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凸凹文集:天赐格言

書城自編碼: 3016104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名家作品
作者: [中国]凸凹
國際書號(ISBN): 9787547724576
出版社: 北京日报出版社(原同心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5-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84/300000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69.6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行动红利:用行动告别低效、摆脱拖延,享受人生的红利
《 行动红利:用行动告别低效、摆脱拖延,享受人生的红利 》

售價:HK$ 67.9
改变我们的道路——大疫后的人类及其世界
《 改变我们的道路——大疫后的人类及其世界 》

售價:HK$ 78.2
《周髀算经》新论·译注
《 《周髀算经》新论·译注 》

售價:HK$ 79.4
红楼有三味
《 红楼有三味 》

售價:HK$ 66.7
南宋行暮:宋光宗宋宁宗时代(增订本)
《 南宋行暮:宋光宗宋宁宗时代(增订本) 》

售價:HK$ 101.2
算力芯片——高性能 CPU/GPU/NPU 微架构分析
《 算力芯片——高性能 CPU/GPU/NPU 微架构分析 》

售價:HK$ 148.4
漫长的调查:重走营造学社川康古建筑调查之路
《 漫长的调查:重走营造学社川康古建筑调查之路 》

售價:HK$ 89.7
历史的温度1-7(典藏版套装全7册)
《 历史的温度1-7(典藏版套装全7册) 》

售價:HK$ 687.7

 

編輯推薦:
关于爱情、生活、文学、读书的迷思体悟。这是一剂现实的补药,拯救喧嚣中迷失的灵魂!
冰心散文奖汪曾祺文学奖金奖老舍散文奖获得者凸凹小品文*力作!
精选近两百篇文章,触及深度心灵话题,撕裂现实伪善面具,嬉笑怒骂间一窥人性之真!
朴实的笔触、深刻的哲理,不经意间令人或冷汗涔涔、或拍案叫绝,人性的阴暗与光明在字里行间碰撞出震慑人心的火花!
內容簡介:
《天赐格言》系著名作家凸凹几年来创作的的小品文精选集。其中很多文章在文坛和读者中都具有广泛的影响。
笔者的小品,不是有目的的创作,而是生活的触动、外物的启发、心绪的碰撞、灵光的乍现和梦境的留痕,所以,一切都是自然的产生,是率性之思。
因为率性,所以不讲章法、不讲措辞,而是心到笔到,保持原始样貌,毛茸茸的,有在场感。即便是满册的文字中多有趣味与识见、甚至不乏格言的真相,也都是承蒙天地、时空、人间和生活所赐,不敢自矜。
關於作者:
凸凹,本名史长义,著名散文家、小说家、评论家。1963年4月17日生,北京房山佛子庄人。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文联理事、北京作家协会理事、北京评论家协会理事、北京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主任、房山区文联主席。
创作以小说、散文、文学评论为主,已出版著作三十余部。著有长篇小说《慢慢呻吟》《大猫》《玉碎》《玄武》等八部。著有散文集《以经典的名义》《风声在耳》《无言的爱情》《夜之细声》《故乡永在》等三十部,出版和发表作品七百余万字,被评论界誉为继浩然、刘绍棠、刘恒之后,北京农村题材创作的代表性作家。
近六十篇作品被收入各种文学年鉴、选本和大中学教材,作品获省级以上文学奖三十余项,其中,长篇小说《玄武》获北京市建国六十周年文艺评选长篇小说头奖和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提名奖;散文获冰心散文奖、第二届汪曾祺文学奖金奖、老舍散文奖、全国青年文学奖和十月文学奖。2010年被评为北京市德艺双馨文艺家,2013年被授予全国文联先进工作者称号。
目錄
自序

错过的风景

适得其所
鱼鳔之思
文可养肝
相呴之美
人的日子
牙疼的感觉是向上的
身份的共识
经验之果
生命在字词中提升
厮守一久,情意必淡
自欺欺人的祭扫
生日与忧伤相伴
爱情要顺时而生
庄重地解渴,儿戏地喝
辩证的存在
卑微的起点
不鄙小节
庄重与轻浮
现实中的补药
怜惜童心
俗中之雅让人生敬
拿放之道
酒后能文否
性情之言不仅仅真
艺术不能一味产业
不适者,难生存
无痛之痛
不迷本性
以逃离为生
远离门户不被左右
只有思考过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
书生情怀

抵抗躁动

旁观者的智慧
幻想,自主的乐趣
警惕意图
意外之言
共鸣
不迷之迷
人被文物收藏
从口味可以识人
风吹不动固本之木
学会轻蔑
朴实的力量
要做爱,不要战争
顺生
疚而怨
道德沦为玩具
朴素为上

