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昆曲大观·玉山曲话

書城自編碼: 300545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藝術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作者: 杨守松
國際書號(ISBN): 9787506394062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5-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64/28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110.6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中国佛教美学典藏·佛教绘画部·石窟壁画
《 中国佛教美学典藏·佛教绘画部·石窟壁画 》

售價:HK$ 660.0
中国佛教美学典藏·佛教绘画部·绢帛佛画
《 中国佛教美学典藏·佛教绘画部·绢帛佛画 》

售價:HK$ 480.0
中国色:手艺里的中国色彩美学
《 中国色:手艺里的中国色彩美学 》

售價:HK$ 105.6
中国文化文物和旅游统计年鉴2023
《 中国文化文物和旅游统计年鉴2023 》

售價:HK$ 357.6
琴学论集:古琴传承与人文生态
《 琴学论集:古琴传承与人文生态 》

售價:HK$ 165.6
天理与秩序:宋代政治伦理思想研究
《 天理与秩序:宋代政治伦理思想研究 》

售價:HK$ 117.6
怎么办?
《 怎么办? 》

售價:HK$ 94.8
明代文艺思想史
《 明代文艺思想史 》

售價:HK$ 576.0

 

建議一齊購買:

+

HK$ 278.9
《 昆曲大观·前世今生 》
+

HK$ 113.9
《 昆曲大观·名家访谈:上海 香港 台湾 》
+

HK$ 110.6
《 昆曲大观·名家访谈:南京 苏州 》
+

HK$ 110.6
《 昆曲大观·名家访谈:杭州 温州 郴州 》
+

HK$ 100.1
《 昆曲大观·名家访谈:北京 美国 》
編輯推薦:
《昆曲大观》计六卷二百四十万字,真是洋洋大观的煌煌巨著。内中对精彩纷呈的昆曲世界有极为生动活泼的描绘,特别是写人记事,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中国昆剧大辞典》主编、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吴新雷
《昆曲大观》是一项为昆曲人立心、为中国百戏之师溯源、为世界文化遗产代表作招魂的宏大工程。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谢柏梁
《昆曲大观》把我们这一辈昆曲人,特别是我们老师的人品和艺品记录下来了。作者一边采访,一边就有人过世。实际上作者是用自己的精神抢救了历史。而这个历史全都是健在的昆曲人的口述,他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毋庸置疑的。
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蔡正仁
內容簡介:
《昆曲大观玉山曲话》 用一篇篇小短文留下曲家、曲友、曲迷们与昆曲不得不说的小故事,仿佛一个昆曲小品集,短小精悍,生趣盎然。文集横亘古今,跋涉四海,记录了作者所感所想,所思所悟,是昆曲世界的小小万花筒。
關於作者:
杨守松1943年生于盐城农家,196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在江苏昆山工作三十六年,曾任昆山文联主席、苏州市文联副主席,2005年退休。国家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著述700余万字,出版有《杨守松文集》计十九卷。作品先后获奖九十余次,其中包括:江苏省人民政府个人文艺大奖(1992年)、中国作家协会优秀报告文学奖(1992年)、《人民文学》创刊45周年优秀报告文学奖(1994年)、中国报告文学学会改革开放30年全国30篇优秀报告文学奖(2008年)、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2014年)。
目錄
第一辑 古与今
002皇帝是粉丝
004收拾起和不提防
005灵魂的事
007昆曲传世演出珍本全编
009桑毓喜,为传字辈立传
011遂昌处处汤显祖
012遂昌寻亲
014昆曲十番
017无锡天韵社
019扬州的空谷幽兰
024泰州有昆曲
028昆曲在广州
031深圳昆曲迷
034付出,是一种责任
039走进昆曲的内心
041党魁曾永义
043蔡欣欣的快与慢
045陈彬与水磨曲集
048蓬瀛两千期
050昆曲推广热心人
052同期遇见温宇航
054园林与昆曲
057粉墙花影
058冰火两重天
060通俗向高雅致敬
062昆曲趋同化,悲耶,喜耶
064曲会一问
第二辑缘与源
070源头的缘起
072昆曲:三个村,一棵树
078寻找梁铸元
080再访梁铸元
