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女性与疯狂(女性主义里程碑式著作,全球售出300万册)
》
售價:HK$
109.8
《
药食同源中药鉴别图典
》
售價:HK$
67.0
《
设计中的比例密码:建筑与室内设计
》
售價:HK$
87.4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看似平淡的坚持
》
售價:HK$
55.8
《
汉字理论与汉字阐释概要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作者李守奎新作
》
售價:HK$
76.2
《
汗青堂丛书144·决战地中海
》
售價:HK$
168.0
《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售價:HK$
54.9
《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售價:HK$
87.4
|
編輯推薦: |
《巴蜀历代文化名人辞典(古代卷)》以辞书的形式,对巴蜀从先秦至清的历代文化名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通过梳理,反映了巴蜀文化几千年来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技、天文、地理、历算、军事等各个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该书是了解、研究巴蜀文化不可多得的一本参考辞书。
|
內容簡介: |
《巴蜀历代文化名人辞典(古代卷)》辑录巴蜀历史文化名人约1500名,是一部分迄今为止*全面、系统、详尽地介绍历代巴蜀文化名人的工具书。书稿融学术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巴蜀历代文化名人的生平爵里、文化活动及主要成就,对普及巴蜀文化知识,研究巴蜀文化现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關於作者: |
《巴蜀历代文化名人辞典》(古代卷)编委会由王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王小红研究员牵头,会集所内多位专家学者共同组成。如傅平骧、萧源锦等知名学者。
|
內容試閱:
|
前言
巴蜀地区,虽偏居祖国西南一隅,却山川秀丽,物阜民丰,地灵人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是长江上游的古代文明中心。从古至今,巴山蜀水哺育、云集了一批又一批文化名人。诸如司马相如、陈子昂、李白、苏轼、巴金等文学家,扬雄、李鼎祚、房审权、来知德等易学家,张栻、唐甄、吴虞等思想家,陈寿、常璩、李焘、李心传、刘咸炘、郭沫若、蒙文通等史学家,魏了翁、虞集、杨慎、李调元、谢无量等博物学家,杨锐、刘光第、廖平、宋育仁等改良学者,李阳冰、文同、王光祈、张善子、张大千等艺术家,唐君毅、贺麟等现代新儒家,以及张澜、邹容、张培爵、朱之洪、杨沧伯、熊克武、黄复生、吴玉章、朱德、刘伯承、邓小平、陈毅、聂荣臻等革命家。历代巴蜀文化名人,灿若繁星。他们或出生于巴蜀,或成长于巴蜀,或在巴蜀为官,或流寓于巴蜀,为巴蜀经济文化的发展,为祖国统一和繁荣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们发展和传承了独具特色而又异彩纷呈的巴蜀文化,使巴蜀大地以富有浓郁的文化氛围著称于世,享有蜀学比于齐鲁,文宗自古出巴蜀,天下诗人皆入蜀,唐后史学,莫隆于蜀,蜀学冠天下而垂无穷等历史殊荣,彰显出巴蜀文化的璀璨夺目、成就非凡。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历史长河中被广为流传,或被载入史册,名垂千古,值得我们今天为其著书立传。
经过全面调查、系统收集、精心研究,我们选取籍贯为巴蜀各地或在巴蜀生活、任职过的俊贤、名达,并对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技、天文、地理、历算、军事等各个领域贡献大,对巴蜀乃至全国及全世界有深远影响或者有传奇故事的历史文化名人,编纂成这部综合性辞书《巴蜀历代文化名人辞典》。
一
由于时代变迁,典籍散落,欲全面把握历代巴蜀文化名人的生平事迹和主要贡献,殊非易事。上个世纪80年代末,原四川师范学院(今西华师范大学)傅平骧、周子瑜、萧源锦等11位教授,协作分工、数易寒暑,辑录巴蜀文化名人1446人,编纂成《四川历代文化名人辞典》(四川文艺出版社1992年9月出版),成为迄今为止收录巴蜀文化名人最多的一部工具书。
