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售價:HK$
132.2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HK$
80.6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HK$
121.0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HK$
60.5
《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售價:HK$
77.3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221.8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HK$
132.2
《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售價:HK$
80.6
|
編輯推薦: |
《教师读书的30种体验》分享了30位教师的读书经验:有个人阅读,也有共同阅读;有读专业类书籍的,也有读经典类书籍的;有教师自身的深度阅读,也有辅助课堂的师生共读
这些鲜活的教师读书经历表明:通过阅读,教师才能成长得更快,教师之路才能走得更远;教师的精神世界一旦拓宽,学生能到达的可能世界也就更为广阔。
|
內容簡介: |
读书与成长,是2017年黄浦杯长三角城市群教育科研征文评选活动的主题。阅读是教师工作的一部分,是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重要途径。《教师读书的30种体验》选编了30篇读书与成长征文的优秀获奖作品,分为一个人的阅读史、读名著山重水复、学理论知行合一、好读书更上层楼、道问学以文会友、大数据指点迷津等六章,分享了优秀教师们丰富多彩的读书生活和独到深刻的心灵感悟。
|
關於作者: |
张肇丰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研究员,《上海教育科研》杂志副主编,中国教育学会理论刊物分会副理事长。 徐士强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副所长,《上海教育科研》杂志常务副主编,副研究员,从事基础教育研究。
|
目錄:
|
前言 在阅读中成长
第一章一个人的阅读史
1.与书结缘
2.偷故事的孩子王
3.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4.落地的麦子也会长出新芽
5.阅读带领我走向远方
第二章读名著山重水复
6.结缘黑格尔
7.弗赖登塔尔伴我行
8.一本《三国演义》的化学反应
9.重读历史,感受人物
10.作家手稿的启迪
第三章学理论知行合一
11.从共读式翻译到课程式共读
12.遇见一个人,推开一扇门
13.新教师初入桃花源
14.师生共读《烂泥怪》
15.深度阅读与教学改进
16.活学活用心理学
第四章好读书更上层楼
17.点亮精神的后花园
18.沐浴书香,一路成长
19.我的深阅读之旅
20.打开专业阅读的三重天地
21.我的阅读三境界
第五章道问学以文会友
22.戏说伙伴共读
23.慢读书的故事
24.花小阅读生活创变记
25.我们拆书帮
26.主题式阅读
27.让我们一起朗读吧
第六章 大数据指点迷津
28. 松江区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阅读现状调查
29. 连云港市小学教师读书现状的实证研究
30. 少年宫教师专业阅读指导的实践探索
后记
|
內容試閱:
|
前言 在阅读中成长
读书是个永远时髦却难有新意的话题。对读书的价值和意义、读书的方法和技巧,以及书籍的个性化选择,古今中外数代人早已详细诠释和倾情推介,似乎无可争议。个人读书本属私人行为,当我们在公共领域热闹地讨论这件事的时候,说明读书本身也许已经有了问题。在当下,少有人看书,少有人看无用书,读书对大多数人来说,多少是件被迫的事情。
读书,是借由别人的文字,遇见自己,看见自己。教师无疑是读者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教师读书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在于它是不断迭代的。读书不仅丰盈了教师自己,而且惠及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教师读书产生的价值直接作用于教师,间接作用于学生,辐射到每一个家庭,最终对整个社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应。