083寻找古莲池
085我的浣纱记
092缘太短,情太长
098金色大厅小梅花
100李沁:从杜丽娘到薛宝钗
102昆曲的婚礼
104从流浪猫到小杜丽娘
108从小春香到昆曲小老师
111昆曲与连环画
114白先勇在巴城
116三阳开泰
119曲叙
121寻梦周庄
124太仓还有昆曲吗?
第三辑院与团
130过节 过招 过瘾
140姹紫嫣红开遍
144永昆吃野草
146张烈三怪
148草昆琵琶
150有昆曲,就年轻
152三姐妹和三兄弟
154小美女的霸气
156小生差点被开除
158相约郴州
161红楼选秀
163红楼一梦
165同志,你好!
167五子登科
169五代同堂,后继有人
172昆曲,与佛有缘
175情关难过
177两个传习所
179悲欢离合情人节
181大师对接
183义演所见、所想
185昆曲下凡进地铁
188修竹一梦
第四辑人与戏
194黄源和《十五贯》的故事
197无人可继
199芳声依旧
203《送京》之情
205虚实之间
208红楼梦中人
214假小子,真宝玉
216因为敬畏,所以不敢不努力
218泪飞,临川四梦
220桃花扇:政治与爱情
221隐雷
224梁祝
226雪梅花开
228单雯,往前走!
231两个书生,两个贾宝玉
233水磨的昆曲
235梁谷音的遗憾
238元宵狮吼
240占花魁
244《密誓》,皇帝也跪吗?
246吴汉杀妻及其他
248张军的《牡丹亭》
252婷婷玉立
254如花美眷
257华贵与凄美
259记者的眼光
261北西厢,南西厢
263从惊梦到跪池
265从相约到小宴
第五辑我和你
270昆曲才子王正来
277高山流水
279弦歌论道
285琴曲和鸣
288因为昆曲相遇
290小饮对眉山
292家门
295曲罢凭谁顾
297笛师
299可怜最是离人泪
302奔戏的青衣
304九岁朝圣
306义工、苦工
308雅集并蒂莲
312雪落无痕
314游园
315缘分或天意
318感恩所有
323在国家图书馆讲昆曲
325怕谁评论
327偷得大师半场戏
330我唱昆曲,你别笑
332天街小宴
334虎跳峡与【山坡羊】
336杜丽娘与跳舞草
338为了昆曲,抱歉了
340名家短评
346后记
內容試閱
2005年退休后,经过大约两年的思考和准备,开始了我的昆曲之路。
选择这条道路,使我遭遇了几近残酷的考验,不仅面临经费问题,更主要的是,这对我而言几乎是完全陌生的领域。所幸,在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打下的底子,在社会上风吹雨打的诸多经历,还有在昆山之路所体验到的经济背后的政治和文化的经验,成就了我的选择。
不久后,《昆曲之路》悄然问世。其间,吴新雷老师给了我专业的指导和审定。之后,作为过渡,又写了《昆虫小语》。接着,《大美昆曲》如期推出。
起初,这些作品是对伪文化的一种反抗,但我很快意识到,身上还肩负着一种责任。于是我开始酝酿和计划《昆曲大观》的写作。这不仅是一个项目,还是一个工程。一个人去做,有些冒险,或者不自量力。但总有一种精神在支撑、在牵引,让我只能不惜一切也不顾一切地往前走,孤单、寂寞地往前走。
十年来,我采访了数百位昆曲人,大部分是七十岁以上的艺术家,尽可能详尽地记述他们的老师、他们的足迹、他们的心声。只是可惜还是晚了点,有的好不容易联系到地址已经过世(朱世藕);有的飞越大洋赶过去,却已经不能言语(张充和);有的采访到了但已经垂垂老矣,说不出太多故事
不仅遗憾,更多的是难受:自采访以来,倪传钺、洛地、范继信、吕传洪、姚继荪相继去世;有的采访后便得知患了癌症;有的突然中风不能言语
或悲或喜,五味杂陈。所幸还抢了一点,写了一点。
《昆曲大观》全书共六卷,大体布局如下:
第一卷前世今生,在《昆曲之路》和《大美昆曲》的基础上做了修改和补充,从纵横两条线着手,主要写的是1921年传习所建立以后,昆曲的起起落落和现当代海内外的昆曲状况,尽可能选取方方面面、角度不一的代表人物,同时,相关的专家、领导、源头以及争鸣等,也做了力所能及的概述。
第二卷玉山曲话,主要将第一卷因体例原因难以收入的昆曲资料,以短文的形式写出。
第三卷至第六卷为名家访谈,主要以七十岁以上的昆曲艺术家为采访对象,将我对他们的采访对话整理留存。这几卷均按照生旦净末丑的顺序排列,前后则按辈分排列。同时,也保留了对昆曲专家、学者、曲家和其他重要相关人员的采访。为避免重复,在第一卷中作为代表写到的人物,访谈部分从略。由于访谈中涉及的内容太多,只能删节部分,但尽可能保留被访者的基本观点,观点相左者,也保留各自的陈述。访谈文字稿大多由被访者审阅过,但由于种种原因,也有部分被访者未能审阅,只能根据当时的采访录音整理,若有不妥,还请见谅。
访谈的原始录音和部分录像、图片,将另行制作,少量留存;相关评论及作者的昆曲日记,作为《昆曲大观》的参考资料也将结集出版。
我清楚,这样的访谈,感兴趣的可能不多,或者很少。众声喧哗,未必有几个人注意寂寞的行者。但是寂寞本就不是为了喧哗。选择寂寞,为的是留给后人声音,留给后人财富。
一辈子的寻找与守望。真实不虚,俯仰无愧!
十年来,苏州当地乃至文化部和中国作协,给了我很多支持。尤其是苏州宣传部和文联,他们知人识人一以贯之的态度让我温暖。我寄寓的昆曲源头巴城镇的领导和村民,还有家人、朋友、工作室同事和昆山的甲乙丙丁们,给了我有力支撑。2015年以来,昆山的领导给予了可贵的支持
感谢昆曲,感恩所有。
杨守松
2016年12月


