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被伤害的勇气

書城自編碼: 299890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成功/勵志成功/激励
作者: 韩]李承珉 著 程匀 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508088945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4-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187/100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56.6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情绪传染(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
《 情绪传染(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88.5
中国年画 1950-1990 THE NEW CHINA: NEW YEAR PICTURE 英文版
《 中国年画 1950-1990 THE NEW CHINA: NEW YEAR PICTURE 英文版 》

售價:HK$ 236.0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近世中国丛书)
《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近世中国丛书) 》

售價:HK$ 93.2
画楼:《北洋画报》忆旧(年轮丛书)
《 画楼:《北洋画报》忆旧(年轮丛书) 》

售價:HK$ 337.5
大国脊梁:漫画版
《 大国脊梁:漫画版 》

售價:HK$ 80.2
跟着渤海小吏读历史:大唐气象(全三册)
《 跟着渤海小吏读历史:大唐气象(全三册) 》

售價:HK$ 189.0
心智的构建: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 心智的构建: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

售價:HK$ 81.4
美国小史(揭秘“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理解美国的经典入门读物)
《 美国小史(揭秘“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理解美国的经典入门读物) 》

售價:HK$ 81.4

 

編輯推薦:
韩国上市1年,重印15次
韩国图书网站五星推荐
用*智慧的方法
抵御指责与非难的枪林弹雨
希望获得别人的认可,是人类的本能之一。所谓本能,是无法通过降低期待值来调节的。
我既不是看破红尘的和尚,也不是哲学家,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我没办法降低渴望获得他人认可的期待值。
味道甜美、口感柔软的桃子里,有一颗坚硬的桃核。如果说桃子的果肉代表谦虚,那么桃核就是不许他人侵犯的、只属于自我的空间,就是自尊感,就是自我的中心。
即使问题没有消失,只要你变得强大了,就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觉得面前的问题是多么让人痛苦。
你要知道,总有人会不喜欢你。就算你多努力,也无法阻挡对方讨厌你的那颗心。
內容簡介:
通过本书,作者想告诉大家这样一个道理:你之所以会受到如此的伤害,很多时候并不意味着你自身存在什么问题,归根结底,造成这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
人与人实在是太不一样了。
我们不能指望从所有人那里都得到爱。
本书讲的受伤的勇气,是指我们应该把焦点放在爱我们的人身上,而不是被伤害我们的人牵着鼻子走。
作为精神科医生的本书的作者建议读者,责骂与伤痛都是日常沟通的一小部分,就此产生的伤痛也应像对待离开的火车一样,挥手告别。在消耗性的人际关系中经受痛苦的人,通过本书会找到勇敢坚守自己的方向。
關於作者:
[韩]李承珉
毕业于庆尚北道大学,毕业后曾任职于江北三星医院少儿精神科,目前是该医院企业精神健康所的专职医生。
与医院的其他同事不同,李医生所接触的患者全部都是来自于各大企业的上班族。在这些人中,有的人因为受到上司的不公正待遇和野蛮的斥责而感到分外苦恼;有的人则是身处高位,但却不得不忍受来自于下属的嘲笑和蔑视;还有的人则因为周围同事的倾轧和背后议论而痛苦不堪。
作者希望借本书赋予大家被伤害接受伤害的勇气,获得内心的力量和强大。
目錄
前言 被伤害的勇气
1
第一章 不被认可也没关系 001
和伤害我的人见面
002
为了得到认可,我每天都在努力 008
在爱里中毒的人们
017
摇篮与森林之间
023
自尊心给我力量
028
成为世界中心的勇气
035
第二章 每个人都在挨骂中生活 043
找骂的人们
044
没有人能得到所有人的喜爱 051
其实我也时常中伤别人 058
不被伤害击倒的方法
064
我没那么软弱
071
需要自信 077
第三章 别把受伤当回事 085
不依赖的练习
086
不必羡慕别人朋友多
092
眼力见儿100段位的人,真的好累 098
怎样对付这个充满是非的世界 106
啃噬我内心的怒火和绝望 114
情绪的列车终于也开走了 120
不是我的错 128
相信自己是个不错的人 134
第四章 心中有爱的人才会得到爱 141
一个人的时候会越来越完美 142
只有我存在,这个世界才会存在 148
用自己把自己填满
155
从内心接受自己的情绪 162
让灵魂更强大的自我训练法 169
