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细读黄帝内经

書城自編碼: 302304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文化研究
作者: 姚春鹏
國際書號(ISBN): 9787519900496
出版社: 研究出版
出版日期: 2017-07-01
版次: 1 印次: 1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84.1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售價:HK$ 55.8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售價:HK$ 55.8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售價:HK$ 109.8
拍电影的热知识:126部影片里的创作技巧(全彩插图版)
《 拍电影的热知识:126部影片里的创作技巧(全彩插图版) 》

售價:HK$ 109.8
大唐名城:长安风华冠天下
《 大唐名城:长安风华冠天下 》

售價:HK$ 87.4
情绪传染(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
《 情绪传染(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88.5
中国年画 1950-1990 THE NEW CHINA: NEW YEAR PICTURE 英文版
《 中国年画 1950-1990 THE NEW CHINA: NEW YEAR PICTURE 英文版 》

售價:HK$ 236.0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近世中国丛书)
《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近世中国丛书) 》

售價:HK$ 93.2

 

編輯推薦:
经典承载思想,观点直指人心;解读笔触优雅,牢记原典精华。
一、丛书区别于市场同类书,邀请权威专家进行专业解读,力求为国学经典解读正本清源。
细读国学经典丛书是为弘扬传统文化,发掘有益于当代思想的正本清源之作。丛书也是为提高领导干部国学素养、从经典中学习做人、做事、为官的智慧而专门编撰的。项目具备较高的社会效益,是一套既能传播传统文化,又有利于社会风气的经典之作。不同于市场上许多由书商制作的良莠不齐的经典解读类作品,本丛书邀请相关领域内权威专家深入论证,精心遴选,并邀约对相应作品有深入研究的资深专家精心编撰。
二、细读内容结合当下社会问题,帮助人们在做人、做事、为官等方面更加智慧圆融。
本套丛书立足细读传统典籍中的精华内容,为党政干部及普通读者提供一个汲取传统思想精华,以古鉴今的平台。使今天的人们能够通过了解和学习古人宝贵的思想,在做人、做事、为官等方面更加智慧圆融。
三、逐条提炼观点,文字版式优美好读,充满哲思。
本套丛书完全以读者为核心,围绕读者需求进行细读,不仅文字版式优美好读,充满哲思,更带给读者以耳目一新的内容、实用丰富的知识、深刻的启发。
四、《细读黄帝内经》重
內容簡介:
细读国学经典丛书精选国学文化中*代表性的经典著作,并邀请业内权威专家结合时代需求进行精细、精确解读,力求以权威实用的视角给读者带来深刻的启发,并将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的宝贵思想应用于当下的工作和生活。《细读黄帝内经》选取《黄帝内经》中*有代表性的思想,结合现实问题逐条提炼标题进行细读,以通俗简练的语言,为读者提供了与治国、修身、养生有关的《黄帝内经》的精华思想内容。
關於作者:
姚春鹏,北京大学哲学博士,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委员会理事,任教于曲阜师范大学哲学系。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中医哲学、《黄帝内经》、中医养生。曾出版《黄帝内经:气观念下的天人医学》《黄帝内经全注全译》《中国传统经典文献导读》等著作。
內容試閱
古今年寿不同的原因