身体不仅仅属于自己
反抗文字出自血泪
人一老,就理性
写作,是为了抵抗在现实中的无力
好的读物,都是深入浅出
文字中的爱情
分享幸福,俭与奢是一样的
没有了欲望,一如死
发现之旅
爱的艺术
奴在心之悲
牙痛关乎精神
碎思
为内心需要执笔
惯性的力量
滥用之害
鲁迅不朽
所谓风格,就是忘记了一切的风格
惦念菜蔬
爱的传递
生命葆以敬意
福由心生

书生小语

书法之美,在乎人美
品读加缪
世风不古:打狗也不看主人
文之贱,早有来路
大爱,存于细节
做人与做文
现代艺术,不懂之懂
女人若没有肥臀,就像村庄没有教堂
率性之思
过度阐释
家族生活的支撑
情感的往来,弥足珍贵
吏治,应该是文化之治
相对的力量
芸芸众生,都有自己的位置
大树的阴影
文学虽然是小道,却可以成就自我
诗人与农民,一同追问生存的理由
两脚兽
只信曹公笔
水价的不同,在于盛水的器皿不同
即便是破五,也要收敛豪奢与狂
童心是一种能量
心霾
可疑的安详
人赐福不如天赐福
直觉因重复而生
打趣,消减严肃的意义
何必有名
小说,未必不历史
宝物
艺术至上,缘于有梦
清明时节野菜香
文艺家的两个立言
爱吾老以致人之老
文学关乎世道人心
中正之论与矫枉过正
形而上与形而下
无序之思其实有序

不妥协的文心

成功与成人
重叠的瞭望
温润
酸菜,不仅仅是一种口味
道理永远是新的
学会释然
什么人写,也是至关重要的
阅读,有自主的推动力
土里拣金
信仰的反面
荒诞入梦
硬币的两面
生活的错位
抵抗虚妄
女作家的勇气
文人的分类
成就伟大要有好友相助
生活之乐在于懂得留白
精神的发源地
勿轻谈圭臬
朱光潜的自知
可怕的,是找不到自我
浅易之书未必浅
Manners的力量
人生的格局造就了艺术的格局
永不过时的鲁迅
巨奸之雅在于小休
真佛只讲家常话
从看热闹入门
文人存在的证明
顺乎自然,乃安魂之道
无名小鸟与狗
复杂的感念

生命游记

毛姆,在游记中放任想象
激情的底色
因为文学,外边的待遇可有可无
自设的价值尺度
美景能唤回童心
头疼与口疾
文人阅世的两种视野
雾与霾的不同
老家的豆腐
语言的张力
情感的错位
天地万物都是互依的存在
与药和老逗趣
狗一旦会说话,就是人
生活的门槛
散文,要敬畏文字
诸种意识的核心
创作与批评
伟人与吸烟
狼与羊不可同席
情境不同,字义就不同
为爱犬做赋
行孝与感恩
棍棒下的性情
女人好美衣,自古不易
团聚与素食
母亲的直觉
小语丝
不能重叠的画面

幸福的真相

习惯养成道德
不迷失自我
一味趣味,一如死
床上多思
犬赋人形
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
当境厌境,离境羡境
凡常的花朵要本分地开
温暖是看不见的大力
入世的信奉
踏青小识
文学,在人神之间
女性的利器
无边界之思
人一老,就活得淡然
过度的热情让人轻
向往激情獭祭之物
另一种写作真相
杀手也温柔
女人老,但赞美年轻
既然是偶像,就要永远站立
因为纯粹,所以诀别
谈自身,也是在谈人类
既学问,也文思纵横
难掩旧痛
天赐格言
作品与记忆
所谓听取批评,不过是要听赞美
把握当下
妃子有格
极高明而道中庸
大师之愚
內容試閱
自序

此书是我近年来小品文的结集。
中国的古人善做并看重小品,各路大家差不多都有传世的作品。民国文人干脆创办《文饭小品》专刊,让小品文大行其道。我的小品,与古人和前人的有所不同,因为他们的小品,是刻意的创作,记录心绪,营造趣味,抒发闲情,总体地追求典雅、精致和格调,是一种名山事业。而我的小品,不是有目的的创作,而是生活的触动、外物的启发、心绪的碰撞、灵光的乍现和梦境的留痕,所以,一切都是自然的产生,是率性之思。正如我的一则小品《率性之思》中所说

