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鲁冠球:聚能向宇宙

書城自編碼: 3305637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管理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作者: 魏江
國際書號(ISBN): 9787111617341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01-01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93.2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下天山:亚洲腹地之旅
《 下天山:亚洲腹地之旅 》

售價:HK$ 117.3
企鹅英国史(套装八册)
《 企鹅英国史(套装八册) 》

售價:HK$ 926.9
时空大数据的"形状":几何和拓扑的视角
《 时空大数据的"形状":几何和拓扑的视角 》

售價:HK$ 135.7
交锋二十年 (日本奇迹系列,美国与日本贸易摩擦)
《 交锋二十年 (日本奇迹系列,美国与日本贸易摩擦) 》

售價:HK$ 90.9
公民们:法国大革命编年史
《 公民们:法国大革命编年史 》

售價:HK$ 216.2
金雀花帝国(中世纪史名著译丛)
《 金雀花帝国(中世纪史名著译丛) 》

售價:HK$ 97.8
学习是我一生的倚靠(希腊前总理的学习人生)
《 学习是我一生的倚靠(希腊前总理的学习人生) 》

售價:HK$ 66.7
两个欧洲
《 两个欧洲 》

售價:HK$ 112.7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01.4
《 管理沟通:成功管理的基石(第3版,华章文渊·管理学系列) 》
+

