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理解人性

書城自編碼: 3015002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心理學社會心理學
作者: [奥]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國際書號(ISBN): 9787111565550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6-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21/224000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56.6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这才是金朝史
《 这才是金朝史 》

售價:HK$ 70.2
梦中银币
《 梦中银币 》

售價:HK$ 58.1
以色列教育:多元文化社会中的教育创业
《 以色列教育:多元文化社会中的教育创业 》

售價:HK$ 99.2
手工银饰技法全书:金工· 银黏土
《 手工银饰技法全书:金工· 银黏土 》

售價:HK$ 118.6
Midjourney AI绘画教程:设计与关键词创作技巧588例
《 Midjourney AI绘画教程:设计与关键词创作技巧588例 》

售價:HK$ 106.5
世界的尽头是一杯好咖啡
《 世界的尽头是一杯好咖啡 》

售價:HK$ 130.7
从跟随到领先:华为管理体系重构之路
《 从跟随到领先:华为管理体系重构之路 》

售價:HK$ 119.8
短视频运营全流程:策划、拍摄、制作、引流从入门到精通
《 短视频运营全流程:策划、拍摄、制作、引流从入门到精通 》

售價:HK$ 94.4

 

建議一齊購買:

+

HK$ 85.6
《 互联网下半场 》
+

HK$ 56.6
《 有毒的逻辑:为何有说服力的话反而不可信 》
+

HK$ 52.2
《 专注:把事情做到极致的艺术 》
+

HK$ 66.7
《 婚姻:挑战 》
+

HK$ 71.1
《 父母:挑战 》
編輯推薦:
《理解人性》、《理解生活》是阿德勒逝世80周年新近完整译本,姚以婷X张沛超X郑世彦3位名家倾情导读,随书附书赠精美金句别册笔记本,记录每一天的美好生活。
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20世纪三大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
《理解人生》是阿德勒焦虑现代都市人自我启发的13堂人性课,不论你处在什么年龄,什么阶段,人性科学都是一门必修课,理解人性能使我们得到更好、更成熟的心理发展。
阿德勒在书中说明了这个事实:我们的经历并不总会使我们变得更聪明。人总会使自己的各个经历殊途同归。一个人不会改变他的行为模式,而是兜兜转转、扭曲自己的经历,直到他们与这经历相称为止。对人类来说,*难的是认识自己和改变自己。
《理解人性》、《理解生活》是阿德勒逝世80周年新近完整译本,姚以婷X张沛超X郑世彦3位名家倾情导读,随书附书赠精美金句别册笔记本,记录每一天的美好生活。
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20世纪三大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
《理解人生》是阿德勒焦虑现代都市人自我启发的13堂人性课,不论你处在什么年龄,什么阶段,人性科学都是一门必修课,
內容簡介:
《理解人生》是阿德勒焦虑现代都市人自我启发的13堂人性课,不论你处在什么年龄,什么阶段,人性科学都是一门必修课,理解人性能使我们得到更好、更成熟的心理发展。
与人性相处,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自我启发之父的13堂人性课
阿德勒逝世80周年全新完整译本
理解个体心理学理论代表作
不论你处在什么年龄、什么阶段,人性科学都是一门必修课
理解人性能使我们得到更好、更成熟的心理发展《理解人生》是阿德勒焦虑现代都市人自我启发的13堂人性课,不论你处在什么年龄,什么阶段,人性科学都是一门必修课,理解人性能使我们得到更好、更成熟的心理发展。
与人性相处,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自我启发之父的13堂人性课
阿德勒逝世80周年全新完整译本
理解个体心理学理论代表作
不论你处在什么年龄、什么阶段,人性科学都是一门必修课
理解人性能使我们得到更好、更成熟的心理发展
阿德勒在书中说明了这个事实:我们的经历并不总会使我们变得更聪明。人总会使自己的各个经历殊途同归。一个人不会改变他的行为模式,而是兜兜转转、扭曲自己的经历,直到他们与这经历相称为止。对人类来说,*难的是认识自己和改变自己。
任何人,如果不精通人性科学中的理论和方法,将很难使自己和他人变得更好;他的工作会完全只流于表面,而且他会错误地认为,由于事物的外部状态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以自己已经取得了重要成就。实际情况已经告诉我们,这样的方法几乎不会使个体做出什么改变,所有貌似的改变都不过只是表面上的变化,只要行为模式本身没有发生改变,那么这一切都毫无意义。
听阿德勒讲述人性的13堂课,在他人的故事中窥见自己,找寻自己的行动源泉和心灵动态,活出幸福,活得真诚。
關於作者:
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生于维也纳,现代世界著名的精神分析学者,也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者,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与弗洛伊德、荣格齐名,世界心理学史中无法避开的少数璀璨的心理学家之一,心理学界泰斗级人物。