所谓率性之思,就是瞬间的想法。那一刻如流萤,如不及时收入囊中,就远去了。有时在梦中也有奇想,赶紧醒来,用笔记下,如果放任睡,第二天早晨追忆,总不得。所以,思想者的特征,是要有时时捕捉的准备,捕捉所得,积累下来,就成气象了。散碎文字编辑成册出版之后,再回头翻阅,自己也有大惊叹:自己居然这么宏富、这么深刻!便感到,所谓宏富,一如穷人攒钱;所谓深刻,一如笨人挖井,一点一点掘进都是有心积累的结果。

因为率性,所以不讲章法、不讲措辞,而是心到笔到,保持原始样貌,毛茸茸的,有在场感。即便是满册的文字中多有趣味、多有识见,甚至不乏格言的品相,也都是承蒙天地、时空、人间和生活所赐,不敢自矜。之所以取名《天赐格言》,就是不自诩高明,以会意的形象描绘之。
不过,也不是一味地自谦与无我,我的作用其实也是大的,那就是有心。也就是说,写作者虽然未必是一等的聪明人,但也不是凭运气坐等而来的暴发户,他是卖苦力的长工,是殚精竭虑、苦心经营而终于有所获利的小本生意人。
我也不禁想到,文士为什么总是面色阴郁、神情恍惚,并多有肝病,那是以精神为上、过度思虑的结果。所以,率性的小品貌似天赐,其背后的支撑,就是这种过度的思虑。
是为序。
凸凹
2016年4月17日五十三岁生日于北京石板宅


