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樊树志作品:重写明晚史系列(全6册 崇祯传+江南市镇的早期城市化+明史十二讲+图文中国史+万历传+国史十六讲修订版)
》
售價:HK$
498.0
《
真谛全集(共6册)
》
售價:HK$
1156.4
《
敦煌通史:魏晋北朝卷
》
售價:HK$
162.3
《
唯美手编16:知性优雅的编织
》
售價:HK$
54.9
《
情绪的惊人力量:跟随内心的指引,掌控情绪,做心想事成的自己
》
售價:HK$
50.4
《
棉的全球史(历史·文化经典译丛)
》
售價:HK$
109.8
《
超越百岁看这本就够了
》
售價:HK$
55.8
《
亚洲戏剧史·南亚卷
》
售價:HK$
143.4
|
編輯推薦: |
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缺少逻辑意识,对概念、定义没有认真、准确的把握,往往以修辞性的抒写代替定义,不得要领,似是而非,以致学生作文常常写得飘忽,不切题;思维不清晰,思路凌乱,以致层次不明。本书所展示的是如何找到高考作文写作的切入点,以生动的例文和精彩的教例进行正反对比,告诉你正确的理性逻辑思维方法,对高考作文教学和考生学习很有帮助。
|
內容簡介: |
中学生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很多中学语文老师对此处于无作为状态。本书以中学生应知应会之逻辑常识为基础,将其与议论文写作实践相结合,讲解如何以正确的思维方法认识问题,或推导结论,或归纳思想,从理论认识到操作实践建成一个以逻辑思维指导的高考议论文写作架构,既有现实的应考功利意义,又对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有深远意义。全书以生动的例文和精彩的教例,对高考教学和考生学习很有帮助。
|
關於作者: |
徐江,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积极关注并致力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是当下中学语文教学界的先锋人物。他尖锐地批判中学语文教学的无效,言辞振聋发聩,激烈程度备受争议;他身体力行为中学老师上示范课、指导课,其心系中学语文教学的真诚和执著令人感动。他的声音被《中国青年报》《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与研究》等著名报刊宣传与关注,被称为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颠覆者;他自称是闯进语文教学苑地的一匹狼,就是要逐鹿,让老师们动起来。
|
目錄:
|
从一个大问题的讨论看逻辑思维教育的意义
卢锡泽高永利1
第一讲 定义是论证深入下去的首要条件
一、关于定义本身的定义
二、应试中定义之错误表述
三、定义对于论说如同决议对于行动
四、以定义为纲有序写作
五、怎样下定义
六、教学对话
第二讲划分,要有同一的标准
一、什么是划分
二、划分在写作中的作用
三、以划分意识解析高考作文《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四、运用划分原则正确应试
五、教学对话
第三讲选言思维寻找恰当的应对思路
一、什么是选言思维
二、选言思维中的证伪排除
三、选言思维中的梯度比较
四、教学对话
第四讲假言思维的天马如何行于空
一、假言思维释义
二、怎样由这一个的条件推出那一个的判断
三、假言思维型高考作文试题应试
四、教学对话
第五讲同一,应试不可脱离的基准线
一、背离同一原则的错误例文
二、懂得同一律,有意诡辩巧写应试文
三、坚持同一,正确分析问题
四、教学对话
第六讲认清矛盾是是非非
一、矛盾信息是与非判断之三原则
二、矛盾信息高考作文学步车文例示范
三、教学对话
第七讲学点儿三步演进论证法
一、什么是三步演进论证法
二、从结论步倒推寻找前提步,构建三步演进框架
三、高考作文三步演进论证学步车例文
四、教学对话
第八讲类比,在陌生中寻找亲缘关系