其学说以自卑感与创造性自我为中心,并强调社会意识。主要概念是创造性自我、生活风格、假想的目的论、追求优越、自卑感、补偿和社会兴趣。他继承和发扬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念,但其基本观点与之大相径庭。其著作有《自卑与超越》《理解人性》《理解生活》《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教育》等。
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生于维也纳,现代世界著名的精神分析学者,也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者,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与弗洛伊德、荣格齐名,世界心理学史中无法避开的少数璀璨的心理学家之一,心理学界泰斗级人物。
其学说以自卑感与创造性自我为中心,并强调社会意识。主要概念是创造性自我、生活风格、假想的目的论、追求优越、自卑感、补偿和社会兴趣。他继承和发扬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念,但其基本观点与之大相径庭。其著作有《自卑与超越》《理解人性》《理解生活》《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教育》等。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一生阅历丰富,磨难颇多。他在幼年时期患上了佝偻病,看上去又矮又丑,又曾在5岁那年患上肺炎险些丧命,不幸的童年也使得他在兄弟们之间常感到自卑。但生活的挫折并未使他消沉,相反,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超越自己,1895年,他获得了维也纳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并成为一名医生;1902年他加入弗氏集团,并成为维也纳心理分析学会的主席及《心理分析学刊》的编辑;一战期间,他曾在奥国军队当军医,战争结束后退役,随后在维也纳从事儿童心理学的辅导工作。同时,将他的专业技能向大量专业和非专业的人士进行展示和传授。从此名声大振;1926年,他受聘于哥伦比亚大学;1932年,受聘为长岛医学院教授;1935年,在美国创办了国际个体心理学学刊;1937年,他受邀到欧洲讲学,因疲劳过度,心脏病突发离世。
目錄
目录
导读 活出阿德勒心理学,择你所爱的人生
推荐序一 来自维也纳的心灵教育大师
推荐序二 近看是矮子,远看是巨人
自序
前言
第一部分 人的行为
第一章
精神 ‖002
人的精神生活取决于他的目标。
第二章
精神生活的社会层面 ‖010
每一个自发的行为都始于一种欠缺感,其结果都走向一种满足、安静和完满的状态。
第三章
儿童和社会 ‖016
孩子对生活的热爱总是指向他人的,这种社会感会伴随人终生。
第四章
我们生活的世界 ‖025
我们每个人体验到的都是整个世界中某个非常具体的部分。
第五章
自卑感与力求获得认可 ‖045
获得认可的愿望伴随着自卑感而来,它的目的是使这个个体看起来优于他所处的环境。
第六章
为生活所做的准备 ‖063
所有的困难都会被克服,人类对幸福未来的希冀从未消退。
第七章
性别 ‖086
男性和女性都会得到最适合自己的劳动分工机会。
第八章
家庭格局 ‖110
儿童在家里的地位也许会影响到他与生俱来的所有本能、取向、能力等。
第二部分
性格的科学
第九章
总论 ‖120
性格特征不是遗传来的能力的展现,而是人为坚持了某种特殊惯态而习得的。
第十章
攻击型性格特征 ‖144
一旦个体对认可的追求占了上风,他会用更紧张、更激烈的行动追求这个目标。
第十一章
非攻击型性格特征 ‖178
我们面对的是一些从未伤害过他人但是远离生活、远离人类、避免一切接触而且因为离群索居而无法与其他人合作的人。
第十二章
性格的其他表现 ‖193
通过了解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愿意服务他人、帮助他人以及给他人带来快乐,我们可以轻易地测出他的社会感。
第十三章
情感与情绪 ‖204
情感和情绪与个性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体验到情绪。
附录 ‖215
內容試閱
前言
第一部分
人的行为
第一章
精神
精神生活的概念与前提
我们认为,只有动着的、活着的机体才有精神。精神与自由运动之间的关系是固有的。那些牢牢扎根于大地中的机体没必要具有精神。如果深深扎根于地中的植物有情感和思想,那将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儿!我们怎么能认为植物能接受那无可逃避的痛苦,认为植物能预感到那无从逃避的痛苦呢?又怎么能在认为植物绝对不可能运用意志的同时,认为植物拥有理性和自由意志呢?在那样的情形下,植物的意志和理性必然不能产生结果。
运动和精神生活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因果关系,植物和动物之间的区别由此而来。因此,在精神生活的发展中,我们必须考虑与运动相关的一切。与位置变化相关的一切困难都要求精神有预见能力、能积累经验、能发展记忆,这样机体才能更适于生存。从一开始我们就可以断言,精神生活的发展与运动相关,精神所获得的一切发展和进步都以机体的自由运动能力为前提条件。这种运动能力刺激、提高着精神生活的强度,并要求它始终具有更高的强度。想象一下这样一个个体,如果我们能预判出他的一切运动,那么我们可以认为他的精神生活已经停滞。自由方能造就巨人。强制只会扼杀和毁灭他们。
精神器官的功能