不迷之迷

昨晚在刺猬河边遛狗。
两岸坐满了垂钓的人。
地面温度已到了三十六摄氏度,人们以这种方式避暑,因为垂钓需静心,心静自然凉,他们可以把暑热暂时忘却。
然而狗也热,一心想到河里去游泳,几经阻拦未果,终于入河,搅起一圈圈涟漪。
垂钓者颇不悦,认为河里一出现狗,就再也钓不着鱼了。因为是猫沾腥,是狗吃肉,鱼对狗有天然的恐惧,所以狗出现在河边,是钓者的凶兆。我说,你们的目的又不是鱼,而是享受钓,鱼非鱼岂不是一样?他们说,是钓者,眼里就有鱼,即便不仅仅是为了鱼。
既然谈不拢,也就不再客气,任爱犬畅游。因为鱼是公共的,而狗是自己的。
每次遛狗,我都穿着一件乡下屠夫常穿的白纱布褡裢,腋下开口,露浓密腋毛,仅靠布攀连接,且为了防止爱犬溺水,手里掌一长长竹竿,做派有蛮者之风。他们便有所顾忌,怯于争执,只是无奈地摇头。但我分明听到他们低声嘟囔道狗也就算了,可恨的是人,手里晃悠着一支破竹竿,竿通赶,把鱼都赶走了,还钓什么钓?养狗的都霸道。
回程的路上,我想,钓尽管钓就是了,还讲什么似是而非的迷信?
我的祖父和父亲,都钓过鱼,做过猎人,在渔猎活动中,也都染上了迷信的习性。从他们身上我知道,迷信与渔猎者天然相伴,并且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无数预兆和巫术。所以,渔猎活动,并不像城里人所想象的那样洒脱,其中有太多的禁忌。
譬如
他们认为与有眼疾者、顽劣者和妇女相遇,就是不祥之兆。所以,猎人每逢出猎,先要前后左右观望,一旦发现上述这些人,就要躲避,或转道而行。如果某妇人斜刺里出现,躲闪不及,只好打道回府。一些心地善良的人,知其忌讳,会主动回避,让猎人感激。
譬如
路遇空车,或劈柴车,被认为是对狩猎不利;相反,如果大车里装满了谷物、货品,乃至干草,则认为是好兆头。如遇拉棺材的车,则更是上上大吉,因为棺材是装尸的,尸通实,预示着满载而归。这个说法,甚至影响了其他的行为,比如娶亲、出行。遇到出殡人群,不仅不是晦气,反而认为棺通官,后代就有官运,走路就有官道,通畅而平安。相反,遇到娶亲的队列,就大不吉,因为冲喜。所以,别人家娶亲时,你不要出远门,要到他的场面上喝喜酒,这叫沾喜、沾仙气。自家迎娶时,如遇同样的阵势,要迅速往地面上扔事先预备好的顶针或瓷碗,以对抗妨碍。
又譬如
如果狩猎途中听到乌鸦、猫头鹰和蝙蝠的鸣叫,则认为是不祥之兆,就要处处小心。如果第一枪打偏了,第一条鱼没咬钩,就预示着这次渔猎活动不会有好结果,不如及早收场。如果一头猎物,屡打不中,或者即便捕到,也自行逃脱,就不要打了,因为它已修炼成仙,不可冒犯,如果执意穷追,会危及猎人的生命。我父亲曾紧盯过一只雪狐,枪总是打不准,就用地夹,狐狸被夹住之后,自己咬断了腿逃走,在即将被追上的时候,又放出恶屁,他就大为惊骇,认为遇到了狐仙,就主动放生。后来父亲患癌症过早离世,在最后的日子里,他反复叨念,说自己得罪了狐仙,它索命来了。
还譬如
钓鱼的人身边的水桶往往是空的,因为他们承继了一个古训,装鱼的桶在未钓得第一条鱼之前,不要盛水,鱼一得水,就跑掉了。还有,狩猎的人,一般不亲自解剖猎物,因为猎物的灵魂会给猎人的眼睛里留下记号凶光,以昭示给后来的同类。乡下人常说的,杀气太重的人不适合当猎人,或许就是从这里而来。
追寻迷信和禁忌的形成原因,是不难的。因为渔猎,是先民的一种生存活动,在那种原初的条件下,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能力和水平极为低下,每当遇到或听到用自己的知识难以解释的事物及现象,自然要托付给神怪、灵异等冥冥中的力量,从而编造出虽然荒谬却言之凿凿的解释,热心聆听者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予以补充和证实,神秘文化就越来越发达了。而渔猎者又与一般的先民不同,他们更直接、更深入地进入大自然的内部,更有现场的感受。譬如一个猎人只身在森林里过夜,漆黑又寂静的周围环境会让他恐怖异常,而当他听到那在森林峡谷中迂回不已的野兽啸叫,自然会把它当作是某种怪物发出的声音,并把附近野兔跳跃时弄出的窸窣,认为是怪物走近的脚步。特殊品种的叫声,如乌鸦、蝙蝠、猫头鹰,凄哀如哭,让猎人顿感战栗,以为是妖魔现身,大难降临。所以,种种神秘现象的描述和种种奇异感受的传播,都是来自渔猎者首先将林妖形象传到人间者,就是猎人,首先发现美人鱼者,就是渔夫。
到书房搜寻有关的读物,找到俄罗斯专事渔猎题材写作的阿克萨科夫的《暴风雪》,兴味而读,发现,俄罗斯民间的迷信和禁忌,许多都跟我国的相同。我不禁感到,在愚昧落后的前提下,不同民族的认识殊少差异,只是后来的知识修养、科学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不同,拉大了距离,有了文明与野蛮之分。而现在的城市化、全球一体化,又逐步在消泯这种差异。千篇一律之下,文化的魅力,可堪回味的、独特的生命感受渐渐稀少,那种记忆中的迷信风俗,反而让人倍感亲切,因为它可以离间现实的所谓真实,给想象营造空间,让人类还有梦幻。
不禁怀念儿时由祖父和父亲的渔猎活动而带来的乐趣
鲇鱼只一根脊骨而无须刺,焖酥了之后,用筷子往鱼背上一戳,便分解出两半腴肥的酮肉,可放心地大口吞食,大快朵颐。
整只麻雀用泥密封(泥中放上盐屑),放到炭火上烧烤,到了相宜的时辰,重重地往地上一摔,泥壳分裂时,自动把羽毛撕去,裸呈粉红雀肉,鲜嫩无比。
松鼠去皮、掏去五脏,在案板上剁碎,爆炒,或汆丸子,有鸡肉味道。
斑鸠肉与鸡肉相比,更让人下酒,鸡肉柴,而斑鸠肉醇厚。
獾肉多脂,炖在锅里,能香飘四邻,能让粗糙食物,譬如窝头、玉米面饼,吃出细粮感觉。
即便是狐狸,剖后在冷水里浸泡三日,拔去臊气,也可以进食。只是要多预备大蒜,因为刚咽下去时是香,再一回味,就有一股似臊非臊的味道,得靠大蒜平息。

说来说去,这些乐趣都是建立在饥饿之上。那时旱涝频仍,家无余粮,虽撙节而食,也仅够一季的饱,其余三季,或瓜菜代之,或去渔猎。父亲患恶症,总是反思自己杀生,让家人唏嘘不已。其实他的渔猎,不是习性,而是为了活的被迫行为,他不应该自责太重。但是,有关渔猎的迷信对他的影响太深,他听不进别人的解释。到了我这一代,就远离渔猎了,虽对旧时传说有科学解释,但禁忌有暗示作用,不信中,也有余悸。索性罢手,图个心理清净。
细一思忖,对待迷信的态度,绝非简单的信与不信,他有文化作用,而文化作用就是精神作用(心理作用),往往让人在似是而非、似非而是间迟疑不决。

2013年7月26日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