正如本书选入的《作家手稿告诉我》的作者所言,教师的阅读决定了教学的高度,教学的高度决定了学生的高度。是的,教师的精神世界一旦拓宽,学生能到达的可能世界也就更为广阔。学生借由教师,多了一条通往浩瀚世界的道路,他们的各种可能性也被发掘出来,在发现自我和探究外界的路上有可能走得更远。我非常高兴地看到自己的阅读能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生命结合在一起,给他们的成长一个有力的注脚。这也是教师阅读的价值所在。诚哉斯言。
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读书是其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和路径。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和路径从即时见效的技能操练到潜移默化的阅读思考的转变,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由重形式到重内涵的转变。在每位教师翻阅书籍的瞬间,蝴蝶的翅膀已然扇动。
由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情境、起点、阶段等因素各有不同,各人的读书需求也不同,读书和发展的侧重点也会有很大差异。借用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概念,我们可以把教师读书目标和路径的差异称为差序阅读。 差序的原意是以自己为圆心,以与不同人的亲疏远近为半径,社会关系像水面上的涟漪一样层层推出去,形成一个个同心圆。所谓差序阅读,即以教师为圆心,以不同专业成长阶段的阅读需求和内容为半径,从小学科推向大世界。差序阅读不是一
条单向的线,它的序可错落,因为教师在不同阶段的发展侧重点不同,所要取得的阶段性目标不同,所以其在不同时期的阅读需要循环往复。
着眼于反映教师精神成长和行为改进过程这两点,差序阅读大致可分为以下三方面,这三方面在通常情况下呈纵向层级关系,有时也呈横向并行关系:(1)核心阅读围绕职业成长的精准阅读(本体性知识);(2)周边阅读促进职业发展的相关阅读(条件性知识);(3)跨界阅读涉及职业规划的扩充阅读(拓展性知识)。
1.核心阅读
教师最基本的核心阅读几乎等同于与学科教学相关的阅读,比如,阅读有关优秀教案、班级管理的方法与技巧等内容的实用书籍,目的是在学科教学或班主任工作上站稳脚跟。这类阅读主体一般是新教师,以实践问题为导向,旨在解决对教育教学的知其然;也有处于职业倦怠期的三五年以上的教师,他们能熟练操作教学,但对教学活动本身产生疲倦,甚至对教育工作有所质疑,需要回炉重造,这时他们会回过头来重新进行核心阅读。
新教师的忙碌多半由于业务不熟练,找不准重点。《作家手稿的启迪》的作者这么描述自己身为新教师时的状态:我貌似每天过得很忙,但跟师父比起来,我真正花在教学研究上的时间实则太少太少了。我的心片刻都没有安静过,疲于应付教学中的种种琐事。这时候需要勤学学科教学基本功,可以向师父学、向同行学,也可以向书本学,回到核心阅读。聚焦职业成长的阅读最终确在课堂教学上开花结果。我通过阅读作者的手稿,打开了视野,把握住了教材的精神实质。这样,我逐渐能够把握住语文教学重点、难点,我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深入、扎实,渐渐地呈现出了新面貌。
《深度阅读与教学改进》的作者则是另一种类型的案例。她为了重新点燃职业热情,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内容包括如何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通过何种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如何提升教师在教育教学上的创造力,等等。没有对比,就看不到差距,尽管她有几年教学经验,但是在阅读了戴夫伯格斯《教学需要打破常规: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创意教学法》一书后,她才了解到非常规教学的魅力,一个个让课堂充满众多令人惊讶的奇思妙想、让学生沉醉在你的讲课内容中的教学钩子,把课堂变成了学习的盛典礼堂。看到差距,心生动力。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书中的观点和案例来回盘旋在她脑海里,最终揉进她的课堂里。在真实问题的导引下,教师进行这种围绕职业成长的、既有深度又精准的阅读,再加以反思和再实践,最终大幅度提升了课堂教学艺术,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水平。
2.周边阅读
周边阅读是教师走出小学科、迈向大教育的必经之路。学科教师除了阅读本学科的教学设计文本之外,还需要阅读与学科相关的周边内容,作为对本职工作的支撑。