一、什么是类比思维
二、经典文本中的类比思维回顾
三、类比思维在高考作文应试中的运用
四、教学对话
第九讲充足的理由是立论的根据
一、充足的理由是立论的根据
二、平庸人写《拒绝平庸》例文分析
三、实事求是,平庸人应拒绝拒绝平庸
四、教学对话
第十讲学习归纳生产思想
一、归纳推断是产生思想的主要思维方式
二、面对具体事物怎样进行归纳
三、归纳推断在写作中的运用
四、教学对话
后记
|
內容試閱:
|
样章|节选第十讲
通过归纳,把我们的经验从个别上升到一般,把具体概括为普遍,这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基本方式,是产生思想,特别是创造性思想的基本思维方式。这是人们写作赖以成功的基本能力。吉尔比说:归纳的特殊价值就在于它能够从有限的知识进行工作并能为它增加知识。(《经院辩证法》,第267页)归纳思维,为我们认识世界增值,为我们的作文加分。
二、面对具体事物怎样进行归纳
面对事物怎样进行归纳?这是一个复杂的能力展示过程,它不能用简单的语言全面详尽地概括之,我在这里只能以具体的案例、具体的经验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用康德的话来说就是提供具体的案例作为学步车。当然,我们所提供的案例也有明显的规律性导向,请中学老师注意引导练习。
1.注意因果关系探究。
下面我们以山东某《作文报》的真实资料来分析教者不懂这种归纳的要旨误导学生,使其不能成功地写作,同时指出应该如何从因果关系正确归纳出精妙的观点。
举下面一则材料来说:
星期天闲暇无事,乘兴来到塘边垂钓。半个时辰过去,未见鱼漂浮动。忽见对岸池边一群群鱼儿打花,好生热闹。我悄悄凑过去垂钓。然而,水花不见了,水面又恢复了平静。这时又见原来的地方鱼儿打花。复归,仍无所收获。于是,我再也不去追赶诱人的水花了。而是潜下心来垂钓,不多时,果有一尾鱼上钩。欣喜之余,悟出一理:
这个材料文字不少,但只要抓住关键词语潜下心来,就不难迅速而准确地提炼出符合原材料主旨的观点来,如脚踏实地,讲求实效三心二意,一事无成不要盲目见异思迁等。
辅导者所辅导首先是语句不通。如不要盲目见异思迁,本来见异思迁就是一个贬义词,批评当事人用心不专,有盲目的意味。不要盲目见异思迁就是告诉人不要盲目盲目。既然如此,那么就要明确盲目了。同时,所谓脚踏实地,讲求实效和三心二意,一事无成也是不切合事例的。因为钓鱼人在没钓到鱼的时候,他也是认认真真、实实在在地做钓鱼的事儿,而且很辛苦。他没有干别的事情,没有分心。所以,这些辅导提示都是错误的。教者的失误在于没有看懂材料,只做简单比附,以为来回逐鱼花是三心二意,没有脚踏实地,钓者失败的原因分析不对。其实他的失败就是经验不足,缺少定力,被鱼花所诱惑。
那么有人会问,你怎样判断事理呢?
我们要站在钓鱼人和鱼儿两者的立场上去仔细体会垂钓的全过程,要把再不去追赶诱人的水花和潜下心来合起来悟,去悟想我与鱼两者各自的动作与对方动作的关系。垂钓者逐鱼花儿而动,而鱼儿似乎是与他逗弄,要从钓鱼人与鱼儿互动的角度去想。这是庄子的思维,物我双方互相启示来体察、体味生活。于是,我的思想上就有了下面几句话:鱼我互钓也。逐鱼花儿,我为鱼钓也。定心神,鱼为我钓也。这思想之所来,其实并不神秘。这就是在潜意识中从矛盾双方互动的角度去思维各自的行为与对方的关系,所以这才有我与鱼心理互动的想象情景。其实这就是一种因果关系,揭示出这种因果关系就是归纳推断。把具体的钓鱼过程,上升为一种钓鱼的规律。英国哲学家吉尔比说:归纳有从结果出发到达原因的味道,但是如果更准确地说,它从事件出发,达到以一般规律的形式对他们的表达。(《经院辩证法》,第236页)这时,根据材料可以写成一篇有趣的小品文。请看下文:
说钓
徐江
余乘闲于塘畔学做钓翁。水草空处,见水花儿汎然,是鱼儿游动也。疾理竿丝,饵钩而下之。须臾,浮子寂然,水亦寂然。鱼何在?甚惑。望对岸塘畔,则水花儿汎然。起身趋之,饵钩而下之,亦同前也。视原钓处,则水花儿重汎然。复起身趋之,往返三焉。时近午,兜仍空空如也。而余气喘吁吁,无力再趋。于是,潜心坐而静待。约半时许,浮子动,起竿,则一尾鱼儿上钩矣。欣喜而悟:鱼我互钓也。逐鱼花儿,我为鱼钓也。潜心为之,则鱼为我钓也。此岂仅钓事乎?
