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国际关系理论:前沿问题和新的路径

書城自編碼: 328833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政治/軍事政治
作者: 王逸舟、张小明、庄俊举 主编
國際書號(ISBN): 9787208154926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10-01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210.2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听闻远方有你2
《 听闻远方有你2 》

售價:HK$ 51.4
牛津分配正义手册
《 牛津分配正义手册 》

售價:HK$ 432.0
全域增长:从战略制定到战术执行
《 全域增长:从战略制定到战术执行 》

售價:HK$ 141.6
澎湖湾的荷兰船:十七世纪荷兰人怎么来到台湾
《 澎湖湾的荷兰船:十七世纪荷兰人怎么来到台湾 》

售價:HK$ 79.2
银元时代生活史
《 银元时代生活史 》

售價:HK$ 105.6
大唐兴衰三百年3:从女主当国到开元盛世
《 大唐兴衰三百年3:从女主当国到开元盛世 》

售價:HK$ 69.6
直击核心:通向卓越教练之路的革命性方法
《 直击核心:通向卓越教练之路的革命性方法 》

售價:HK$ 117.6
高性能储能器件电解质:设计、制备与应用
《 高性能储能器件电解质:设计、制备与应用 》

售價:HK$ 105.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10.8
《 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第三版)(当代国际政治丛书) 》
+

HK$ 113.1
《 外交与国际关系新疆域、新趋势: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
+

HK$ 125.8
《 当代国际政治析论(增订版) 》
+

HK$ 129.5
《 国际公共产品:变革中的中国与世界 》
+

HK$ 37.0
《 中国外交十难题 》
+

HK$ 94.4
《 国际政治概论 》
編輯推薦:
本书是北京大学第十届国际关系博士生论坛的文集,收录了当下研究的热点问题的文章,代表了国际关系学界研究的前言,主要从国际关系理论的新探索、传统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理论的再思考、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机制与全球治理等方面探讨了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对于学界和学科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內容簡介:
本书收录了北京大学第十届国际关系博士生论坛的优秀稿件,研究议题涉及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学、外交政策研究、全球问题与国际机制等各个领域的热点问题,共收录24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国际关系理论新的发展和研究路径。
關於作者:
王逸舟,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小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国际关系理论、美国与东亚关系、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庄俊举,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编审、《国际政治研究》编辑部主任。
目錄
序言:期待更大的理论进步/1

国际关系理论的新探索

扩散进程中的规范演化:1945年以后的航行自由规范/3齐尚才

利基外交:冷战后东南亚国家外交战略的逻辑特征/41王琛

过程建构主义视角下南海争端的演进/69林恺铖

探索中国对外政策理论的内外互动机制

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98刘舒天




传统国际关系理论

超越传统叙事:1718世纪中国对外关系研究再思考/137陈宇慧

早期全球化时代(14001650年)的环南中国海区域社会

一项初步的研究议程/158吕振纲

共有卡农与春秋华夏国际社会的维持和扩大

以《诗经》为中心/191汪乾

浅谈国际政治理论与观念史研究的结合

以朝鲜王朝末期的对外观念为例/207李旻




国际关系理论的再思考

方法论全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新视角/227汪家锐

反思国际政治本体论研究的限度与出路/260吕梦荻

认知共同体在国际决策中的角色类型和策略研究/280陈怡

国际话语的理论建构/291王彩霞

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现状、危机表现与复兴路径/315张东冬




国际关系理论的终结或重生?