第一辑 古与今
皇帝是粉丝
明清时期,是昆曲最为辉煌的盛世。其间,多有皇帝是昆曲的粉丝。其狂热痴迷的程度,并不亚于当今那些年轻的歌星、影星的超级粉丝。
最早记载皇帝与昆曲相关的文字,当为明代周玄 的《泾林续记》了:太祖(朱元璋)闻其(昆山百岁老人周寿谊)高寿,特召至京笑曰:闻昆山腔甚佳,尔亦能讴否?
可见,草根皇帝朱元璋对昆山腔早有耳闻,并且认为甚佳,很想一饱耳福。
皇帝成为昆曲粉丝的,在清康、雍、乾盛世,表现得最为突出。
康熙皇帝对昆曲不仅喜欢,而且是个行家,他对昆山腔有一段非常精当的评品:昆山腔,当勉声依咏,律和声察,板眼明出,调分南北,宫商不相混乱,丝竹与曲律相合而为一家,手足与举止睛转而成自然,
可称梨园之美何如也!岂止是评,也不仅是品,简直是个昆山腔的博导了。
难怪,康熙说过,昆曲岂可一日少闲?1684年康熙第一次南巡,最令他意醉情迷的不是山水园林,也不是美食歌伎,而是昆曲雅韵第二天原本是去游玩的,却临时下旨:上午还看昆曲!
无疑,康熙是昆曲的粉丝。
也为这,昆曲被纳入朝廷仪典,并成定制。宫中昆曲名伶多达千人,无论有什么重大庆典或皇亲国戚的婚丧喜事,昆曲都是必定不可少的。
位于南京的云锦织造厂,是江宁织造府的原址。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在这里搬演了全本的《长生殿》,连演了三天三夜,盛况空前。演出结束后,洪昇陶醉在自己的作品中,不幸醉酒落水身亡。显然,这都是曹雪芹《红楼梦》里写到的上演昆曲的素材。
史有记载的花、雅之争,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皇帝是昆曲的粉丝
乾隆五十年(1785年),清廷颁发谕旨:北京只许演出昆、弋(北昆)雅部戏曲,其余花部诸腔一律禁止!
只许雅部放火,不许花部点灯!
再以后,四大徽班进京。嘉庆三年(1798年)颁布上谕:除昆、弋两腔仍照旧准其演唱外,其乱弹、梆子、弦索、秦腔等戏,概不准再行演唱。所有京城地方,严行饬禁;并传谕江苏、安徽巡抚,苏州织造,两淮盐政,一本严行查禁。
如此上谕,有点格杀勿论的味道了,足可见皇帝对昆曲痴迷钟情到何等地步。
2010年10月29日
收拾起和不提防
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说明当时昆曲流行的程度。
这两句唱词,一出于《长生殿弹词》:宫廷供奉的伶人李龟年,在安史之乱后流落江南,卖唱为生,在鹫峰寺庙会上,想当日天上清歌,今日沿门鼓板,好不颓气人也!叹后唱【一枝花】,开头一句就是不提防余年值乱离家国兴亡,悲怆苍凉,闻者无不动情。
这是昆曲唱功名剧,传字辈倪传钺老,以九十三岁高龄,在虎丘曲会上还唱了这昆曲名段。其时人生沉寂,曲尽悲凉,先生弹词,曲友悲殇,古今对话,几多凄怆!
另一句出于《千忠戮惨睹》:明初,燕王朱棣举兵靖难,迫其侄建文帝让位,同时血腥杀戮,株连十族。惨睹写建文帝剃度为僧,逃窜在外,亲见群臣被杀,惨不忍睹,悲愤不已,身似闲云野鹤,心同槁木死灰!一曲【倾杯玉芙蓉】,唱得悲悲戚戚、四大皆空: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担装雄城壮,看江山无恙,谁识我,一瓢一笠到襄阳?
无论是惨睹,还是弹词,都是亡国之音,悲伤情调,而且缓慢悠长,一字拖腔一袋烟,实在难以想象,居然便如今天的流行歌曲,传唱到家家户户。我想,恐怕除了昆曲本身的魅力和中国人跟风的习性外,还有一个政治背景:国家衰颓,民不聊生,寄人篱下,心有不甘,反抗不能,概寄心声于收拾起和不提防矣!
也为这,即便在昆曲被官方和仁人志士极力推广的今天,即便昆曲会逐步流转,也不可能户户收拾起,家家不提防了。
2010年3月23日
灵魂的事

