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忆旧琐记

書城自編碼: 3245081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中国现当代随笔
作者: 郑文林
國際書號(ISBN): 9787515408569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06-01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1.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迷人的珊瑚礁(迷人的科学丛书)
《 迷人的珊瑚礁(迷人的科学丛书) 》

售價:HK$ 124.2
夜幕之下.5:极恶都市
《 夜幕之下.5:极恶都市 》

售價:HK$ 63.3
异质文化交织下的上海都市生活(1843-1949)
《 异质文化交织下的上海都市生活(1843-1949) 》

售價:HK$ 147.2
暂别(邓安庆全新文集)
《 暂别(邓安庆全新文集) 》

售價:HK$ 89.7
鲍勃·迪伦为什么重要
《 鲍勃·迪伦为什么重要 》

售價:HK$ 78.2
超负荷的女性:看见内心的渴望与恐惧
《 超负荷的女性:看见内心的渴望与恐惧 》

售價:HK$ 67.9
数学史(第三版) 国际数学史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名著
《 数学史(第三版) 国际数学史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名著 》

售價:HK$ 181.7
接纳真实的自我(日本超人气禅师小池龙之介力作!"与自己和解"指南!)
《 接纳真实的自我(日本超人气禅师小池龙之介力作!"与自己和解"指南!) 》

售價:HK$ 67.9

 

編輯推薦:
冯友兰、季羡林、钱锺书、杨绛、张中行、任继愈,大师也有平和、有趣的往事。作者谦虚敝帚自珍,对我们来说,也是宝贵的历史资料。
內容簡介:
《忆旧琐记》为作者退休后写的散文随笔集,记述了作者当年在学术理论和学术出版工作中遇到和共事的人和事,包括冯友兰、季羡林、钱锺书、杨绛、张中行、任继愈、罗尔纲、罗国杰等人物,以及作者参加过我国高校*个伦理学教研室的创建,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工作时策划组织过一些有影响的大书重要图书的出版,等等。作者以流畅的文笔,将亲身经历的人和事,写成几十篇小文,可读性强,也为读者了解我国当年学术理论界的情况,提供了*手的材料。
關於作者:
郑文林,学术理论和学术出版工作者。曾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编审。1936年生于河南郑州。小学和中学在上海和武汉度过,1960年3月提前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并留系任教。长期从事学术理论、学术出版方面的工作和研究,在报刊上发表论著百余篇,有《郑文林学术理论文存》一书行世。199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7年获国家首届百佳出版工作者。
目錄
目录
冯友兰先生二三事
随意的季羡林
钱锺书琐记
本本图书含深情
怀念罗尔纲先生
要做学术出版家
怀念任继愈先生琐记
我与张中行先生的交往
偶遇在同一版
读30年前习近平写的尊老敬贤
文章
通县四清
和邓力群相识相处的一段日子
张腾霄一次讲话引起的风波
怀念老主任张腾霄
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追思张腾霄会
上的发言
梅花香自苦寒来
送别学兄罗国杰
追思崔大华
学界几个名人忘事的趣闻

小胖和大胖
大学生活一瞥
高血压气功太极拳
十八所
当年一段反修经历
两只沉甸甸的书包
文革中为省委书记起草报告稿
那年去遵化
初识王国藩
初涉官本位
一次艰难的工作调动
从石家庄回北京
从钓鱼台到中南海
中宣部工作散记
兴无灭资口号的终结
我怎么成了伦理学界资产阶级自由化代表人物?
一篇伦理学文章的历史命运


钱锺书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书
《石语》出版前后
《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的策划和
 组织出版
《剑桥中国史》系列书的组织出版
《外国伦理学名著译丛》的策划和出版
青丝变白发
《摩诃婆罗多》的策划和出版
《东方专制主义》出版经过
《与总书记谈心》出版前后
热情感人的台湾读者
访台散记
我的外事活动散记

