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东法西渐:19世纪前西方对中国法的记述与评价
》
售價:HK$
201.6
《
养育男孩:官方升级版
》
售價:HK$
50.4
《
小原流花道技法教程
》
售價:HK$
109.8
《
少女映像室 唯美人像摄影从入门到实战
》
售價:HK$
110.9
《
詹姆斯·伍德系列: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美国图书评论奖”入围作品 当代重要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对“文学中的笑与喜剧”的精湛研究)
》
售價:HK$
87.4
《
武当内家散手
》
售價:HK$
50.4
《
诛吕:“诸吕之乱”的真相与吕太后时期的权力结构
》
售價:HK$
99.7
《
炙野(全2册)
》
售價:HK$
78.2
|
內容簡介: |
本研究选择了不同地域、不同行政层级和不同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四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各地由于城市化推进导致的撤村并居、农民上楼形成的村改居社区的空间变革、组织再造和秩序重建等基层治理问题。通过分析村庄在卷入城市化过程中物理空间的改变,及其所蕴含的社会关系的重组和社会秩序的建构分析了村改居社区作为一类新城城市基本单元被建构的过程,为城市化进程对农村社区的影响研究增加了空间维度。同时,通过跨省的多类型村改居社区的比较研究,本研究分析了在多种行动主体实践逻辑的动态塑造下,村改居社区的基层组织变革和新共同体秩序的形成过程,为我们认识村改居社区的特点和治理形成过程提供了详实的实证材料和丰富的地方实践案例。
|
關於作者: |
吴莹,1983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2009年获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学,主要关注城市化、基层治理、社区发展和住房政策等问题。目前已出版两本著作,并在《社会学研究》、Journal of Social Policy等中英文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
|
目錄:
|
第一章 导言:城市化进程中的基层社区
一 国家主导城市化下的撤村并居
二 作为城市新基层的村改居社区
三 如何观察基层重建:空间、组织与秩序
四 研究对象与方法
五 内容框架
第二章 因地制宜地上楼
一 城市化的多元推进
二 村改居社区类型
三 小结:多样化的村改居社区建设
第三章 空间的变革
一 转变中的村庄
二 布局与景观
三 公共空间
四 居家环境
五 小结:过渡性新型城市空间
第四章 组织的再造
一 基层组织:从农村到社区
二 村委会变形计
三 居委会的进驻
四 次级治理支持网络
五 小结:结构调整、权力重划与竞争合作
第五章 管理与服务
一 基层党建的挑战
二 村集体经济的改制
三 物业管理的引入
四 小结:以服务为核心的秩序重建
第六章 参与和认同
一 闲暇生活
二 重建共同体意识
三 成为城里人
四 小结:新市民的建构
第七章 结语:新基层的秩序重建
一 两套逻辑融合下的变革
二 变革适应:非冲突治理的达成
三 从村庄共同体到国家治理单元
四 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讨论
参考文献
后 记
|
內容試閱:
|
序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至今已历40年。经过40年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实力已经跃居世界前列,同时,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在发生剧烈的变化。无论将来的中国社会变成什么样子,这40年的变化无疑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
社会学对中国城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各种资源的再分配所导致的社会冲突和社会协调,这其中最为重要的研究大都是围绕征地拆迁展开的,这些研究可分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部分。自下而上的部分,是从以农民为中心的视角切入,研究农民在失地过程中与资本或政府发生的冲突及其抗争过程;而自上而下的部分则刚好相反,大部分从政府的视角切入,研究政府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土地征用、开放和出让过程中各种政策和行为的动机和结果。这两部分的研究有一个潜在的先后顺序,即自下而上的部分兴盛于21世纪初,而自上而下的部分则是最近几年研究的主流之一。这种顺序反映出社会学对城镇化认识的逐步深入的过程:由假设资本和政府是一些社会之外的利益集团,到进入政府或资本内部去分析和讨论其行为逻辑及原因。这种分析和讨论将城镇化中的土地纠纷放到整个中国的政治经济和发展战略背景中进行考察,一方面开拓了社会学研究的视野,另一方面逐渐脱离了社会学为底层抗争鼓与呼的政治立场,使得研究在走向深入和全面的同时,也保持了独立性和客观性,由此针对社会问题和社会政策提出的发现和建议也更加贴近实际而更具可行性。
社会学城镇化研究的第二个方面,则是集中在农民工群体及其城市融入上。在20世纪末及21世纪初,农民工群体的社会学研究主要集中于流动模式上,社会学对其流出地和流入地、推力和拉力、农民工群体的内部分层和子群体以及农民工群体的社会关系方面展开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到最近几年,这些研究大都指向农民工怎样在城市落地以及生根(城市融入)的问题。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