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560种野菜野果鉴别与食用手册
》
售價:HK$
67.1
《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部洞悉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经典之作)
》
售價:HK$
62.7
《
锂电储能产品设计及案例详解
》
售價:HK$
110.9
《
首辅养成手册(全三册)(张晚意、任敏主演古装剧《锦绣安宁》原著小说)
》
售價:HK$
121.0
《
清洁
》
售價:HK$
65.0
《
组队:超级个体时代的协作方式
》
售價:HK$
77.3
《
第十三位陪审员
》
售價:HK$
53.8
《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HK$
155.7
|
編輯推薦: |
《迷茫与超越:学校社会工作案例研究》系社会工作理论流派案例研究丛书重要单品,由上海踏瑞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与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联合制作。社会工作理论流派案例研究丛书系十三五上海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和上海市新闻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本丛书响应国家加强和创新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精神内涵和十三五期间关于社会工作的战略部署,根据党中央关于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要求,根据从多侧面、多角度精编精选了青少年、老年、残疾人、家庭、学校、医务、社区矫正、临终关怀、灾害以及精神健康等十大大社会工作分支领域的国内*典型案例,针对性地采用社会工作一种或多种流派理论进行分析与研究。每个领域的内容大致包含三部分:本领域社会工作流派理论概述、典型案例描述和案例评析,并附有典型案例视频脚本(成书配备案例光盘,另行以电子出版物出版)。本丛书是我社结合国际经典的各分支社会工作流派理论和国内*社会工作各分支实务案例,系统推出的一套社会工作领域的重要成套出版物。
|
內容簡介: |
《迷茫与超越:学校社会工作案例研究》是国内专门针对学校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的案例进行系统分析的著作,其*特色是注重从社会工作实务操作与理论反思的角度,从大量的实务案例中选有代表性的、鲜活的学校社会工作案例,并结合学校社会工作中常用的实务模式逐一进行案例剖析,以充分展现学校社会工作实务操作的方法和技巧。
|
關於作者: |
文军社会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博导;兼任全国社会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民政部全国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 易臻真法国卡桑高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专业双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讲师。
|
目錄:
|
第一章学校社会工作概述1
第一节学校社会工作的历史和背景3
第二节学校社会工作的含义和特征10
第三节学校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模式17
第四节学校社会工作的方法与技巧34
第五节学校社会工作的趋势与展望48
第二章入学新生的适应
心理社会治疗理论的运用53
第一节心理社会治疗理论的形成与发展55
第二节案例背景介绍59
第三节社工介入的过程62
第四节理论研习与案例反思75
第五节心理社会治疗理论的主要影响及评价81
第三章迈向青春健康教育
行为治疗理论的运用85
第一节行为治疗理论的形成与发展87
第二节案例背景介绍91
第三节社工介入的过程93
第四节理论研习与案例反思116
第五节行为治疗理论的主要影响及评价128
第四章自杀意念与防范
危机干预理论的运用133
第一节危机干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35
第二节案例背景介绍149
第三节社工介入的过程151
第四节理论研习与案例反思165
第五节危机干预理论的主要影响及评价166
第五章自卑障碍与调制
人本中心理论的运用171
第一节人本中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73
第二节案例背景介绍179
第三节社工介入的过程182
第四节理论研习与案例反思198
第五节人本中心理论的主要影响及评价211
第六章朋辈交友指导
成长小组理论的运用217
第一节成长小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219
第二节案例背景介绍225
第三节社工介入的过程228
第四节理论研习与案例反思243
第五节成长小组理论的主要影响及评价254
第七章亲子沟通技巧
结构家庭理论的运用261
第一节结构家庭理论的形成与发展263
第二节案例背景介绍267
第三节社工介入的过程269
第四节理论研习与案例反思295
第五节结构家庭理论的主要影响及评价303
第八章低龄学生依恋障碍的治疗
游戏治疗理论的运用307
|
內容試閱:
|
社会工作自2015年以来已连续三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发展到支持再到促进,这表明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的专业方法被国家高度重视。民政部公布的《十三五时期我国社会工作发展思路》,提出进一步加快社会工作发展步伐、拓宽社会工作服务范围、增强社会工作的惠及面与可及性,力争到2020年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社会工作在各地区、各领域得到全面发展,社会工作服务基本覆盖到困难、特殊群体,社会工作在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此外,十八大以来,民政部及其相关部委又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近年来颁布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等行政法规和法律均明确了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专业社会工作者在相关领域的重要功能。