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沈从文的文学观

書城自編碼: 333583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学评论与鉴赏
作者: 马新亚
國際書號(ISBN): 9787555908074
出版社: 河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05-01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47.3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唯美手编16:知性优雅的编织
《 唯美手编16:知性优雅的编织 》

售價:HK$ 56.4
情绪的惊人力量:跟随内心的指引,掌控情绪,做心想事成的自己
《 情绪的惊人力量:跟随内心的指引,掌控情绪,做心想事成的自己 》

售價:HK$ 51.8
棉的全球史(历史·文化经典译丛)
《 棉的全球史(历史·文化经典译丛) 》

售價:HK$ 112.7
超越百岁看这本就够了
《 超越百岁看这本就够了 》

售價:HK$ 57.3
亚洲戏剧史·南亚卷
《 亚洲戏剧史·南亚卷 》

售價:HK$ 147.2
中国历代竹器图谱与数字活化
《 中国历代竹器图谱与数字活化 》

售價:HK$ 572.7
EDA技术与设计(第2版)
《 EDA技术与设计(第2版) 》

售價:HK$ 87.3
揉碎浪漫(全两册)
《 揉碎浪漫(全两册) 》

售價:HK$ 72.2

 

編輯推薦:
沈从文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一生笔耕不辍,创作了无数作品,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启蒙主义的价值诉求使沈从文的文学观触及到了20世纪中国思想史的重大命题,而以文学为本位的内在结构又使他的作品有着丰富的意蕴。本书从人学的视域来阐释沈从文的文学观,视角新颖,对读者更深入全面地理解沈从文的思想大有裨益。
在创作过程中,作者先后仔细研读了《沈从文全集》《鲁迅全集》《鲁迅译文集》《梁启超文集》《胡适文集》《郁达夫文集》等作品,并参考涉及沈从文思想的多篇著作和论文等资料,并运用文学笔法,以沈从文的作品为例,严谨客观地阐释了沈从文的文学观。
內容簡介:
《沈从文的文学观》是作者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完成的一部专著。沈从文的作品既有启蒙主义的价值诉求,又能在美学形态上克服五四新文学部分作品存在的浅表化、概念化、单一化,把文学的自觉与人的自觉紧密联系在一起,将文学的启蒙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本书共六章,作者运用了对比、引证等创作方法,从人学的视域来阐释沈从文的文学思想。
關於作者:
马新亚,1977年7月出生于河南南阳。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为湖南省文联文艺创作与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在《民族文学研究》《南方文坛》《湖南师范大学学报》《中国文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部分篇目被《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或论点摘编,主持省级课题人学视域下的沈从文思想研究。
目錄
序言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与问题的提出
二、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沈从文与五四新文学传统
第一节 做人观念与人的自觉
一、五四和五四人
二、工具的重造
第二节 抒情与文学的自觉
一、情与理的交融
二、情感的深度
三、抒情与文学的启蒙
第二章 乡下人的边缘立场与启蒙者的建构
第一节 对知识分子的批判、想象与重构
一、乡下人的边缘立场
二、用抽象原则重建知识分子
三、对知识分子独立性的坚守
第二节 名实之间的角色定位
一、对鲁迅战士角色的评判
二、中西启蒙运动中的名与实
三、沈从文的遁名求实
第三节乡下人的现代内涵与湘西神话的文化策略
一、压扁人性的乡愿抗争传统儒学
二、吾丧我抗争现代文明
第三章 沈从文的人学思想
第一节 概述部分
第二节 生命强力的彰显
一、都市空间的爱欲
二、湘西世界的爱欲
三、爱欲的抽象与升华
四、沈从文爱欲书写中的灵与肉
第三节 人与自然的契合
一、以人与自然的契合为形态
二、以民族文化重建为现实目标