如果我们从上述观点出发来看待精神器官的功能,我们会意识到,我们着眼的是生物的遗传性能,有生命的机体正是利用这个可攻可守的器官根据自己所处的情势做出反应。精神生活是一种既积极进攻又寻求安全的综合活动,它的最终目的是保证人类这种生物在地球上的持续存在,并使人类能够安全地获得发展。只有承认了这个前提,进一步的考虑才会由此产生,这些考虑对我们真正理解精神而言是非常必要的。与世隔绝的精神生活是无法想象的。我们认为精神生活与它的环境必然紧密相连,它接受外部的刺激,并以某种形式对这种刺激做出回应,它去除掉那些不适于保护机体抵御外界侵害的能力和力量,或者以某种方式使机体与这些力量紧紧相依,从而保证机体的存活。
精神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许多种联系。这些联系与机体本身有关,与人类的特点、身体特性及其优缺点有关。这些都完全是相对的概念,因为某种力量或者某个器官是优是劣都只是相对而言。它们的价值只能根据个体所处的情势来确定。众所周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人的脚其实是退化的手。对需要攀爬的动物而言,这样的脚绝对是个缺点,但是对必须在平地上行走的人来说,它却极有好处,以至于没有人会愿意要一个正常的手而不要一个退化的脚。事实上,在个人生活中,正如在所有人的生活中那样,自卑不应被视为一切罪恶之源。只有情势才能决定它们对人到底是有利还是不利。宇宙中有白天、黑夜,有太阳的普照,有原子的运动,也有人类的精神生活,当我们想到这其中的联系是多么繁多时,我们会意识到所有这些对我们精神生活的影响是多么巨大。
精神生活的目的性(目的论)
在精神动向中,我们首先可以发现的是这些运动都指向一个目标。因此,我们不能将人的精神看作一个静止的整体。我们只能将它看作各种运动着的力量组成的综合体。然而,这些运动着的力量是一组原因带来的结果,共同为了实现某一个目标而努力。这种目的性,这种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的特性,是适应这个概念中固有的。我们只能认为精神生活是有目标的,精神生活中的所有运动都是指向这个目标的。
人的精神生活取决于他的目标。如果这些活动没有一个始终存在的目标来决定、延续、调整并为之指示方向,那么人类就不会有思考、感受、意志和梦想。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机体本身需要适应环境并对环境做出反应。人类生命中的这些身体和精神现象建立在我们已经证明过的那些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假如没有一个始终存在的目标进行规范这个目标本身由生活动态决定,精神演化就是无法想象的。对于这个目标本身,我们可以认为它是运动着的,也可以认为它是静止的。
在这个基础上,精神生活中的所有现象也许都可以被认为是对未来某些情境所做的准备。在精神中,除了朝向某个目标的力量之外,我们几乎不可能发现其他东西。个体心理学认为人类精神的所有表现都是朝向一个目标的。
如果一个人有一个始终存在的目标,那么每一种心理倾向都一定程度上不可抗拒地追随这个目标。
在了解了个体的目标,并且对世界也有所了解之后,我们还必须理解个体生命中的运动和表现到底意味着什么,要理解它们作为实现目标所做的准备以及有什么样的价值。我们还必须知道,要实现自己的目标,个体必须采取什么类型的运动,正如我们知道的,如果扔出一块石头的话,这块石头落地前必然要走什么样的路线;当然,精神并不遵循什么自然法则,因为那个始终存在的目标始终在变化中。然而,如果一个人有一个始终存在的目标,那么每一种心理倾向都一定程度上不可抗拒地追随这个目标,就好像受制于某个自然法则一样。制约精神生活的法则无疑是存在的,但是这是一条人为的法则。如果有人觉得有充分的证据可以证明精神法则的存在,那么他是被表象给欺骗了,因为当他认为他已经证明了环境的不可改变性和决定性时,他已经暗中做了手脚。如果一个画家想画一幅画,人们就会把眼前有目标的人的所有相关情状都加在他身上。他会做出所有必要的动作,这些动作最后带来某个必然的结果,就好像有某种自然法则在起作用一样。但是他真的有必要画这幅画吗?
自然中的各种运动和人类精神生活中的运动之间是有区别的。与自由意志相关的所有问题都取决于精神生活中的运动法则。现今人们认为,人类的意志不是自由的。没错,一旦意志纠缠于或受制于某个目标,它就受到了约束。而且由于这个目标很多时候都受制于宇宙、动物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所以也就难怪精神生活常常看起来好像受制于一些不可改变的法则一样。但是,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一个人否认他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对抗这些关系,或者拒绝适应生活中的种种现实,那么所有这些所谓的法则都会被抛弃,而由新目标决定的新法则则会开始起作用。同样地,当个体对生活感到困惑并有意断绝对同类的所有感情时,社会生活的法则就约束不了他。我们由此可以断言,只有在确立适当的目标之后,精神生活中的运动才必然会产生。
另外,我们完全可能从个体当前的种种活动推断出他的目标。这种做法更为重要,因为很少有人确切地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在实际操作中,要想获得关于人的知识,这是我们必须要采取的步骤。但由于运动也许含有多层含义,所以这件事并不总是那么简单。然而,我们可以抽取个体的许多运动出来,加以比较,然后再用图表将它们表示出来;我们把标示精神生活明确态度的两个点连起来,不同时间点上态度的不同就被一条曲线记录了下来,由此我们可以对个体有所了解。我们运用这种方法是为了从整体上把握个体的全部生活。下面我们举个例子,来看看我们可以怎样从一个成年人身上在所有令人惊讶的相似性中,重新发现他的童年模式。
有个30岁的男士在极度抑郁的情况下去看精神病医生。他特别积极进取,克服了成长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取得了成功和荣誉。他对医生说他不想工作,不想活下去。他解释说他正准备订婚,但是对未来极其缺乏信心。他被强烈的嫉妒心折磨着,他的婚约面临着危机,有可能会解除。他提出了一些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但这些事实没有说服力。因为那位年轻女士并没有什么可指摘的地方,所以他对她表现出来的明显的不信任反而说明问题出在他自己身上。这样的男士很多,他们接近他人,深受对方吸引,但是立刻对对方采取攻击态势,而这种做法恰恰破坏了他们想要建立的关系。
