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李白传(20世纪文史学家李长之经典传记)
》
售價:HK$
45.8
《
津轻:日本无赖派文学代表太宰治自传性随笔集
》
售價:HK$
66.7
《
河流之齿
》
售價:HK$
59.8
《
新经济史革命:计量学派与新制度学派
》
售價:HK$
89.7
《
盗墓笔记之秦岭神树4
》
售價:HK$
57.3
《
战胜人格障碍
》
售價:HK$
66.7
《
逃不开的科技创新战争
》
售價:HK$
103.3
《
漫画三国一百年
》
售價:HK$
55.2
|
編輯推薦: |
1 作者为《崖边报告》《官墙里》作者,国内非虚构写作的新星。
2 全彩印刷,文笔醇厚,兼具文艺气息与新闻写作的震撼。
3 众多名家推荐:韩少功 高建群 梁 鸿 杨庆祥 温铁军 贺雪峰 祝东力 黄 灯
|
內容簡介: |
《陇中手艺》是一本献给追求质量至上的农民的书。陇中地处黄土高原中央,这里文化变迁的步伐迟缓,却也使许多民间习俗保留得相对完整。很多手艺寓技能于生活、汇故事于人情,富有温情和力量。
食物、草编、刺绣、剪纸这些手艺都是陇中群众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失的内容,有的关涉生活旨趣、有的关涉生命仪式、有的关涉宗教信仰;有的具有广博的民间基础,普通人都可以信手拈来;有的具有高深的美术价值,只有匠人才能驾驭完成;这些手艺有的获得了政府非遗保护,有的正在濒临灭失。
本书将描写25种手艺的故事,讲述匠人与手艺合二为一的故事,25种独特的生存状态与生活方式。
|
關於作者: |
阎海军,非虚构作家,甘肃省通渭人,著有《崖边报告:乡土中国的裂变纪录》、《官墙里:一个人的乡村和都市》。作品获得过第六届甘肃黄河文学奖一等奖,曾入围第十一届文津图书奖2015华文好书2015凤凰非虚构十大好书等。
|
目錄:
|
序
我从陇原走过i
前 言
生民在陇中iii
目 录x
浆水︱姚悦
陇中味道001
草缏︱张娟
延伸光阴的尺度010
绣花︱贾淑琴 阎小霞
平常日子里的亮色024
剪纸︱付忠明 景爱琴
巧手飞花036
春叶︱刘胜余
一纸春叶唤新春049
烙画︱王继属
烙铁下的焦浓重淡清061
推烟︱刘福俊
兰州水烟天下无075
织匠︱水生源
芜园难闻机杼声095
毡匠︱常明山
毡烂了,人不烂109
木匠︱孙刚
斫木为瓶122
木活︱阎瑞琪
一斧一刨一世界137
修庙︱康向阳
营造仿古建筑的栋梁149
捏兽︱张启云
泥土塑型的精灵166
砖雕︱刘勤如
装饰土木方寸间179
竹编︱邱仁
编提篮赢得生命尊严190
倒铧︱张海荣
最后的农耕利器202
铁匠︱刘发俊 贾学文
五匠之首已落沦217
石匠︱张耀阳
琢石成器225
皮匠︱李建国
祖传手艺成绝唱237
画匠︱阎小平
为了生命最后的体面249
纸火︱张顺福
给亡灵的虚意思271
吹匠︱刘三虎
声声悠扬诉衷肠285
阴阳︱陈玄西
出入生死场301
皮影︱杨永忠
三尺幕布沧桑世313
陶︱康存良
陶醉人生329
后 记344
|
內容試閱:
|
生民在陇中
一
邻居小伙伴的奶奶是一位接生婆。村里谁家生小孩,都要请她去接生。一把剪刀、几尺白布,就能迎接一个新生命。孩子生养顺利,接生婆把剪刀在煤油灯上烧一烧,算是消毒。一剪刀下去,母子分离。家里人端来两箩筐干透的黄土,踩碎,铺到炕上,产妇和孩子一道靠黄土吸去满身血污。
这是真实的陇中。1982年的产妇这样分娩,1992年还有产妇这样分娩。
进入新世纪,这种分娩方式才退出历史。尤其新农合制度在全国农村的推行,农村产妇分娩,基本都去了县、乡卫生机构,没有人再冒险请接生婆了。
分娩存在风险,在常人眼里充满恐惧和担忧。遇到难产或者大出血,接生婆通常束手无策,只能听天由命。一旦出现意外,大人小孩统统陨命的事也是常有的。邻居小伙伴的奶奶并没有学过医,也不懂医术,但胆大心细,她的在场能给产妇带去精神鼓励和心理暗示。久而久之,她成为大家不得不承认的接生婆。人们赋予接生婆安全期许,接生婆的匠艺效果远远大过实际作为。
理查德桑内特说:所有追求质量至上的劳动,都可以归入匠艺的范畴。
用一生做一件事,手艺人最显著的标志就是与时间相对抗,正是这种对抗生成真正的匠艺。像接生婆的职业一样,陇中大地事关安身、立命、宗教、文化、民俗的劳动技艺数不胜数,能称之为匠艺的自然也是难以计数。
时代进步,接生婆成为历史。所有的手艺,似乎都有和接生婆职业一样的命运,只是催化命运变革的动因不同而已。