HK$ 118.4
《 金融服务创新 》
+

HK$ 107.3
《 创新二十年——浙江省企业技术中心发展之路 》
+

HK$ 213.0
《 创新全球化:中国企业的跨越 》
+

HK$ 64.8
《 管理沟通——理念与技能 》
編輯推薦:
★鲁伟鼎亲定书名,万向官方授权!
★被誉为浙企"教父级"人物、民营企业家中的"常青树",*个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企业家,被《华尔街日报》称为"国家英雄式人物"!
★浙商开创了一个时代,鲁冠球开创了一代浙商!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魏江,以一流学者的深刻洞察、一流记者的写实笔法,还原了鲁冠球的四大特质:创业家、战略家、创新家、哲学家!
★一天做一件实事,一月做一件新事,一年做一件大事,一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內容簡介:
鲁冠球,是中国企业史上的传奇。他是浙企"教父级"人物,被誉为民营企业家中的"常青树";他是中国*位登上了美国《新闻周刊》封面的企业家,被《华尔街日报》称为"国家英雄式人物"。他的成功不仅在于从7个人、4000元家当起步,带领万向发展成为涉足农业、金融、互联网、新能源等多元化产业的千亿级跨国集团公司;更因为他在48年的企业经营史上,精准"踩点",使企业的每一个重要发展节点都与时代机遇完美结合。
他是一个时代的"标杆",而这背后的商学逻辑正是本书所希望探寻的:一个创业家、战略家、创新家、哲学家四大特质的集合体。
创业家
从制造一颗零件到打造一座集产业、科技、城市于一体的智能城市,他是一位谨慎的冒险家,在深入思考和权衡之后才会往前迈进。
战略家
他善于用复合战略,通过开放整合内外部资源的"组合式"逻辑来获取企业成长、创造竞争优势。
创新家鲁冠球,是中国企业史上的传奇。他是浙企"教父级"人物,被誉为民营企业家中的"常青树";他是中国*位登上了美国《新闻周刊》封面的企业家,被《华尔街日报》称为"国家英雄式人物"。他的成功不仅在于从7个人、4000元家当起步,带领万向发展成为涉足农业、金融、互联网、新能源等多元化产业的千亿级跨国集团公司;更因为他在48年的企业经营史上,精准"踩点",使企业的每一个重要发展节点都与时代机遇完美结合。
他是一个时代的"标杆",而这背后的商学逻辑正是本书所希望探寻的:一个创业家、战略家、创新家、哲学家四大特质的集合体。
创业家
从制造一颗零件到打造一座集产业、科技、城市于一体的智能城市,他是一位谨慎的冒险家,在深入思考和权衡之后才会往前迈进。
战略家
他善于用复合战略,通过开放整合内外部资源的"组合式"逻辑来获取企业成长、创造竞争优势。
创新家
他以"反熵"的创新精神一路闯关,万向每一次战略变化都是在做减法。
哲学家
他发自内心的谦卑、日复一日地刻苦学习,让更多人相信美好、相信付出、相信坚持的力量。
關於作者:
魏江 博士,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浙江大学全球浙商研究院院长、浙江省政协委员。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工商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科技委管理学部委员等。长期从事创新管理和战略管理研究,提出了非对称创新理论,发表论文300多篇,获10多项省部级奖励。教育部长江青年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新世纪151第一层次(重点资助学者)。
目錄
目录
丛书推荐序 四十不惑立潮头
总序 记录一段重要历史
前言 他是一个时代的"标杆"
第一篇 创业家
第一章 风险:无限风光在险峰  4
难避风险,创业首折戟  5
市场波动,二次创业受挫  8
七人成师,万向萌芽  9
驭势成事,化"危"为"机"  11
第二章 动机:相信"相信"的力量  14
一把犁刀"撕开"市场  16
第三章 机会:永远走在创业路上  23
生存型创业(1969~1987):资源受限,夹缝突围  24
外向型创业(1987~1997):上市出海,万向扩张  30
战略型创业(1998~2011):多管齐下,整合为王  35
全球化创业(2011~2015):从田野走向世界  40
生态型创业(2015~):从世界返回田野  44
第二篇 战略家
第四章 能力:万变不离其宗  55
百舸争流,唯"快"不破  57
领先市场,"钱潮"出海  60
第五章 整合:做全球资源融通先行者  69
世界是平的  70
传统汽车:美国技术,中国制造  72
新能源汽车:内外整合,圆梦整车  84
第六章 取舍:战略就是放弃  97
押注万向节  98
放弃传统整车  103
整枝疏果,给未来留空间  104
第七章 永续:从一颗零件到一座城  107
1999年:奋斗十年添个零  108
目标达成路径:多元化之路  111
2009年:将"奋斗十年添个零"进行下去  115
目标达成路径:复合式战略  117
产业重构,打开机会窗  119
第三篇 创新家
第八章 创新动力:把无序变有序  131
在限制中迎难而上  134
在安稳中寻求突破  137
在变化中求实图新  140
第九章 创新路径:不走极端路  146
后发企业的追赶与超越  149
"当下""未来"两条腿走路  154
新能源汽车创新沿革  159
电池技术的二元实践  164
为我所有与为我所用  168
第十章 创新实施:全方位动态管控  174
制度基础:产权制度改革  176
机制基础:激励机制改革  183
财务管理:划小核算体系  188
集团化治理:集权与分权  193
国际化治理:"三三模式"  200
文化治理:主人翁意识  208
第四篇 哲学家
第十一章 企业家崇尚思考  216
自控  217
勤思  221
第十二章 企业家坚守匠心  227
第十三章 企业家创造共赢  230