现在我们照上面提到过的方法来绘制一下这位男士的生活方式表。我们从他的生活中抽取出一个事件,然后试着将其与他目前的态度联系起来。根据我们的经验,我们通常会要求对方给出最早的童年记忆,虽然我们知道我们并非总能对这条记忆的价值进行客观检验。他最早的童年记忆是这样的:他跟他母亲和他的弟弟一块儿在一个市场上。因为市场拥挤混乱,所以他母亲把身为哥哥的他抱了起来。当注意到抱错之后,她把他放下,又抱起了弟弟。我们的这位患者就在人群中被挤来挤去,惶然无措。当时他四岁。在回忆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听到了他在诉说自己的现状时一样的调子。他不确定自己是不是被宠爱的那个,但是一想到别人可能才是受宠的那个,他就无法忍受。在向他指出了这种联系之后,这位患者大为震惊,立刻看到了两者之间的关联。
每个人的行为都指向特定的目标,这个目标是由环境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和印记决定的。理想状态,也即这个目标可能在孩子人生最初期的那几个月里就形成了。甚至在这个时候,某些感觉就起着一定的作用,它们或者给孩子带来快乐,或者给孩子带来不适的感觉。在这个时期,虽然人生观是以极原始的方式表现出来,但已经开始初露端倪。影响精神生活的基本要素在个体婴儿时期就已经成形。在这个基础上,上层建筑形成了,这个上层建筑也许会被调整,会受到影响,会发生一些变化。各种各样的影响很快会驱使这个孩子形成明确的人生态度,并决定他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做出特定的反应。
有些研究者认为成年人的性格特征在婴儿时期就很明显,这种说法并没有错。这也说明了人们为什么认为性格具有遗传性,但是认为个体的性格遗传自父母,这个观点有百害而无一利,因为它妨害了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挫伤了他们的信心。之所以认为性格是遗传来的,真正的原因不在这里。这个借口使肩负教育职责的人轻松、简单地把学生的失败怪到遗传身上,从而逃避自己的责任。这无疑与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驰。
我们的文明对目标的确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它圈定了界限,孩子在这个界限里面不断尝试,直到最后找到一条能实现自己愿望的途径,一条既能保证他的安全又能使其适应生活的途径。也许在孩子人生早期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知道,与我们的文化现状相对应,孩子需要多大的安全感。我们所说的安全不仅指相对危险而言的安全,而且指的是进一步的安全系数,能保证人类在最佳环境中持续存活的安全系数。这个安全系数跟我们在操作精密机器时所说的安全系数差不多。孩子通过要求得到额外的安全要素获得这种安全系数,这种额外的安全要素不仅仅是满足既定本能所必需的安全,也不仅仅是平静发展所必需的安全。于是,他的精神生活中又出现了一种新的运动。这种新的运动很明显是一种支配他人、胜过他人的倾向。跟成年人一样,儿童也想将自己的所有对手远远抛在后面。他竭力想获得一种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将使他得到安全感和适应力,而这些正跟他以前为自己设定的目标一致。于是,他的精神生活中开始涌现出某种不安,这种不安随着时光流逝日益强烈。假设在这个时候世界需要一种更强烈的反应。如果在这个危急时刻,孩子不相信自己有克服困难的能力,那么我们会发现他会竭力逃避,并编造种种借口,而这一切只会使隐藏在深处的对荣耀的渴望更加明显。
◆ 导读◆
活出阿德勒心理学,择你所爱的人生
成长过程中避免不了的困顿与疑惑、生活的压力和苦恼,这些关于人和生活的大哉问都能从个体心理学获得清晰的答案,甚至提出生命努力的方向。《理解人性》与《理解生活》是个体心理学爱好者必读的两本经典巨作,也是每位心理专业工作者的实用工具书。
阿德勒出生于奥地利,是一位对后世影响宏大深远的著名心理学家、心理治疗大师和儿童教育家。他曾接受弗洛伊德邀请出任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主席和学刊编辑,阿德勒早期的研究以器官缺陷(organ inferiority)为主,当自卑(inferiority)和补偿(compensation)开始成为阿德勒学说的中心思想时,他便与弗洛伊德产生了理念分歧,于1912年创立个体心理学派。
《理解人性》即阿德勒在创建个体心理学派之后,第一本出版的著作,其重要性自不在话下。阿德勒致力于儿童心理健康辅导,并进一步推及成人心理教育,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征招入伍担任军医,悲天悯人的胸襟激发他于战后退伍开始四处讲学,并推动儿童辅导诊所的设立。《理解人性》是阿德勒集结的在维也纳人民学院每周一回的演讲内容,于1918年以德文出版,随后由参与阿德勒研究工作并场场出席的美国W. B. 沃尔夫(W. B. Wolfe)医学博士进行英译,英文版于1927问世,《理解人性》中文简体版即以英文版为翻译依据。同一时期也首度出版《理解生活》,两年后英文版问世。此时阿德勒已远赴美国,成为哥伦比亚大学的客座教授,十年后辞世于苏格兰。
