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走近上海高校老建筑

書城自編碼: 300501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建筑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作者: 陶祎珺,娄承浩
國際書號(ISBN): 9787560868004
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4-01
版次: 1 印次: 1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84.1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别怕,试一试
《 别怕,试一试 》

售價:HK$ 67.9
人才基因(凝聚30年人才培育经验与智慧)
《 人才基因(凝聚30年人才培育经验与智慧) 》

售價:HK$ 103.4
深度学习详解
《 深度学习详解 》

售價:HK$ 114.8
李白传(20世纪文史学家李长之经典传记)
《 李白传(20世纪文史学家李长之经典传记) 》

售價:HK$ 45.8
津轻:日本无赖派文学代表太宰治自传性随笔集
《 津轻:日本无赖派文学代表太宰治自传性随笔集 》

售價:HK$ 66.7
河流之齿
《 河流之齿 》

售價:HK$ 59.8
新经济史革命:计量学派与新制度学派
《 新经济史革命:计量学派与新制度学派 》

售價:HK$ 89.7
盗墓笔记之秦岭神树4
《 盗墓笔记之秦岭神树4 》

售價:HK$ 57.3

 

內容簡介:
《上海城市记忆丛书》的编写运用文献、影像、 人物采访等多种手段,立体式呈现近现代上海城市与 市民生活发展的轨迹,反映上海国际大都市的沧桑巨 变和风土人情。
娄承浩、陶祎珺编*的这本《走近上海高校老建 筑》就是该系列丛书之一,主要介绍了上海高校老建 筑因缘,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华东政法大 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及其他院校 的老建筑。
目錄
序言
第一章上海高校老建筑因缘
第一节洋务运动影响与维新变法推动,产生上海官督商办高等教育
第二节西方文化浸透、中方的渴求,产生教会大学
第三节清末上海新教育时期,中外绅商联合积极办学
第四节建国初期院系大调整,新建和调整校园建筑
第二章上海交通大学
第一节中院
第二节新中院
第三节老图书馆
第四节上院
第五节体育馆
第六节总办公厅
第七节工程馆
第八节新文治堂
第九节执信西斋
第十节校门
第十一节震旦图书馆
第三章上海理工大学
第一节校园规划
第二节思晏堂
第三节思裴堂、思伊堂
第四节怀德堂、馥赉堂
第五节体育馆、艾德蒙堂
第六节图书馆
第七节音乐堂
第八节大礼堂与思魏堂
第九节科学馆
第十节麦氏医院
第十一节德文医学堂
第四章华东政法大学
第一节怀施堂
第二节格致楼
第三节思颜堂
第四节霍格别墅
第五节思孟堂
第六节罗氏图书馆
第七节交谊室
第八节顾斐德体育室
第九节西门堂
第十节新科学馆
第十一节斐蔚堂
第十二节礼拜堂
第十三节树人堂
第十四节纪念牌坊
第五章复旦大学
第一节简公堂
第二节奕柱堂
第三节子彬院
第四节相辉堂
第五节老校门、燕园
第六节一号楼
第六章同济大学
第一节一二九礼堂、一二九楼
第二节文远楼
第三节南、北楼教学楼
第四节西南楼
第五节大礼堂
第七章华东师范大学
第一节群贤堂
第二节思群堂
第八章其他院校
第一节上海戏剧学院熊佛西楼
第二节上海音乐学院办公楼与专家楼
第三节上海体育学院办公楼
第四节第二军医大学飞机楼
附录
附表一列入上海市第一~四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录上海高等院校里的老建筑
附表二1930年上海大学、专科学校名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內容試閱
外国教会在上海的传教活动约始于明万历三十六 年(1608年),天主教徒松江府上海县人徐光启因父 去世由京返乡守制,路过南京拜访了一位意大利神父 郭居静,请他来上海开教。神父来沪后,徐光启在自 己宅院九间堂附近为方便传教盖了两幢简易的教 堂,成为当时传播福音的中心。
教会来华传教的初衷多少是带有一种侵略性的, 尤其在上海开埠以后,帝国主义不但是用坚船利炮轰 开中国的大门,利用金融、航运、进出口贸易把控中 国的经济命脉,同时文化渗透作为对被侵略者从思想 上的洗礼与教化也在积极进行之中。他们通过一系列 的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获得各项特权与庇护,大肆宣扬 教会理念。除此之外,他们还通过办报、办学、办医 院等传输教旨理念,将西方文明中积极的一面引入中 国,推进教会事业,培植其在华根基。不得不承认这 些举措对我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办报 开了中国近代报业之肇端,由美国传教士伍德创办于 1861年的《上海新报》,被誉为上海中文报纸的第 一颗新星。办医院做慈善,引入西方先进的医疗服 务,创办了如公济医院、广慈医院、圣心医院等一批 悬壶济世的医疗机构,这些医院随着历史的更迭成为 今天沪上那些著名三甲医院的历史根基。
