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清洁
》
售價:HK$
65.0
《
组队:超级个体时代的协作方式
》
售價:HK$
77.3
《
第十三位陪审员
》
售價:HK$
53.8
《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HK$
155.7
《
Python贝叶斯深度学习
》
售價:HK$
89.4
《
启微·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
》
售價:HK$
78.4
《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
》
售價:HK$
67.0
《
十一年夏至
》
售價:HK$
76.2
|
內容簡介: |
书道中人论书法,有作《论书绝句》的传统。王文治、阮元、包世臣、康有为均有《论书绝句》之作,尤其是当代启功先生《论书绝句百首》,论书法艺术的方方面面,更是这方面的扛鼎之作。李樯选择了古体诗来表达自己对近现代二十位书家及书作的看法,因为古体诗这种体裁容量大,可以写得很长,同时比较自由,格律限制相对而言不太严格,这样能够畅所欲言。他对前人的赞扬没有过头话,没有空洞的,不着边际的吹捧。所批评的也有理有据。可以说是一种具有才情的、健康的书法批评。
|
關於作者: |
李樯,邹城市人。学者,书画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泰山文艺奖评委,山东省德艺双馨书法家,济宁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邹城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美协主席。主要学术专著有《秦汉刻石选译》《杞芳堂读碑记》《济宁汉碑考释》等。其中《秦汉刻石选译》获第三届泰山文艺奖等。2011 年起在《东方艺术》书法杂志开设古碑新考专栏。书法作品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各类展览,并于全国第三届楹联书法大展获奖。
|
目錄:
|
吴昌硕 ○一二
康有为 ○一八
齐白石 ○二四
黄宾虹 ○三○
李叔同 ○三六
鲁 迅 ○四二
谢无量 ○四八
郭沫若 ○五四
茅 盾 ○六○
潘天寿 ○六六
丰子恺 ○七二
张大千 ○七八
朱复戡 ○八四
梁实秋 ○九○
胡兰成 ○九六
文怀沙 一○二
启 功 一○八
冯其庸 一一四
王学仲 一二○
沈 鹏 一二六
曾来德 一三二
|
內容試閱:
|
李樯君来访,说是写了几首诗,请我看看,并且,要求写点介绍性的文字。我想年轻的书画家,多好写一些五、七言的绝句,做题画之用。可是这类作品,名为绝句,其实大多不合绝句的格律,其中比较普遍的毛病是平仄不调。说来这事很奇怪,小学一年级的上一学期,开始就学拼音,就讲声调。可是声调问题,往往成为一些人终生不可逾越的大山,这是什么原因呢?该不会是怪他们的小学老师吧!
当我打开李樯诗稿的时候,有些惊讶。他做的不是近体,而是二十一首古体诗。古体诗不仅篇幅大,内容多,需要更多的知识储备,而且也有它的不同于近体的形式要求。坊间所见介绍旧诗格律的书,都是讲近体的,还没有见到介绍古风体格律要求的书,就像欧洲海洋法系一样,没有成文的法典,只能遵循先例进行判案,也就是说,作古风体,在句式上,韵律和声调上,乃至常用语上,都要是有先例的,也就是前人曾经使用过的。否则,就作成鼓儿词和快板书了。其实鼓儿词和快板书也都各有其形式要求,更是外行人不能染指的领域。各行各业都是学问,俗谚说:不读哪家书,不识哪家字。古人云:能读千赋则善赋,能观千剑则晓剑。 能写出大体符合格式的古风体诗,必是读过不计其数的古诗的。
李樯的诗,词句清丽,篇篇古雅可诵。用典皆信手拈来,看似不太着意,其实都是有出处的。如关于康有为的诗,几乎句句用典。其中有古典,也有今典。有的地方暗用典故,如关于谢无量的诗中有矮纸斜行是馀事和细雨剑阁作闲吟两句,表面看来只是平常的叙述句,其实上句暗含陆游诗矮纸斜行闲作草,喻写字消遣;下句暗含陆游诗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喻作诗。有时用典只轻轻一点,并不和盘托出,如关于启功诗的赘语中说:由此想起了杜甫有名的那首绝句,在此不引也罢。读到这里读者自会知道,指的是王杨卢骆当时休,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里流。这样读者自己想起,比作者说出来,印象还深刻。这是他估计读者能知道的。有时他觉得他的读者,对比较生僻的典故可能不太熟悉,为免查找索解的困难,他便在赘语中加以解释,如关于梁实秋的诗中有掷果盈车不足数,轻衫侧帽拟不差。掷果潘安或许还有人知道,独孤信轻衫侧帽的故事,确实是古代史书中的边角料。工具书上都查不到的,他都一一在赘语中指明了出处。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他阅读范围之宽泛及阅读的熟练程度,都是很不错的。尤其是关于谢无量、李叔同和丰子恺三首中,透露出作者佛学造诣之深。凡此种种,都说明他学养深厚,按他的年纪,好像不该达此境界的。在当前年轻人于传统文化方面普遍粗疏、浅薄的情况下,他的出现有些另类。
至于内容,对于近现代以来二十多位书家的议论和批评,他的意见有的我很赞同,如对文怀沙老先生所说的公道话,如论及梁实秋对书法前途的先见,如宗教信仰对形成丰子恺风格的影响,都是很准确的。但也有许多议论不敢苟同,不论赞扬的意见或是指斥的意见,我都有不同意的地方。但是我总的来说赞成他的态度。他对前人的赞扬没有过头话,没有空洞的,不着边际的吹捧。批评也不避权威。所批评的也有理有据,假令被批评者本人再来,也得心服口服,无可争辩。有时说些题外的话,旁敲侧击几句,表现出作者的幽默感和夹枪带棒的调侃文风,也是颇露才情的。所批评的现象,圈内人自可心照不宣,圈外人不了解的也就不必多问了。书法界需要健康的批评,不论对故去的书家,还是现在还活着的人,都可进行公开的议论和评价,以代替那种表面上露骨的吹捧,背后却恶毒诋毁贬损的庸俗之风。
因为赞成他的态度,所以乐于为他的书写序。
张延龄
2017.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