寻找被伤害的勇气
177
跋 现在,请将目光投向爱你的人 182
內容試閱
前言
大概去年这个时候,我看了一部名叫《狩猎》的丹麦电影,至今印象深刻。男主人公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幼儿园老师,却阴差阳错地被扣上了性侵女童的罪名。他努力为自己辩解,声明自己是清白的,却没人相信他。这种误解让他陷入了痛苦的深渊。他日渐憔悴,几近崩溃。看到主人公被冤枉却无处诉说,想为主人公鸣不平却无可奈何,这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和极大的代入感。直到影片最后,人们对主人公的误解和怨恨依然没有消除干净。一个人无心扔出的一块石头,却给被砸中的人带来了无以言说的苦痛。猎巫的后果是可怕的。
这部影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部分,就是主人公周围同事和朋友对他憎恶的眼神和冷漠的态度。他们对主人公的辩解置若罔闻,却在背后叽叽咕咕。他们觉得他肮脏,故意躲避他,就像在躲一个死人。可恰恰这些人昨天还和他一起在酒吧搂着肩膀喝酒、唱歌,还以朋友相称。他们因为一句没有任何根据的谣言就立刻抛弃了他,这似乎为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敲响了警钟。这种事情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有可能发生。
每当我遇到因别人的非难和指责而痛苦的人,就会想起这部电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们似乎时刻在准备攻击别人。昨天是朋友,今天就有可能变成敌人。如果是不相识的人,攻击可能来得更猛烈些。我并不是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可以值得相信的人。为了我能生活得更好,很多人给予我关心和帮助,监督我,激励我。但人心易变,有时甚至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来解释,这让人很郁闷,就像人们常问你为什么不爱我了?一样。从原本亲近的人的口中听到中伤自己的话,这种伤害是成倍增加的。最后造成的结果是,我们开始慢慢相信自己是不受欢迎的人,开始有意躲避周围人。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都因这种挫败感而变得异常艰难。
然而,我们不应该就这样消沉下去。冷漠的环境在今后的人生漫漫长路上是长期存在的,我们不能以此为借口来解释受到指责的原因,也无法解决被伤害的处境。如果你总是想我怎么会来到这种公司工作?我怎么会和这种人共事?,得到的结论很有可能趋向于悲观的宿命论。事实上,这种处境以后我们还会遇到很多次,你离开了这个公司,满怀憧憬地踏入另一家新公司,也不能保证你不会遇到同样的处境。到时候你怎么办呢?再换一家公司吗?直到找到一家所有同事都很对你胃口的公司才罢休?可你觉得这可能吗?因与同事不和而频繁换公司的消息如果传开了可怎么办?要知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所以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忍耐力。改变环境是自己能力以外的事,但保护自己的能力却是与自身努力息息相关的。自我保护是一种本能,就像一只虫子飞到眼前我们会不自觉地闭上眼睛一样,避免受到伤害也是一种理所当然的本能。我们不知道那些指责、伤害我们的话会在何时何地出现。我们需要自我防御,防御的理论是否充分、是否真实并不重要。我们不能轻易地向别人透露自己的内心世界,特别是对那些明目张胆来攻击你的人。无准备状态暴露在外是很危险的。内心一旦受挫,恢复起来就很难,就算恢复也会留下伤痕。
当我们受到伤害时,就更不能轻易暴露自己,也不要偷看别人眼色,或是张开触角打探别人的口风。要相信这种遭遇总会过去的,我们总是会战胜它的。千万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磨难会让人变得更坚强。就像经历过几次失败感情经历的人,最后总能找到成熟的爱情一样,被指责、被诽谤后走出阴影,战胜自我的经历,会让你变得坚不可摧。我们不妨这样想:受到伤害时,恰恰是锻炼的好机会。可能第一次遇到这种处境时,你会觉得很难解决,受到很大打击,但当经历过几次之后,你的忍耐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得到很大提升。你会遇见一个全新的自己。
为了能在危急时刻处变不惊,平时的锻炼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就好比坚持运动会让身体变得强壮一样。大力士的身材不是一朝一夕练出来的,强大的内心也不是一天就能养成的。努力增强自信心的练习每天都要有。为了老有所依,我们努力工作赚钱,同样,为了对付他人的诽谤和攻击,我们也要坚实自己内心的阵地。为了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寻找那些能证明自己存在感的活动,并努力去实践。我们不要浑浑噩噩地度过一天,要给每一天赋予不同的意义。那么,我们怎样让生活变得有意义呢?其实你在提出并思考这个问题的时间,就是有意义的时间。这种自省,我们平时做得太少了。
这本书是我针对被伤害这一主题的思考和思考的结果。从狭义上来说,这本书主要在谈论被伤害,但从广义上来说,这也是一本介绍如何过上幸福满足的职场生活的建议书和报告书。少做事、多休息也许是最好的答案。但我思考的是,在同样的条件下,甚至在同样的时间内做同样的事,你怎样比别人过得更有意义,怎样比别人收获更多。我提出的这些方法也许有的读者非常赞同,有的读者举手反对,但只要能让那些在这方面有苦恼的人通过我的书找到一些突破口,我就心满意足了。