财散人聚  231
"老虎""猴子"需共享  232
第十四章 企业家通晓政治  237
和政策不谋而合  238
先把事情干好  243
党建是管理的生命线  244
第十五章 企业家肩担责任  250
商人为己,企业家为公  251
责任就是担当  253
利他共生  257
真正的企业家懂得奉献  265
內容試閱
前言
他是一个时代的"标杆"
(一)
1916年9月,孙中山观看钱江大潮后感慨:"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50多年后,家住钱塘江畔的鲁冠球在第一次创业失败后,面对汹涌江水,决定奋力再搏。此后鲁冠球抵押祖屋还债,在钱塘江九号坝的围垦工地上搭建修车铺,从为围垦工程修理人力车开始再创业。工地人忙车多,修车到半夜的鲁冠球疲惫不堪,倒头就睡。涨潮时节,夜潮来袭,"正睡得迷迷糊糊时,忽然觉得背上很凉。赶紧起身,睁眼一看,只见四周一片汪洋,原来是潮水涨上来了"。鲁冠球连忙起身,扒开草棚,骑到草棚顶上。幸而当天无风,潮涨无浪,鲁冠球逃过一劫。
此后关于鲁冠球的故事,成了中国企业史上的传奇,他从带着其他6位农民和自己积累的4000元家当创办宁围公社农机厂开始,一路把万向带向全球,盛誉无数,被称为企业家中的"不倒翁"、浙企商"教父"、民营企业家中的"常青树"。他带着万向集团,最早在乡镇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成为中国首家上市的乡镇企业,开创了乡镇企业收购海外上市公司的先河即使是全球的顶级商业媒体,也对鲁冠球充满赞美之词。鲁冠球登上过《新闻周刊》的封面,《华尔街日报》称他是"国家英雄式人物"。
作为中国创新创业研究和教育的先驱机构,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在30多年前鲁冠球先生到浙大读进修班时,就开始观察和研究万向和鲁冠球,也为他提供了管理思想和青年人才的支持。今年适逢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节点,我认为:"鲁冠球创业发展的历史,不就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的缩影吗?"我便决定花精力来记录和研究鲁冠球的创新创业史。我们的好奇在于:他为什么能够经历改革开放的大风大浪而"稳坐钓鱼台"?他为什么作为从田埂里起来的农民企业家却能引领民营企业发展?他怎么会在国际化的步伐上如此勇立潮头而屹立不倒?
对于这些问题的探究,我似乎有点发言权,这也增强了我做这个事情的信心。我最早与万向近距离接触是在1997年,我与项保华老师承担了万向集团的"九五"规划,就在这个规划中,鲁冠球先生提出了"奋斗十年添个零"的目标,提出了"集团化发展,划小核算体系"的思路,提出了多元化战略布局。当时,万向正值高速发展时期,大量 "农民工"要进行管理知识的培训,我几乎一个月一次去老厂区讲课。直到2005年前后,我还担任了万向集团国家认定技术中心的顾问,参与了集团技术创新体系的设计,这个体系还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我和我的团队对万向国际化、技术创新等项目的研究成果还发表在《管理世界》期刊,并收录于我的《创新全球化:中国企业的跨越》等著作中。
也正是20多年近距离的接触,使得我很早就有了与鲁冠球先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尽管交流次数不多,但我已经对鲁冠球先生有了感性认识,我最深的印象就是两个字:"谦虚"!每当说到万向的发展,他从不归功于己,而是归功于党的领导、改革开放、各界的支持和员工共同的努力。到2000年的时候,浙江大学有幸聘请了鲁冠球先生为MBA研究生特聘导师,我刚好是MBA中心副主任,是我直接联系了鲁冠球先生的秘书,没有想到鲁冠球先生爽快地答应了。由此,他与管理学院建立了更加美好的情谊。
遗憾的是,在我们此次调研和写作工作开展时,鲁冠球先生已经离我们而去了。当我们听到他走的消息时,都非常痛心,为失去这样一位校友、一位长者、一位代表一个时代的杰出企业家感到深深的惋惜!尽管这次的研究迟到了,但更加让我们感到工作的迫切和有意义。我始终认为,在中国改革开放即将开始第5个10年之际,鲁冠球先生堪当中国40年改革开放的参考对标。他第一次创业时,还处于"文革"时期,而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史,就是鲁冠球先生带领万向集团从乡镇企业走向全球化集团的40年。
(二)
如果要研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创新创业史,是不可能绕开浙江民营企业家的。浙江人天生具有创业基因,而萧山人更是其中的代表。如果我们需要从商学视角去建立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家创新创业的坐标,恐怕也没有几个比萧山宁围的鲁冠球先生更合适的了。
如果略为熟悉全球企业史,如果以时间线来画一张图,我们会看到现代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身影被记录得断断续续、十分模糊。写《剑桥中国史》的费正清甚至觉得中国商人阶层只是配角,而《追寻现代中国》的作者史景迁更是偏激地认为,企业家甚至在中国有接近400年没有出现。不可思议的是,这个时间按他的计算大约是从1600年开始的。
按照这样的时间推算,或许鲁冠球先生正处于这个特殊的时间段上。我以为,按照现代企业史考察,直到1992年之前,我们是没有真正的企业家的。因为没有真正的企业,何来企业家?到了21世纪,企业家群体真正崛起。那么,要在这样的时代,找到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的标杆,鲁冠球当然是最合适的标杆之一。