昔在黄帝①,生而神灵 ②,弱而能言,幼而徇齐 ③。长而敦敏 ④,成而登天。乃 问于天师⑤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⑥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 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注释】①黄帝:传说中的五帝之首。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古代许多文献,常冠以黄帝字 样,以示学有根本。《淮南子修务训》说: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 帝而后能入说。②神灵:聪明而智慧。③徇齐:此指思维敏捷,理解事物迅速。徇,迅疾。徇,通 睿。齐,敏捷。《荀子修身》:齐给便利,即节之以动止。④ 敦敏:敦厚,勤勉。⑤天师:道 家把天道(道)看成天地万物创生的根本,通晓天道的人称为天师。后来的道教中有天师道一派。这 里的天师是黄帝对岐伯的尊称。《内经》主要是以黄帝、岐伯对话的形式写成的。中国传统医学不仅 仅是治病养生的实用技术,其背后还有一套以道家天道论为主要背景的哲学理念的指导。⑥ 春秋:古 人最早把一年分为春秋两季,所以春秋指年,一个春秋即一年。古代各诸侯国的编年史也称《春秋》。 后来用春秋指称人的年龄。
【细读】
黄帝,据《史记》记载为传说中的五帝之首,是有熊国君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据说在黄帝时代,天下大乱,诸侯纷争,百姓饱受战乱之苦。轩辕黄帝善于 用兵打仗,以征讨那些不按时祭祀天地鬼神的部落,讨伐那些作乱的诸侯。最后诸侯 归顺宾服,黄帝建立了太平世界。黄帝不但建立了伟大的事业,而且还是一位擅长医 药和养生之道,最后成仙得道的帝王。《素问》王冰注说:黄帝铸鼎于湖山,鼎成 而白日升天,群臣葬衣冠于桥山,墓今犹在。意思是黄帝肉体成仙而去,所以只能 葬其衣冠为念。
在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是特别重视研究自然和生命,倡导养生,追求长生久 视的学派,所以追认黄帝为道家始祖之一。在汉代初年,黄老学派盛行就是证明。 在《庄子》书中多次提到黄帝事迹,其中论养生最有名的是广成子和黄帝关于养生之 道的对话。广成子训导黄帝说:吾语女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 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 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女神将守形,形乃长生。中医学作为养生保 健、祛疾愈病的实用技术,其价值追求与道家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和道家一样把黄 帝作为自己学派的始祖崇拜,古代有关养生保健的著述多冠以黄帝之名,《内经》就 是其中之一。
古代的轩辕黄帝,生来就异常聪明,小时候就善于言辞,对事物有着敏锐的洞察 力。长大后,敦厚朴实而又勤勉努力,到了成年就登上了天子位。黄帝问岐伯说:我 听说上古时代的人,年龄都超过了百岁,但行动没有衰老的迹象;现在的人,年龄 刚到五十岁,动作就显得衰老了。这是时代的不同呢?还是人们违背了养生之道的缘 故呢?
黄帝不仅是一位善于平定天下、治理社会的最高统治者,而且是一位关心百姓个 人生活幸福的慈悲仁者。因此,在治国理政之余,不辞辛劳与岐伯等通晓医道的大臣 探讨医学和养生之道,为人们的健康长寿提供帮助。
黄帝发现他的时代的人刚刚年过半百就行动不便,身体衰老了;可是听说上古时 代的人都能寿享百年而行动自由。黄帝没有认为当时的人半百衰老是理当如此的,而 是探求其中的原因。经过思考,黄帝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可 能是时代社会变化了,人的生理与寿命的长短也改变了;另一种可能就是人自身生活 起居的失误造成的。对此,黄帝不能做出判断而提出来向岐伯询问。
由此可见,黄帝不仅满足于在宏观层面上把社会治理好,而且关心百姓的生活特 别是身心健康问题。黄帝勤于思考从古今对比中发现问题,并思考出现问题的原因。 黄帝作为五千年前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这种勤政爱民的精神值得今天的社会管理者思考学习。作为社会管理者不能仅仅满足社会安定的表象,还应该有更高的人文关怀 和价值追求。不仅满足于社会正常运转,而且思考如何使人民在物质、精神、身心各 方面获得更好的发展和满足。

知道、守道是长寿的根据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①者,法②于阴阳,知于术数③,食饮有节,起居 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④,而尽终其天年⑤,度百岁乃去。