在《打开专业阅读的三重天地》一文中,作者从自身阅读经验出发,历数各种周边书籍带来的启发:从《故事知道怎么办:如何让孩子有令人惊喜的改变》里知道怎样运用故事解决孩子的问题;从《儿童的一百种语言》中学习观察和记录、反馈与交流在课程中的作用;从《创造性思维和基于艺术的学习学前阶段到小学四年级(第5版)》中知道班级的各个区域应该怎么摆布、要收集哪些方面的材料、对孩子有什么样的要求如是,超越学科的周边阅读源于学科而高于学科。
周边阅读看似离课堂教学远了,不直接提供学科教学或班级管理的方法,但是它们给出的条件性知识能够帮助教师更深入地理解儿童、更科学地构建儿童教育观、更有力地执行课程计划,是使教师职业发展可能跃上新台阶的有效途径。学科教师走出学科,从教育学和发展心理学的层面看教育;班主任走出班级管理,把学生置于可持续发展的脉络中,从终身教育的角度看学生;跳出教育教学领域,从一个学校的运行机制中反观课程建设、师生地位,教师也许会发现,在日常的本职工作周边,潜藏着诸多隐性支撑。
带中班的那个寒假,我刚刚阅读了《儿童的一百种语言》,对瑞吉欧教育模式很感兴趣,又找来了不少相关的书籍进行阅读,揣摩教师是怎么观察孩子的、观察所得又怎样应用于课程内容的进一步生发、怎样让幼儿成为课程的主导者。《儿童的一百种语言》不指导教师如何开展教学,但是它让你重新理解儿童;瑞吉欧教育模式无法生搬硬套,但是教师可以由此展开系列阅读,围绕这一主题读透内涵。周边阅读就像滚雪球,以周围材料优先,逐步推向远方,但正是每一片雪花的聚拢,使得雪球变大、变结实。
3.跨界阅读
做经师易,做人师难。教师要有不止于做经师的野心,才会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试图跳出教育看教育。这份野心促使教师自觉进行跨界阅读,获得交叉学科的视野,从非教育角度审视教育。有一名特级教师曾说,教师要有一只竖在教育圈外面的耳朵,听取外界声音,兼听则明,博采众长。
每一个领域自有边界,但无论边界如何清晰,它们又都可融合贯通向哲学。在哲学层面,每一个领域都可被观照。读哲学,读哲学家,都是费力费心的项目。《结缘黑格尔》的作者邓老师多年来知难而上研读黑格尔,读到具备了可以在哲学层面进行学科思考的能力。黑格尔不断地启发我对语文学科进行思考。对于言语与 语言,用黑格尔的有限与无限两个范畴及其关系的思想来解释,与韩雪萍、李海林等人的理解恰好相反:每一个人的言语必须遵守语言规则,言语的无限是量的无限,本质上还是要受到语言的限制,因而是假无限;语言在个人的言语之外独立存在,它不依赖于数学、物理等学科而存在,自己规定自己,因而是真无限。通过跨界阅读,邓老师在拓展之后再进行整合,生成了新的见解。
跨界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见识更多的他山之石,以期从新的角度或高度来审视教育,在一个更广阔的视野下回答属于教育的一些基本问题。语文界有两个长期争论的根本性问题:一是语文是什么,一是语文的性质。这两个问题都属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问题,西方古典哲学研究的正是本体论和认识论,而黑格尔是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把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学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用他的《小逻辑》和《精神现象学》的思想来解释语文的两大问题,应该说是一个正确的选择。跨界阅读选对书,也是阅读者水平的体现。跨界阅读不仅仅是用拓展性知识武装大脑,它最大的价值在于帮助教师沉淀出一种思考方式。积流成河,所有的努力都可以被看见。
最好的阅读状态是与文本对接,与不在场的作者对话,彼此平视,进行一场无形的、旗鼓相当的较量。较量的背后是读者拥有与文本匹配的相应的知识储备,具有相当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抵达作者已经呈现的意思和背后的暗示。在这样的较量中,阅读者有可能获得最大程度的成长,与作者互为知遇之人。
书籍带我们进入另一个世界,一个脚步从未丈量过但灵魂已光临过的世界。每位教师都可以找到适切自己的书籍,有的教师手拿针线,致力于把学科知识串联成链,在断线处学习如何衔接;有的教师站在学科间回溯教育理想,试着打通理论和实践的隔阂;有的教师跨界吸收养分,离开教育看教育,以全局观审思教育发展的方向;班主任试图用心理学和管理学武装自己,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洞悉教育的本质。读书于教师,无非是在不同主体身上、不同发展阶段,以不等长的半径画圆,圆周所及,成长所及。
吴宇玉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