因此,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与国家的建设目标和宏大战略叙事紧密联系在一起,从社会服务、社会福利、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社会体制到社会治理,社会工作是其中的制度性要件、构成性要素和专业性力量。当前社会工作已成为中央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加强社会工作事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已经成为国家的战略需要。社会工作作为创新社会治理、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方法,已被正式纳入国家顶层设计,成为国家社会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之一。一社会工作的概念起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首先在美国、英国及德国被使用,之后逐渐扩展到其他国家。就其发展渊源而言,人类在古代社会便已有了社会工作雏形;而就其理论和实践的科学形态而言,社会工作则是近代社会的产物。在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社会工作无论是作为教育领域的一个专业,还是作为社会的一种职业,抑或是作为一种制度化的建制,它已走过了100余年的历史。就是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也已基本完成了社会工作本土化建设,社会工作专业的制度化、专业化、职业化格局已大体形成。我国内地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高等院校恢复了社会工作专业。在社会工作教育方面,目前全国开设社会工作本科专业的高校已达300余所,有70余所高职高专院校招收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有105所高校开设了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我国每年从各类院校毕业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有3万余人。据民政部2017年8月发布的《2016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6年,全国持证社会工作者达28.8万人,其中社会工作师有6.9万人,助理社会工作师已达到21.9万人。而按照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的要求,到2020年,要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使之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将增加到145万人,其中中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将达到20万人、高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将达到3万人。目前,无论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数量还是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都有着极大的提升空间。二社会工作作为一种被国家认可的社会职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但各地社会工作实务发展极不平衡,绝大多数还属于经验型,缺乏专业的规范性。因而,无论在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中,还是在社会工作的社会培训中,有着国外经典社会工作理论流派解析又具有本土特色的实务案例,是最感缺乏的。为了及时总结我国一线社会工作的实务经验,同时也为了给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和社会职业培训提供鲜活的、本土化的范本,我们集结了国内相关领域社会工作的专家,策划了社会工作理论流派案例研究丛书。本丛书以经典的社会工作理论流派作引领,精选相关领域实务操作案例,形象化、立体式、多侧面、全方位呈现实务操作案例。为使读者有更宽阔的专业视野,扩大图书信息量,更方便读者自学,部分书还配备了相关的思考题和推荐读物。三本丛书由马伊里、吴铎任总策划。本丛书有着以下三大特色: 第一,本丛书涵盖实务领域广泛。每本书的作者均由国内社会工作领域的专家引领,他们来自国内高校和老年、家庭、青少年、矫正、残疾人、灾害、医务、临终关怀等社会工作专业机构,有着丰富的社会工作理论积淀和实务操作经验。〖〗III〖〗〖〗IV〖〗迷茫与超越: 学校社会工作案例研究第二,本丛书所选书目贴近社会需求。本丛书中,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陈涛教授主编的《补救与发展: 灾害社会工作案例研究》、华东理工大学王瑞鸿副教授主编的《幽谷守望: 临终关怀社会工作案例研究》、华东理工大学范斌教授主编的《增能与重构: 医务社会工作案例研究》,反映了近年来兴起的社会工作专业领域之实务概貌。由上海大学范明林教授主编的《老化与挑战: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研究》、华东师范大学文军教授和易臻真讲师合著的《迷茫与超越: 学校社会工作案例研究》、华东理工大学朱眉华教授主编的《冲突与弥合: 家庭社会工作案例研究》、华东师范大学韩晓燕教授主编的《正面成长: 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张昱教授主编的《更生时代: 社区矫正个案工作案例研究》、华东师范大学杨福义副教授等著的《缺失与重塑: 残疾人社会工作案例研究》、香港理工大学叶锦成教授主编的《中国取向复元模式: 精神健康社会工作案例研究》则浓缩了社会工作实务相关领域的经典案例。第三,本丛书各书配套视频脚本的写作,均以经典的社会工作理论流派为引领,贯穿相关领域案例发展的全过程,有介绍,有解析,力求深入浅出。我们衷心地希望本丛书能为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新的理论与实务的支持。我们也期待通过本丛书的出版,有更多热心于中国社会工作事业发展的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加入我们的行列,以期共同开创我国社会工作事业发展的新局面。马伊里吴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