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项维仁:工笔侍女作品精选
》
售價:HK$
66.1
《
宋瑞驻村日记(2012-2022)
》
售價:HK$
115.6
《
汗青堂丛书138·帝国的切口:近代中国口岸的冲突与交流(1832-1914)
》
售價:HK$
127.4
《
人世事,几完缺 —— 啊,晚明
》
售價:HK$
115.6
《
樊树志作品:重写明晚史系列(全6册 崇祯传+江南市镇的早期城市化+明史十二讲+图文中国史+万历传+国史十六讲修订版)
》
售價:HK$
498.0
《
真谛全集(共6册)
》
售價:HK$
1156.4
《
敦煌通史:魏晋北朝卷
》
售價:HK$
162.3
《
唯美手编16:知性优雅的编织
》
售價:HK$
54.9
|
編輯推薦: |
《双龙寨纪事》给人*的感受就是尊重历史、贴近实际、材料鲜活、内容翔实,所记所载,紧贴村民,实实在在,形象具体,字里行间散发出的是一股浓浓的乡愁。
陇南地方文化研究会理事 魏泽民
|
內容簡介: |
本书所写的双龙寨,又叫上寨子,位于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晚清到民国时,上寨子是西北茶马古道在西和县的*驿站。
本书对双龙寨的往事纪实,由三大部分构成:*部分重在对双龙寨地理人文及时代变化的介绍,考证了双龙寨的建庄时间、土地流转、姓氏源流以及修建情况,并对双龙寨作为西北茶马古道西和驿站部分做了详细的考证,展现了村寨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第二部分记述上寨近代教育历程及近代名人;第三部分是对双龙寨节令节日民俗、四府龙王吃会民俗、社火民俗、婚姻民俗、丧葬民俗这五个民俗进行介绍,展示了双龙寨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本书还提供了硃卷等珍贵史志资料,也有作者对上寨子茶马驿站店铺、上寨子上下城等进行实地测量后绘制的平面示意图,资料翔实具体,具有一定历史价值。
|
關於作者: |
李谋宏,1980年生,甘肃省西和县人。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任教期间专注于汉语言文学、历史文化研究,特别是宋史研究。三年后辞职南下,现在为广东某企业事业部营销经理。在日常的业务管理过程中,同时进行企业营销和企业文化的研究。
|
目錄:
|
第一章 上寨建庄时间探源和土地流转 1
第一节 上寨建庄时间 2
第二节 李姓到上寨和上、下城的修建 5
第三节 上寨土地流转 13
第二章 上寨姓氏源流考 17
第一节 上寨最早的住户 18
第二节 上寨李姓的来源 19
第三节 其他姓氏的来源 23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增的姓氏 24
第三章 家神庙双龙祠的修建 27
第一节 双龙寨名字的来历 28
第二节 先祖李诚明的坟地 30
第三节 家神庙的修建时间 30
第四节 家神庙的布局 32
第五节 先祖李诚明木像 34
第四章 茶马古道的马帮驿站上寨子 39
第一节 茶的起源传说 40
第二节 茶马古道的产生过程 41
第三节 茶马古道的各个历史阶段 42
第四节 西北马帮驿站之一双龙寨(西峪 乡上寨村) 46
第五节 古道插曲跑南坪的故事 50
第六节 西和罐罐茶的由来 54
第五章 近代上寨教育办学历程 65
第一节 清末的私塾 66
第二节 国民政府新学校 71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教育 75
第六章 近代上寨名人简介 85
第一节 王服远 86
第二节 李登庸 87
第三节 李煓 91
第四节 李启瑞 110
第五节 李永固 114
第七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生活 117
第一节 旧社会的生活 118
第二节 解放军带来的新气象 120
第三节 西和解放、剿匪运动、抗美援朝、镇 压反革命运动 123
第八章 20世纪5080年代的农村生活 125
第一节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村生活 126
第二节 20世纪70年代的农村生活 129
第三节 破四旧 131
第四节 土地承包责任制的落实 132
第九章 时令节日民俗 141
第一节 正月节令 142
第二节 二月节令 153
第三节 三月节令 154
第四节 四月节令 154
第五节 五月节令 154
第六节 六月节令 155
第七节 七月节令 155
第八节 八月节令 188
第九节 九月节令 188
第十节 十月节令 189
第十一节 十二月节令 189
第十章 四府龙王的吃会民俗 193
第一节 四府龙王的由来 194
第二节 巩昌府祈雨的故事 199
第三节 四府龙王吃会 201
第十一章 社火民俗 213
第一节 社火起源 214
第二节 社火的基本表演内容 215
第十二章 婚姻民俗 219
第十三章 丧葬民俗 227
附录 232
后记 233
|
內容試閱:
|
序 记住乡愁
普瓦利斯曾经说过:哲学就是怀着永恒的乡愁寻找家园。
改革开放以来,已经有数以亿计的人加入城镇化建设的洪流,更有许多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从乡村流入城市,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将有数以亿计的人离开故土,进入城市,即使是不同城市间也将有大量人口流动。伴随人群的集体性流动,原有的村镇乃至城市面貌都会发生巨变,以至借以寄托乡愁的一些载体也很可能被湮没。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这里的生态文明传承文化 等概念,既是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也有助于人们记住乡愁。党和国家领导人这些富有冲击力的表述,直指一些地方城镇建设中存在的弊端,也为今后城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因为盲目冒进的城镇化进程是最容易消减乡愁的。
仔细想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可以通过完善规划来实现,但让人记得住乡愁,的确不好操作,因为乡愁的载体可能只是引发回忆的一个人物、一件往事,或者是一所祠堂、一座磨坊,或者是一声叮咛、一缕味道,或者是一片云、一棵树,或者是一个背影、一种感悟有时是很感性、很具体的东西,但有时又是很抽象、很个性化的东西。即使同住一村、同在一巷,不同修养者的乡愁也未必相同;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也可能有不同的乡愁,可能此时是儿时的懵懂记忆,彼时是睹物思人的怀旧,此时是吟风弄月的豪情,彼时是伤春悲秋的感怀如此复杂、如此多类的乡愁,要使人都说得清、记得住,真的不容易!
