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女人的中国医疗史:汉唐之间的健康照顾与性别
》
售價:HK$
103.8
《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四辑
》
售價:HK$
470.8
《
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项维仁:工笔侍女作品精选
》
售價:HK$
66.1
《
宋瑞驻村日记(2012-2022)
》
售價:HK$
115.6
《
汗青堂丛书138·帝国的切口:近代中国口岸的冲突与交流(1832-1914)
》
售價:HK$
127.4
《
人世事,几完缺 —— 啊,晚明
》
售價:HK$
115.6
《
樊树志作品:重写明晚史系列(全6册 崇祯传+江南市镇的早期城市化+明史十二讲+图文中国史+万历传+国史十六讲修订版)
》
售價:HK$
498.0
《
真谛全集(共6册)
》
售價:HK$
1156.4
|
內容簡介: |
让波德里亚19292007,法国技术哲学家,出生于法国巴黎的普通家庭,早年做过中学老师,后来成为一名大学教师,一生著作丰富。19972000年,他推出了20多部著作和200多篇论文。他的著作和现实联系紧密,涉及社会的多个领域。本书作者长期关注波德里亚思想,对其网络符号思想有深刻的见解。本书探讨了波德里亚网络符号思想的起源、发展、特征和价值,对波德里亚网络符号观展开评价和反思,并对解决数字化生存困境提出创新观点。
|
關於作者: |
于骐鸣男,1978年生,山西人。科学技术哲学博士,任职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学院。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哲学。
|
目錄:
|
导论1
一、 问题的提出和意义1
二、 研究现状4
第一章 波德里亚网络符号思想产生的背景9
第一节 理论背景:符号理论的形成9
第二节 现实背景:网络符号的发展12
第三节 小结15
第二章 网络符号的本质:物16
第一节 物理论的来源17
一、 康德对物的观点:概念构造对象18
二、 胡塞尔对物的观点:意识构造对象19
三、 海德格尔对物的观点:在世界之中存在19
第二节 波德里亚对物的创新:从功能性的物到符号之物20
一、 功能性的物21
二、 技术之物22
三、 个性化之物23
四、 符号之物25
第三节 波德里亚物视野下的网络符号26
一、 强调日常生活之技术物27
二、 强调物的非功能性28
三、 强调物的差异性和独特性28
第四节 小结29
第三章 网络符号的发展根源:需求30
第一节 需求理论来源31
一、 马斯洛需求理论31
二、 马克思需求观点32
第二节 波德里亚对需求理论的创新:个性需求34
第三节 波德里亚需求理论视野下的网络符号35
一、 主体共同现实需求的消解36
二、 个性需求的发展终点是符号需求37
第四节 小结38
第四章 网络符号的发展形式:消费40
第一节 消费理论来源41
一、 索绪尔符号学思想41
二、 罗兰巴特符号学思想42
三、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43
第二节 波德里亚对消费理论的创新:符号消费44
第三节 波德里亚消费理论视野下的网络符号48
一、 消费链对消费者的控制进一步加强49
二、 浪费或破坏有了延伸意义51
第四节 小结52
第五章 网络符号的发展特征:仿像54
第一节 波德里亚仿像理论来源55
一、 仿像的词源辨析55
二、 柏拉图:仿像是模仿的模仿55
三、 尼采:仿像是普遍存在的56
四、 德勒兹:仿像的基础是差异58
第二节 波德里亚仿像理论58
一、 仿像的发展序列58
二、 象征交换原则64
第三节 波德里亚仿像理论视野下的网络符号67
一、 网络符号的仿像67
二、 网络符号仿像的现实反映68
第四节 小结70
第六章 网络符号的发展终点:内爆71
第一节 内爆理论的来源72
一、 内爆词源辨析72
二、 麦克卢汉的内爆理论72
第二节 波德里亚的内爆理论73
一、 超真实73
二、 内爆74
第三节 波德里亚内爆理论视野下的网络符号75
第四节 小结77
第七章 波德里亚网络符号思想的现实价值78
第一节 后现代网络技术观概述80
一、 海德格尔的技术观80
二、 鲍尔格曼的技术观87
三、 芬伯格的技术观94
四、 利奥塔的技术观102
第二节 波德里亚网络符号观评判:悲观的技术决定论108
一、 技术决定论的渊源108
二、 信息技术对人的主体性的影响112
三、 人的主体性特征丧失的趋势116
四、 网络符号的异化119
五、 波德里亚的技术决定论121
六、 波德里亚网络符号思想的积极意义123
第三节 数字化社会困境的反思和突破124
一、 网络技术从单一到多技术融合导致的困境125
二、 网络技术从局部到广泛应用导致的困境127
三、 困境的反思:波德里亚网络符号思想的启发之一网络符号从去中心化到泛化130
四、 困境的突破:波德里亚网络符号思想的启发之二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133
