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可转债——新手理财的极简工具
》
售價:HK$
65.0
《
新加坡教育:神话与现实
》
售價:HK$
96.3
《
“口袋中的世界史”第一辑·冷战中的危机事件
》
售價:HK$
291.2
《
绝美的奥伦堡蕾丝披肩编织
》
售價:HK$
177.0
《
狂飙年代:18世纪俄国的新文化和旧文化(第二卷)
》
售價:HK$
177.0
《
万有引力书系 纳粹亿万富翁 德国财富家族的黑暗历史
》
售價:HK$
109.8
《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青海册
》
售價:HK$
76.2
《
三星堆对话古遗址(从三星堆出发,横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对话11处古遗址,探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
售價:HK$
87.4
|
編輯推薦: |
这里有曾国藩著名的批评皇帝琐碎、徒尚文饰、骄矜自持的奏折,也有他苦口婆心劝弟戒骄戒躁的家信,从中既可见曾国藩为官为人的品性,也可一窥晚清政局。
|
內容簡介: |
《曾国藩文粹》一书由朱安东先生选编并注解。全书选编曾国藩与亲朋好友的书信以及写给皇帝的奏折。从家信中可见曾国藩的人品性情,从奏折中可揣摸当时的政治局面,朱东安先生对书信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详细注解有助于阅读理解。每篇文章后另有题解一则,注明该文写作背景。
|
關於作者: |
朱东安,山东聊城人,1939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朱东安教授先后出版有《曾国藩传》《曾国藩集团与晚清政局》《晚清政治与传统文化》等学术专著。
|
目錄:
|
序
出版说明
禀祖父母/ 01
复贺长龄/ 04
致刘蓉/ 07
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 12
答刘蓉/ 14
原才/ 19
致澄弟沅弟季弟/ 21
应诏陈言疏/ 23
复胡大任/ 28
议汰兵疏/ 31
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 35
备陈民间疾苦疏/ 40
平银价疏/ 44
敬陈团练查匪大概规模折/ 48
与湖南各州县公正绅耆书/ 50
严办土匪以靖地方折/ 53
拿匪正法并现在帮办防堵折/ 56
与骆秉章书/ 58
与张亮基/ 60
复龙启瑞/ 63
沥陈现办情形折/ 66
讨粤匪檄/ 70
靖港败溃自请治罪折(附遗折遗片)/ 73
水师搜剿襄河续获大胜折/ 78
谢宽免处分恩折/ 81
统筹全局折/ 83
谕纪泽/ 87
沥陈办事艰难仍吁恳在籍守制折/ 89
李续宾死事甚烈功绩最多折/ 93
遵旨会商大略折/ 97
遵旨会筹规剿皖逆折/ 100
圣哲画像记/ 103
湖口县楚军水师昭忠祠记/ 114
日记(咸丰九年十一月四日)/ 116
孙芝房侍讲《刍论》序/ 118
致澄弟/ 121
苏常无锡失陷遵旨通筹全局并办理大概情形折/ 122
请起用沈葆桢折/ 126
请留左宗棠襄办江皖军务折/ 128
遵旨兴办淮扬水师 拟派李鸿章先往筹办并请简授实缺折/ 131
致沅弟/ 134
奏请带兵北上以靖夷氛折/ 137
遵旨复奏借俄兵助剿发逆并代运南漕折/ 140
湖南设立东征局请颁发部照折/ 143
谕纪泽纪鸿/ 145
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148
日记(咸丰十一年八月十六日)/ 151
沥陈前湖北抚臣胡林翼忠勤勋绩折/ 153
劝诫浅语十六条/ 156
复彭丽生/ 162
参翁同书片/ 164
金陵未克以前请不再加恩于臣家片/ 166
议复借洋兵剿贼片/ 168
参李元度片/ 170
遵旨议复请派员督办广东厘金折/ 173
日记(同治元年五月七日)/ 177
|
內容試閱:
|