要留住乡愁,就要有寄托乡愁的载体。乡愁是对故土的思念、对传统的眷恋,也是情感的归依,这种情感不是浮在空中虚无缥缈的影像,而是同具体的物质、非物质载体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比如红墙黛瓦、又见炊烟的老村子,以及村口的庙宇和老戏台;比如村边的水磨和碾麦场,还有碾盘和磟碡;比如儿时玩耍过的四合院和老胡同,上学放学每天遇见的旧祠堂,摘过果子、打过秋千、掏过鸟窝的老杏树,都是寄托乡愁的物质载体。不仅如此,那几声熟悉的乡音、晚归牧童嘹亮的山歌,抑或意蕴悠长的头发换针的叫卖声,以及深巷的狗吠、庭院的鸡鸣、牛羊的鸣叫,以及捉过鱼虾的淙淙溪流等。又比如村口的大槐树,古老的祠堂、庙宇和戏台等,也许在外人看来没有什么,但对于当地人可能是收工后的休憩之地,是端着碗出来边吃边聊的沙龙,是全村的新闻发布地,是村民节日的聚会点,是集体祭拜祖先的地方。这些建筑往往能让人记住乡愁、回忆往事,很有必要予以保护。
记住乡愁就必须有使人记得住的老物件、老环境、老味道,让人觉得像小时候经历过的一样,当时什么都是好的,房子不老旧,街道不脏乱,食物总是香喷喷的。这就有必要保留下一些环境优美、底蕴深厚的古老村落,但也要顺应新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乡愁有大量个体性的东西,但也有很多共性的东西,比如老祠堂是很多村庄人的共同乡愁。从这个角度上讲,虽然个体的一些乡愁载体可能会不可避免地消失,但老祠堂、老街道、老建筑保存住了后,就保存住了很多群体的乡愁。倘若历史建筑、文化名胜、自然遗产、公共公园等被私人占据,同广大群众隔离,乡愁就有可能变成个别人的乡愁,而不是人民大众的乡愁。
每一个村落都是一个小小的社会生态系统,是有其顽强生命力的:村民们世世代代在那里吃饭,在那里娱乐,在那里聊天,在那里祭祀,他们对那里是熟悉、亲切的。一旦拆掉,原有的生活方式也许就会改变,重建这个小系统就非常不容易了。因此,乡村建设都应考虑这些因素。这些客观的存在,也是乡愁的最大载体,其承载的乡俗之厚重、乡情之浓烈、文化之多元等都是值得回味的,但也是最容易在城镇化中消失的。冯骥才先生说,保护传统村落,留住的不仅是个人的乡愁,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乡愁。
记住乡愁并不是拒绝变革、保留落后,而是既发展又保留,在发展中有所保留,既有老的场景在,还有新的进步来。保留古老的村落遗迹也并不妨碍其现代化,可以使其成为古典和现代共存的模板。不能让长大后的人尤其是从大城市返乡村探家的人,觉得家乡还是那么破败凋敝,甚至觉得卫生、饮食、交通等环境适应不了,感觉很多东西都不是原来的模样,给人留下隐隐的遗憾。人就是这么奇怪,故乡变化太大不行,觉得陌生,认不出来了;一点不变化也不行,觉得太死气沉沉了。
当然,留住乡愁最关键是要把人放在首位。要有关注乡村那档子事、记录那档子事的人,并且以关注、记录、寻访、调查、研究为己任,用现代的记录手段记录并整理研究,唤醒尘封的集体文化记忆,也许就能留住渐行渐远的乡愁,这也是我们后辈无奈的选择。但无论是什么载体,都要与人和事特别是与故乡的人和事结合在一起才有生命力,否则就可能失去其勃勃生机,成了博物馆、陈列室。当然,尊重当地的人和事并不意味着不听取专家学者的建议,因为有时候是身在其中却熟视无睹,未必清楚一个建筑、一个手艺活的价值,觉得见怪不怪,等到发现其价值时就太迟了,因此,要把尊重当地人意见和听取专家建议结合起来,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留住那一抹淡淡的乡愁。
李谋宏先生的《双龙寨纪事》,不仅可以看作一部厚重的乡村史,记载了上寨村的历史沿革、曾经的辉煌、村落的变迁和乡规民俗,记述了村子里的杰出人物及其事迹,还发掘和传承了地方文化,探究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商贸活动。内容从村境内的街道到乡村小店,从经营门类到经营方式,从境内经营到省外经商,从经营者到商号,从经营方式到经营内容,无不详尽记述,十分丰富。
