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拯救免疫失衡
》
售價:HK$
55.8
《
收尸人
》
售價:HK$
72.8
《
大模型应用开发:RAG入门与实战
》
售價:HK$
89.4
《
不挨饿快速瘦的减脂餐
》
售價:HK$
67.0
《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售價:HK$
110.7
《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售價:HK$
132.2
《
化妆品学原理
》
售價:HK$
55.8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HK$
47.0
|
編輯推薦: |
1、内容与时俱进,体现现代数控机床及刀具的新技术和新成果。 2、从数控加工生产实际的角度出发,重要介绍刀具的使用。实用性强。
|
內容簡介: |
本书从数控加工实际生产的角度出发,以切削理论为基础,以掌握数控机床刀具使用技术、发挥数控机床效能为目标,详细介绍了现代数控机床的发展、种类特点和工作的可靠性,数控机床刀具材料的种类、性能和选用,分析了数控车削刀具、数控孔加工刀具、数控铣削加工刀具和数控复合刀具的种类、特点及合理使用等。同时,结合国内外*发展成果,介绍了数控工具系统等内容。本书适用于大、中专及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和从事数控加工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既可作为教材,也可作为从事数控技术应用、CADCAM技术应用和模具设计与制造人员的培训用书或技术参考书籍。
|
目錄:
|
第1章概述1
1.1数控刀具发展状况1
1.1.1我国数控刀具技术的现状1
1.1.2数控刀具技术的发展2
1.1.3数控加工对刀具的要求3
1.2数控刀具的种类及特点4
1.2.1数控刀具的种类4
1.2.2数控刀具的特点5
1.3数控刀具的失效形式及可靠性6
1.3.1数控刀具的常见失效形式及其解决方法6
1.3.2刀具失效在线检测方法7
1.3.3数控刀具的可靠性8
1.3.4数控刀具的选择原则8
第2章数控刀具材料9
2.1数控加工对刀具材料的要求9
2.2高速钢10
2.2.1通用型高速钢10
2.2.2高性能高速钢11
2.2.3高速钢的选用13
2.3硬质合金钢刀具材料14
2.3.1硬质合金14
2.3.2硬质合金性能特点14
2.3.3钨钴类硬质合金16
2.3.4钨钛钴(WC-TiC-Co)类硬质合金19
2.3.5含碳化钽(碳化铌)的硬质合金21
2.3.6碳化钛TiC基硬质合金22
2.4金刚石刀具材料23
2.4.1金刚石刀具材料的种类23
2.4.2金刚石的性能特点及其应用24
2.5立方氮化硼刀具材料24
2.5.1立方氮化硼刀具材料的种类24
2.5.2立方氮化硼刀具材料的性能、特点24
2.6陶瓷刀具材料25
2.6.1陶瓷刀具材料的种类及应用25
2.6.2陶瓷刀具材料的性能、特点26
2.7涂层刀具材料26
2.7.1涂层刀具26
2.7.2涂层工艺27
2.7.3涂层种类28
2.7.4刀具涂层的选择28
2.7.5涂层高速钢刀具29
2.7.6涂层硬质合金刀具30
2.7.7刀具的重磨与再涂层30
第3章数控车削刀具32
3.1数控车削刀具的类型32
3.1.1按车刀用途分类32
3.1.2按切削刃形状分类32
3.1.3根据车刀结构分类33
3.1.4常用数控车刀的刀具参数33
3.2机夹车刀35
3.3可转位车刀36
3.3.1可转位车刀的组成及特点36
3.3.2机夹可转位式车刀的夹紧方式36
3.3.3可转位车刀使用注意事项37
3.3.4可转位车刀表示方法38
3.3.5可转位车刀几何角度的选择43
3.3.6可转位车刀的选用44
3.4机夹可转位式外圆车刀47
3.4.1机夹可转位式外圆车刀的ISO代码47
3.4.2复合压紧式可转位外圆车刀48
3.4.3螺钉压紧式可转位外圆车刀48
3.5机夹可转位式内孔车刀(镗刀)49
3.6机夹可转位式螺纹车刀51
3.6.1螺纹车刀分类及应用范围51
3.6.2螺纹车刀结构形式及基本尺寸51
3.6.3机夹可转位式螺纹车刀代码52
3.6.4机夹式螺纹车刀切削用量的选用55
3.7切断(槽)刀56
3.7.1切断槽刀的功能与分类56
3.7.2使用注意事项57
3.8数控车削加工中的装刀与对刀技术58
3.8.1车刀的装夹步骤和装夹要求(以外圆刀为例)58
3.8.2数控车床常用的刀架59
3.8.3机夹可转位车刀的安装59
3.8.4对刀方法61
3.9加工不同材料工件车刀的选择62
3.9.1淬火钢的车削62
3.9.2不锈钢的车削63
第4章数控加工中孔加工刀具67
4.1钻削过程及其基本原理67
4.2孔加工刀具的分类和用途68
4.2.1在实体工件上加工出孔的刀具68
4.2.2对工件上已有孔进行再加工的刀具69
4.3麻花钻70
4.3.1高速钢麻花钻70
4.3.2群钻74
4.3.3硬质合金麻花钻74
4.4深孔钻75
4.4.1深孔加工的特点75
4.4.2深孔钻的分类及其结构特点76
4.5铰刀78
4.5.1铰刀的分类78
4.5.2铰削特点78
4.5.3高速钢铰刀79
4.5.4硬质合金铰刀82
4.5.5铰刀的使用技术83
4.6镗刀83
4.6.1粗镗刀84