明人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记载:娄江(昆山)女子俞二娘,秀慧能文词,未有所适。酷嗜《牡丹亭》传奇,蝇头细字,批注其侧。幽思苦韵,有痛于本词者终日郁郁寡欢,最后断肠而死。临终时,《牡丹亭》初版戏本从纤纤玉手中滑落
问世间情为何物?俞二娘与《牡丹亭》心有灵犀,魂魄相依,至情至真,生死一念!汤显祖闻此,想必大呼:有二娘神交,此生足矣!而后大哭,含泪写下《哭娄江女子二首》:画烛摇金阁,真珠泣绣窗。如何伤此曲,偏只在娄江。何自为情死,悲伤必有神。一时文字业,天下有心人。
先生与二娘无缘相识,却在《牡丹亭》中相遇。一时文字业,天下有心人。这该是汤显祖的刻骨铭心之语。
就这一段文坛佳话,在汤显祖逝世后一百五十年,与他同为江西人的蒋士铨,写了一部《临川梦》。作者天马行空,奇思妙想,写俞二娘死后二十多年,她的乳母将俞二娘批点的《还魂记》送到了汤显祖手里。汤显祖与柳梦梅、杜丽娘等汤氏剧中人物幻影现身,同台相见。第十九出《说梦》,写汤显祖长子死而归天,与俞二娘、汤显祖的剧中人相会,评说世事如梦。最后写汤显祖在玉茗堂睡觉,睡神引俞二娘的灵魂进入汤显祖的梦中,淳于棼、卢生、霍小玉等人一一来见。从而演绎了一场剧作家与剧中人以及作品粉丝的人、鬼、神的大团圆。
蒋士铨是俞二娘之后,汤显祖的又一超级粉丝。《临川梦》是汤显祖梦的演绎与阐释,作者的写作手法与想象空间,都是就汤氏而来。
伟大的作品,就在于触摸到人的灵魂,就在于超越时间与空间的不朽。正因为这样,四百多年以后,又有了《临川四梦》,有了青春版的《牡丹亭》