三十余年后,我们决定修订《四川历代文化名人辞典》,得到《巴蜀全书》编纂组及原编委萧源锦教授的鼎力支持。《巴蜀全书》乃收录巴蜀历史文献的大型丛书,旨在对承载巴蜀文化厚重底蕴与独特魅力的巴蜀文献进行调查、整理和研究,于2010年列为四川省重大文化工程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巴蜀全书》编纂组从资料和经费方面对本次修订工作给予了极大帮助,而萧源锦教授则直接参与修订工作。
原《四川历代文化名人辞典》虽辑录了四川文化名人1400多位,但缺少先秦和近现代文化名人,某些类别如军事、艺术、天文、宗教、中医等也鲜少涉及。鉴于此,编者对此进行修订成《巴蜀历代文化名人辞典》,分古代卷和近现代两卷。以先秦至清末为古代卷,是在《四川历代文化名人辞典》的基础上增补100余人而成。近现代卷为全部新编,收录卒于1912年之后、2015年之前的文化名人800余位。文化名人的选录,以对巴蜀文化的贡献为主,尤其是有学术论著见于著录或传世之人;优先选取籍贯为巴蜀地区的名人,兼及任官或流寓巴蜀且对巴蜀文化影响深远的名人,如李冰、文翁、诸葛亮、杜甫等。这些文化名人是巴蜀各地区、各历史时期的代表性人物。他们的思想、著作和作为,是当时巴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反映,亦是我们今天传承和弘扬巴蜀文化的重要内容。
全书编纂体例和语言风格,大体仍沿袭原《四川历代文化名人辞典》,即以人物为条目,人物排列则以时期、生卒年先后为序,每一条目内容包括姓名、生卒年、字号、籍贯、身份或头衔、生平经历、成就著述、故址墓葬、纪念地等,突出主要文化成就和特点,且用浅近文言写成。凡古代地名、职官名、年号、名物制度等,皆简略括注,以便读者。
本次的修订和补充工作,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第一,将书名改为《巴蜀历代文化名人辞典》。原因在于:巴蜀文化诞生发展的地理范围主体是四川盆地,而四川盆地自从秦并巴蜀以来,一直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的行政区划之中,基本没有变化或变化较小。秦设巴郡、蜀郡;汉初沿袭秦,后属益州;唐属剑南道,宋置川峡四路,元置四川行省,明代为四川布政使司,清起为四川省。设重庆直辖市后,四川盆地主体才分属两省市。因此,我们梳理巴蜀历代文化名人时,要尊重地域的一体性。同时,还要尊重历史的连续性。历史上,巴、蜀曾经是两个不同的民族、王国、地区,在战国以前往往单称,但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巴地与蜀地、巴人与蜀人互相接触、交流和融会,很早就成为统一的区域文化巴蜀文化,与三秦文化、三晋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岭南文化等区域文化同为祖国文化宝库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二,增列条目。编者从方志、正史、碑传等梳理了历代巴蜀文化名人,再与原《四川历代文化名人辞典》所列人物条目比较,发现不但少了先秦和清以后的人物,更缺少军事、艺术、宗教、中医等方面的名人,一些条目亦存在少量错误,因此进行了适当补充和修正。收录人物时限,起于上古,迄于2015年卒于2015年以前。原《四川历代文化名人辞典》缺先秦这一时段,本次修订则专门增列,收录这一时期名人10人。同样,补充近现代文化名人约800人,专门作为一卷出版。之所以进行这种修订,是因为巴蜀文化不是无源之水,巴蜀文化名人不能缺少先秦人物;而近现代文化名人亦无计其数,他们于巴蜀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同时,历史上的巴蜀,除今重庆、四川主体地区以外,还包括今陕西、甘肃、云南、贵州的部分地区,这些地区的文化名人,也适当收入。
第三,改行政区划历史地名括注的今地名为2016年的名称。原《四川历代文化名人辞典》出版时,四川在行政区划上主要包括今天的四川省和重庆市。1997年6月18日,重庆从四川分出,成为直辖市。从《四川历代文化名人辞典》出版至今,三十余年里,不少行政区域的范围或名称发生改变,特别是从县升为市者不少。为了利于目前读者使用方便和市、县(区)地域文化建设的需要,本书对今四川辖境的历史文化名人,括注今地名时省略最高的省一级,而是以今市县(区)和今(地级市,省市字)市(县级市)标注,如今成都市双流区今成都都江堰市等。文中出现的今四川、重庆以外的行政区划地名,则以今省市(县或区)标注。
第四,修改附录。书末附录,将原有的《人物姓氏笔划索引》,改为《巴蜀历代文化名人姓氏拼音索引》,并补充《巴蜀历代文化名人籍贯今地索引》,以符合当今读者的检索使用习惯和利于巴蜀各市县进行地方文化建设时参考。