个体心理学是历史上第一个由社会取向中发展出来的心理学系统,强调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密不可分,也就是说人的性格发展深植于社会关系当中;人如果对群体生活适应不良,便可能产生性格偏差或缺失导致生活行为错误,从而影响自身或他人的生活质量。阿德勒认为:我们对他人的态度完全取决于我们对他们的理解,因此,我们有必要去理解他们,这是社会关系的基础(《理解人性》)。他试图借由出版《理解人性》一书让大众了解四项主旨:①个体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增进对自我和他人的认识;②教导人如何辨认自己的错误及其影响;③进而能理解到个人的错误行为损人不利己,更影响群体生活;④个人如何针对生活和谐进行改善。《理解人性》全书章节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人的行为包含八章,阐述人类精神生活的发展、各种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以及行为与性格背后的动机。第二部分性格的科学包含五章,说明不同性格与情感的特征。此书对于性格描写丝丝入扣,充分展现了人性幽黯细微之处,有时令人莞尔一笑,有时又惊心动魄,仿佛身边的人就有此性格,长年来自己却未能察觉。这对于专业咨询人员进行咨询方针拟定十分实用,对于一般大众阅读亦能产生自我启发和成长之效力。
阿德勒使用一般成人能懂的口吻,在《理解人性》一书中细腻大胆地揭露人性和心理机转,解说精神生命由来以及性格的不同特征,将情绪也视为性格的一部分,涵盖了个体心理学的理论,并强调儿童教育之于人格形成的重要性。此书在个体心理学历史中具有特殊关键地位,主要是因为阿德勒于《理解人性》书中首度提出社会感(gemeinschaftsgefhl)》(或译为社会兴趣、社会情怀)这项贯穿个体心理学的核心概念。阿德勒说,人不够强壮到独自生活,群体生活是有必要的,因为透过分配劳务可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问题,合作是群体生活所必需的技能。由于阿德勒亲身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认为战争起因于人们缺乏足够的社会情怀,因此个体心理学致力于提倡培养人的社会情怀,是生活问题之终极解决之道。许多学习者对于社会感的概念感觉模糊难捉摸,翻译时的译名版本也层出不穷;事实上,阿德勒提出的社会感与孟子所描述理想社会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及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等东方社会流传已久的儒家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社会感便清晰、容易得多。
另一个在《理解人性》中被强调的重要概念是行为的目的性(teleology)。人需要适应环境,并对环境做出反应,个体心理学假设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想要追求的特定目标,虽然个人可能对于自己的目标选择不太了解,也可能是模糊的想象目标,然而精神生活中的所有表现都朝向一个目标,是种对未来某些情境所做的准备,也像是一出从头到尾自编自导的戏剧。阿德勒在此书中再三提及辨识人们如何设定目标的重要性,伴随着他稍早发表的自卑感及其补偿(compensating of the feeling of inferiority)理论,说明目标设定是一种支配他人、胜过他人的倾向,基于幼年时期的不成熟和弱小,再加上来自家庭的影响,孩童很容易有不如人的自卑感,为了弥补自卑感,逐渐产生出被认同的需要,并获取优越感。孩童也容易错误估计自己的自卑程度而建构出错误的行为目的,发展出被称为问题儿童的问题行为。
相较于《理解人性》侧重于人性心理机转的精细描述和说理,《理解生活》于1927年首次出版,原名为《生活的科学》(The Science of Living),书中运用大量的临床实务案例,从个体心理学的角度来剖析其性格,并呈现不同个体上的差异和独特性,对于如何进行阿德勒学派心理治疗或教育方针有更清晰的说明,在心理治疗和教育领域的实务工作上贡献宏大而深远。阿德勒在《理解生活》一书中正式引介了生活风格(the life style)(或译为生命风格、生活方式)这个概念,指的是人积极主动的天性,从受精细胞开始成长,包括欲望、感觉、记忆和做梦等,人的每一部分都是以自我整体一致性朝向目标前进。他强调人的独特性和自主创造性,主张人不会任由过去的经验决定自己,而能自主地决定如何运用该经验。在这一点上,个体心理学让人从过去的宿命论中解脱出来,重新赋权个人。在原著出版近百年后的今天,经典重译的此刻,阿德勒心理学对于人生问题所展现的釜底抽薪、解决问题的力道,仍让我们感到震撼。生活风格既然是由个人的自主决定所塑造,那么结果自然得自行承担,改变也需从自身做起。
《理解生活》一书中对于使用早期回忆(childhood memories)
对人的生活风格进行探讨,有精彩的解析。阿德勒独创的早期回忆分析法,是最令人好奇和津津乐道的个体心理学概念,即请来访者回溯孩童时期的特殊事件,包括当时对该事件的想法和情绪,从回忆中去了解来访者对自己、他人和世界的看法,从而探索其需求、目标、生活风格和个人特质。早期记忆就像是探照灯,是阿德勒心理治疗技术中用来检视生活风格的主要工具,照亮生活风格的根源。也由于对于童年早期的重视,阿德勒认为研究本身并不是目的,目的在于造福人类,所以他对个体心理学的研究深入到了教育学领域,他对于家庭学校教育的论述,至今仍蔚为主流。他倡导儿童教育在家庭和学校的重要性,认为父母拥有培养儿童健全人格的最大优势,主张父母和教师需懂得生活风格的道理,才能敏锐察觉出儿童早期的错误,掌握最佳的修正时机。如果家庭无法提供适当教导,学校教师则成为儿童人格的第二道防线。
在心理治疗和教学工作中,经常能印证阿德勒对人性和生活的看法,他认为生活中出问题的人,他们在面对工作、社交和婚恋(或亲子家庭)困难时,因为缺乏社会感、不相信这些难题可以用合作的方式解决,而采用逃避或压抑、暴力或犯罪等不良方式,争取的目标是一种虚假的个人优越感,弥补过度夸大的自卑。从阿德勒的这两本经典著作中描绘个案心理感受的细致完善和深刻透析,便能看见阿德勒心理学对于人性和生活秉持着完全接纳与尊重的态度。阿德勒相信,每一个看似伤害的无理行为,背后都有良善的企图,想要追求成功的心意,只是受挫太深缺乏勇气与人合作;若能让来访者看见自己犯的错误,调整行为背后的目的,改变就有发生的契机。
