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经济特区蓝皮书:中国经济特区发展报告(2017)

書城自編碼: 315219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經濟中國經濟
作者: 陶一桃
國際書號(ISBN): 9787520122320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03-01


書度/開本: 16开

售價:HK$ 139.2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最好的教养:别错过孩子的4~7岁成长关键期
《 最好的教养:别错过孩子的4~7岁成长关键期 》

售價:HK$ 57.3
给孩子的语文四书:语文原来可以这样学(全四册)
《 给孩子的语文四书:语文原来可以这样学(全四册) 》

售價:HK$ 170.2
人海之间:海洋亚洲中的中国与世界
《 人海之间:海洋亚洲中的中国与世界 》

售價:HK$ 69.6
这里是中国(3):华夏文明史诗
《 这里是中国(3):华夏文明史诗 》

售價:HK$ 233.6
伟大的中国奇迹:给孩子的古建筑解剖书(全8册)
《 伟大的中国奇迹:给孩子的古建筑解剖书(全8册) 》

售價:HK$ 431.9
Fundamental of Physics(7th Edition) 基础物理学(第7版)(改编版)
《 Fundamental of Physics(7th Edition) 基础物理学(第7版)(改编版) 》

售價:HK$ 104.7
全2册历史不忍细看一本书读懂中国史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现代史通史书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中国史历史类书籍
《 全2册历史不忍细看一本书读懂中国史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现代史通史书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中国史历史类书籍 》

售價:HK$ 96.6
再见杨德昌:台湾电影人访谈纪事
《 再见杨德昌:台湾电影人访谈纪事 》

售價:HK$ 112.7

 