鱼和我就是一对矛盾的双方,它们之间的斗争、转化,在鱼与我的互钓过程中可以想象到很多东西,看矛盾对立的两方谁的定力大,谁更能发挥自我的优势,不被对方牵着鼻子走,寓意深远。
2.化用名言。
比如,江苏省高考作文试题《人与路》,怎样巧妙地写好这篇应试文,人们往往又搬古人或搬外国人的事例,就是不会从现实生活中选取素材。若让我来写这篇应试文,很容易选取某些人走捷径的素材并且以人们熟悉的鲁迅的话语反其意而用之,作根据,写出下面的应试文:
那豁口,那小路
徐江
我家住在大学校园里面。学校为了加强对学生的生活管理,在学生活动区与居民活动区中间设置了一道铁隔栏。同时,在学生活动区一侧的黄土地上植了绿色的草皮。
开始,人们还讲点规矩,按照学校的要求绕道行走。大约过了一个来月,草坪一派生机,像一块翠绿的地毯铺在这里,很养眼。
可是好景不长。不知是谁勇敢地将铁栏的一根铁条锯断,使铁栏有了一个豁口。于是人们把脚踏进了草坪,大家都抄近道,在草坪上踩出了个人字:一撇是从豁口向教学楼走去,一捺是从豁口向教学楼西侧的运动场走去,这一撇一捺在距铁栏豁口10多米处是合在一起的。来来往往的人有大学生,也有居民。他们都是一个姿势向张狂伸着的铁条低头弯腰,斜着身子钻过豁口。
随着时间的推移,草坪上的草越来越绿,而小路上的草已经枯黄,人字愈来愈显眼。看到这个情景,真叫人心疼。于是,我写了张字条,贴在了豁口边的铁栏杆上:上帝创造了小草和我们,那就让小草和人们一起享受阳光,一起成长!请走大路!
又过了些日子,我去看豁口,字条已无踪影。但见小路已经溜光溜光的了,只有几棵草茎还直挺挺地立在那里,好像说这里曾经是草坪。
望着这人字小路,我想起了鲁迅的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里本不是路,但走的人多了真的成了路。我觉得这人字路是对人们的绝大的讽刺虽然是众多人走出来的路,但未必是正路,要警惕啊!