第四节 小结136
第八章 结语137
一、 研究结论137
二、 问题140
参考文献141
|
內容試閱:
|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符号与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的联系日益密切,对于人类社会思想的转型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相应地,对于网络符号的哲学研究自20世纪后期就成为科技哲学界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波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是法国当代知名技术哲学家,在其《物体系》、《消费社会》、《象征交换与死亡》、《生产之镜》等著作里,有大量对于网络符号的论述和思考。本书旨在基于对波德里亚原著的解读和学界已有的研究,系统、全面地梳理波德里亚的网络符号思想,对其网络符号思想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评判。波德里亚的网络符号思想是不断发展的过程。波德里亚的符号思想首先在《物体系》中体现。在《物体系》中,波德里亚从日常生活之物出发,着重探讨技术在物的发展中的决定力量,从而将着眼点逐渐转移到物的非功能因素,最后上升到对符号之物的论述。在《物体系》之后的《消费社会》中,波德里亚从物的日常消费出发,结合现实中网络符号的发展,上升到对符号消费的探讨上。在《象征交换与死亡》中,波德里亚开创了仿像理论,并应用到对网络符号的仿像的探讨中。《象征交换与死亡》之后,波德里亚把仿像理论大量应用于现实世界,形成一系列开创性的观点,在其后期著作中体现出来。按照波德里亚网络符号思想的不同发展阶段,本书从网络符号的本质、发展根源、发展动力、发展特征、发展终点等五个方面对波德里亚网络符号思想展开论述,力求从整体上把握波德里亚网络符号思想。除了第一章基本概念论述和最后一章的评述外,从第二章到第五章,在结构上均以波德里亚的理论作为着眼点,从理论来源、理论创新点、网络符号观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在结构上,把理论和现实融于一体,既照顾到了波德里亚理论本身,又考虑到了其理论视野下的网络符号观;在逻辑上,从理论来源到理论应用,也较能对波德里亚观点有个整体把握。本书的研究内容分为七章。第一章对网络符号展开论述,分析了网络符号的个性特征,目的是通过对符号和网络符号特征的提取,为后面章节中对波德里亚网络符号观论述奠定现实上的依据;第二章探讨了波德里亚对网络符号发展本质的观点,认为网络符号的本质是物,并对波德里亚的观点进行了评判;第三章论述了波德里亚对网络符号发展根源的观点,从波德里亚需求观理论的来源入手,论述了个性需求观的形成和发展;第四章论述了波德里亚对网络符号发展动力的观点,认为网络符号的发展动力是符号消费,消费链对消费主体的控制以及浪费导致的符号泛滥成为网络符号消费区别于传统消费的个性特征;第五章论述了波德里亚对网络符号发展特征的看法,认为网络符号的发展特征是符号仿像,分析了网络符号的仿像特征和现实反映,并对仿像理论展开评判;第六章论述了波德里亚对网络符号发展终点的看法,认为网络符号的发展终点是内爆。在波德里亚内爆理论框架内,网络符号进入自我发展的境地,不再和现实发生联系,走向了消亡。第七章对波德里亚网络符号观展开评价和反思,以网络技术发展的困境展开,认为网络技术发展导致了技术对人的控制趋势,产生了数字化社会困境,从理论上对突破困境提出创新观点。除了内容结构设计上的创新,本书的创新之处还包括研究观点和研究方法的创新。研究观点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本书对波德里亚网络符号思想进行了整理和总结,认为网络符号的本质是物,网络符号的发展根源是需求,网络符号的发展动力是消费,网络符号的发展特征是仿像,网络符号的发展终点是内爆。其次,本书认为波德里亚是悲观的技术绝对论者,其理论中有一些明显的特征,包括主体性消失趋势、符号异化趋势等。最后,本书提出了应对数字化社会困境的可能途径,即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关于研究的方法,著作大量采用了比较研究方法,不仅对波德里亚和其他哲学家的相关理论展开对比,而且将波德里亚的理论和现实案例结合起来,对网络符号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总之,笔者希望通过对波德里亚的该项研究,能够为人们反思网络符号提供一个新的角度。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符号正在变得触手可及,这样的研究角度有益于我们探索网络符号的未来及其对于人类生活和社会的影响,在理论创新上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