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随着媒介技术的社会化发展,社会公众获取信息、共享资源、沟通交往、表达意见的渠道更加多元;各种反映社情民意的舆论场极其活跃,舆论话题、舆论事件成为政府、民众、媒体都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舆论学也被认为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一门显学。但舆论本身形态十分复杂,涉及问题广泛,许多学者从舆论的形态、理性程度和政治功能等角度对舆论展开阐释,一些人认为舆论是由许许多多人的成熟或不成熟的意见集合形成的特定合量(Gault,1923:177),或是对于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的合适的解决方法的意见(Graves et al.,1928:101),是社会中一个具有相同知觉的团体,针对一个具有普遍重要性的问题,进行公开讨论后,形成对问题的社会性判断(Young,1923:577);还有人对舆论持怀疑态度,认为舆论是虚构而非现实的,是不确定的而非稳定的,是一种情绪化倾向而非理性倾向(Landshut,1953:583)。尽管学界关于舆论定义的争议较大,但对舆论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却一致认同。近年来,舆论学研究获得了长足发展,许多舆论研究机构竞相成立,相关研究论著纷纷问世,国内外一些高校也开设了舆论学专业课程。但与此同时,舆论学也面临诸多发展瓶颈。
一方面,舆论研究方法开始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从2012年奥巴马竞选连任,到2016年英国脱欧、美国大选,各大民意调查机构以及大数据挖掘公司的事前调查预测都与实际结果大相径庭。学者纷纷开始反思,传统民意调查和大数据挖掘为何越来越难以准确地反映社会舆论?我们应如何保证舆论调查的准确性、抽样方法的科学性、样本的代表性?众多学者纷纷探其原因:传统的民意调查(如电话调查)可以采用随机方式进行,在访问前能够最大程度地排除人为因素干预,但是随着使用室内电话的人越来越少,愿意花时间接受采访的人也随之减少,回应率越来越低。同时,传统民意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