4.6.2精镗刀84
4.6.3多刃镗刀86
第5章数控铣削刀具87
5.1概述87
5.1.1铣刀的种类及用途87
5.1.2铣刀的几何参数92
5.1.3数控铣刀的基本特点95
5.1.4数控铣刀的基本要求95
5.2铣削原理96
5.2.1铣削方式96
5.2.2铣削要素和切削层参数97
5.2.3铣削力和铣削功率100
5.3数控加工中常用铣刀及代码102
5.3.1数控可转位铣刀刀片及铣刀代码102
5.3.2面铣刀104
5.3.3立铣刀110
5.3.4其他铣刀114
5.4可转位铣刀的合理选用118
5.4.1可转位铣刀的结构119
5.4.2可转位铣刀的角度选择119
5.4.3可转位铣刀的齿数(齿距)120
5.4.4可转位铣刀的直径121
5.4.5刀片牌号的选择121
第6章数控复合刀具123
6.1数控复合刀具的分类形式123
6.1.1数控复合刀具的概念123
6.1.2数控复合刀具的分类125
6.2数控复合刀具材料127
6.2.1数控复合刀具刀体的材料127
6.2.2数控复合刀具切削部分的材料127
6.2.3数控复合刀具中的新技术131
6.3数控复合刀具的应用132
6.3.1数控复合刀具的设计原则132
6.3.2数控复合刀具的切削加工特点132
6.3.3在加工中心上使用数控复合刀具加工箱体零件133
6.3.4使用攻丝-倒角数控复合刀具加工螺纹孔134
6.3.5使用数控复合刀具加工差速器壳体零件134
6.3.6使用数控钻-铰复合刀具加工汽车制动鼓135
6.3.7使用车螺纹-平端面数控车削复合刀具加工石油套管136
第7章数控机床工具系统137
7.1概述137
7.2机床与工具系统的接口及其标准137
7.2.1镗铣类数控机床与工具系统的接口及其标准137
7.2.2车削类数控机床与工具系统的接口及其标准143
7.3镗铣类数控机床用工具系统(TSG)143
7.3.1TSG工具系统图144
7.3.2TSG工具系统中的工具型号命名规则144
7.3.3TSG系统的镗孔类工具146
7.3.4TSG系统的装铣刀工具147
7.3.5TSG系统的装莫氏柄工具148
7.3.6TSG系统的装圆柱柄工具149
7.3.7TSG系统的钻孔攻螺纹工具150
7.4镗铣类模块式工具系统(TMG)151
7.4.1TMG名称代号及模块型号表示规则151
7.4.2TMG21模块系统图153
7.4.3TMG21的主柄模块154
7.4.4TMG21的中间模块156
7.4.5TMG21的工作模块157
7.4.6国外的TMG工具系统161
7.4.7镗铣类工具系统的选用162
7.5数控车床工具系统163
7.5.1通用型数控车削工具系统163
7.5.2更换刀具头部的数控车削工具系统166
7.6数控刀具的预调及在线检测167
7.6.1刀具预调仪167
7.6.2刀具的预调方法168
7.6.3刀具管理系统169
7.6.4数控刀具的在线检测170
参考文献173
|
內容試閱:
|
目前,随着我国数控机床用量的增加,现代切削加工朝着高速、高精度和高强度切削方向发展。数控机床刀具与工具系统的性能、质量和可靠性以及刀具管理系统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我国制造业数百万台昂贵的数控机床生产效率的高低和加工质量的好坏,也影响到整个机械制造工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本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经过反复的实践与总结,在收集国内外大量现代数控刀具最新技术发展成果的基础上编写的。现代数控机床刀具、工具系统和刀具管理系统是发挥数控机床加工效率、保证加工质量的基础。只有先进的数控机床,没有与之相配套的先进刀具、工具系统和刀具管理系统,或者没有掌握刀具的合理使用技术,数控机床的效能就得不到充分发挥。本书正是从数控加工生产实际的角度出发,以基本的切削理论为基础,以掌握数控机床刀具合理使用技术、发挥数控机床效能为目标,首先介绍了现代数控机床的发展、种类特点和工作的可靠性;再介绍了数控机床刀具材料的种类、性能和选用;然后分析了数控车削刀具、数控孔加工刀具和数控铣削加工刀具的种类、特点及合理使用技术等;同时,结合国内外数控工具系统的最新发展成果,介绍了数控工具系统。本书以实用性为主,兼顾系统性,具有信息量大、内容全面等突出特点,可供机械制造行业的机械加工工艺人员和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有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科院校师生参考。本书由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浦艳敏、牛海山、衣娟编著。其中,浦艳敏编写第1~第3章,牛海山编写第4、第5章,衣娟编写第6、第7章。另外李铁石、龚雪、郭玲、李晓红、何立、姚乐、高晶晶、郭庆梁、王春蓉、闫兵、王宏宇、于水、杨伟等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帮助。由于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编著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