傍晚、拂晓、夜间拍摄人物与景物。需要说明的是,ISO 200-12800虽然统属高速感光度,其指数高低的光感灵敏度是不同的。感光度的指数通常是成倍向上递增的,而每递增一倍就意味着可以提高一级快门速度,在光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感光度如果从ISO 200调至ISO 800,则可以提高2挡快门速度。ISO感光度高低影响图像质量:感光度越低,影像传感器的信息越平稳,色彩还原越逼真,图像画面的影调越细腻;反之,影像传感器的信息稳定性差,图像影调变得粗糙,感光度如果用得过高,画面上会看到沙化的颗粒,并有红色噪点浮现。专业相机的降噪性能明显优于业余相机,不同相机的同一感光度指数所获得的影像细腻程度是不同的。使用高广度既要酌情考虑图像的稳定性,又要考虑图像质量,粗制滥造的图像会给人一种恶性刺激。但有时要考虑主要矛盾,抓住一个难得的拍摄机会总比流失了好。一个美妙的图景由细腻精美的影调支撑将是沁人心脾的佳作用低速感光度借助脚架和快门线的定力可以实现创作愿望(图2-5)。
图2-5 黄昏时分使用富士X100S相机将ISO感光度调至3200度拍下的校园风景画面影调依然细腻,可见这款相机的降噪能力为追求画面的现场气氛和空间感,使用ISO感光度、利用ISO感光度拍摄不改变拍摄现场的光线亮度,不会出现人为的光亮失衡效果,可以保留原有的空间透视效果和现场氛围,平面静止的摄影画面能保留如此真切的视觉感受是可贵的,在视觉信息传达中,现场气氛和空间感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图2-6)。
图2-6 手持相机用ISO 3200拍下了这幅照片,画面图像是稳定的,也没有明显的颗粒和噪点,与此同时,获得了生动的光影效果和幽深的夜色魅力2. 闪光灯闪光灯是一种瞬间发光并在瞬间消失的照明工具。闪光灯有与相机连体的内置灯,有附加在相机顶端的热靴卡槽内的外置灯,还有影棚内置于三脚支架上的影室闪光灯。前两种便于携带,可在各种光照不足的条件下酌情使用。闪光灯的主要作用是解决各种弱光摄影照明问题。闪光灯可在各种亮度不足的场所将环境照亮,以保障手持相机拍照应有的亮度,将快门速度保持在160秒以上,确保影像稳定。即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情况下,闪光灯也能满足静止影像和动态场景拍摄亮度的需要。闪光灯可作辅助光源,提升画面某些部位的亮度,以保图像获得理想的亮度效果。有时利用逆光拍照,轮廓光与面光反差太大,如用自动曝光模式易导致曝光不足致使面部偏暗,闪光灯可提升面部亮度;有时利用侧光拍照,阴阳反差过大,易出现暗部过暗(没有明暗结构,物象层次丧失)。亮部过亮(刺眼、生硬、无层次)失衡的光线配置状态,闪光灯可使阴阳两种关系相对获得平衡。在人们看来,闪光灯多少有点神奇,在黑暗世界它能突然闪亮一片景色,给摄影人一臂之力马上消失。不少人以为,闪光灯如此给力,图像的亮度就有了保障,就能获得清晰的画面情景。而事实是闪光不是精准曝光的必然,照相机影像传感器能否对一个空间获得适量感光取决于照相机的测光系统对光线亮度和从灯位到主要拍摄目标距离的判断精度。闪光摄影通常是根据拍摄距离确定光圈大小的,其曝光规律是:距离近,用小光圈;距离远,用大光圈,无论自动曝光还是手动曝光都要遵循这样一个规律。高品质相机的测光精度高,所摄图像的亮度就恰到好处,可以获得明暗过度自然、质感相对强烈、层次相对丰富的图像;低品质的相机闪光摄下的影像大多偏亮、生硬,少数偏暗、缺乏视觉力度。如果照相机没有自动曝光系统,则要完全依赖于经验了,如果对闪光灯的亮度和拍摄距离判断不准,会出现曝光不足或者曝光过度现象,其图像不是过亮就是过暗。总之,闪光灯不是万能的,经闪光摄下的影像还存在下面一些弊端。内置灯和外置单灯拍摄摄取的图像光线较为平淡与照相机连体的内置闪光灯和用一支单灯拍照,均从正前方打光,在如此光照条件下,所摄取的画面图像比较平淡。如果有补光条件从一侧、侧后方或者后上方增加一种照明光源即可增加图像的立体感。图2-7为单灯所摄,画面布局和人物气质固然不错,由于用单灯正面照射,三个人物不能和背景分离,也就显得平庸,这幅画面虽有可取之处,但用于参展参赛都会因此而落败北。图2-8在左边侧后增加了一支亮于灯照明光源,画面形象就生动了许多。在平行高度上拍摄,纵向形象明暗失调。在室内用闪光灯拍摄,人像或者会议场面常会出现这种状况。这是因为离镜头近者受光强,离镜头远者受光弱。面对这种情况,选择高机位拍照,明暗反差过大的状况会得到缓解。单灯正面闪光易出现鬼影。原因在于离墙壁过近,灯光会反射出一个黑色的人影,有一种阴森恐怖之感。离墙壁远些或者由高角度向下拍摄,其附着的黑影可消失。被摄者直面镜头易出现红色眼神。因闪光折射眼睛瞳仁中的那个亮点变成红色,酷似猫眼,令人难以接受。将菜单里的防红眼调制开的位置,红色的眼神即可减弱。单灯直射摧毁画面的空间效果。这是闪光灯的一个突出照明弱点。借助同步闪光器在侧后或正后上方用两支灯照亮现场,能增强画面的空间感。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