【注释】①知道:懂得养生的道理。②法:这里作动词,取法、效法。③术数:古代称各种技术为术 数,包括类似于今天的科学技术及各种技艺等方面的内容。因为在术中有数的规定,故称 术数。如在弹琴的技艺中就要掌握一定的数量的关系。这里指调养精气的养生方法。④形与神俱: 形体与精神活动一致。形神是中国哲学及中国医学的重要范畴。古人认为人是形与神的统一体,形体 来源于地的阴气,精神来源于天的阳气,二者结合化生为人,二者的分离就是人的死亡。因此,养生 的要义就是要保证形与神的统一。⑤天年:人的自然寿命。天赋予人的寿命,故称天年。人类作为一 个物种,其个体应然的寿命应该大致相同。但是由于后天的环境及自身调养的差异,个体寿命的长短 差异是很大的。但能够达到天年的人是比较少的。
【细读】
岐伯回答说:上古时代的人,大都懂得养生之道,取法天地阴阳的变化规律,懂 得保养精气,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不过分劳作,所以形体和精神能够协调统 一,享尽自然的寿命,度过百岁才离开世间。
古今原本是一对时间范畴,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更是一对价值范畴。人是 追求理想的动物,人类之所以追求理想皆因为现实之不尽如人意,现实即今。今 天的人类往往把理想投射到未来,而中国古人则相反,大多数的学派把理想投射于过 去,即古。所以,我们阅读古籍,见到古人崇古的话语不能简单地认为古人都是 复古主义者。古者,即理想的状态或标准之意。
《内经》认为人的天年,即自然赋予人的寿命之限应该是百岁,而当时的普遍情 形是半百而动作皆衰了,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时代变化所致,还是人事之失呢?岐 伯认为出现这种情况不是时代变化的原因,而是自身养生失当造成的。这里岐伯提出了养生必须遵守的几条基本原则。法于阴阳,知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 妄作劳,做到了这些就叫作知道者,即懂得养生之道的人。
知道这个词,是我们每个人几乎天天都用的词,人们并没有觉得有什么深意, 仅仅是表示自己明白别人所说的道理或者要求自己所做的事情等。可是在古代一般人 绝不敢自称是知道者。知道(dao)在现代汉语是一个词,是从古汉语的词组 知道(do)发展而来。古汉语知道(do)是动宾词组,知是动词,了解、 明白;道是知的内容。而现代汉语的知道(dao)一词中,道实际上已经 虚化了,意思只是知而已。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如睡觉,睡是入睡,觉是醒 来,在现代汉语中,觉虚化了。再如,休息,休是修养,息是生息,意思正相 反,修养是生息的条件。在现代汉语中,息实际上也虚化了。这是我们阅读古籍 必须了解的;否则,就不能准确理解。
那么知道的道是什么?这绝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明白的,人们常说千 言万语说不尽一个道。可以说中国文化就是关于道的文化。说到道人们 往往想起道家、道教,似乎只有道家、道教谈道。其实,整个中国文化都谈道。儒 有儒道,佛有佛道,兵有兵道,商有商道,医有医道,等等。《内经》就把医称为 道或医道,而不是像现在称为医学。道,从造字来说是由首即头和辵(chu,急行)构成。《说文》云:道,所行道也。从辵从首,一达之谓道。道的本 意就是行走,是动词。世界上原本没有路,是人走出来的,所以道就由动词演变为名 词,意指道路。但前人走出来之后,后人就可以跟从,而不需要再去开道,因为这样 最节约人们做事的成本,所以道又有规则、法则、准则,以至规律等意思。古人发现 世界上普遍存在着道,其大概曰:天道、地道、人道。
到了老子概括出道这个最普遍的概念,作为其哲学的起点和最高范畴。在 老子哲学中,道有两个基本意思:第一,创生宇宙万物的本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老 子二十五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 和。(《老子四十二章》)第二,宇宙万物所遵循的基本法则;人法地,地法天,天 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内经》中的道是从老子继承发展而来,主 要指天地自然之道和养生之道。《素问气交变大论》: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 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所以,知道者绝不是一般人所敢承当的,在《内经》 看来,知道者就是圣人。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素问四气调神大 论》)虽然完全的知道行道难以实现,但我们总可以朝着这个目标努力,这就是我们学习《内经》养生之道的意义所在吧!只要我们知道行道,于我们的生 命就会有所获益。