笔者实践阿德勒心理原则于工作和生活多年,对于善用阿德勒学说造成人生巨大翻转的情形,时有见证并感悟深刻。人生目标若能选择确切利人利己,成功已经在握,然选择一个具有社会感的目标则需要勇气,需要有与人合作的能力。在《理解人性》与《理解生活》两本经典书籍中,提供给我们重新认识自己和人生面貌的绝佳途径,阅读过程中请慢慢体会这位心理学百年大师的真知灼见,愿你我以阿德勒的智慧淬炼心灵,培养乐观有勇气的人生风格,成为更好的自己,拥有幸福的人生。
姚以婷
台湾亚和心理咨商和训练中心院长
北美和台湾阿德勒学会认证讲师
美国正面管教和鼓励咨询资深导师
推荐序一
来自维也纳的心灵教育大师
阿德勒于1870年出生于维也纳的郊区。这一时期前后的维也纳可以说是个非凡的地方,光是在心理治疗领域就贡献了六位世界级的大师,分别是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的创始人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个体心理学(individual psychology)的创始人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意义疗法(logotherapy)的创始人弗兰克尔(Viktor Frankl,19051997);心理剧(psychodrama)疗法的创始人莫雷诺(Jacob Moreno,18891974);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object relational theory)集大成者科恩伯格(Otto kenberg,1928)和自体心理学(self psychology)创始人科胡特(Heinz Kohut,19131981);以及聚焦疗法(focusing therapy)的创始人简德林(Eugene Gendlin,1926)。这六位大师,无一例外是犹太人,其中阿德勒、莫雷诺和弗兰克尔都曾经见过弗洛伊德,阿德勒则与弗洛伊德有过长期而富有细节的交往,可以说这三个人的思想和实践体系都同弗洛伊德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张力,而其中张力最大者莫过于阿德勒。从某种程度上说,阿德勒更可以被划入为教育家一类。
一个人选择或创造什么样的学派,往往与这个人的经历密不可分。阿德勒不像他的前辈及好友弗洛伊德般高大且高贵,弗洛伊德尽管有兄弟姐妹,但几乎是被视为独生子般为母亲所宠爱。学业上的不同凡响进一步造就了弗洛伊德坚毅或固执的个性。阿德勒或许是由于本人幼年时经常体验到自卑感,其思想核心之一便是识别出一个人的自卑情结以及此人为此所做出的补偿与努力,这或许让出身于草根的读者感到更加亲切。阿德勒作为多子女家庭的一员,对同胞间竞争的动力有着深刻的体会,所以会对出生顺序对人格和动机的影响非常敏感,这对于已经结束独生子女政策,即将迎来二孩时代(或许在不远的未来的多孩时代)的国人又是阵及时雨。然而这些并不是阿德勒思想最为深刻的地方,在我看来,他最为核心,也最为坚持的对人性的看法就是人性深深植根于社会之中这一点。罗伯特鲁尼恩(Robert Runyon,1984)
在其长文中列表分析了弗洛伊德和阿德勒之间的20点不同,细细读来会让人产生一种既生瑜,何生亮式的感慨。弗洛伊德的目光直指人性的深处,窥视晦暗幽冥之处的人性小九九,并努力使之大白于天下(荣格在这一点上似乎研究得更深,深到弗洛伊德都大呼受不了)。Adler的本意是鹰,这只鹰的眼睛似乎总往外看。
阿德勒的诸多提法,如社会兴趣自卑与补偿生活风格与生活任务家庭序列与出生次序等,完全不类于高深莫测的弗洛伊德和荣格式行话,基本上可以望文生义。正是因为如
此,国内的阿德勒研究似乎不怎么火,好像太浅了不值得研究。然而心理治疗流派演化史中受过阿德勒影响的可以列出一份长长的清单,如罗洛梅、马斯洛、艾利斯、霍尼、沙利文、弗洛姆、伯恩等。其中霍尼为国内学界所较早的认识并译介,霍尼在精神分析阵营的内部开辟了新精神分析的路向,是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奠基者,并启发了弗洛姆的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有学者通过概念的研究,发现霍尼的理论与阿德勒几乎呈现一一对应的关系(Nathan Freeman,1950),由此可见我们重读阿德勒的重要性。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两部书《理解人性》《理解生活》大致上可以被合称为个体心理学导论,它们成书于作者思想的成熟期。文中,阿德勒以演讲体的风格娓娓道来,平实的语言中蕴含了作者对人性和生活的深刻洞察。无论是从事临床心理的研究者还是家长、老师都可以从中获益。祝各位开卷有益,让我们开启与来自维也纳的心灵教育大师的跨时空对话。
张沛超博士
资深心理咨询师
香港精神分析学会副主席
推荐序二
近看是矮子,远看是巨人
阿德勒是一个矮子,大概比我还要矮一点儿。
我有多高?这么说吧,当初我报考警察,就因为身高不够而落榜。落榜就落榜,我只当缘分不够,总归是没有人骂我的。
可是,当初阿德勒与弗洛伊德分手(阿德勒是第一个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的人)的时候,弗洛伊德就骂他是个变态,以及是个妄想、嫉妒和玩世不恭的矮子。当然,阿德勒也回敬弗洛伊德
了,他说弗洛伊德是个骗子,而他的精神分析就是垃圾。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是垃圾,那阿德勒的理论又是什么呢?
1911年,阿德勒被迫离开了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同时带走了几位亲密的同事,他们走进了附近的一家咖啡馆,拍桌子决定要成立一个新的团体自由精神分析协会。他们想要更多的自由,想要打破原来精神分析的框架与束缚。1913年,这个团体更名为个体心理学学会。阿德勒开始称自己的理论为个体心理学。