基于女性主义世界政治研究的再思考/337巩辰


国际政治经济学

艰难时世下的国际政治经济学:探寻全球化收缩的国际
政治效应/367陈兆源

货币区的兴起及其地缘政治影响/385刘宁

资源、讨价还价和发展利益:资源重商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解释/405陈宇

跨国公司气候治理实践的演进差异和内在逻辑/429周国荣




国际机制与全球治理

特朗普冲击与2016年美国大选:基于民调的回溯性分析/457莫盛凯

世界政治视野下的全球城市与全球治理

兼谈中国的全球城市/487汪炜

北极理事会发展变迁的制度逻辑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507王晨光

地缘战略学的理论建构

以陆海复合型国家为例/533秦立志

二十国集团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机制实证检验/571崔琪涌

文化跨国影响力的局限

以美国社会的印度瑜伽热为考察案例/591张帆
內容試閱
序言:期待更大的理论进步
近些年,通过《国际政治研究》杂志,我们举办了多次全国性国际关系理论研讨会,一批有潜力的年轻学人展示了有新意、有想象力的成果。本书便是第十届全国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生学术论坛参会的优秀论文合集。这批青年学子有幸处在中国和平崛起的特殊时期,从事研讨的政治气氛更加宽松,他们的专业和外语水平都不错,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主张把理论与中国现实做更紧密的结合;他们更加重视本体论和方法论的研究,而不仅限于对现实问题的说明。他们虽然没有足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却拥有更好的物质基础和能力条件,他们消化、借鉴国内外新思想和重大学派观点的速度非常快。

不过,从他们那里,也能察觉中国国际关系学的某些缺失。借此机会,我也想重申一下近年自己的一些批评性意见。这些意见在其他一些场合和作品里或多或少讲过,但似乎仍有必要让更多的人听到和共同探讨。

首先,我认为,在繁荣兴盛的现象背后,存在着深刻的认同危机,有迷失在多元化森林里的危险。这是一种以往未曾有过的失重。多元化势头的形成,是对长期思想专制的一种挑战,而持续多元化造成的直接后果之一,便是理论神像的坍塌和权威话语的丧失,是年轻一代越来越不服从老的训条戒律,是无穷尽的求新异、非传统。于是,一个严肃但令人困惑的学理问题被提了出来:在相对主义和怀疑论盛行的现时代,在思想多元化刚刚萌生的当代中国,是否还存在值得向我们的读者、受教育者和公众推荐的国际关系经典?如何评判被推荐作品的水平,由谁来提名和认可,又怎样确认不同理论的效用?如果说各个流派、学派的作品水准尚可在特定的圈内大致被认可的话,那么,在整个学科范围的规范、权威性及经典性质应该怎样被认知和规定?假设求新异、非传统的多元化努力,代表着有生命力的东西,代表着崭新的创造性过程,那么,这些新东西的价值是什么,在整个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区分点在哪里,有没有特定的界限或标识?是否还存在政治学尤其是国际政治学的不同观点、流派、类型都可以被接纳的共同话语和知识平台?显而易见,假使对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均为否定的话,就有可能加剧目前存在的某种程度的各说各话、互不往来的情况,从而无法推动学术研究的正常批评与水平提升。现阶段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缺少共同知识的架构和深刻流畅对话的基础。

其次,现阶段的研究多趋向服务型、应用型的讨论,而相对缺乏学理型、审视型的国际关系理论。前一种理论的重要性毋须多说。对中国这样一个转型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一个负有重要责任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显然与中小国家有所不同,它十分需要、也有理由发展体现自身国家利益的学说和国际战略思想。中国目前从事政策建议和应用研究的大有人在,问题在于理解和接纳国际关系理论的非服务的一面。在当下中国,人们常常把基础研究挂在嘴上,试图以此区分应用研究。我以为这一说法容易造成歧义,因为所谓基础研究到底还是要为上层建筑服务的。真正意义上的基础研究,应当有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面对复杂情况时的理解力和想象力,以及献身科学与坚持真理的精神等,这些都不是单纯的服务或建议所能容纳的。按照这一标准,一个好的国际关系学者,不仅要考虑来自政府或企业家的请求,譬如说建议在国家安全关系或贸易争端中采取这样或者那样的措施,他还会进一步思考:现有的一切如何是有意义的?还有哪些看似不可能的可能?好的学问,既是学,更是问。他会不停地质疑呈现给他的表象,评估已有的结论和建议,拓展更大的想象空间,致力于提升心智与认识力。他总是保持一种批判性思索的状态,思维的维度始终指向新的、未发现的世界。