三、以世界主义为延伸
四、在立人中的意义与局限性
第四章 文学实践与人的具体性
第一节 妇女解放问题中的性别及其他
一、关注性别差异
二、观照人的精神与灵魂的隐秘之地
第二节 各尽其性中的阶层差异
一、下层人民与知识阶级的两个世界
二、关注阶层差异与启蒙在现实语境中的着陆
三、底层启蒙思想的多向性
第三节 原人意味中的个体真实性
一、本土语境中的弱化
二、个体经验与记忆中的还原
三、在思想与文学史中的意义
第五章 人学目标的实现路径、方式与契机
第一节 文学的路径:践行文学革命的长远目标
一、对文学与人性的信仰
二、与梁启超启蒙话语形态的相似之处
第二节 感性的方式之一:高举爱与美的旗帜
一、抵御宗教与现代政治
二、重造人的心理本体
第三节 感性的方式之二:捕捉情感与本能的瞬间
第六章 理论意义与现实境遇
第一节 以生命为标尺的现代文化主体建构
第二节 文学革命与人性的根本重建
参考文献
后记
內容試閱
后 记
2012年秋天,我顺利地从中山市第一中学调入了湖南省文联理论研究室,从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转变成一名杂志编辑。这一新的角色给了我很多前所未有的新鲜感受,与丈夫的团聚、向家庭的回归也给了我许多为人妻、为人母的幸福和自足。在那个时节,我经常在上班的路上默默地注视那些赶早市采购蔬菜的阿姨,看她们怎样跟小贩讨价还价,又怎样带着笑意离开;而当余晖洒满城市的街道,微醺的晚风拂过湘江的柔波,我又会坐上公交车,从东到西,回到那个幸福的起点。闲暇的时候,我会带着孩子到桃子湖玩耍,钓鱼、摘草籽、散步,甚至什么也不用做,单看蚂蚁上树,就能一看半天,那份轻松和惬意是不言而喻的。接下去的日子依然静谧和安稳,但躁动已经开始细滋慢长。首先是丈夫考取了师大教科院的博士,这对好强的我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然后,一天天地,我对这种一成不变的生活渐渐心生不满,上班、下班,约稿、审稿,买菜、做饭,逐渐变成一种新的程式和牢笼,让人渴望逃离。当初,我渴望一种现世的安稳;但今时今日,我更需要一种久违的陌生感,一次灵魂的自我放逐,一个不期而遇的偶然。巴金曾经说过,人不是为了吃米而活着;沈从文说人要在满足动物性需求之外,有更高的追求,这样才能实现生活向生命的升华;鲁迅将中国民间宗教以及神话的起因,归结为人欲摆脱物质的向上之心他们的识见、气魄、境界,我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我愿意被这样一种外在于物质生活和既定轨道的力量所牵引,并随着它翻飞、旋转、升腾,抑或坠落、沉溺、消散只有这样,我才觉得自己真正存在过没有被同质化的生活所遮蔽,没有被公共意识所淹没,没有被浅表化的感官享受所奴役。这便是我选择考博的初衷。
我们生活在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里,幸耶?不幸耶?幸的是全球化的进程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信息化又为我们多渠道、多方位地了解信息提供了方便;不幸的是,现代几乎占领了我们的所有领地,从地域性的方言到少数民族语言与习俗,从民间艺术到国粹京剧再到古典情怀,这些代表地方性的、慢生活的元素正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效率、高端、至尊等时髦名词。然而,这个被现代所洗礼、被启蒙所祛魅的时代,果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吗?这引起了我对于自己以及70末80初这代人的反思:过早地认同金钱法则,过早地接受阶层固化的社会现实以及既定的价值标准,在应该还有诗歌和远方的年纪,早早偃旗息鼓、鸣金收兵,缩进意识形态所织就的虚幻的保险箱之内,享受着肥皂泡似的小确幸,避开一切与现实的抗争以及这份抗争所带来的灵魂的战栗与刺痛,远离对人类重大精神难题的体察、叩问、反思还没有走过青春,我们便已经老了,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宿命。当然,我们可以归咎于现实: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一切能够支撑起这个社会的整体性结构已经烟消云散,留给世界的只是无数的碎片;这是一个丧失了英雄维度以及宏大叙事能力的时代,一切激情、理想不得不悄然退场。这便是我们置身其中的社会现实,任何人都不可能拽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所以我们还要接受,但在接受之际,我觉得我们还应该继承一些精神遗产百年新文学对人的重新发现和定义。人的现代化的标准是什么?理想状态的人需要哪些构成性因素?是形下层面的饮食男女、本能原欲,还是形上层面的精神、灵魂、理想、尊严?