希望获得他人的认可是无法降低期待值的本能

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认可,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单位。这里所说的别人,有同在一个屋檐下、照顾自己生活起居的父母,也有寂寞时一起吃饭喝酒、伤心时倾诉烦恼的朋友。但随着年龄的增加,从父母或朋友那里得到的安慰好像越来越少了。父母对我们的一举一动不再像以前那样关注,他们更愿意趁着身体还算硬朗,去爬山、去旅游,开始人生第二春。就这样,我们忙工作,父母忙着享受丰富的晚年生活,相互之间联络的次数越来越少,甚至到了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的程度。自己的小家庭也同样。在家里等待我的另一半,不管她是整天忙着做家务的全职主妇,还是和我一样奋斗在职场的上班族,都没有太多的精力去管对方了,巴不得落个清静,不打扰到对方休息就算不错。生活就在你快去刷碗、你帮我给孩子洗个澡这样的反复对话中向前。
职场是一个小型社会,是按需构成的人群。大家忙于实现各自不同的经济目标和人生理想,哪会把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别人身上?期待父母或配偶关心自己还差不多,期待那些与你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主动站出来对你嘘寒问暖,这种想法是不是有点过分?虽然有些公司里同事间相处融洽,互相关心,有着深厚的革命友谊,但这种关心也大多只发生在对方没有太多心理压力的情况下。然而职场如战场,能够做到给予别人足够的关心和认可的无压力状态,是否真的容易做到呢?
说完了职场说家里。下班回到家,夫妻双方都希望对方能先关心一下自己,都想先跟对方诉说自己这一天过得如何辛苦,渴望得到安慰。不管是做不完的工作,还是做不完的家务,抑或是性格怪异的上司,都值得大大吐槽一番。然后抱着别人不理解我,你还不理解我吗?的想法,期待对方给予回应。这里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双方都想抢占先机,都想先发言。你先听我说,我说完保证认真听你的这种自私的想法占据着大脑。可是对方的心理活动却是当然,我知道你很辛苦,可我比你辛苦好几倍呢,你先听我说不行吗?接下来,主导权被夺走的人只能先听对方诉苦,但这时他的想法更多的是就你累吗?我也累死了好不好!这样一来,双方很难发自内心地同情、安慰对方。能主动问一声今天很累吧?的老公或老婆,真可以算得上是模范配偶了。各位读者朋友不妨回想一下,你们回到家,是否会先对老公或老婆表示关心?总之,如果夫妻双方之间的争吵和摩擦得不到有效疏解,就很难得到对方真心的理解与支持。
好,这就是现实。我是一个成年人,要自谋出路,为自己负责,光发牢骚是没有用的。既然得到别人的认可那么难,那不妨降低期待值吧。谁说必须让所有的同事都认可你了?倒不如安安稳稳、不惹事,按月拿工资了事。再说,只要你默默无闻地踏实干活儿,领导肯定不会为难你,绩效考核评分也不会有太大问题。和同事之间的关系,只要不发生大的过节就好了,至于他怎么看待你,觉得你哪儿好哪儿坏,这都不重要。家里也是一样。只要在外人看来没有大问题就行。夫妻间没有太大的争吵,孩子慢慢长大,这就已经很不错了,没必要让所有亲戚都喜欢你。你看,一旦期待值降低,似乎一切都迎刃而解了。对别人没有过多的期待,把心放空,日子照样过得下去。至于别人的评价,算不得多么了不起的事。
可是,希望获得别人的认可,是人类的本能之一。所谓本能,是无法通过降低期待值来调节的。比如我现在都快饿死了,我会降低对食物的期待值吗?所以,就算你默默在心里自我安慰别人不认可我也没关系,我就老老实实地混日子呗,可到了公司,你真的不希望获得上司的肯定吗?回到家里,真的不想听到老公或老婆的赞扬吗?现在一些鸡汤文中动不动就教导大家要达到内心的平静,学会放下,可说归说,哪儿那么容易就能做到?我既不是看破红尘的和尚,也不是哲学家,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我没办法降低渴望获得他人认可的期待值。经常听到有人说,舍弃对金钱和名誉的追求就能得到幸福,可我们真的能够做到吗?这就是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其实,现在人们苦恼的并不是得不到认可,而是总受到指责和伤害。别人认可不认可我都是其次,只要不伤害我就行。很多人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而受到伤害,觉得很冤枉。是啊,不论是谁,听到不好的消息,心情都会受影响。再加上很难找到可以倾诉的对象,只能一忍再忍,痛苦不堪。现在我们的期待值已经从希望获得认可大幅降低到了不受到伤害就行的地步。既然无法躲开纷繁的是是非非,不如就堂堂正正地面对吧。衡量一个人的社会生活是否成功,似乎与对指责和诽谤的忍耐力强弱有着直接的关系。