在1914年发行的第一期《个体心理学》杂志中,阿德勒这样写道:
个体心理学这个名字传达了这种观念,心理过程及其表征只有在个体的背景下才能得到理解,所有心理学的真知灼见都源于个体本身。我们当然知道完全理解一个单独的个体绝无可能,但是不能阻止我们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了解个体的整体人格。在各种情况下,我们得问神经症从哪里来,更重要的是向何处去。神经症是源于童年的器官缺陷还是生活的挫折,向何处去就是他的生活计划是什么。
从上面这段文字,我们大致可以看出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一些区别。
弗洛伊德喜欢使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去分析人类的精神世界,例如他把心理划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把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而阿德勒强调个体心理学是一种关注人性的哲学和重视个体整体性的心理学,他关注的是人格的整体性和一致性。弗洛伊德认为神经症的起源是童年性欲的压抑和扭曲,而阿德勒认为神经症源于童年的器官缺陷或生活挫折带来的自卑感。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神经症起源这一点上,弗洛伊德和阿德勒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自己的个人经验。
弗洛伊德从小在家中就体验到了俄狄浦斯情结,他曾在两岁至两岁半之间,在一次短途旅行中看到了母亲的裸体并且念念不忘,而阿德勒的两岁时光要悲惨得多,他的早期回忆中充满了无奈与悲伤:
在我最早的记忆中,有一段是身患佝偻病的我缠着绷带坐在一张长凳上,身体健康的哥哥则坐在我的对面。他可以跑,可以跳,可以轻松地在地上四处活动,但对我而言,每个动作既痛苦又费力。每个人都很努力地想帮我,父母更是竭尽心力。当时的我应该是两岁左右。
因为罹患佝偻病,阿德勒直到四岁才会走路。而在五岁那年,阿德勒又经历了一场生死磨难。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有一个大男孩带他去滑冰,可是滑着滑着,大男孩不见了踪影;阿德勒站在冰面上,冻得瑟瑟发抖,后来自己跌跌撞撞地走回了家。这次阿德勒不幸地感染了肺炎,医生认为他已经无望了。但正如你知道的结果,他竟然从死神手里逃脱了,而且阿德勒发誓,长大后他要成为一名医生!
当然,他做到了。阿德勒一直努力补偿他早年的身体缺陷,逐渐成长为一个健康、活跃的小伙子,并且成了一位优秀的眼科医生和内科医生。在结婚前,他写信给自己的女朋友莱莎一位俄罗斯姑娘,满怀信心地说道:虽然小时候我患过重病,但现在我很健康,我成为了医生,我战胜了死亡,我有能力和你共创美好未来!
这身体上的缺陷带来的自卑感也许还好补偿,但是心理上的自卑感就没那么容易解决了。(最初,阿德勒把自卑感与身体上的缺陷联系在一起,后来他扩展了自卑情结这一概念,把任何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障碍,不管是真实的还是想象的,都包括在内。)
正如前面所说,阿德勒有一个身体健康的哥哥他的名字叫西格蒙德。与身材魁梧、长相英俊的哥哥相比,阿德勒的样貌怎么也算不上潇洒:矮小的身材,又圆又大的头,再加上厚实的额头和宽大的嘴巴。更糟糕的是,西格蒙德在家中备受父母宠爱,大家都认为老大是家里最聪明的、最有天赋的,因此,阿德勒总觉得自己生活在模范大哥的阴影之下。甚至直到中年,他还会小心翼翼地评价这位已是富商的大哥西格蒙德:一个善良又勤奋的家伙,他一直超过我!
可是问题的关键恐怕还不在于这个西格蒙德,而在于另外一个西格蒙德: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据说弗洛伊德的《释梦》一书遭到他人的抨击,而作为粉丝的阿德勒公开发表文章声援弗洛伊德。于是,弗洛伊德就邀请阿德勒来参加他们每晚八点半的星期三学社,其实一开始也就五个人。最初,阿德勒风雨无阻,每周都来参加会谈并且积极发言。当然,弗洛伊德也没有亏待这个勤奋上进的年轻人,1910年,阿德勒被任命为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前身即星期三学社)的主席和学会杂志《精神分析杂志》(Zentralblatt fr psychoanalyse)的主编。
然而,阿德勒童年的自卑感仍在隐隐作痛、伺机发作,他把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当作要去挑战的大哥,对其理论根基提出异议,而这当然是作为母亲最关爱的长子弗洛伊德所无法容忍的。结果是,阿德勒被逐出了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日后还不时遭到弗洛伊德那伙人的口诛笔伐。幸运的是,阿德勒离开时不仅带走了几位亲密的小伙伴,还带走了一张极为珍贵的明信片。以后每当有报道称阿德勒曾是弗洛伊德的门生时,他就会拿出这张发黄的明信片,上面写着:
非常令人尊敬的同事先生:
为了探讨我们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心理学和精神病学,小组里的同事和追随者每晚在我家八点半开始讨论,它正在给我带来会谈的快乐。你愿意加入我们吗?我期望你早日答复是否愿意加入我们。今晚你过得愉快吗?
作为你的同事致以我诚挚的问候!
弗洛伊德博士
阿德勒手持明信片,仿佛在说:你看,当初弗洛伊德邀请我的时候,上面写的明明是同事嘛!
在阿德勒去美国之后,有位年轻的后生经常去听他讲课。有一天,这位后生无意间问起一个问题,涉及阿德勒以前是弗洛伊德的门生,阿德勒当时勃然大怒,满脸通红,声音很大,引得人们纷纷侧目。他宣称自己从来就不是弗洛伊德的学生、门徒或追随者,而一直是一个独立的医生和研究者。(这一举动虽然吓得这位后生不知所措,但他还是从阿德勒那里收获颇多,后来成为一位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名叫马斯洛。)
