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女性主义先锋伍尔夫代表作 女性精神独立与经济独立的象征,做自己,比任何事都更重要
》
售價:HK$
44.6
《
泉舆日志 幻想世界宝石生物图鉴
》
售價:HK$
134.2
《
养育女孩 : 官方升级版
》
售價:HK$
50.4
《
跨界:蒂利希思想研究
》
售價:HK$
109.8
《
千万别喝南瓜汤(遵守规则绘本)
》
售價:HK$
44.7
《
大模型启示录
》
售價:HK$
112.0
《
东法西渐:19世纪前西方对中国法的记述与评价
》
售價:HK$
201.6
《
养育男孩:官方升级版
》
售價:HK$
50.4
|
編輯推薦: |
织物网点新技术上与传统的印版印花相比,利用了印刷品的四原色网点印花,减少了印版数量,提高了印品质量和精美度,便于实现计算机控制调色。
|
內容簡介: |
《织物网点印花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印花技术的发展、织物印花前处理、网版和网点的基本概念、网点印花理论、智能配色模型、网点印花的分色制版理论与实践、网点印花工艺技术和印花后处理技术等。《织物网点印花技术》可供纺织、服装、印刷、印染行业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和应用技术人员参考。
|
關於作者: |
刘昕,西安理工大学教授, ISOTC130注册专家,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全国印刷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今日印刷》技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印刷》技术委员会委员,21世纪普通高校包装科学技术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印刷技术协会副理事长, 陕西省图形图像学会理事
|
目錄:
|
1概述1
1.1织物印花的历史沿革1
1.1.1滚筒印花的历史沿革2
1.1.2筛网印花的历史沿革2
1.1.3转移印花的历史沿革3
1.1.4直接印花的历史沿革3
1.1.5半色调网点印花3
1.2颜色理论及织物印花适性的研究状况4
1.2.1颜色理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4
1.2.2三种颜色测量方法5
1.2.3网点呈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7
1.2.4织物网点印花适性的研究现状7
1.2.5网点印花中颜色测量的现状8
1.3网点印花的前沿研究方向8
2表面活性与吸附定理10
2.1表面活性10
2.1.1结构特征10
2.1.2分类10
2.2HLB值13
2.2.1基本概念13
2.2.2HLB值的求算14
2.3表面现象16
2.3.1表面张力与表面能16
2.3.2溶液表面的吸附20
2.3.3铺展与润湿20
2.4吸附定理22
2.4.1表面过剩量23
2.4.2吸附定理的应用23
3纺织原料及其特性26
3.1纺织原料分类26
3.1.1纺织纤维26
3.1.2纺织纤维分类26
3.2纺织原料的基本特性29
3.2.1基本概念29
3.2.2旋光性和对映异构34
3.3氨基酸和蛋白质36
3.3.1氨基酸36
3.3.2氨基酸的分类和命名36
4点呈色原理39
4.1网点与色彩再现39
4.1.1网点角度的影响39
4.1.2网点并列41
4.1.3网点叠合43
4.2彩色复制方程44
4.2.1原稿与印花密度的关系44
4.2.2彩色复制方程44
4.3网点印花46
4.4分色加网技术47
4.4.1网点形状47
4.4.2加网过程47
4.4.3数字加网技术51
5分色制版工艺技术55
5.1丝印制版55
5.1.1手工制版55
5.1.2打印制版56
5.1.3手雕制版56
5.2金属版制版法58
5.2.1电子刻制版59
5.2.2铜锌板感光制版59
5.2.3电镀制版59
5.2.4激光法制造金属膜片60
5.2.5金属丝网及金属膜的复合加工60
5.2.6圆网制版法61
5.3感光制版法61
5.3.1直接法61
5.3.2感光膜的涂布62
5.3.3间接法71
5.3.4直间法73
5.3.5三种制版法的比较76
5.4投影感光制版法79
6印花色浆的流变与触变性81
6.1基本概念81
6.1.1流变行为81
6.1.2触变现象83
6.2黏度和屈服值84
6.3液体的流变方程88
6.3.1幂律流动88
6.3.2欧基得流动89
6.3.3卡里奥流动89
6.3.4综合流变曲线89
6.3.5宾厄姆流动90
6.4色浆的触变性91
6.4.1流变曲线的滞后现象92
6.4.2格林触变基本方程93
6.4.3触变性的测定94
7织物流变学分析方法98
7.1织物流变学分析方法98
7.1.1弹性变形99
7.1.2黏性流动99
7.2黏弹性材料的流变特性100
7.2.1徐变现象100
7.2.2松弛现象102
7.2.3塑性流动103
7.2.4复合模型104
7.3织物压缩流变特性104
7.3.1织物压缩特性的实验105
7.3.2建立压缩的流变模型106
7.3.3织物压缩的流变方程107
7.3.4流变方程参量的确定109
7.4无压力与有压力渗透原理110
7.4.1微管流量(Hagenbach定律)110
7.4.2无压渗透(Washburn方程)111
7.4.3有压渗透深度112
7.5色浆渗透深度的测定113
7.5.1渗油的织物对光的吸收114
7.5.2透射光强法114
8网点印花呈色模型116
8.1色度学理论116