二
陇中苦甲天下,左宗棠说完这话以后,陇中的地理文化概念就形成了。狭义的陇中只含定西全境。广义的陇中除了定西全境,还包含天水甘谷、武山、秦安;平凉静宁;白银会宁、靖远;兰州榆中。广义的陇中大致在洮河、黄河以东,关山往西,六盘山向南,渭河之北。这一区域均属黄土高原。
上去高山望平川,陇中到处是沟壑。从这个山头到最近的那个山头,没有四五个钟头难以实现。千沟万壑间,潜藏着无数的村庄,孕育着无数的生民。
非遗最丰富的地方,往往是环境最恶劣的地方,因为非遗恰恰是人和自然相对抗的时候产生的智慧。从事非遗保护的盖宏睿曾这样感叹。
陇中是关中与河西的连襟之地,是中原汉帝国凿空西域的前哨阵地。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融合在陇中大地此消彼长,贯穿了整个中国文明史,草原游牧文明与黄土高原农耕文明相互交融,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由于严酷的自然环境,这里文化变迁的步伐显得相对迟缓,以至于有许多民间习俗保留得相对完整。很多手艺寓技能于生活、汇故事于人情,富有温情和力量。
在一方水土难以养育一方人的陇中地域,贫瘠导致人们对物质有着透彻心骨的珍视,并逐渐形成了深刻的恋物意识。匠人用不断重复和练习培养的技艺创造物质、改造物质,自然是最受欢迎的人。以质优价廉为核心追求,陇中匠人传承的民艺满足了农民的生存需要和内心精神寄托,其意义既是文化的,也是文明的。
三
这本书调查的民间手艺包括草编、绣花、剪纸、石匠、铁匠、捏兽、砖雕、皮影、木匠、唢呐、阴阳、制陶等25种。这些匠或者艺都是陇中群众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失的内容,有的关涉生活旨趣、有的关涉生命仪式、有的关涉精神信仰。有的具有广博的民间基础,普通人都可以信手拈来;有的具有高深的美术追求,只有匠人才能驾驭完成。
本书不是行业代表的评比单、不是非遗保护的汇报稿,不是职人的赞歌、也不是手艺的挽歌,只是对陇中群众物质文化的真实记录,基于生活本身而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对手艺意义的阐释。这种寻找针对手艺的价值和手艺人的精神。这里的匠艺和人事,都是庄农人的灵性和活力。筛选的唯一标准,就是群众性:匠艺掌握者的群众性、匠艺服务对象的群众性。
列入这本书的手艺,绝不是陇中最精彩的匠艺,但绝对是最有群众基础、最有实用价值的匠艺。入选的人物,有的是多方打听得来的大匠人,有的是机缘巧合随意相遇的民艺传承者。有的依然在操持手艺养家
糊口,有的已经技艺离身,仅存记忆。
手艺人在乡间是最有社会声望的人,他们受人尊敬,能获得相对于种地而言更多的收入。每一位乡间手艺人,都是方圆几里地的能人。
四
物质的存在、精神的价值,手艺人除了正向的存在,还有现实的困境和精神忧郁。抛弃导向和价值宣示,我想更多地呈现手艺人的尊严和职业匠心。乡间手艺人不是单纯做好作品就可以了。很关键的一点,手艺人除了要有手艺匠心,还要有职业匠心。职业匠心和技艺匠心共同为他们赢得匠人尊严。
关于职业匠心,我将其概括为:为了保持手艺职业正常运转,而建立事关产品经营和社会交往的社会关系的能力。
具备职业匠心的手艺人,意味着是可以全面地、历史地对待别人的社交型专家。为了职业匠心,手艺人要有把技艺变成服务项目的一整套服务规则或者服务技巧。
陇中手艺的基本经营形式走艺,属于流动作业。走乡串户、踩千家门,应对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应对各种各样的人际交往,手艺人的底线是始终保持一颗平和的心:儒雅得体、言语和善。平和心修炼成型,就能享誉乡间。
比如唢呐匠、阴阳,走艺时必须懂礼节,善交际,一不小心失礼一次,就会砸了饭碗。有的手艺人因为贪杯,或是疏于礼节,而被人弃绝,终生不能再从事手艺;有的匠人尖酸刻薄,话多是非长,也很难有广博的走艺门路。
邻居接生婆的匠艺效果,其实也就是一种职业匠心。人们信赖她的热情、负责、友善,即使她的匠艺失手酿成大祸,人们也不会责怪她。我曾了解到,陇中有一位产妇分娩,主人请来了村医,村医看着产妇分娩基本结束,便和主人的亲戚朋友喝酒去了。但产妇产后大出血,放下酒杯的村医束手无策。产妇最终不幸身亡。这样的事,如果发生在法律秩序主控的城市里,村医必然要承担巨大的责任和后果,但是,陇中乡村是熟人社会:村医大摇大摆地离开,主人痛心地只能自认倒霉。村医比接生婆更具现代性,时间向前推溯,接生婆更不可能因为手艺的原因而担责。