最温暖的认可,是爱

期望获得认可,是人类的本能。我们渴望得到上司和同事的称赞,渴望得到家人的理解与支持,然而现实却总是不如愿,很难听到一句暖心的干得好或是你辛苦了。结束一天的战斗回到家,等待你的爱人也和你一样身心俱疲。夫妻间应有的关心与安慰,经常被浓浓的睡意冲得烟消云散。我们拼尽全力并不是为了获得认可,而是为了躲避伤害,那期待获得认可的诉求该如何得到满足呢?其实被伤害很多情况下是因为得不到别人认可才导致的。下面让我们来整理一下期待获得认可的心情是怎样产生,又是怎样变化的吧。
刚出生的婴儿如果没有大人的保护,是无法长大的。婴儿啼哭、寻找父母的行为,是喂我、哄我睡觉、陪我玩儿的强烈信号,父母会本能地对此做出反应。如果父母长时间不关心自己的孩子,他就无法对孩子的各种需求做出恰当的反应。
已经成人的我们知道获得认可具有多样且复杂的含义,但对婴儿来说,获得认可完全是围绕简单的吃喝拉撒睡来展开的。父母理解陪我玩儿、喂我奶、抱抱我、亲亲我等孩子的要求并做出相应的行动,这本身就是对孩子存在感的一种认可。
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和妈妈一起玩儿比自己玩儿要开心,得到妈妈的拥抱也会开心,看到妈妈对我笑比看到妈妈皱眉头要安心。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当对方显示出对自己的关心、做出善意的举动时,人会本能地心情好。就像维持生命需要吃饭睡觉一样,渴望得到爱也是人类的本能之一。孩子做出渴望得到爱的表现,父母就会因此做出相应的举动。虽然有少数父母将照看孩子看作是一种义务,但大部分父母对孩子的照顾更多来源于一种爱的回应。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用来吸引父母关注的举动会越来越多。他们发现如果自己乖乖地吃饭,或是把玩过的玩具收拾好,父母就会很高兴,夸自己懂事。获得表扬就是获得认可,孩子们在赞扬声中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然而,有些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喜爱,会做出过分的举动。很多心理医学家分析指出,孩子举止过分或异常,大都是为了吸引父母的关注。可能很多父母听了觉得奇怪,为什么孩子会做出大嚷大叫或者乱扔东西这种并不会得到父母表扬,反而会遭到批评的举动呢?他们不是渴望得到爱吗?可这样做的结果正相反啊。
事实上,对付不听话的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无视。特别是在训斥或惩罚无效的情况下。当父母既不看他,也不和他说话的时候,刚一开始他可能会更加大声地叫喊,或者闹得更凶,但当他发现这些做法都不起作用时,他就会慢慢安静下来。虽然不同年龄和性格的孩子会有不同的反应,但从理论上来说,如果家长对孩子的过分举动无动于衷,孩子就会放弃这些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实际利益的行动,开始寻找新的行动来代替。
孩子当然喜欢父母夸自己,但当让他们选择是被训斥还是被无视时,大部分孩子都会选择前者,因为他们觉得打骂也是一种关心,被爸妈骂肯定不开心,但我宁愿挨骂也不愿意爸妈不理我。妈妈骂我也是因为关心我啊。由此可见,渴望获得认可这个本能有着多么强大的作用。有些父母不善于夸奖自己的孩子,有些孩子有时也不知道哪些行为会得到父母的夸奖,所以他们就想出各种能吸引父母注意力的方法,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过分的举动得到关心过分的举动的恶性循环。