附录一热在武汉
中学生活散记
附录二当年石家庄生活散记
附录三耄耋之年话长寿
附录四老人要重视防癌
致老同学

后记
內容試閱
前言
人老爱忆旧。古今中外的人皆如此。据说医学家还有生理学根据:说人脑有两部分,一部分是管近期记忆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变老,这部分记忆功能越来越差,越来越忘事;另一部分是管远期记忆的,它不仅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退化,反而对遥远过去事的记忆历历如昨。诗人、作家邵燕祥在一篇文章中对此有过一段生动的描述:
一二年来,不断有这样的体验,远年的事,少壮以至幼时经过的人和事,心境,历历如工笔画,须眉毕现,甚至当时的年月日时,晴雨晦明,也依然印象清晰,毫厘不爽;而近期的事,今年以来,本月以来,除一二铭记在心者外,倒像过眼烟云,从记忆的水牌上抹得干干净净,几如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样。(《也谈忘却的魅力》)
记得起来的过去须眉毕现的事,就是旧事。因此,爱忆旧就成为老年人的通病。一些老奶奶老爷爷絮絮叨叨不厌其烦地向小辈述说他们当年的各种陈年旧事,所谓陈芝麻烂谷子,成了许多家庭里的常见趣象。我退休成为老人后,也逃不脱人类的这一通律,过去少壮以至儿时的事情,以至青年、中年时的往事,也须眉毕现地经常萦回脑际。捕捉过眼烟云,咀嚼往事的酸甜苦辣咸,也就是忆旧。不仅是忆旧,还要说旧经常自觉不自觉地向人叙说,写旧想写成文字与人分享。正在此时,我单位的老干部办公室办了一份《老干部通讯》小刊物,鼓励老同志写一些过去经历过的人和事,刊登其上交流。这正好给了我一个忆旧写旧与人分享的平台。这十多年来,我写了数十篇忆旧的小文,多数刊登于这份小刊物上;外边报刊编辑朋友看到后,对感兴趣的,就拿去发表,几年下来,陆续发表了20余篇。这些小文发表后,居然还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是我没有想到的。现在,在友人的建议下,我从这数十篇小文中选了30余篇,辑集成小册子,因为写的都是我过去亲身经历而又经常萦回脑际不能忘怀的一些人和事,即旧事,而且互不连贯,因此命之为《忆旧琐记》;至于副题当年学术理论界的那些人和事,则是写的内容这又和我的生活工作经历有关。我一生都在学术理论界和学术出版界工作。1956年,我高中毕业,提前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成了人大哲学系的首届本科生。1960年初,我又提前毕业,留校在新建的我国第一个伦理学教研室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这是我一生从事学术理论和学术出版的嚆矢。在这里,我接触过冯友兰等学术理论大师级人物,也在著名哲学家吴江、教育家张腾霄、后来著名伦理学家罗国杰的领导下工作过。不久,我被上面调至十八所人道主义组从事反修理论写作工作,这里聚集了许多当时我国学术理论界各学科的精英人物,如周扬、王若水、汝信、邢贲思、王春元等人。我接触和认识了他们,这些成了我学术理论经历的一部分。后来,我又参加了以《红旗》杂志副总编辑邓力群为领导的四清工作队,在北京通县(现通州)搞了一期四清。在这里,我不仅接触认识了邓力群、关锋、戚本禹等《红旗》的理论家,还接触过北京市委的领导,如市委第二书记刘仁,以及市委同红旗马列主义研究院关于四清对象、做法的分歧和斗争,使我这个涉世不深的书生党员第一次知道党内上层也有矛盾和斗争。四清后,我奉命调入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工作,这里更是聚集了许多党内知名的理论家,除院长陈伯达和副院长胡乔木、周扬、胡绳外,丁伟志、王忍之、马仲扬、李洪林等,他们当时和以后都是理论学术界和学术出版界耳熟能详的人物。文革中随着陈伯达政治上的失势和倒台,马列主义研究院被解散,我们先下放干校,后又被分配到河北省直机关,我被分配到当时新组建的省委宣传部工作。在这里我经历了省一级理论教育工作,还经历了文革中批林、评法批儒等当时为政治服务的至今仍需总结和反省的事情。文革后,我调回北京,在新组建的中宣部理论局工作。这是掌管全国学术理论界的最高机构,在这里我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学术理论界的许多事件和斗争,特别是清除精神污染事件。1985年,经我再三请求,我离开中宣部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工作,开始从事学术出版工作。社科出版社是专业的学术出版社,因为工作关系,我和许多学术界人物接触交往,其中有季羡林、钱锺书、杨绛、罗尔纲、任继愈、张中行等学术大师级人物,他们在工作上给了我许多帮助,他们的为学、为人,都是我的榜样,是我忆旧的主要资料。在社科出版社,我策划组织了多部有一定影响的书稿,同时也遇到了几件难忘的事情,在我的忆旧内容中也有涉及和反映。从上述可以看出,我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学术理论工作者和学术出版工作者,因工作大环境等种种原因,学术上没有取得什么大成就,事业上也平淡无奇,所谓马齿徒增而已;但一生中却能经历这么多学术理论界和学术出版界的人和事,而且晚年能忆旧写出来与人分享,亦是我人生中的一件幸事。忆旧事、写旧事,亦如写史,必须遵循写史的基本原则,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所写的人和事,不虚美、不掩过,一切依当时的实际情况为圭臬,努力做到史以信传。然而,所忆所写的旧事,毕竟已过去几十年了,虽然我力求还原原况,有的还寻觅出旧时的书面材料来比对,使大的事实不至于出现张冠李戴式的错误和笑话,但一些细节完全做到须眉毕现,却是很难了。另外,我按当时实际情况写下的忆旧往事,在今天可能有些人和事还比较敏感,我还是不避讳如实写下,不知能否通过;读者如发现错误和不实之处,也冀望批评指正。还需说明的是,我虽是个不知名的小人物,在写知名的大人物、大事情的同时,老人怀旧的情怀,也不能免俗地写了几篇回忆自己中学在武汉以及当年下放石家庄的生活和调回北京艰难过程的小文。写这些小文,本来是给至亲和小辈看的,没有发表示人的意思(收入本集中的其他文章,大部分是发表过的,我在每篇文后加以注明,以示感谢),更不准备收入这本集子中,因为一个不知名的小人物,谁认识你,谁会对你那些鸡毛蒜皮的琐事感兴趣呢?但后来把这几篇东西寻觅出来读了一过之后,感到写的虽然是私事,但也反映了一些数十年前武汉和石家庄等地的地域文化和风俗变迁的情况,想来部分读者是会有兴趣的。考虑及此,加之当时写作中也费了点时间和力气,于是便敝帚自珍地存下,从中选了几篇作为附录收入书中。再有,现在微信网络盛行,这又给我们这些孤寂老人一个忆旧和感情交流的平台。我们60多年前考入人大哲学系本科第一届的学生,虽然已走了不少人,但健在的还有热心人,组织了一个五六级同学微信群,大家议论世界和国家大事,谈养生长寿的经验和体会,欣赏美不胜收的各种风景、音乐和美术作品,给我们生活增添了许多知识和乐趣。因而看微信、发微信成了我们每天生活中不可须臾离开的事情。我也写过一些微信稿,谈过一些看法,得到一些同学的肯定。因此不揣冒昧,也从中选了几篇作为附录放入书中。是耶?非耶?仁智之见,是在读者。
郑文林2015年岁末写于北京华威西里2018年5月修改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