的确,阿德勒和弗洛伊德的理论在某种程度上相差甚远。在第一期《个体心理学》杂志上的那一段话中,你可能还看出了他们之间很重要的一点区别:弗洛伊德关注个体的过去,即是什么原因使一个人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他认为帮助病人找出存在无意识中的症结即可缓解,而阿德勒更关注未来,即是什么目标在引领一个人克服缺陷,追求卓越!正如他所说:我们得问神经症从哪里来,更重要的是向何处去向何处去就是他的生活计划是什么。
如果说弗洛伊德是一名寻找病根、医治疾病的良医,那么阿德勒更像是一名教育家,他强调的是一个人如何健康地成长和发展,他关注个体生命的意义,换句话说,他教导一个人如何在世上安身立命。
阿德勒认为,人生在世,每个人都面临着三种重要的关系工作、社交和婚恋,这三种关系构成了三个问题:如何谋求一种工作,使我们在自然资源的限制之下得以生存;如何找到我们在群体中的位置,使我们能够与人合作,并分享合作的利益;如何调整我们自身,以理解两性的存在和依赖于两性关系的人类繁衍问题。
阿德勒发现,一切人类问题都可以归类到这三个主题之中,而每个人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即反映出他对生命意义的最深层感受。他举例说,假使有一个人,他爱情生活的各方面都非常甜蜜而融洽,他在工作上取得了可观的成就,他的朋友很多,他的交际范围广泛而成果丰硕。我们就能断言,这样的人必然会感到生活是个富于创造性的历程,生活中充满了机会,而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
阿德勒理论的众多应用之一是叙事取向的生涯咨询。其核心理念是,最初面临的生活挫折或困境会在个体的记忆中形成一种执念,而个体也会因此形成一种生活风格,有时在无意识中将其转换成一种职业,从而克服童年时期的缺陷和自卑,实现生命的完满。
除了那个从小口吃口含石子勤奋练习,后来成为著名演说家的希腊人德摩斯梯尼之外,我再举一例。
作为一个男孩,功夫巨星李小龙是我的人生偶像之一。我小时候经常学着李小龙的样子:双脚踮起来跳来跳去,忽然大拇指一抹鼻子,右脚再闪电般地抬起,一声我打长啸而出,假想中的敌人就便应声倒地。在我的心目中,李小龙便是力量与强者的化身!
后来,我才发现李小龙并非天生就很厉害,相反,他是因为儿时体质不好才开始习武的,而且他的身体在很多方面存在缺陷。比如,我们在电影里经常看到李小龙脚尖着地,轻盈地跳来跳去,可谁能想到他竟是扁平足,脚后跟本来就很难着地。还有他那招牌性动作抹鼻子也不是为了耍酷,而是他自小就有鼻炎!再看他那犀利的眼神,竟然出自一双近视600多度的眼睛,幸亏他练的咏春拳讲究的是近身格斗。一个有着诸多器官缺陷的人,却将身体机能发挥到了几乎是人类的极限,实在令人不可思议!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写道:为了征服磨砺和苦难,人们必须把它们上升为命运的伙伴,而且,既然苦难在我们心中,那么就必须与它相遇,根据自己的目标处理它,而不是每天都躲避它。这与阿德勒的观点一致,通过征服他们的磨砺和苦难,人们会超越自己,抵达其对立面。人们会把弱势变成优势,把恐惧变成勇气,把孤独变成关系,把痛苦变成意义。个体最强大的力量来自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而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把一个人的执念(preoccupation)变成职业(occupation)。
执念源自个体面对世界的最初经验,尤其是所遭遇的挫折,然后它始终萦绕在个体的早期回忆中,促使个体与之周旋、战斗。因此,阿德勒说,无论来访者什么时候来寻求职业指导,他都会询问他们关于生命早期的记忆。他认为,对于童年早期的记忆确凿地展示了来访者一直以来将自己训练成什么样子的人从千疮百孔到光彩照人,从默默无闻到成为盖世英雄!
许多心理学家声称,阿德勒的理论过于浅显,依赖于对日常生活的常识性观察,但另一些人则认为阿德勒的观点敏锐而富有见地。当我们阅读阿德勒时,会发现他所描述的既是家常琐碎,又是真知灼见。对于职业选择、两性关系、学校教育和家庭生活,似乎每个人都能插得上嘴、说道几句,但又没有人能像阿德勒那样看得明白、说得透彻。对于阿德勒理论的广泛性和通俗性,心理学家亨利艾伦伯格是这样评论的:
像阿德勒这样四处被抄袭却从未得到他人致意的人并不多见。他的学说已变成一句法国方言所形容的公共广场,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进入其中并取走任何东西却都不会感到羞愧。某位作者可能害怕而谨慎地表明自己由他处所引用的任何文字。但是,一旦来源是个体心理学,他的做法就绝非如此;情况变得似乎是,阿德勒从来未贡献过任何独创性的东西。
弗洛伊德曾嘲弄阿德勒的理论过于简单,他认为由于精神分析的复杂性,学习精神分析需要花费两年的时间,但是学习阿德勒的理论只需要几周的时间,因为没什么东西可以学习。而阿德勒认为,这恰恰就是他想要获得的效果。他花费了40年的时间使自己的理论变得简单,更易理解。
确实,我们不得不承认,阿德勒比弗洛伊德关注的主题更为广泛,同时他又比荣格的神秘主义更为实用。他对生活和人性的看法影响着我们,而且我们理应接受他的影响!
马斯洛在去世前还撰文说:对我来说,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年复一年地变得越来越正确。正如这些事实表明,它们越来越强烈地维护着他这个人的形象。我必须指出,尤其在他对整体性的强调这一点上,这个时代仍然没有赶上他。
在一个世纪之后,相隔了时空,我们仍然能看到阿德勒的身影,这证明他不是一个矮子,而是一个巨人。
郑世彦
心理咨询师,《看电影学心理学》作者
黄光国译本《自卑与超越》责任编辑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