爱无处不在。每个孩子都在充满爱的环境中长大。爱是维系亲密关系的纽带,是人类的本能。其实不光是人类,动物也有着同样的本能。比如小鸟刚一出生,鸟妈妈就会本能地给小鸟喂食,小鸟也会寸步不离地跟着妈妈。不管是人类还是动物,最开始做出的这些举动大都与生存有关。妈妈喂我吃的,我才不会饿,所以我要和妈妈在一起。当度过吃了睡、睡了吃的阶段之后,孩子和父母有了更多的互动。他喜欢妈妈冲自己笑,喜欢妈妈的拥抱,喜欢妈妈和自己玩。这时他喜欢跟妈妈在一起的理由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多的是为了得到情感上的慰藉。曾有人用小猴子做过一个实验,工作人员把一个用铁丝做成的猴子玩具和另一个用柔软的布填充而成的猴子玩具同时放在小猴子面前让它挑选,结果小猴子选择了用布做的玩具。可见不管是人类还是动物,都喜欢柔软、温暖的东西。安稳的爱,是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最佳认可。谁不喜欢妈妈温暖的怀抱呢?
孩子慢慢发现,比起吃饭睡觉,得到爸爸妈妈的宠爱才是最开心的。妈妈的笑容和拥抱,比喝到牛奶或睡个午觉的感觉还美妙。孩子完全陶醉在宠爱之中。就这样慢慢长大的他,心中也会一直抱有妈妈会永远爱我,关心我,支持我的信念。他带着妈妈的爱,开始探索外面的世界。虽然外面的世界丰富又精彩,但最初我们总会感到害怕与不安。不过,每当这时,我们总能听到心底有一个声音在说:勇敢去探险吧!妈妈会一直保护你。如果感到害怕就回来,妈妈会永远做你坚强的后盾和温暖的港湾。妈妈的爱似乎已经融化进了我的身体里,是那么让人安心与感动。
获得关心和认可的欲望是人类的本能。既然是本能,任何解释似乎都是多余的。同时,欲望也需要不断地被满足,所以我们从出生开始,就被爱与肯定的土壤滋润着。被爱,不只是单纯地左右着我们的心情,因为渴望被爱是一种本能,所以我们必须要得到爱。不但从父母那里,也要从其他人那里得到爱和认可。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爱。
倒不如成为一个自恋的人