要成为标杆,是需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的。当全世界都在研究中国经济的增长,研究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的坐标时,所有人其实一直都不十分清晰,甚至直到近年来,全球对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的诟病不减反增,因为没有浸淫在市场中的企业家群体,恐怕难当"标杆"两字。再者,在比较长的时间里,即使是学者,对企业和企业家的看法往往也是远观的,甚至是俯视的,难见客观中立、近距离的真实观察。
既然想寻求标杆,就得解析鲁冠球先生为什么能代表这个时代。做企业研究的学者和实践者都清楚,每个企业家都是独一无二的新物种,这也是这个"物种"的魅力所在。要找寻到其中的逻辑,还是要回到最基本的问题上去:"为什么是他?""他的创业基因来自何方?""他的成功密码是什么?"我们试图打开这个盒子。
从70年前的那场战争到2018年的中美贸易争端,从兵战到商争,中华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中国处于发展和转型期间,这个蓬勃的国家正致力于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从不发达经济走向新兴经济,企业家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鲁冠球的创业故事早已广为人知,一个特别具有影响力的现象是,在他48年的企业经营史上,他"踩点"精准,使企业的每一个重要发展节点都与时代完美结合。
2013年,鲁冠球参加全国总工会机关在京举行的全国劳模座谈会时,习近平总书记说:"鲁冠球同志是我们第一批乡镇企业改革家,现在仍然站在改革的前线。我在浙江工作过,鲁冠球同志就是依法合理,谦虚谨慎,一直保持务实低调,与时俱进。他始终琢磨万向,一直琢磨到现在,万向始终处于一个领导潮流的地位。"
2017年10月25日,惊闻鲁冠球去世,马云撰文写道:"浙商开创了一个时代,而鲁老代表的这辈人开创了一代浙商!"当鲁冠球开始创业时,马云才5岁。鲁冠球身上最鲜明的特征是什么?马云的答案是:"他骨子里那种与生俱来的企业家精神。"
鲁冠球的工作习惯几十年如一日,简朴、谦虚、低调,无论企业多大,他都在家乡小镇脚踏实地干事情。他有两句口头禅,"有多少能力办多少事""我们要靠实力取胜,一切都是干出来的"。很多人说"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鲁冠球却说"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然后死死抓住这个篮子";浙商善营善聚财,先富者众,鲁冠球说,企业家不能"满了口袋,空了脑袋"。
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鲁冠球先生的精彩人生。从鲁冠球先生身上,我们看到了企业家的洞见和气度,看到了融合传统中国文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家精神,看到了企业家的时代性和他们试图走到更远边界的努力。他是中国经济的脊梁!我很喜欢斯蒂芬茨威格在《人类的群星闪耀时》里的说法:"一个真正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群星闪耀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谓地流逝而去,在这种关键时刻,那些平时慢慢悠悠、顺序发生和并列发生的故事,都压缩在这样一个决定一切的短暂时刻表现出来。这一时刻对世世代代做出不可改变的决定,它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死,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
在研究企业家时,我时常静坐窗前,回想我脚下这片浙大校园的风物。穿越百年,它的变迁也是中国经济的缩影。与众多企业家一起,浙大为时代做出了重大贡献。正因为如此,我们依托于浙大管理学院的商学研究力量和考拉看看团队的创作经验,试图对鲁冠球先生和万向做全面复盘式的研究,用商学思维和市场笔触来完成一次超越前人的描述。这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它既打破了传统的商学范式研究,又与纯粹的观察描述不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我们小心翼翼又十分兴奋。
(三)
"将无法实现之事付诸实现正是非凡毅力的真正的标志""一个民族,千百万人里面才出一个天才;人世间数百万个闲暇的小时流逝过去,方始出现一个真正的历史性时刻,人类星光璀璨的时辰"。我依然希望用《人类的群星闪耀时》里的几句话来怀念鲁冠球先生,也勉励我们这次的研究,"一个人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在人生的中途、富有创造力的壮年,发现自己此生的使命" 。
一个人的成功,对应的是他的努力和所面临的压力,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中国。历史正被远远甩开,她像一个初生的婴儿,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创新和创业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个方面,每个新物种都在走自己的路,创造历史又或是被历史改变!
"回想我们这代人的创业梦,从被当作资本主义的尾巴东躲西藏,到在计划经济的夹缝中野蛮生长,再到改革开放中异军突起,以及全球化中无知无畏闯天下,可以说是跌宕起伏。"鲁冠球有关回忆创业的总结让我想到了科斯。