曾国藩(18111872)是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军事家与古文学家,阅历较为复杂,留下的文字亦不少。这本文选基本上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他各个历史时期的言行,从中大致可以看出他一生的思想与功过。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白杨坪(今属双峰县)人。道光十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检讨。依靠自身的努力与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的荐引,十年间擢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道光二十九年补授礼部右侍郎,并于数年间接连兼署兵、工、刑、吏各部侍郎。
仕途的一帆风顺使曾国藩春风得意,对清政府感激涕零,一心要尽忠报国,干出一番事业。他在家信中说,湖南三十七岁至二品者本朝尚无一人近年中进士十年而得阁学者,惟壬辰季仙九师、乙未张小浦及余三人(《曾国藩全集家书》,以下简称《家书》,道光二十七年六月十八日)。又说:自是以后,余益当尽忠报国,不得顾身家之私。(《家书》,咸丰元年五月十四日)
不料,正当曾国藩踌躇满志之时,全国政治形势发生了巨变。这时,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各种反清团体日益活跃,民众起义不断发生,全国已呈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特别是发生在广西金田的太平天国起义,更显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当时清政府政治腐败,财政拮据,兵无斗志,根本无力对付这场革命风暴。而以咸丰帝为首的统治阶级上层,却对此并无深刻认识,这就使一批较为清醒的官绅士人愈感忧虑。
由于湖南特殊的地理位置、社会环境、士林风气和历史传统,造就出一大批这样的人物:他们保守、务实、好斗,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和历史知识,关心整个地主阶级的命运,并把清政府的安危与自身利益结合起来。他们与曾国藩气味相投,通过各种关系联合起来。由于曾国藩的地位和声望,无形中成为他们的领袖。正是在这些人的激励和推动下,曾国藩在咸丰帝继位之初,乘下诏征言之机接连上疏,就国家用人、行政、军事及民间疾苦、平抑银价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对策,并对咸丰皇帝本人提出批评,企图推动他振作精神,励精图治,以改变清政府的被动地位。结果,这些精心写就的奏疏被束之高阁,意见不被采纳,且几乎因此而获罪。曾国藩在改革弊政的尝试失败之后,不得不别寻他途,以挽救清王朝的危亡。
咸丰二年,曾国藩放江西乡试考差,行至安徽太湖,接其母病故讣告,遂改途返籍,为母守制。这时,清政府为阻止太平天国革命势力的发展,重施嘉庆初年故伎,企图用团练、保甲之法抑制太平军流动作战的战术。于是,就在太平军势力所及各省委任在籍官员为团练大臣,利用其人地两熟的条件,专门负责本省团练、保甲事宜。当时,清政府在全国先后任命团练大臣四十五名,曾国藩为其中之一。他就是利用这一半官半绅的身份,创建了一支非正规的地主阶级武装力量,将太平天国运动镇压下去,并使勇营武装逐渐取代八旗、绿营的地位,成为清王朝的主要军事支柱。
曾国藩认为,绿营腐败已甚,不能担负镇压民众起义、维护国家秩序的任务;团练、保甲组织面对统一、强大的农民军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而要打败太平军,只有改革军制,另起炉灶,建立新军。他认为,绿营最大弊端在于败不相救四字,究其原因,一是平时薪饷太低,缺乏训练,技艺不精;二是战时东拼西凑,上下左右不和,调遣成法不善。于是,他以募兵制代替世兵制,权归主将,层层选募,适当提高弁兵薪饷,变兵为国有为兵为将有,从而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也为近代军阀制度种下根苗。据《湘军志》的作者王闿运估计,各省湘军人数最多时达三十万人,曾国藩直接指挥的部队约有十二万人。曾国藩就是依靠这支武装,采用以静制动、围点打援等战术,自上而下,沿江推进,逐步夺取太平军控制的长江沿岸城镇要塞,最后攻陷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为清王朝建立了第一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