把握好自尊感的度并非易事。一方面要给人以谦逊的印象,另一方面又能适时抵挡住对方过分的攻击或指责,这对我们职场人来说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真的会有人能做到吗?
我的眼前突然出现了一个大大的水蜜桃,一个泛着诱人的粉红色、甜蜜多汁的水蜜桃。放进嘴里咬一口,汁水就立刻充满了整个口腔,刺激着味蕾。然而,如果我们狼吞虎咽,这儿咬一口,那儿咬一口,说不定会有糟糕的事情发生。别忘了,在桃子的正中间,还有一颗坚硬的桃核呢。那只桃子仿佛在说:我的身体可以全都给你,但是我的心绝不能被你吃掉。因为忘记桃核的存在而伤到牙齿的人不在少数。外表看来柔软粉嫩、气味香甜的桃子里,却有着一颗不许任何人侵犯的、坚硬的桃核。如果说桃子的果肉代表谦虚,那么桃核就是不许他人侵犯的、只属于自我的空间,就是自尊感,就是自我的中心。做到刚柔并济,才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职场人。
可能有的读者会问:保护果肉的难道不应该是外面的壳吗?事实上,自尊感是支撑自我的内在动力,它更像是水果的核,而学历、社会地位和名声才更像外壳。外壳是可以轻易剥下的,并不厚实,无法很好地保护自我。反而是嚼不动又吞不下的果核,才代表着一个人的自尊感,代表着我是一个有价值的人的自我认知。
自恋者(narcissist)这个词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它源于希腊神话中爱上自己水中倒影的那喀索斯(
Narcissus),特指极度爱自己、只觉得自己最好、别人都不如他的一类人。然而在精神分析学中,很多自恋者内心隐藏的却是强烈的自卑感。他们一味地想保护好自己,从而渐渐披上了如铁甲般的外壳。用核桃来比喻他们再恰当不过了。用锤子敲开坚硬外壳,才能看到里面的核桃仁,这正如他们看似坚强的外表和内心。
在当今时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成为一个自恋者倒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现在的我们缺乏一种不允许他人攻击的缜密意识和集中精力在自我防御上的专注精神。自恋者们把所有的力量都放在了自我防御上,他们并不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而大部分职场人士最关心的恰恰是别人如何看待自己,而忽视了对自我的保护。
既然这样,倒不如成为一颗核桃,至少自己心里是舒服的。努力成为一只桃子有难度的话,那就先变成核桃吧。我个人认为,如果能在世界范围内开展一场让我们每个人都学会自恋吧!的运动就好了。

不被所有人喜欢的自由

好吧,我决定接受对方讨厌我这件事了。我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讨厌我的人总会出现。可即便这样我也生气,因为我不该被别人骂。知道有人讨厌我,心情一定不好,有时甚至会很沮丧。这种发自内心的愤怒或悲伤的情绪很难控制,就算我再怎么努力尝试接受事实,负面情绪依然会出现。我该怎么办呢?
是的。理想与现实存在差距。虽然我愿意接受别人讨厌我这个事实,但由此产生的情绪却无法理想化地得到控制。事实上,让我们真正感到痛苦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情绪的出现。所以就算内心做好了接受的准备,痛苦依然持续。大脑得到了控制,但身体依然处于极度的混乱之中。
现在就需要我们发挥接受的美德了。在遭受非难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情绪是所有人都会感受到的,是非常自然的。就像你接受了非难这一事实一样,我们也要接受这些情绪的存在。比如有人故意中伤你,你非常生气,这时不妨在心里对自己说:是的,我正在生气。这很正常。我感受到了我现在正在生气。然后自然地接受这种情绪就好了。有时试图控制情绪反而会带来反效果。压抑愤怒会导致更大愤怒的爆发,从这里压下去,说不定会成倍地从别的地方表现出来。客观存在的事实就应该学会去接受。解决感情问题的方法并不多,与其绞尽脑汁地想消灭它,不如尝试去接受它,这才是从负面情绪中尽快摆脱出来的最佳方法。
如果我们预先从内心接受了总有人会用有色眼镜看你这个事实,那么当在现实生活中真正遇到时,负面情绪的表现程度会轻得多。如果之前一直处于以为所有人都喜欢我的状态,一旦知道有人讨厌我,对内心的冲击是巨大的,比事先做好心理准备的反应要强烈得多。因此,是否能很好地应对各种非难,实际上取决于能否处理好在遭受非难后产生的各种负面情绪。人之所以感到痛苦,并不是因为有人讨厌我这个事实,而是因为得知事实后出现的各种情绪。得抑郁症的人并非因为他遇到了让他抑郁的事,而是因为他总是用抑郁的、负面的态度去对待各种事情。
最后我再啰嗦一句。不可能所有人都喜欢你,你不可能让所有人百分之百地满意。但千万不要把这句话理解成所有人都讨厌我。我只是强调部分可能性,而不是全部,这点大家一定要懂得区分。