下面分析知道者所遵循的几条基本养生原则。法于阴阳,可以说是古人生 活、行动的根本准则,也是中医学养生防病的根本原则。法,作动词,是取法、效 法之意。阴阳是中国文化和中医学最核心的范畴之一。阴阳的本意指背阴和向 阳,引申后上升为哲学范畴。可以标志世界上一切相互对立或对待的事物或现象,是 分类和认识事物的最基本范畴。从本源论或本体论来说,古人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 都是由道或气化生而来。如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 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到了宋代的周敦颐更提出了无极太极阴阳五行万 物的具体模式。道、无极、太极这些概念如果不做学术上的详细辨析,简单地都可 以理解为气或者元气。在古人看来,宇宙中的根本存在是气或元气,气或元 气由于自身具有的动静本性分化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分化成五行之气,五行化生出 万物。这其中阴阳、五行是非常重要的,阴阳、五行作为气化生万物的中间状态决定 着万物的存在和发展状况。《内经》也是把阴阳五行看成化生世界万物的前提,并把 阴阳五行模式作为认识世界的基本框架。阴阳对应着世界万物的万象,在自然界最主 要的表现为从一天的昼夜到一年的四季寒热温凉等的阴阳转化。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 分、作为气化阴阳的产物,其生命过程及规律必然是和天地阴阳一致的,必然要顺应 这一规律,这是人类生存和养生的基本规律,不可违逆,否则必将受到惩罚。这应该 是法于阴阳的基本内涵。张介宾《类经》云:天以阴阳而化生万物,人以阴阳而 荣养一身。阴阳之道,顺之则生,逆之则死。故知道者,必法则于天地。
知于术数则是法于阴阳的具体化。上面我们说过,古人认为阴阳五行是 世界万物的普遍规律,在自然界及包括人在内的万物中蕴含着数量的规律,人们可以 根据此规律来制订或创造具体的养生保健方法。至于术数的具体内涵,待我们遇 到时再阐释。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这看起来很简单的三句话,其实也是养生的 重要原则。人的生存是以从食物和水中获得营养物质为前提的,断绝食饮的供给经过 一定时间人就会死亡。这是一个普遍的真理。《灵枢平人绝谷》云:人绝水谷七日 死。但是另一方面,过量的饮食也会导致疾病甚至死亡。饮食过量致病并不少见, 如节日亲人朋友聚餐往往因暴饮暴食而致病,或者遇到自己特别喜爱的东西贪多而致 病。过食致死的,如长期饥饿的人突然得到食物,暴食而亡;或者身体有宿疾,因过 食而引致旧疾发作而亡。当然,上面的情况发病较明显,一般人能够注意,在人群中总体上说并不多见。还有一种情况则是更为隐蔽,而且危害更大,又往往不易引起人 们的注意。很多人长期饮食过量,由于这种过量达不到暴饮暴食的程度,不易引起本 人的注意,但长期过食,超过了人体的消化吸收能力,多余的物质不能排出,导致肥 胖。从中医角度来说,浊气积聚体内,清浊相干,影响气血对人体的温煦濡养功能而 最终致病。人的生存一方面要以食饮为基础,另一方面食饮又要适度,既不能不足, 也不能过度,这就是食饮有节。食饮有节就是儒家倡导的中庸之道在养生上的 体现。孔子认为无论做什么,都不能过和不及,过和不及虽然表面上 完全相反,但在实质上都违反了中道,所以造成的结果是一样的,即过犹不及。 因此,只有中庸才是最高的至德。《内经》也认为有余和不足都是病 态,只有中道才是最好的。在食饮上,我们特别要注意不能过度。因为食饮的不足往 往是食物来源受限,是客观条件造成的,与人的主观因素关系不大;而由于人自身的 贪欲,在食物充足的条件下,往往容易过度,所以,《内经》特别要求人们要食饮 有节。正如《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起居有常,起指劳作活动,居指安居休息,人的日常起居必须遵循一定 的常规。起居是人生的两种相反状态,起属于阳,居属于阴。自然界的阴阳是 按照一定的规律交替转化的;同样,人的起居也必须有常规。人的正常生命活动是依 赖于气血及精气神发挥正常的功能活动来保证的,而气血及精气神有着自身的阴阳变 化节律,人有规律的起居才能使气血及精气神得到涵养和补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气 血及精、气、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发挥功用。俗话说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这 与古语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说的是一个道理。起居有常看起来很简单,但真 正实行起来,特别是长期坚持又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特别是在当今,人们很难做到 像古人那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很多人习惯于晚睡晚起,这是非常不好的,日 久于健康有很大的损害。因为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其生命节律与自然的节律是一 致的,人不能违逆自然规律,长期违逆的结果只能是损害健康,所以聪明人应该知 道并且循道而行,人应该听自然的话。一方面人类是天之骄子,万物之灵;另一方面只有人类需要通过劳作才能满足自 身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但劳作也要有常规,任意妄为也会损害精气神,所以《内 经》要求人们不妄作劳。
《内经》认为做到了法于阴阳,知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就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形与神俱是生命存在的前提,形 神分离则意味着生命的结束。所以养生就是要维护形与神,具体说是形与精、气、神的和谐统一状态。这样才能终天年尽百岁。在古人看来,百岁是上天赋予给人 的寿限,能够活到百岁的人才是合格的人,才是天地这一大父母的肖子。古人认 为人是天地之气化生,天地是人的大父母。父母赐予我们的宝贵生命,不能好好保 护,就像败家子一样,能是好孩子吗?!所以人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像爱护眼睛 一样保养好自己的身体,百年之后才有颜面回到天地大父母的怀抱中。

