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巨人传(插图珍藏本)
》
售價:HK$
705.6
《
地下(村上春树沙林毒气事件的长篇纪实)
》
售價:HK$
76.7
《
偿还:债务与财富的阴暗面
》
售價:HK$
80.2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壹):《命训》诸篇
》
售價:HK$
94.4
《
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导论(光启文库)
》
售價:HK$
68.4
《
虚弱的反攻:开禧北伐
》
售價:HK$
92.0
《
泰山:一种中国信仰专论(法国汉学经典译丛)
》
售價:HK$
81.4
《
花外集斠箋
》
售價:HK$
151.0
|
編輯推薦: |
《熊十力论学书札(增订本)》是十力丛书的*后一本,在迄今所见的熊十力书信中选择有关论学的部分,完整收入。此次增订,新增书信18封,文章2篇,基本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熊十力1949年1月辑成出版《十力语要初续》之后,此后的大量书信散落各方,近年来更是屡有发现,本书除在《熊十力全集》的基础上筛选以外,各方寻求搜罗,为迄今*为完备的熊十力论学书信集。
|
內容簡介: |
本书可视为《十力语要》《十力语要初续》的续编,将以上二书之外的熊先生论学的书信、札记、文章等汇为一编,与二书有所不同的是,本编所选惟冀存真,不敢稍加删减。
本书名为《熊十力论学书札》,凡编者以为能体现熊先生学问的,不计长短全部采录。 此处学问一词,乃取其传统意涵。儒家所谓修、齐、治、平,本是一个整体,并且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是与人生实践一体的,用熊先生常用的话语即是体用不二的。故本书不专主狭义的学术,凡关乎世道人心,举如工夫践履、人伦物事,乃至时事政局者,皆在编选范围之内。
此次增订,新收入书信17通,附录中新增短文两篇。其中与锺泰、柳诒徵、张难先、巨赞法师等人的通信,均系近年来新发现,内容丰富,尤足珍贵。
|
關於作者: |
熊十力1885-1968,原名继智,字子真,号逸翁,晚年号漆园老人,湖北黄冈人。 青年时代投身反清革命,武昌起义后任都督府参议,并参预护法运动。三十四岁后慨然脱离政界,专心学问。曾入南京支那内学院从欧阳竟无治佛学,后应蔡元培之聘任教北京大学。抗战期间入蜀,先后应马一浮和梁漱溟先生之邀讲学于复性书院、勉仁书院。1949年以后,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特邀代表及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954年后定居上海。 熊十力先生学贯古今,会通中西,融摄儒释,自成一家,著有《新唯识论》《十力语要》《佛教名相通释》《读经示要》《体用论》《乾坤衍》等书。其学说影响深远,以新儒家名世的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等皆为熊门弟子,熊十力亦被尊为现代新儒家的开宗大师。
|
目錄:
|
编选说明刘海滨 1论学书札 1 与梁漱溟(1925年3月29日) 1
答黄艮庸等(1925年4月23日) 2
答黄艮庸等(1925年4月24日) 4
答张晴麓(1926年8月4日) 5
复蔡元湛(1930或1931年10月26日) 7
复马一浮(1931年1月2日) 8
致锺泰(1932年8月15日) 9
复马一浮(约1932年9、10月间) 10
熊逸翁先生语(约1930年至1933年) 10
答王星贤(1935年4月23日) 15
致胡适(约1935年11月21日) 15
答王星贤(1937年3月17日) 17
复居浩然论本体(1938年3月19日) 17
答龚海雏(1939年8月) 19
答王守素(1939年8月) 19
与友人(约1940年) 20
复黄本初(1941年7月17日) 21
复黄本初(1941年9月12日) 21
致叶石荪、朱孟实(1942年3月31日) 22
复黄焯(1942年4月28日) 24
致吕澂并附与梁漱溟论宜黄大师(1943年3月10日) 24
致吕澂(1943年3月16日) 27
附: 吕澂复熊十力(1943年4月2日) 28
致吕澂(1943年4月7日) 28
附: 吕澂复熊十力(1943年4月12日) 30
附: 吕澂致熊十力(1943年4月13日) 33
致吕澂(1943年4月17日) 33
复吕澂(1943年4月18日) 39
附: 吕澂致熊十力(1943年4月22日) 43
复吕澂(1943年5月21日) 43
附: 吕澂致熊十力(1943年5月25日) 45
复吕澂(1943年6月3日) 46
附: 吕澂致熊十力(1943年6月12日) 47
复吕澂(1943年6月21日) 48
附: 吕澂致熊十力(1943年7月2日) 49
答徐复观(1943年7月5日) 52
复张北海(约1943年7月9日) 53
复吕澂(1943年7月19日) 55
与朱孟实、叶石荪(1943年8月3日) 57
答徐复观(1943年) 58
答徐复观(约1943年10月15日) 60
答徐复观(1944年1月13日) 61
答徐复观(1944年9月28日) 61
答徐复观(1944年10月5日) 62
答王星贤(1945年2月25日) 63
与王孟荪、徐复观(1946年6月7日) 64
与谈壮飞(1947年1月6日) 65
复锺泰(1947年1月17日) 66
答黄焯(1947年5月1日) 67
答黄焯(1947年5月22日) 68
论湖湘诸老之学书 69
论治学不当囿于一孔书 70
论本体书与说理书 70
致胡适(约1947年7月29日) 74
答徐复观、牟宗三(约1947年9、10月间) 75
......