任性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吧

前文提到过,情绪的英文词源有移动的含义,因此情绪也是持续移动、变化的,就像火车经过。然而情绪移动最基本的方法就是通过外在行动把情绪表现出来。当你就算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接受愤怒的情绪时,就需要把自己的情绪状态向对方表达出来,让对方知道你的诉求。那么,我们该如何表达呢?
我们来看看以下的句式:因为你我感到很开心、因为那个人我感到很伤心。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心情等类似造句,是我们小学时就已经学会的。然而当我们成年后,却很少再说出类似的句子,大概是觉得肉麻或幼稚吧。在让自己失望的同事面前,我们只会说出:你最近到底怎么回事?,而不会说:你最近太让我失望了。夫妻吵架时,也只会说:你怎么现在一件事都干不好?,而不会说出:你最近很让我恼火这种表达自己情绪的句子。
我们现在说话的主语经常使用第二或第三人称,几乎不用第一人称。仿佛我们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已经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而只关注别人的想法和行动。我们之所以在生气时不会对对方说出我生气了,是因为我们知道对方能从我的表情、语气和动作中看出我生气。所以越是在一起生活时间久的人,特别是夫妻间或家人之间,越少使用第一人称说话。
表达自我的方法叫做i-message。为什么说它很重要呢?首先,我们经常想当然地认为,和自己关系亲近的人会非常了解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然而事实却是,就算对方和我们的关系再亲近,如果你没有把你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对方也是无从知晓的。不管是夫妻之间还是父子之间。因此,我们有必要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是原因之一。第二,i-message
并不是单纯的信息传递,我们应该用容易让对方听懂的方式来表达,且态度坦诚。表达的内容除了自身的情绪状态、形成的原因外,还应包含对对方的期待。总之这样的谈话应建立在真诚和平等的基础上来进行。
不妨试着用i-message的表达方式与伤害你的人进行对话。我知道这将会是一个挑战。有些人认为在职级制度森严的公司内部,与公司上司进行类似对话几乎是不可能的,甚至有可能因为这种奇怪的对话使局面变得更加糟糕。然而这种对话是必须要进行的,因为如果你不说,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严重伤害到了其他人。所以也有不少人鼓起勇气,创造对话机会并通过开诚布公的对话使对方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最后圆满解决的情况。
只要用柔和并克制的语气引导对话就好了。我因为你做的一些事感到不太开心,你能这样或那样做吗?不要只简单地描述自己的心情,也要把导致情绪不佳的原因,以及对对方的期望也一并吐露出来。这样做也是为了防止对方说出我知道你什么意思,可你到底要怎样啊的话来。如果对方能够按你说的去做,当然是再好不过。但就算对方在行动上没什么改变,只要你真实地吐露了自己的心声,对方也理解了你的想法,这就算是成功了一半,也是一种收获。
我认为,即便你的工作场所如军队般等级森严,这种对话也不是完全不可能进行的。更何况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公司里的上下级之间已经没有了明显的区分,可以进行开放、平等的对话。i-message
不但可以应用在职场,家人或朋友之间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良好的沟通,从而构建健康的人际关系。
情绪的表达越幼稚越好。让我们重新做回孩子吧。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