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佛山华家班粤菜传承 华家班59位大厨 102道粤菜 图文并茂 菜式制作视频 粤菜故事技法 佛山传统文化 广东科技
》
售價:HK$
221.8
《
武人琴音(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系列收官之作 形意拳一门三代:尚云祥、韩伯言、韩瑜的人生故事 凸显百年武人命运)
》
售價:HK$
43.7
《
剑桥斯堪的纳维亚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HK$
154.6
《
禅心与箭术:过松弛而有力的生活(乔布斯精神导师、世界禅者——铃木大拙荐)
》
售價:HK$
66.1
《
先进电磁屏蔽材料——基础、性能与应用
》
售價:HK$
221.8
《
可转债投资实战
》
售價:HK$
99.7
《
王氏之死(新版,史景迁成名作)
》
售價:HK$
54.9
《
敢为天下先:三年建成港科大
》
售價:HK$
77.3
|
編輯推薦: |
1.《主观书》是70后实力派散文家闫文盛自2012年以来潜心创作的一部多卷本长篇散文著作。
2.六年来,创作总量共计八十万字。
3.《主观书》分六卷,为《主观书Ⅰ:我一无所是》《主观书Ⅱ:为燃烧的烈火》《主观书Ⅲ:痴迷者的迟缓》《主观书Ⅳ:变形的灵魂》《主观书Ⅴ:之在曲》《主观书笔记》。
4.其创作,深受佩索阿、罗扎诺夫、卡夫卡、尼采、齐奥朗、巴塔耶、昌耀等人断章、札记体写作的影响,笔墨收纵恣意,文风坦荡虔诚,在近年的中国散文界,已经受到了多方关注。;
5.专业散文杂志《散文》自2012年以来,连续六年共推发十余次,且多次刊载于刊物头题位置。
6.《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大家》《山花》《作家》等数十家期刊迄今已集中刊发了其中的大半篇目。《散文选刊》及各年度散文选本多次选载。
|
內容簡介: |
在世界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这个问题上,人类从诞生起就开始争执,并将贯穿人类始终。闫文盛显然无意解决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但他通过《主观书》的写作,为自己找到了一条通向更高自我的个人化认知途径,并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让自己的写作成为人类环视自身道路上一个颇具才华的标识。我们阅读,我们关注,我们理解,然后发现自己其实一无所知,然后,我们变得谦逊而阔大。在此意义上说,《主观书》是无知之书,更是近年散文写作的重要收获。
|
關於作者: |
闫文盛,男,1978年生。山西文学院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委宣传部四个一批人才。迄今发表作品300万字。首部散文集《失踪者的旅行》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2010年卷。另著有散文集《你往哪里去》、小说集《在危崖上》等六部。曾任文学杂志《都市》执行主编。获赵树理文学奖、林语堂散文奖、《诗歌月刊》特等奖、安徽文学奖、山西文艺评论奖一等奖等。现就读于鲁迅文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合办的文学创作方向硕士研究生班。
|
目錄:
|
上卷 我一无所是
我一无所是 3
荣誉的现实主义 6
炎夏札记 7
虚妄之我 8
手书的荣耀 9
关于永恒的讲述 10
大地上的婴孩 11
沉思的假象 16
机械师 17
替代者 18
拯救者 20
目盲 22
迷宫动物园 24
新生 26
蜜枣 27
木头房子 28
所有末世的网 29
风格 31
格调的修辞 32
你为自己制了一袭透蓝的宝衣 34
请将风景赋之以诗 36
飓风的、明灭的路灯 37
感觉盛行如是? 38
循环理论 39
时间的空壳子 40
人生苦无滋味 42
记忆的修辞 43
耻于谈论的 44
材料 45
看起来如一片桑叶 46
有关感觉的意识 47
命运就是这样 48
将直觉予以提炼 50
形式的外衣 51
上帝的知识盲区 52
中卷 烟酒店的客人们集体噤声
烟酒店的客人们集体噤声 55
读本雅明:叙事 71
变形记:读卡夫卡 74
坐井观天:一种批评美学 76
收回泥土 81
无知 82
梵高(一) 84
梵高(二) 86
梵高(三) 88
读本雅明:论自我毁灭 90
彼岸 92
被搬迁的房子 94
本能 97
虚伪的旅行 100
灰色大街 102
雪 104
空腹 106
夜色还乡 108
灵魂变形记 111
|
內容試閱:
|
我用了长达六年的时间来写一本书(《主观书》),而且这样的书写行为似乎远远没有尽头,这在我长达二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是从未有过的。也许,这是一种长及生命本体(兼备长度及柔韧)的写作?也许,这仅仅是对我生命的一种充实?也许,这其中还蕴藏了一些神秘的缘分?一个写作者和一部作品的相遇,其中最可以突显的,不是我作为创造者的找寻过程,不是我生存和思想的感觉,不是对时光仓皇(一种心理测验)的感叹。这所有的一切不是所支撑的,所提供和烘托的,就是写作本体?是的,一切仅仅是写作本身。它成了生活(呼吸)的一个符码,它制造的各种空气涨满了我们的情绪(内在感觉的通途),它的热情洋溢振奋了我们的精神,它可能是我们灵魂的唯一容器?无论如何,在一种极其契合于自我和当下、融汇和离散、明澈和混沌的表述中,《主观书》呈现了我的文学生涯中最真实和撕裂的试验性。它的确是追逐过程的造物之书,相对于我的创世来说,它时时显得充盈非常,又时时令我觉得荒芜万分。
但我似乎不能一言以蔽之我已经写下了它,我所写下的书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这是远远不会有定论的。我如今唯一可见的,是在这种写作的背后,我的命运(所思)的展开:它变得具体,唯一,但也更真实而普遍。我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广泛而急骤的时代里,又是这样情不自禁地疏离。我爱它吗?也许爱。但仅仅是爱这种简单(我有时会忘却它复杂的纵深)的情感是远远不够的。仅仅是写作一首诗,写下一个长句子(长度可达六十万字、七十万字、一百万字)是远远不够的。它更为急切地呼应的,似乎永远是书写和表达的不足,似乎永远是我没有写下,我没有完成。我们没有走到终点的时候,或许,《主观书》永远在书写的无尽头中运转,循环,各种自我的辩诘和认定都无效用。
如果排除了写作(生活的感应)这样的事实,我可能便是无生活的,我因此一无所是?也正是为此,我在漫漫的书卷的第一部,便选取了这样的题目。《我一无所是》,便是对我(我们的时代的大力金刚和各种微细的力)的概括和一个披览。而《主观书》首先以这样的姿态面世,是我在书写之初远远没有想到的。如今当我在回忆六年来所经历的点点滴滴时,不能不说,我应该感谢太多的师友(相识的,不相识的)包容了我这样近于肆无忌惮的探索,我应该感谢太多的师友对这部著作予以推荐和批评,我应该感谢北岳文艺出版社的社长、总编辑续小强先生慷慨地接纳了这部尚待验证和认识的书稿,感谢本书责编王朝军先生的倾力付出。坦白地说,没有这种包容、接纳和支持,《主观书》是远远走不到今天的。这是一部书和它所经历的友情的故事。我非常荣幸地,完整地看见了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