怎样才能实现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对于这些问题,我觉得我们没有必要另起炉灶,求诸最新盛行的主义,倒是可以逆流而上,回顾一下百年新文学的历史,看看鲁迅、胡适、沈从文是怎么说的,怎么想的,对我们又有怎样的启示。在我看来,百年新文学就像一口大钟,轻敲则轻应,重敲则重响,它总能够随着后人所问问题的不同,而给出你意想不到的答案。当然,我们也不能厚古而薄今,将这个时代的精神溃散归罪于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其实,如果辩证地来看,20世纪80年代与20世纪90年代不是两个完全断裂的时间节点,而是有着内在逻辑的时间序列:20世纪80年代的重返五四对应着拨乱反正的时代语境,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消费主义欲望书写又是对20世纪80年代的矫枉过正。至于这两者如何在动荡不安的思潮之中进行切换,又是一个费人心神的课题。以我目前的眼光识见和学术积淀,尚且不能给出一个完整而又清晰的答案,但是我知道要深入地分析一个问题,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是绝对要不得的,这是这几年学术生涯给我的方法论启发。以上便是我对百年新文学所能提供的思想资源的理解,其中主要是对人的现代化以及理想人性的思考,而这些思考起始于我对我们这代人精神宿命的关注。将我们这代人的个人化的生活感受搬到这里,似乎有些不合时宜,因为这确实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密室私语,与严谨规范的学术研究无涉,但我觉得人对重大问题的思索往往是来自感性经验。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不是从看到苹果落地开始的吗?沈从文对现代的反思,不是以他在湘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吗?严家炎先生曾经说过,我们做学问的要有敬畏之心,这个敬畏之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经典以及对经典的经典阐释的敬畏,这是强调文学史意识和学术史意识;二是对自身的敬畏,即要有学术信心和自觉,这是强调治学者的主体意识。王富仁先生将第二个敬畏进一步落到了实处治学者要看重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尽管那来自生活的第一手材料是朴素的,甚至是沾着泥土、带着杂质的,但以此为基础的思考也必然是及物的、有着生命质感和体温的。
我的这些体验以及由此而来的选题,并没有受到凌宇先生的质疑。相反,他还给了我一些方法上的指引,我知道这是出于先生对学生的尊重,而并不是因为我的想法有多新颖或者多成熟。其实每次面对凌宇先生,我多多少少都会有点忐忑,因为自己资质的平庸和识见的浅薄。但先生总是鼓励我,说只要有自己的想法,将自己最擅长的方面发挥到极致就行了。先生的鼓励打消了我对自己的怀疑,增添了我的学术自信,但我更加清楚的是,鼓励归鼓励,要真正在学术的这片天地之中有所建树,还需要持续不断的学术积累、踏实严谨的治学精神以及敢于质疑求真的学术锐气。相对于40后、50后、60后这几代学人,我们这代人的学术积累、学术激情、学术定力远远不够,所以唯有静下心来,多研读,多思考,多积累,多笔耕,才能有所收获。
感谢谭仲池先生在这个炎热的夏季为我的书作序,我知道其中有先生多年来对湘西之子沈从文以及沈从文所创造的文学世界的深刻而又独特的理解,更有先生对我的殷切期望。虽然到目前为止,我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方面离谭仲池先生的期望甚远,但他的这份关怀和信任已经化为我前行的动力。
感谢给我学业指导的老师们!他们是师大文学院的赵树勤老师、谭桂林老师、杨经建老师、田中阳老师、周仁政老师、肖百容老师。感谢胡光凡老师、朱寿桐老师、刘起林老师、姚晓雷老师、龙永于师兄、房伟老师、李德南老师,他们为这本书的创作提供了助力;感谢张燕玲老师、韩春燕老师、陈汉萍老师、赵炎秋老师、刘大先老师、杨庆祥老师,感谢湖南省文联党组书记夏义生,他们为前期成果的发表以及书籍的出版提供了极大的支持;最后感谢出版社的编辑老师们,他们为此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劳。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特别是我的丈夫,他一肩挑起了照顾孩子的重任,使人到中年的我还有追逐梦想的机会。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