內容簡介:
《经济特区蓝皮书》是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组织完成的关于中国经济特区发展形势的权威性著作。书中针对经济特区一年来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环境、创新、改革等方面的进展及面临的问题、挑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建议,是研究中国经济特区的重要史料来源和经济特区研究的权威性成果。
關於作者:
陶一桃,女,满族,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经济特区问题研究专家,师从著名学者胡寄窗先生。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会评专家;南开大学兼职教授、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广东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深圳市国家级学术领军人才、深圳大学理论经济学学科带头人、深圳大学领军学者;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广东经济学会副会长;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现任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深圳研究院院长。
目錄
中国三大湾区经济带比较及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带中的地位与作用(代序)/001
Ⅰ 总报告
1 中国经济特区发展年度报告/001
一 2017年经济特区发展的基本背景/002
二 经济特区进展与评述/002
三 经济特区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和机遇/012
四 下一年发展路径与注意的问题/013
Ⅱ 专题研究报告
2 中国经济特区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报告/015
3 中国经济特区资源效率与可持续发展报告/042
4 中国经济特区创新发展报告/061
5 中国经济特区社会保障发展报告/082
6 中国经济特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报告/101
7 中国经济特区金融产业发展报告/117
8 中国经济特区文化产业发展报告/139
Ⅲ 特区发展分述报告
9 深圳经济特区发展报告/152
10 珠海经济特区发展报告/170
11 汕头经济特区发展报告/186
12 厦门经济特区发展报告/194
13 海南经济特区发展报告/205
14 上海浦东新区发展报告/227
15 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报告/241
Ⅳ 特区发展动态考察报告
16 前海发展报告/257
17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272
18 中国图们江地区外商投资发展报告/288
19 深圳湾区经济发展报告/301
20 新疆新兴经济特区发展报告/313
21 欧洲经济特区发展报告/330
22 后记/338
內容試閱
中国三大湾区经济带比较及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带中的地位与作用(代序)
陶一桃
陶一桃,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中国对外开放的制度环境和经济社会基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社会也正在以坚实的步伐走进世界经济的大格局,并在世界经济中处于越来越显著的地位。在深化改革和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湾区经济不仅是一种新的开放模式和发展理念,是继特区、自贸区之后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区域引擎,而且还肩负着探索国际区域合作的可行模式;探寻共同繁荣、分享发展的有效方式;开拓以开放促改革的制度变迁的创新路径之使命。
一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带的提出
粤港澳大湾区是指由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在2017年3月5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郑重提出,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订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
其实,9年前粤港澳大湾区的设想,就已经进入国家深化改革开放的整体规划之中。自2008年提出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以来,一直得到中央和地方的高度重视与持续推进。2009年完成的《大珠三角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研究》,就已经把湾区发展计划列为空间总体布局协调计划的一环,并提出四项跟进工作,即跨界交通合作、跨界地区合作、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和协调机制建设。2014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湾区经济的概念;2015年一带一路顶层设计提出要深化港澳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2017年3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上升为国家战略;2017年6月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论坛在香港举行;2017年7月《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正式签署。
中央关于粤港澳湾区经济带的建设有四大目标和七大构想。所谓四大目标又可称为四个实现,即实现人员自由流动、实现贸易自由流动、实现资金自由流动、实现信息自由安全流动。所谓七大构想是指:(1)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发挥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优势,带动大湾区其他城市共建世界级港口群和空港群。共同推进包括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粤澳新通道等区域重点项目建设。(2)进一步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落实内地与香港、澳门CEPA及其系列协议。推动扩大内地与港澳企业互相投资。鼓励港澳人员赴粤投资及创业就业。(3)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优化跨区域合作创新发展模式,构建国际化、开发型区域创新体系。(4)构建协调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充分发挥大湾区不同城市产业优势,推进产业协同发展,完善产业发展格局,加快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5)共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推进区域旅游发展,支持澳门打造旅游教育培训基地,共建健康湾区,完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合作机制,建设绿色低碳湾区。(6)培育国际合作新优势。充分发挥港澳地区独特优势,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经贸、金融、生态环保及人文交流领域的合作。(7)支持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推进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等重大粤港澳合作平台开发建设。支持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中山粤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等合作平台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布局的正式确立,意味着中国新一轮发展战略的较为成熟的区域布局业已形成。同时,由自然与政治因素所共同决定的独特的地缘地位、由率先发展所致的优质要素禀赋及优化产业结构因素,都使粤港澳大湾区不仅肩负着与港澳深度合作、协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历史使命,而且还将继续以持续创新的生命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的原动力和对外开放的活力,在深化改革和实践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独特功能与作用。
二 我国三大湾区基础数据比较
湾区经济作为重要的滨海经济形态,是当今国际经济版图的突出亮点,是世界一流滨海城市的显著标志。国际一流湾区如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等,以开放性、创新性、宜居性和国际化为其最重要特征,具有开放的经济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和发达的国际交往网络,发挥着引领创新、聚集辐射的核心功能,是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引擎。
中国的三大湾区包括环珠江口湾区、环长江口湾区和环渤海湾区。环珠江口湾区又称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中国最发达的经济区域之一。地理上包括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肇庆、江门、中山和东莞九个城市,简称9 2。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先试地区,这里不仅已经成为当今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世界知名的加工制造基地和出口基地、世界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区之一,而且还承载着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所沉淀下来的可贵的政治资本、精神财富和文化力量。