修订而成的《巴蜀历代文化名人辞典》,共收录巴蜀历史文化名人2000余人(其中古代卷1540人,近现代卷约800人),将成为一部完备的关于巴蜀文化名人的工具书,为人们全面而系统地认识巴蜀文化的源流、发展脉络及特点、重要文化名人的生平爵里、文化活动及主要成就提供参考。
二
巴蜀历代文化名人辈出,极具特色。以《巴蜀历代文化名人辞典》(古代卷)收录的1540人来看,以秦汉、宋、清时期为多,且地域集中在成都平原,文化名人类别以文学家、史学家居多,且家族性优势显著。
首先,巴蜀历史文化名人在时间分布上,明显集中于秦汉、宋、清三个时段。
《巴蜀历代文化名人辞典》(古代卷)分为七个时段收录文化名人,分别是先秦10人、秦汉67人、三国两晋南北朝41人、隋唐五代124人、宋490人、元明215人、清593人。除去先秦邈远难以计算持续时间,其他六个时段都易于计算,最长的秦汉达420年,最短的清代则为275年,其他四个时段持续时间都在300400年之间。因此,考虑时代愈久远而文献愈难流传等因素,可以忽略时段长短对文化名人数量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秦汉也可视为一个集中分布时段。而秦朝短祚,故两汉是巴蜀文化名人初盛时期。这从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记载的《益梁宁三州先汉以来士女目录》可以得到印证,该目录收录两汉时期蜀郡、广汉郡士人共112人,这些士人十之八九都是文化名人,但限于多数人未有学术著述传世或见诸著录,不符合本次入选标准,故仅录入其中的40人而已。
巴蜀历史文化名人虽然在数量上存在时代分布不均之特点,但各历史时期都有或多或少的名家名作出现。
先秦时期,巴蜀文化神秘灿烂,这从三星堆青铜器、金沙金器、历法、阴阳、三才、五行、南音、原始道论、巴蜀图语等可见一斑。先秦巴蜀文化表现出诸子共治、诸学互启、不主一家、不专一学之特色。其代表人物有:大禹、古蜀五王、彭祖、尹吉甫、苌弘、臣君子、尸佼、文信侯门人等。其中,大禹是我国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之部落联盟首领、贤圣帝王,他治理滔天洪水、划定天下九州等一系列成果,后来成为儒家和道家的共同源头。因此,大禹不仅是巴蜀文化的人文始祖,更是中国的人文始祖。
秦汉时期,巴蜀文化的突出成就体现在经学、文学和诸子学等方面,主要内容有李冰修建都江堰及天府之国的形成、文翁建石室以兴学化蜀、东汉以周、孔并称之周公礼殿、蜀学之七经教育、小学训诂、汉赋、天文历法、五斗米道等,呈现出蜀学比于齐鲁、古今经学皆治且不专守师法家法、道教创立、儒道兼容等特点。此一时期,巴蜀易学、文学名家辈出,诸如胡安、司马相如、文翁、落下闳、张叔、王褒、赵宾、严遵、扬雄等,成为巴蜀文化名人初盛时期。本次共收录此时期的文化名人共67人。其中,巴蜀文学家西汉扬声,司马相如、王褒、扬雄,分汉赋四大家之三。尤其是一代文豪司马相如,其不但传承蜀中好文之传统,而且为蜀学奠基,使西汉蜀学因由文翁倡其教,相如为之师而得以大发展。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虽然中原社会动荡,但蜀中相对安定,巴蜀文化持续发展,在史学、道教、军事等领域成就辉煌,尤其是史学,成就显著,谯周《古史考》、陈寿《三国志》、常璩《华阳国志》都是史学名著。然此时期文化名人数量总体不及两汉时期,仅收录有41人,代表人物除谯周、陈寿、常璩外,还有诸葛亮、秦宓、范长生等。其中,诸葛亮理民治国,续结吴好、平定内乱、安抚夷越、务农殖谷、闭关息民、峻刑重法、肃正风气,为蜀汉时期巴蜀经济和文化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集忠、孝、义、谋于一身,被称为智慧之神、千古名相。
隋唐巴蜀文化在诗歌、术数、易学、禅宗、雕版印刷、蜀刻石经、《花间集》词等方面成果突出。代表人物有:陈子昂、赵蕤、李白、李鼎祚、马祖道一、宗密、毋昭裔等。其中,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先后在政治舞台上活跃半个世纪,其人其事对中国历史文化及巴蜀文化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李白之诗歌,诗风雄奇豪放,意境奇幻莫测,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可谓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纵横变幻,极人才之至,成就唐诗最高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