最后,中国学者很少讨论,什么是国际关系中的进步与退步,如何跳出现有的国家权力博弈怪圈,怎样发现国际政治中的小人物,依靠什么来推动所谓非主流学派的成长,在批评他国错误政策的同时如何反省本国政策的失误,在分析别人教科书荒谬之处的同时怎样检讨自己教科书存在的问题,在批评譬如说不时被欺瞒的同时如何防备并审视自身视野可能存在的盲点等。它或许可以证明,我们多数人的学术努力,仍然不太像一种探索性的事业,仍然与以科学为业的要求有相当距离。联想一下,衡量中国国际关系理论近些年来的进步,不光要看单纯量的扩张,例如新涌现的各类国际关系学院,大量增加的招生指标,层出不穷的教科书、专著和译作,越来越多的课题和调研项目,更要注重这些东西是如何超越过去,有哪些新的内涵和创造性,它们对以往的理论和思维定式作出了什么样的修正,以及教师、学生和研究人员怎样看待这类变化。从这个角度评判,现状是不让人满意的,许多方面远远落后于那些相对成熟的学科(例如经济学、社会学和法学)。我以为,关键是国际关系这门学科尚未在古典意义上的质疑、反驳、批判与范式扩大、知识增长、能力提升之间建立起可靠的联系,许多人甚至没有意识到建立这种联系的必要性。学界目前普遍缺乏严肃的学术批评(如现有的书评要么很少,要么只有赞美之辞);深层次的体制障碍依然在源源不断地生产假理论(例如,受到广泛针砭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里,有许多毫无意义的假问题);包括一些有才华的中青年作者在内,多数人在首创自己的命题时,似乎很少关注国内同行的工作;相关的主管部门显然不太愿意鼓励具有反驳或证伪性质的工作(主管部门概念本身,便与科学发现的逻辑之间形成矛盾);当学者和研究人员的某些见解与官方正式的提法相左时,最终总是前者被迫放弃或修改;对很多人来说,国际问题的研究和教学,不像是饶有兴致、富有想象力、在批评中不断创新的领域,而更多地被当成要么是缺钱圈钱的事情,要么是太敏感、碰不得的雷区;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在上述妨碍性因素里面,既有个体性的毛病,即教师和研究人员素养方面的问题,又有机制性的弊端,即政治权力与市场利润介入不当的问题;低估这些妨碍性因素的消极作用,就不可能使中国国际关系学的事业有质的提升。

已走过40年研究历程的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对自己应该有更高的要求。无论政治约束条件和外在激励条件如何,学者们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发挥更大的想象力与理论创造性。从乐观角度看,中国学术像中国社会经济一样取得了了不起的进步,对此,我们所有人感同身受,当然有理由继续推动它的提升。从问题一面观察,我们的方法学理探究和实际分析能力还很不够,与发达国家同行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学术改进面临的内外障碍比一般人想象的严重得多。古人言成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于国际关系研究,说得大一点甚至适用于判断我们国家及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前景。如同整个国家发展的现阶段状况,中国的国际关系学依然属于大而不强的格局,数量的扩张远快于质量的提升,经费、人员、机构等器物层面的改进多于范式、方法、创新度及国际影响等重要指标的完善,一些长期限制学术思想自由发展、多元生长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没有得到有效根除,总之,学科的发展进步仍然任重道远。而在这本书中,我们能够看到年轻一代青年学子改进的勇气及具体行动,期待他们有更大的进步!

全国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生学术论坛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项目之一,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共同发起,迄今已成功举办十届。论坛旨在为全国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专业优秀青年学子提供立足时代、放眼世界的学术交流平台,畅谈学问之道、共促学科发展。本届论坛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国际政治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并得到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和察哈尔学会资助。本届论坛受到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学子的热烈欢迎和踊跃支持,共收到来自国内外博士生所提交论文近60篇,经论坛学术委员会的匿名评审,最后共有来自17所高校的31篇博士生论文入选本届论坛。本书即是由部分入选论文辑录而成,部分文章已经刊发在《国际政治研究》等杂志。

本届论坛的召开得到国际政治研究领域诸多学者的支持和帮助,外交学院孙吉胜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田野教授、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刘丰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钟飞腾研究员、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夏维勇副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汪卫华副教授、节大磊副教授、项佐涛副教授、刘莲莲助理教授和祁昊天助理教授等学者对论文进行了认真地评审和深入细致的点评。《国际政治研究》编辑部编辑王海媚、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博士生李坤、刘舒天、吴昊昙和林文欣等同学为本届论坛的召开付出诸多努力,在此对他们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王逸舟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