鲁迅先生的名言,几乎为有高中文化水平的人皆知。在《人与路》试题面前,描述那人人司空见惯的情景在公园的草坪上,在农民的庄稼地中人们往往走出路来。这时反用鲁迅先生的话,则可归纳出发人深省的道理来。其实,鲁迅先生的话,本身也是一种因果关系走的人多是因,成了路是果。草坪上的人字路,也是如此。只不过鲁迅先生的原话是褒义的,而本文则是贬义的。为什么这样平常的事,我们的考生就想不到呢?应试时,会说天边儿的话,会说历史上的话,不会说身边的话,教出这样的学生是不够应试教育标准的。
3.把个别上升为一般归纳成理。
这是归纳推断非常需要的一种能力。我们强调要成理,即归纳出规律性认识。
下面我们就以阅读《囚绿记》为例谈怎样归纳有关文中的道理来作阐述、诠释。我们喜欢陆蠡的《囚绿记》。尤其难忘绿藤被囚之后的表现,虽然仅仅几句话,但却显示出生命的顽强。文中是这样写的:每天在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
文章在摹状被囚的绿藤之表现时,有两个状态性副词值得重视,那就是总和都,还有时间词每天,这些词在修饰动词朝的时候,其强烈的程度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是一种有规律的整体反复出现的情形,这就更有力量地表达了绿藤顽强的生存性格。这个表现的表现性是当一个顽强的生命体被不可抗拒的外力压抑或控扼时,外力只能压抑、控扼它的躯体,但不能征服这个生命体按照自己的生存本性去生存的本性。这是一种发现,是该文本核心价值之所在。正如英国哲学家吉尔比所说:以一个归纳的概括结论进行一种解释或用它来预见阐述了一直总是如此的情况不是一直总不是如此的情况(《经院辩证法》,第274页),这样的判断应该被承认。我们在《囚绿记》阅读过程中生出了这样的思想,用一种生存本性的坚守来解释绿藤的表现。
上述关于生存本性的坚守这一思想是怎样体悟出来的呢?其潜在于头脑中的思维轨迹是怎样的呢?这就是我们要教学生的东西了,这里面真正蕴涵着对事物的判断智慧。学生学习解读课文,不仅要认识这些思想,认识这些道理,还要锻炼并且掌握产生这些思想的思维方法。
这里的思维活动其实就是一个抽象、概括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把囚绿这具体的感性的元素蒸馏掉,然后得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来。具体操作分为三步:
第一步,将整个事件的组成元素分解开来;第二步,将这些被分解后的具体元素所指对象向外延伸、扩大,作概念位移,上升到这些具体元素所代表的大类概念;第三步,综合、概括表述出事情所具有的启示思想。
比如《囚绿记》的归纳解读。
第一步疏理、分解故事的组成元素:有我,有绿藤,有囚禁行为(把绿藤拉进小屋),有藤尖、叶、茎须朝向窗外原来方向。
第二步,把分解出的故事元素向其上位所属大类概念迁移,即用大类概念将故事具体概念取而代之。比如:(1)把绿藤向其代表的大类概念上移可把它看作植物,再上升为一个生命体;(2)绿藤被我牵进小屋,可移为囚禁控扼;(3)我上移为外力;(4)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这一状态,本来就是一般植物所具有的向阳性,这种特性可用生存本性而代之;(5)总朝原来的方向就是坚守,外力也无法改变。
第三步,就是对前边被分解出的元素作上升位移之后的大类之间关系进行综合表述,从而对事件意义给予提炼,概括成为一则道理、思想或一种规律。前者把具体元素分解上移归结为大类是谓去具象、作抽象,后者将其关系综合整理是谓概括。这就是把感性的具体的事情上升为抽象的一般道理。于是,经过这一思维过程便可概括出一种生命生存的本相:一个顽强的生命体被不可抗拒的外力控扼时,外力只能压抑、控扼它的躯体,但不能征服这个生命体按照自己的生存本性去生存的本性。
这种抽象归纳的过程,其实就是追问以绿藤为代表的这类事物为什么在遭到囚禁时仍然顽强地保持它总朝窗外的方向这种特性的象征意义。能够这样将文本中的具体事例归纳成理,这才算会阅读,即把被给予的变成被思维的。
语文学习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这样的认识能力和概括能力。正如美国的一位艺术理论家阿恩海姆所说:一种真正的精神文明,其聪明和智慧就应该表现在能不断地从各种具体的事件中发掘出它们的象征意义和不断地从特殊之中感受到一般的能力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赋予日常生活事件和普通的事物以尊严和意义,并为艺术能力的发展打好基础。(《艺术与视知觉》,〈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第623页)文本提出需要思索的,我们要让学生有能力将其思索出来。但现实的语文教学,恰恰与此相悖。
我们就这篇课文,具体解释怎样把绿藤被囚之后的具体状况上升为一种普遍的抽象哲理,这种抽象、概括过程,其实就是归纳的过程。道理是这样归纳出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