8.1.1色度学系统及色的测量116
8.1.2色密度与色度的转换121
8.1.3原色染料筛选的理论分析122
8.2织物表面光学性能的理论分析123
8.2.1织物光泽感空间模型123
8.2.2光泽度对色度的影响125
8.3织物组织结构对网点印花呈色影响的理论分析127
8.3.1织物毛细孔洞的描述指标127
8.3.2织物表面平滑度与印花平滑度129
8.4织物润湿性能对网点渗化r影响的理论分析132
8.5网点印花呈色数学模型133
8.5.1网点呈色基本原理133
8.5.2网点的数学描述133
8.5.3织物上网点呈色的数学模型136
8.5.4超静定呈色模型的求解方法139
9智能配色原理与方法141
9.1配色原理141
9.1.1基本光学原理141
9.1.2计算机配色形式146
9.2计算机配色系统152
9.2.1模拟匹配预测计算机152
9.2.2数字计算机匹配预测153
9.2.3计算机测配色系统介绍156
9.3纺织品智能配色基础数据建立160
9.3.1建立基础数据的染色或印花160
9.3.2建立基础数据的测色164
9.3.3基础数据文件编制及储存167
9.3.4纺织品染色的基础数据新概念167
9.4纺织品目标色测色及数据文件建立169
9.4.1纺织品目标色测色169
9.4.2编制目标色基础数据文件170
9.5纺织品智能配色的实施171
9.5.1配色配方计算171
9.5.2配色配方的选择171
9.5.3试染172
9.5.4修正计算172
9.5.5混纺纺织品智能配色174
9.6智能配色在其他行业中的延伸174
9.6.1涂料、油漆的智能配色174
9.6.2印刷油墨配色175
9.6.3塑料着色的配色175
9.6.4连续染色的在线色泽控制175
10网点印花后处理177
10.1染料印花177
10.2汽蒸机178
10.2.1间歇式汽蒸机178
10.2.2连续汽蒸机179
10.3固着的机理181
10.3.1术语和性能181
10.3.2汽蒸时染料的固着181
10.3.3高温汽蒸185
10.4其他固着技术186
10.5洗涤工序186
10.5.1聚酯织物上的分散染料187
10.5.2尼龙织物上的酸性染料187
10.5.3纤维素纤维织物上的活性染料188
10.5.4聚酯-纤维素纤维混纺织物上的分散和活性混合染料189
10.6洗涤设备189
11网点印花故障及其排除192
11.1糊版192
11.2色浆固着不牢193
11.3网点边缘缺陷194
11.4着色力不匀194
11.5针孔194
11.6气泡195
11.7网痕195
11.8网印位置不精确196
11.9叠印不良196
11.10成品色浆膜尺寸扩大196
11.11色浆膜龟裂196
11.12洇墨196
11.13背面粘脏197
11.14粘页197
11.15网印版漏墨198
11.16图像变形198
11.17色浆扩散198
11.18飞墨198
11.19静电故障198
参考文献200
|
內容試閱:
|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纺织纤维原料、纺织产品、纺织生产技术都经历了重大创新与变革,纺织品印花技术也在日新月异。为适应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和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作者根据多年的科研工作,在总结国内外先进印花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完成了这本书。织物网点印花技术是轻工技术与工程(印刷复制技术)和纺织科学技术(印花技术)等学科交叉发展的结果。该技术主要结合了印刷复制技术中四原色网点印花的基本理论和纺织科学技术中纺织原材料的基本印前处理方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预期应用前景较为广阔。本书所提出的理论具有创新性,实验均采用高技术的手段,易于掌握,易于推广;由于采取四原色网点印花取代传统的色块印花,网版数量大幅减少;由于操作简便,劳动强度低且不需对现有印花设备做较大的改进,所以投资少,见效快。因高新技术含量高,低能耗、无污染,在近几十年内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装饰品和服饰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息息相关。网点印花是织物印花技术上的一次变革,也是中国在印花工艺方面走在世界前沿的一次尝试。本书不仅汇集了作者的主要研究成果,也收入了当今世界印刷领域较先进的技术和理论;研究成果可直接用于指导生产,并可获得高质量的精美网点印花产品。本书由刘昕、陈海生和刘雷三位作者合作撰写。其中:1.3节、2.4节、第6~9章由刘昕撰写;1.1节、1.2节、2.1~2.3节、第3章、第5章由陈海生撰写;第4章、第10章和第11章由刘雷撰写。全书由刘昕统稿。本书在编撰的过程中,得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教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得到了孙润军、张二虎、颜悦、苗丽琚和别敏绒等同志的全力指导与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作者学识和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读者给予批评指正,以便我们及时修正和提高,谢谢。著者2017年11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