更多时候,手艺人的社会声望,比技艺本身更重要。手艺再好,人品不好的话,也没人用,没人请。这是陇中农民对匠人职业匠心重要性的经典性评述。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即使手艺一般化,但如果品行好,犯了错的手艺人也能得到客户的原谅。
像那位村医一样,行医没结束,就贪杯饮酒,耽误了正事。尽管熟人社会的规则里村医不必为那位殒命的产妇担当责任,但是,他的失责,必然导致他的信誉大打折扣。
陇中手艺人身上体现的品质,是陇中乡间做人的典范。好的手艺人拥有好的社会声望,是乡间的道德权威。如果手艺人消失,不止是消失了一种技艺,更消失了一种社会秩序。
陇中乡间手艺人的走艺、传艺过程,都是这种乡间社会秩序的体现,检索手艺人的个人精神、生命故事,就能展示出手艺人群体背后的乡村社会秩序。
手艺人在乡间社会生活秩序里的意义,是较之政权、族权之外的另一大体系。人生老病死的逐阶段,都离不开手艺人的安抚。乡村社会维系的方式、方法,传统文化的传承、继扬,从物质和非物质两个方面的显现,他们最有发言权。手艺人带着世袭的意味,传承着家族与民族的文化。从这个角度看,他们在乡间社会代表的是最正统的主流价值。
出色的匠艺活动总是带有社会主义色彩,具有良好技艺匠心的手艺人,用同样良好的职业匠心团结了一种人与人互动、物与物交换的合作精神远非生产―消费逻辑所能粗暴概括的内涵。这是本书意图强调的观点。
五
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市场化,社会分工细化,物美价廉的商品进入乡村,手作品逐渐被代替,手艺人的世界渐趋宁静。乡下人追逐城市生活和城市文明,乡村的很多手作、仪式、表演变得不再拥有独一性。城市文明所向披靡,乡村文明不攻自破。人们对老手艺的抛弃,是文明的转场。现代文明进入乡村,与乡村价值混于一坛,在时代变迁的搅动中,必将沉淀出新的文化形态。
机器和规则更多地代替人力和人情,这是关于匠艺传承与消亡,乡村发展与变迁的真正问题。我们没有拒阻时代的能力,但我们也不能丢失好奇心。亚当对于夏娃的好奇心,一直推动我们去打开潘多拉盒子。今天,机器创作初露端倪,记者和作家的手艺也面临着挑战,人类更多的行业在电子技术面前将有新的灭失。这是人类好奇心不断延续的结果。因为好奇心,我们难免掀开人类自我毁灭的盖头(比如核武),我们只有期待未来的人更聪明,拥有解决未来问题的能力。我们的前人也曾抛弃过很多,但我们的前人为我们开创了更多,相信人类会把账目做成收支平衡。
罗斯金对现代工业机器的反感、对匠人手工的垂青,非常强烈;狄德罗《百科全书》也一样痛斥机器消灭了情感。在手工技能的经济史上,机器最初是朋友,最后往往变成了敌人。
我们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之中,对待巨变,哀挽大可不必,也于事无补。我们应当顺应时代潮流、拥抱时代潮流,不能说起手艺消失就痛哭流涕。更不能享受着现代文明成果,幻想着回到过去。时代潮流大浪淘沙,留下什么、带走什么、沉淀什么,自有结果。人类的一切都有自身遵循的规律。
像乡村接生婆接生那种匠艺的消亡,接替的是能够更加保障母子平安的分娩技艺。再比如,无人用铧证明二牛抬杠正在被抛弃,我们期盼多年的农业现代化能减轻农民的劳力痛苦。当看到倒铧术一样的手艺退出历史舞台时,多想想农民曾经的苦难,有些失去并不值得伤感。
六
与生产生活类手艺快速地、大面积地消退不同,服务于民间信仰的项目,则更为坚韧,有的项目甚至借着社会价值的多元化而越发扎牢了社会根基。这类项目可以归于民俗,但本质上与现代科学技术格格不入。
不论多么伟大的科技,不能服务于民间,农民对待未知世界的手段,往往停滞在最原始的状态。民间信仰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体系,关涉了复杂的心灵诉求、社会规律,必须多面向考察,才能描述得更全面一些。不得不提示:依附于民间信仰的有些项目存在蛊惑人心、愚弄百姓的嫌疑,此类非遗需不需要保护很值得商榷。
七
生民在陇中,艰难压抑着肌体,文化丰盈着精神。这本书,正是给人类最艰难环境下依然饱含激情、富于创新的乡间匠人们的致敬。生活本来就是在艰难中寻找希望的过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