1935年,25岁的罗纳德科斯完成了从交易成本角度分析企业与市场关系的论文,56年后的1991年,以这篇论文为基础发表的《企业的性质》成为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代表作。而同一年的东方,中国刚刚成立乡镇企业家协会,45岁的鲁冠球当选副会长。此时距离鲁冠球1969年创办农机厂已经过去了22年。这一年,鲁冠球成为中国经济界第一位登上美国《新闻周刊》封面的企业家。
西方经济学世界的觉醒似乎落后于科斯的洞察力,科斯的产权理论几乎被雪藏了30年才为世人熟知。鲁冠球在他创业的第二个10年的前期,他已然认为必须突破产权问题。从他1983年主动试水风险承包开始,他尝试了各种方式解决产权问题,把万向带向新高度。这段历史中有近10年的经历正是中国民营企业和政府明确产权的进化缩影。鲁冠球领导的万向集团作为中国企业史上领先的尝试,屈指可数。
此刻回望鲁冠球48年的创业路,我仿佛看到,他和科斯正在讨论,内容是从他的创业史到中国经济的突破,这段创业路在中国企业史上是充满矛盾的进步,乡镇企业的角色转换是最好的佐证。他似乎在感叹,人生真如奔流,如无暗礁,怎么会激起美丽的浪花呢!像鲁冠球这样的常青树不多,企业家命运多舛,这让我时常想起曼德尔斯塔姆的诗句:"他们的前面迷雾重重,而他们的身后,是一只空着的囚笼。"虽然科斯一生从未到过中国,但他一直关心中国。如果说科斯在理论上推动了中国的进步,那么鲁冠球就是一个实践者,他用真实的行动造福故乡和中国,他们一定是知音。
那么,到了必须要形成这个"标杆"行为背后的商学逻辑的时候了。这确实是个艰难的过程,我们试图从时间维度、身份(identity)维度和业务维度来概括,提炼出鲁冠球先生所具备的领航者、不倒翁、梦想家、整合者、创新家、实干家、战略家、历史学家、思想者等多重身份特点,提炼出了本地化、跨区域、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历程,但是,这些概括还是太表面,直到初稿出来后,还多次反复,终于确定了创业家、战略家、创新家、哲学家四大特质。
但是,无论如何,以鲁冠球先生所拥有的极高前瞻力、洞察力,我们是难以用解构主义去认识的。他不仅懂经济、商业,更精通历史、政治,并且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从而创造了巨大的成就。任何一个简单的维度都难以定义他的企业家精神,正如鲁伟鼎先生所说:"他(鲁冠球先生)是这四大特质的结合体。"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所有这本书的参与者!
首先当然要感谢万向集团董事长鲁伟鼎先生和万向人给予了我们极大的支持空间。当我们提出要做这个事情时,我专程拜访了鲁伟鼎先生,并做了深度沟通。他所给予的最大的尊重和支持,使得我们能够近距离采访到与鲁冠球先生一起打拼的万向前辈,让我们真正走入其中。他站在企业传承者的角度,表达了坚守鲁冠球精神和战略方向的决心,亦以掌舵人身份传递出万向未来发展的信心,同时也从儿子的角度向我们讲述了心中最可爱的父亲。
感谢万向集团公司资深执行副总裁管大源先生。作为万向的责任者之一,他与我们分享了自己的宝贵回忆,让我们了解到鲁冠球和万向的成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更不是幸运的垂青,而是要登高望远,并执着前进。
感谢万向集团公司副总裁、万向研究院首席院长陈军先生,他的专业精神、研究态度和实干才能令人佩服,在和他的交谈中,我们更加深入万向、深入产业发展,了解了万向的责任和使命。
感谢万向集团公司资深执行副总裁、万向美国公司总裁倪频先生,他让我们更直观地看到了万向美国的发展过程和逻辑,更明白坚持基本商业原则的重要。
感谢万向学院党委书记莫晓平先生,在他的鼎力相助下,我们高效高质地完成了调研和创作工作。他与我们分享了许多细节和感悟,并共同探讨了鲁冠球先生的创新创业精神。
感谢万向集团终身员工王建先生,他用温暖的话语讲述了鲁冠球先生的理想抱负,让我们了解到优秀企业家的成长历程。
感谢万向钱潮总经理李平一先生,他用精准的语言讲述了万向的产品和技术创新之路。万向从一个零件到一座城的发展过程中,鲁冠球先生的提前布局和重要决策起到了关键作用。
感谢万向集团首席与法务工作室总经理李杰女士,她带领我们近距离地认识鲁冠球先生,了解他的真实性格和可贵品质。从她的口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极度细致认真、勤奋刻苦、热爱学习、专注企业、信念坚定的鲁冠球。
感谢万向集团公司发展部总经理陈贵樟先生,他从战略层面与我们分享了鲁冠球先生的战略前瞻思想和万向在不同阶段的战略重心,让我们领悟到了战略的深层意义。
特别感谢杨洋博士和吴琳博士,杨洋博士配合我,不断总结提炼本书基本思想的表达方式,让著作能够闪耀鲁冠球先生的精神。吴琳博士则非常细心地为我们的调研采访提供了诸多帮助。
由衷感谢我们的优秀团队,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吴晓波教授、邬爱其教授、陈凌教授、王世良教授、许小东教授、莫申江教授、施杰老师、刘洋博士、赵雨菡博士,考拉看看张小军研究员、马玥研究员、熊玥伽研究员、王洁蕊研究员、李立研究员、陈兰研究员,在项目研究中我们一起激荡思维,才有了现在的作品。
我和我的团队一直致力于研究技术创新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对于我们这个研究团队来说,对鲁冠球先生最好的怀念,就是把他的勇气、视野、格局和企业家精神总结出来,然后分享和传承。罗曼罗兰说,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希望读者们可以通过这本书发现自己。
魏江
2018年中秋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