环长江口湾区又称为长三角经济圈,被誉为中国的金三角。其核心城市包括上海、南京、杭州、宁波、舟山、绍兴、嘉兴。这里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同时又是具有深厚的现代商业文明、广泛的国际知名度和认可度的城市群,它们的发展繁华在相当长时期曾是中国近现代史的标志。
环渤海湾区又称环渤海京津唐经济圈,包括天津、北京和雄安新区在内的河北省内的城市。渤海是一个内海,被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华北大平原C字形所环抱。沿岸13座城市,经济辐射面积遍及大半个中国,是东北、华北、西北和华东部分地区的主要出海口。从国外进口的设备、资金、商品从这里进入中国的北方市场。这些内陆腹地,涉及十几个省份,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40%。
从三大湾区的人口和土地面积来看:2015年上海杭州大湾区人口为5200.10万人,陆地面积为46386平方公里;粤港澳大湾区人口为6798.42万人,陆地面积56506平方公里;环渤海湾陆地人口为11205.07万人,地区面积217157.42平方公里。从三大湾区的国民经济总量和均量比较来看:2016年上海杭州大湾区GDP总和为56756.58亿元,人均GDP为10.98万元,地均GDP为1.22亿元平方公里;粤港澳大湾区GDP总和为92590.76亿元,人均GDP为13.88万元,地均GDP为1.64亿元平方公里;环渤海湾区GDP总和74612.59亿元,人均GDP为6.66万元,地均GDP为0.34亿元平方公里。从三大湾区的创新能力数据比较来看:2016年上海杭州大湾区每万人平均专利授权数为37.73项;粤港澳大湾区每万人平均专利授权数为38.47项;环渤海湾区每万人平均专利授权数为15.36项。从三大湾区的产业结构数据比较来看:2016年上海杭州大湾区第三产业占比61.18%、第二产业占比36.67%;粤港澳大湾区第三产业占比65.06%、第二产业占比33.58%;环渤海湾区第三产业占比57.53%、第二产业占比37.32%。从三大湾区的对外开放数据比较来看:截至2016年12月上海杭州大湾区进出口总额43997.41亿元,进出口总额与GDP的比值为77.52%;粤港澳大湾区进出口总额64901.88亿元,进出口总额与GDP的比值为70.1%;环渤海湾区进出口总额28515.93亿元,进出口总额与GDP的比值为38%。
从基础数据的比较中我们可以说,粤港澳经济带的形成是40年改革开放积累的结果,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契机,是中国社会由政策开放走向制度开放的自然选择,是由外向经济走向开放经济的必然路径,是构建中国政治经济新版图的伟大实践,更是中国道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 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一座城市独特的要素禀赋,决定了这座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独特作用的彰显与发挥。这里所谓的要素禀赋,不仅仅是指已拥有的经济要素的优势,而且还包括由于历史机遇而拥有的政治资源优势和制度性资本。作为中国最成功的经济特区,深圳正是这种稀缺要素禀赋的拥有者。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带中最富有活力的城市,深圳具有不可替代的制度变迁的示范效应,区域经济的引擎作用,集聚优质要素的虹吸效应,带动周边区域的扩散效应及创新驱动的引领作用。
笔者以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深圳可以发挥四方面的独特作用:其一,继续先行先试,为深化改革提供更深刻的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与制度安排。
湾区经济对中国而言绝不是简单的区域经济学的概念,而是中国经济持续40年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社会深化改革的必然产物,它与特区、自贸区一样,都担负着不同发展时期所赋予的不同内涵的改革目标与使命。湾区经济将以其自身的探索与发展,促进中国社会由政策开放走向制度开放,由外向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转型。
粵港澳大湾区的确立,首先就会把行政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比如非常现实的行政区划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矛盾,会在操作层面上显现出来。每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域是否会无地方主义地服从区域整体发展目标?区域公共物品和公共基础设施由谁付费?你的政绩是不是我的政绩?区域政绩是不是我的政绩?这样的一个区域共同体,是需要有一个每个成员都能认同的规则来约束的。如是,才有可能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合作效率,实现共同目标。所以在中央进行顶层设计的同时,更需要地方政府有胆略和智慧去实施制度创新,创造性地提供作为准公共物品的、能够被区域共同体所共同遵循的制度规则的设计与安排。深圳从它产生那天起就具有了率先改革、勇于担当的社会文化基因与政治品格。失去改革的勇气与精神,就不是深圳。
其二,充分发挥好自身经济结构优势,在带动、促进区域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同时,以虹吸效应和扩散效应继续发挥经济增长极作用。
1992年深圳就已经是一个民营企业占主导地位的城市。目前,深圳的民营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6%,占全市企业上缴税收的近50%,2015年深圳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2.8%。深圳民营企业中诞生了4个世界500强,20多个中国500强,主营收入超百亿元企业60余家,可谓名副其实的深圳经济的生力军、擎天柱。深圳这种大市场、小政府的社会格局,既是率先改革的历史收获,又是其可持续高速增长的制度环境与资本。深圳的发展不仅展示了市场的力量,更彰显了小政府的大力量,其本身就是对政府在市场经济中职能的最好诠释。那就是,政府提供包括制度、法律在内的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政府所营造的宽松、自由、法治的社会制度文化环境,是最好的制度资本与力量。
其三,充分利用好自身产业结构优势,成为驱动区域创新发展的引擎。
据最新出台的中国城市创新指数排行榜,深圳市依然高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北京、上海,广州、珠海分列第七名、第八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深圳香港地区以4.1万项国际专利数排名全球第二,东京横滨城市群以9.4万项位于第一,美国的圣何塞旧金山城市群硅谷所在地排名第三。创新不仅可以让一个社会拥有更多的财富与资本,不仅可以通过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来改善一国的贸易结构,不仅可以以减少资源消耗的方式创造价值,不仅可以为人类自身创造美好生活和神奇的未来,更重要的是它将改变人们的观念,并以观念的力量改变社会。从长远来看,创新给人类带来的文化和观念的收获甚至高于创新所创造的财富或产值。这或许就是深圳这座城市的生命力与魅力之所在。
其四,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真正用好毗邻香港的地缘优势,为香港与祖国大陆共同繁荣进一步消除制度文化障碍,建立共识通道,确立互信机制,提供平等机会,让分享发展与共同繁荣成为祖国改革开放的共同收获。
深港两地总计面积仅有3000多平方公里,但二者GDP之和达到4.08万亿元,相当于上海的1.48倍,是珠江口周边与杭州湾周边的总量之和,而珠江口周边地区GDP合计,相当于杭州湾沿岸的1.51倍。香港和深圳的人均GDP分别为29万元和16.74万元,明显高于上海,在湾区经济带城市中也处于领先水平,它们均可谓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带中,不可替代的具有高品质引擎作用的卫星城市,并共同构成了得天独厚的裙带增长极。笔者以为充分发挥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积极作用要做到以下三点:(1)借鉴香港体制优势,这是我们一直没有完成的课题;(2)反思以往某些惠港不惠民的政策失误,让香港居民公平分享祖国改革开放的福祉;(3)在一国两制大原则前提下,真正实现价值尊重,包容发展,和谐共享。
深圳完全有可能以中国硅谷之姿态,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中最具有辐射力和扩散效应的引擎城市,为从根本上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提供全要素的创新支撑。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又一个更大版图、更具整体规划意义的区域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极,又一个极具国际竞争力的,跨行政区域合作的社会发展的动力引擎。我们要进一步从制度上解决市场开放度大于社会开放度问题;要进一步从机制上解决人才国际化问题;还要更进一步从观念上明白,并不是任何改变都是改革,更不能以改革的名义回到计划经济的过去。不忘初心的根本就在于,真正铭记我们为什么选择了今天的改革开放之道路!
参考文献
1.《大珠三角城镇群协调发展报告出炉》,《南方日报》2009年10月29日。
2.许勤:《2014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深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2014。
3.《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2015。
4.李克强:《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2017。
5.《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国家发改委、广东省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2017。
6.王健羽:《2017年创新指数报告发布:深港地区列全球第二》,《环球时报》2017年7月26日。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