办学,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传教士们认为 这种方式更容易让这片东方土地上的人民从内心中接 受他们。从办小学、中学一直到大学,教育从孩童抓 起,达到驯服可靠,忠诚不变,真正接受教的理念。
因此在签订的一些不平等条约中,大都提到办学的一 些特权。如《中英上海租地章程》中规定:洋商租地 后得修建教堂、医院、慈善机关、学校及会堂。
《中美华盛顿续约》强调:美国人可以在中国按约 指准外国人居住地方设立学堂。虽然教会办学初衷 为传教,课程设置上神学课程等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 部分,但与此同时西方的现代教育模式被原封不动地 搬到了中国,后来事实证明,教会大学对中国近代高 等教育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南京条约》开放五处通商口岸,上海居其一, 而不得不承认上海居东南各省水陆交通的枢纽,又处 长江水道入海口的地理优势,使其迅速发展成为具有 国际影响力的大都市,近代文明空前发达。19世纪末 期中日甲午海战后,英国专栏作家干德利 (R.S.Gundry)在《中国的今昔》一书中这样描述: 上海的工部局是最好的传教士每年成千上万的 中国人由帝国他处去过上海,他们可以看到美丽的建 筑,整洁的街道,燃着电灯或瓦斯灯,他们可以看到 机器、自来水、电报、电话、火轮船、公园。他们在 这里所得到的印象,必将多少传到内地区。 随着上海近代工业文明的广泛传播,民间崇洋 风气日盛,在这样一种形势下,教会的活动也受到 了积极的推动和影响。加之如维新派人士康、梁来到 上海,无需踏出国门便亲身感受了这里近乎原汁原味 的西方文明,坚定了向西方学习和变法图强的信念。
在这种里应外合之下,为教会办学创造了巨大的发展 空间和市场,天主教、基督教纷纷在上海开办小、中 、大学,其中高等教育的学府在如今的诸多高校中留 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甚至教学场所仍保留至今。
当时天主教在上海创办的高等教育是震旦学院, 1902年由天主教耶稣会司铎马相伯主持创建。马相伯 的父母均信奉天主教,因此还在襁褓中的他就接受了 天主教的洗礼,成为一名天主教徒。12岁时入学法国 耶稣会办的圣依纳爵公学(后改徐汇公学,今徐汇中 学),1862年到徐家汇天主教耶稣会小修院攻读拉丁 文、法文、希腊文,研究神学、哲学和数学,1870年 获神学博士。马相伯是上海教会大学最早的推手,他 始终有创办新式大学以救国的梦想,1900年变卖祖产 ,将松江、青浦的3000亩农田捐给江南司教日后所开 中西大学堂所用,但终未如愿。
马相伯住在徐家汇土山湾一带,他是当时少有的 宣贯中西的人才,康有为、梁启超、张元济等都曾来 向他求学。其中在南洋公学执教的蔡元培每日清晨五 点来马相伯寓所学习拉丁文,他同时还挑选了学校 特班中24名学生一同去学习,筹组译社。这24名学 生中后来大都成为了一代大家,如日后创办中华职业 教育社的黄炎培、弘一法师李叔同、数学教育家胡敦 复等。逐渐慕名来马相伯寓所求教的人越来越多,马 相伯再度与教会交涉希望完成当年捐献所愿,终于在 1903年震旦学院成立,取名震旦意寓中国之曙光 ,含东方日出,前途无量之意。学校选址法租界 卢家湾一带,因其倾产建校,法国天主教承认他是学 校创始人,奉为董事长,但不让他过问校务。1932年 在教育部立案,定名震旦大学,设文、法、理工、医 四个学院,后来在法国立案,学校毕业证书中法均认 可。19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后,所设文、法、理工、 医四个学院分别并入他校。
圣约翰大学是基督教在上海创办的近代高等教育 学校,是由1865年美国基督教圣公会创办的培雅书院 及次年成立的度恩书院于1879年合并成立,校址选在 沪西梵皇渡。1892年起学校正式开设大学课程,并且 将英语作为最重要的学科教授。1905年升格为圣约翰 大学,为了吸引学生和扩大影响,学校免收入学学生 杂费,免费提供住宿和生活用品。美国传教士卜舫济 1888年担任学校校长,直到1942年退休,长达54年。
学校最初设国文和神学两部,1880年设医学部,1881 年设英文部,学校规定用英文授锞。20世纪后扩大办 学,设文学院、理学院、医学院和神学院,1906年以 后毕业生可进美国大学深造。历届毕业生中许多人后 来成为近现代杰出人材,其中有外交家顾维钧;政治 家宋子文、严家淦;实业家刘鸿生、荣毅仁;新闻家 邹韬奋;作家林语堂;建筑家贝聿铭;医学家颜福庆 等,还产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足球队。
沪江大学原是1906年美国基督教南、北浸礼会创 办的上海浸会学院,校址选择在沪东黄浦江畔,校长 是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博士柏高德。后易名为沪江学 院。1912年将原设在四川路的初级道学院并入,于 1915年正式更名为沪江大学。1917年与美国教育行政 机关挂钩,获准可授美国学位。1929年为学校设文、 理、商、教四个学院的综合性大学,向中国政府教育 部备案。1928年31岁的刘湛恩任校长,他主张沪江大 学要更为中国化、本土化,他任校长期间,建图书馆 、教学楼、体育室、食堂、大礼堂等,为学校发展作 出重大贡献。1938年刘湛恩校长拒绝当汪伪教育部长 ,同年4月7日上班路上被日伪特务暗杀。现在,学校 校园内特置刘湛恩铜像纪念座。
P5-8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