史载:《牡丹亭》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封建礼教制度下,妇女感情受压抑,读了杜、柳的故事,能不动情?
明代伶人冯小青,生前有诗
冷雨幽窗不可听,
挑灯闲看《牡丹亭》。
人间亦有痴于我,
岂独伤心是小青!
正是这个冯小青,病重时,仿照《牡丹亭》之写真,呼画师写照,画成人绝,年仅十八。
本人有幸,2010年4月19日和7月31日,两次欣赏省昆徐云秀的《疗妒羹题曲》。演的是乔小青,说的是冯小青。韵味到点,声腔极工。演员入情,入戏;观众入戏,入情,入《牡丹亭》,甚或与演员发出一样慨叹:这样好梦,我乔小青怎么梦不着一个哟!
再,杭州女子商小伶,演杜丽娘时,人戏不分,杜丽娘在台上哭,观众在台下哭,终于,有一次,在演出《寻梦》一折时,唱到待打并香魂一片,阴雨梅天,守得个梅根相见一句,泪自心出,颓然倒地,气绝身亡!
难怪,林黛玉听了《牡丹亭》曲文,一样心动神摇,如醉如痴。
四百年后,封建礼教已经退隐,开放的中国不仅人人恋爱自由,法律保障婚姻自主,而且甚至在鼓吹性开放了,但是,《牡丹亭》依然魅力无穷。
《牡丹亭》之伟大,在于她写了人之常情,人之灵魂。
触动灵魂的作品,会永恒。
昆曲传世演出珍本全编
带着钱洪明先生提供的信息,2011年1月11日,在苏州昆剧传习所,约见了顾笃璜先生。
先生说,书名叫《昆曲传世演出珍本全编》,接着说了来龙去脉
早在1951年,先生就着手收集和抢救昆剧遗产。后来由于政治起伏,加上工作变动等原因,断断续续,但总也没有放弃,一有机会,就接着做。
张紫东后人捐出的昆曲珍本,先生也是做了工作的。尽管张紫东比先生的父亲还大,但从辈分上说,先生和张紫东是平辈。所以张紫东后人还是很尊重他的。前年中国昆曲博物馆已经将张紫东后人所捐出版成书。这次先生的全编,也用了其中的资料。
先生特别说到了一个名叫陈金雀的人。正是他,将经八国联军侵略后劫后余生的宫廷曲目保存,并且继续进行补充。这些资料都在昆曲博物馆。
先生说道,在1949年后,经徐凌云介绍,向宁波民间艺人挖掘了许多昆曲遗产。1960年,他去宁波走访,老百姓说起来如数家珍,先生则如获至宝。他说,那些老艺人,比传字辈还要大二十岁!他们行当齐全,个个都有绝活。除了八十岁的小生不敢请外,他把七十多岁的小生、花脸等等都请到了苏州,一个一个跟他们学戏。
苏州三年,他学了六十多个折子戏!后来,左了,他不得不将宁波老艺人送回去。可惜那个大花脸还没排戏,就猝死在旅馆里了!
说到全编,他说,不是一千八百个折子,是一千四百三十多折。之前,台湾合作出过四函,因为经费等因素,停了。现在有昆山政府出钱,索性将原来已经出的也丢了,重新出十七函,一百七十册。文字和工尺谱,先生都组织专人进行整理和校勘。文字上有戚启民等人,工尺谱有钱洪明等人。
先生说,全编是无数人奉献的结果,可以不说我,但是其他人一一提及又怕一时做不到。
先生还说,说是全编,但不能十全十美。浙江艺校有八十多个折子,有记录的,但是查不到,没有了。今后有出现,再补遗。
先生主张慢点说这件事,主要也是怕说不全。我说,我的小语本就非全面,这里只是告诉人们,以顾笃璜先生为代表的一批老艺术家,为了昆曲的继承和发展,无私地、默默做出了贡献
是我为昆曲,而不是昆曲为我!