本书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尊重历史、贴近实际、材料鲜活、内容翔实。从经济到政治,从生产到生活,从风情到民俗,从人文到人物,所记所载,紧贴村民,实实在在,形象具体,字里行间散发出的是一股浓浓的乡愁。一些古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和在乡亲口头流传的非遗资料,显得弥足珍贵。《双龙寨纪事》是了解西和社会历史的一扇别开生面的窗口,为编撰地方史料提供翔实可靠的补充资料,也可以作为教育新型农民的通俗生动的好教材。可以预料,今天看来十分常见的生活资料,将来很可能就是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梦寐以求的瑰宝。
人有爱乡心而后有爱国心,不能爱乡而谓能爱国者,是谰语也。(《辽阳洲志乡土志》卷前)。爱国先爱村,爱村就要懂得村史。《双龙寨纪事》以其特别生动翔实的材料,真诚亲切的叙事,恋乡恋土的情怀,为村民提供了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生动教材,既可教育今人,又可启迪后代。
陇南地方文化研究会理事 魏泽民
前言
遥远的记忆:从明清到民国
在我国古代西北地区的商贸活动过程中,马帮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从唐宋时候起,马帮就成了大山里的运输者。他们把云南的茶叶、四川的丝绸运送到西北地区,然后带着西北地区的皮毛、水烟等回云南、四川,一代又一代人艰难地走在大西北地区和大西南地区的道路上。甘肃是必经之地,通过商贸的方式,马帮将生活用品、生产用品运输到有需要的地方。
马帮从武都、康县进来,进入西和时,石峡镇(石家关)是一个驿站,上寨子是一个驿站,下一站就是礼县的永坪,穿过永坪走甘肃武山,往兰州方向,这是通向西北的大路方向。多少年来,在以骡马为主要负重运输工具的时代,马帮一直按照这个节奏,穿梭在西北和西南的道路上。西和只有一个驿站,就是现在西峪乡的上寨子。这就是我的家乡甘肃西和上寨村。
从成为驿站开始,这个村庄就因为马帮的经过而改变了生活,一二百年前的生活,让这里的人富足,也让这里的人开始新的生活。西和老辈人有句谚语先有上下寨子的脚骡店,后有西和县。马帮在西和县城设有驿站,主要的客栈就在上寨子的上城和下城,下寨大约有六家脚骡店。
双龙寨,通常又叫上寨,在今天西和县西峪镇境内,北距离县城五公里,她背靠着西山,后面是高高的悬帽咀,村庄西北面远远地对着塔子山,东面对着郭家山、茨峪里。祁山西和公路自南向北穿村而过,通往县城,以西峪河为界,北岸是坪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叫烟坊,后来叫刘家铺子,现在叫西峪坪,分为上坪、下坪。北面往天水,以马跑泉位置为界,是下寨村,也是李姓,他们的祖先是从四川过来的,而上寨村人是从陕西过来的。
西峪河自西面从苏合流出来,在西峪坪折成南北走向,直冲上寨子,在上寨村叶家咀被河堤挡住,转向东流,在茨峪口流入漾水河。漾水河自南向北从县城而来,绕村庄东面而过,流出西和界后经过礼县流入燕子河,后注入西汉水,流进嘉陵江,最后汇入长江。西峪河与漾水河相汇,滋润这一方土地,养育这片土地的人。
如果没有那些族人的传说,也许她同她的故事就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被淡忘。她的故事可能终究会被淡忘,然而在她身上发生过的故事始终深深吸引着我,我情不自禁地探寻她的过去,不能不走进历史的故纸堆里,寻访往者生活过的痕迹,给我们以生活的启示。
百年来这里发生过什么?我们记住了什么?
近六十年来这里发生过什么?我们又记住了什么?
到底是什么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特别是农村的生活?仅仅需要好的环境,还是机会?是等待还是拼搏?是勤勤恳恳还是需要冒险?是积累财富还是要更加积累文化?带着这些思考,我不停地在乡间、长者、建筑、故事堆里寻访和徘徊。然后,我把她的故事讲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但愿能给我们以启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