今时之人,背道伤生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①,以耗散其真②。不知持满,不时御神③,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注释】①精:精气。《黄帝内经》继承了道家精气论自然观,认为包括人在内的万物由精气所化生, 养生之道重在保养真精。《老子二十一章》云: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其中有精,其精甚 真。②真:真气。③御神:控制精神过度思虑,以免过度消耗精气。御,驾驭、控制。
【细读】
现在的人与上古之人不同了,把浓酒当作甘泉般地豪饮,把任意妄为当作生活的 常态,醉后还勉强行房,纵情声色,以致精气衰竭,真气耗散。不懂得保持精气的盈 满,不明白节省精神,一味追求感官快乐,违背了生命的真正乐趣,起居没有规律, 所以五十岁左右就衰老了。
《内经》在正面提出了养生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后,对当时的人们背离养生之道, 不能尽天年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内经》的批判之声虽然发自两千多年前, 但今天听起来依然铿锵有力,击中时弊。看来,古往今来,人性的弱点没有变,这就 更加彰显了《内经》震烁千古的批判之声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在这里《内经》主要提到了导致半百而衰的主要原因是以酒为浆,以妄为 常,醉以入房和起居无节几个方面。以酒为浆是说过量饮酒没有节制。在 中医看来,酒是水谷之悍气,性热伤阴,酒能乱性,所以酒不能像水浆一样大量饮 用。孔子对酒的态度是唯酒无量,但紧接着一句不及乱。所以并非真的唯酒 无量,而是以不乱性为前提。孔子常说不为酒困。所以古代制定了酒礼,目 的就是一方面发挥酒对人在生理上的益处和沟通人心、联系情感的社会功能,另一方面又避免醉酒带来的伤害。以妄为常是不妄作劳的反面,是行为没有常规。 这是不易引起人们注意,常常易犯的毛病。这里说的行为没有常规不是违背了社会规 范,做出有违道德的事情,相反主要是指违背了养生之道的自然规律。醉以入房 是说过度的房事伤害健康。对于房事与健康的关系问题传统中医学是非常重视的。从 生物学意义说房事是生殖的前提。而生殖在中医学看来是父母精血结合的结果。精血 是人体极其宝贵的物质,过度的外泄会使真精元气耗伤而损害健康,所以古人对房事 有严格的要求。现代人受西方纵欲主义思想影响,追求房事中的感官享受,认为性交 中精液的排泄仅仅是损失了点蛋白质,于健康没有什么影响。这种思想正确与否,后 面我们详细讨论。传统中医学把房事过度看成致病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养生应该注 意的大问题。这里把醉酒和房事并提是因为古人平时一般能够注意节制房事,而在醉 酒后往往把持不住,所以传统中酒色并提,对于沉迷于此者称为酒色之徒,以警 示世人节制。《内经》告诫世人要懂得保养精气使之盈满,时时驾驭自己的精神,而不能只知道追求感官的快乐,以致半百而衰。
《内经》于两千年之前发出的告诫在今天依然具有警示意义。今天物质的发达程 度远非古代能比,物欲的诱惑时时出现于人们面前。
一方面,是物质财富本身对人的诱惑力。人生活需要一定的物质财富,相对而 言,占有的物质财富越多生活就越富足、滋润。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是人与生俱来的天 性。另一方面,经常有人以物质利益来诱惑你,以期获得非法的利益。被物欲诱惑, 从养生角度看也是错误的。
每个人都是有限的个体,人的物质需要是有限的,是应该有节制的。在生活上不 要有过分的奢求,能够满足我们基本的衣食住行就可以了。如果缺乏自制能力,放纵 欲望,虽然会得到短暂的满足,但终究会毁坏自己的身体和健康。如果再违法乱纪更 要受到党纪国法的制裁。这样,就把自己美好的而且是唯一的人生毁坏了。实在是不 值得啊!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