艺术家的良知和文化人的良心,是用行动来让社会认知的。
好在,这部由顾笃璜等一批学者、文人,经过六十余年的苦心经营所凝聚成的巨著,尽管经过诸多曲折,留下一堆故事,但不管怎么样,最后是昆山市政府出资,全编终于面世了。
桑毓喜,为传字辈立传
今年8月,一百零三岁的传字辈艺人倪传钺老去世,好像有什么预感或预约似的,《昆剧传字辈评传》一书也在这个月再版。
2008年10月2日,第一次采访倪老的时候,就说到了桑毓喜先生的这本书,他说书很好,把许多史迹收拢了。也说道,有点地方不准确,已经和桑先生说了,有机会出修订本时会(改过来)。
果然,桑先生的这本书再版时,对原著做了许多修正和补充,细微之处,概不放过。比如为了写好新乐府创办人严惠宇、陶希泉的传记,分别去了镇江、常州查访,征集到许多新的资料。新乐府的散班日期,原著存疑,修订时则重点复查,确证无误了才定稿。如此等等,力求修订本内容更准确、丰富、翔实,配置的图片也从原来的十四幅增加至五十余幅。
这本书的重要就在于,当传字辈演员大多还健在的时候,就开始采集整理了。人在,什么事都可以说得清楚,不在了,所有的故事都成了传说,或多或少的走样是不可避免的,甚至会因为传者的立场和角度,往往使史实走样甚至歪曲。桑先生这本书之所以珍贵,就在于他是第一手资料,是实证,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现在,除苏州吕传洪外,其他传字辈人员已经全部作古。所以,只要你关注昆曲,只要你研究中国昆曲史,就必须要读这本书。这是一本所有研究昆曲历史的人都绕不开的书!
先生着手研究和整理书稿的时候,昆曲还处于艰难时期,没有人会想到,中国昆曲艺术节会在2000年召开,更没有人想到,昆曲会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桑先生却在那里默默无闻地开始了这本书的写作,将历史文明的碎片收集整理,倾尽一辈子的心血,写了《昆剧传字辈评传》一书!
初版至修订再版,经过了整整十年。其间,先生从来没有放弃过对作品的进一步修订和增删,都为着这次修订本能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
先生是一个弱者,他的辛苦劳动往往变成别人的研究成果,实是无奈。不过,我却以为先生是强者,因为他留住了历史,再说,作品有人牵挂,是好事,至少也是对昆曲的宣传啊。
至今没有见过桑先生,但我的《昆曲之路》曾经引用了先生书中的资料,不但注明了出处,还寄了本书给先生,以表谢意和尊重。先生读后,给我写信,指出拙著中一些差错。我深表感谢,同时承诺,重印时一定
改正。
倪传钺老为拙著《昆曲之路》题写书名,出版后先生见到了,是时先生还清楚,很是喜悦;而同样是先生题写书名的《昆剧传字辈评传》出版时,先生却已作古!所以,如果不早动手写作,传字辈的资料也许就会被岁月的尘土埋没。那将是昆曲莫大的遗憾!然而昆曲有幸,桑先生做了这件功德事,昆曲幸矣!
谨以昆曲史专家陆萼庭先生在原著序言中的一句话作结:作品的价值将随时间的推移而益增!
2010年10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