与梁漱溟、林宰平(1958年6月) 244
答黄焯(1958年7月12日) 245
与林宰平、梁漱溟(1958年7月22日) 246
与刘静窗(1958年10月15日) 247
复刘静窗(1959年1月2日) 248
与梁漱溟、林宰平(1959年1月) 248
致王致中(约1959年5月17日) 250
复陈亚三(1959年7月2日) 254
复刘静窗(1960年3月9日) 255
与刘静窗(1960年3月16日) 256
与刘静窗(1961年2月14日) 256
复刘静窗(1961年3月1日) 257
与刘静窗(1961年3月26日) 257
与刘静窗(1961年7月28日) 258
致葛正慧(1961年) 258
与刘静窗(1961年9月18日) 259
致刘静窗(1961年9月20日) 259
致刘任先(1961年9月26日) 261
与刘静窗(1961年10月7日) 261
与刘静窗(1961年10月16日) 262
复刘静窗(1961年11月23日) 262
与友人 (约1960年代初) 263
致唐至中并转唐君毅、牟宗三(1962年5月29日) 265
致唐至中转唐君毅、牟宗三(1962年6月5日) 266
致张清和(1962年6月14日) 267
答王星贤(1962年7月15日) 268
勉刘任先、刘震先兄弟(1962年8月9日) 269
再勉刘任先、刘震先兄弟(1962年8月11日) 270
与董必武(1963年3月29日) 270
致唐至中(1964年4月10日) 272
致董必武等(1964年12月29日) 273
致锺泰(1964年7月29日) 275
与或人(约1960年代中) 276附录 278
鸠摩罗什赠慧远偈略释 278
哲学与史学(悼张荫麟先生) 280
孔子内圣外王之学 281
研穷孔学宜注重《易》《春秋》《周礼》三经 283
与人论执中 287
论汉学 289
为青年申两大义公诚与自由 291
与友论新唯识论 294
谈百家争鸣 303
唐世佛学旧派反对玄奘之暗潮 305
熊氏创修族谱序 312
居正著辛亥札记序 313
谢幼伟著现代哲学名著述评序 315
读汪大绅绳荀 316
清闻斋诗稿序 319
黄梅冯府君墓志 319
为卞孝萱之母李夫人题辞 320
胡佩九先生小传 321
哀文 321
贞节夫人何母杜氏墓志 322
记陈营长癸丑德安就义事 323
先世述要 327
|
內容試閱:
|
编选说明
十力丛书即将出齐。按照本丛书的出版原则,熊先生的绝大部分著作均仍其旧,保持原来单行本的形式。惟熊先生生前未及结集和散落的文章、书信尚有很多,其对于认识熊先生的学问,特别是晚年的思想、境况及相关的人事,极具价值。这些文稿集中收在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熊十力全集》第八卷(以下简称《全集》)中,但限于全集的体例,对于直欲追寻熊先生精神面目的读者来说,未免显得庞杂而不便阅读。
熊先生有整理书信、笔札成书的习惯,《十力语要》及《十力语要初续》即其例,而后者既名初续,依原意其后还将有二续、三续,自可想见。但自1949年熊先生委托徐复观在香港印行《初续》,由于印书之难(熊先生晚年的一些重要著作均只能印二百部保存而已)和精力所限,其后的信札未见结集。本书的选编即是希望秉承熊先生原意,以本丛书中他书未收为限,时间上以《十力语要初续》之后的为主,将先生有关学问的书信、文章、语录汇为一编,与《语要》系列有所不同的是,本编凡选入的篇什惟冀存真,不敢稍加删减。本书名为《熊十力论学书札》,凡编者私以为能体现熊先生学问的,不计长短全部采录。需要说明: 此处学问一词,乃取其传统意涵。传统的学问并非如当今我们惯称的,仅指专门的知识、学说体系;儒家所谓修、齐、治、平,本是一个整体,并且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是与人生实践一体的,用熊先生常用的话语即是体用不二的。所以本书并不专主狭义的学术,凡关乎世道人心,举如工夫践履、人伦物事,乃至时事政局者,皆在编选范围之内。
编者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 从《全集》所收的440余篇文稿中按照上述想法筛选出书札及文章共185篇。书信除三封已发表的因无法确考写作时间而按照发表时间排序以外,其余均依据写作时间顺序编订次序,文章亦按写作或发表时间编排作为附录。书信及文章的写作时间基本依据《全集》的考订,在此对《全集》整理者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
二、 从刘述先所编《熊十力与刘静窗论学书简》一书(台北: 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4年版)中筛选出刘静窗致熊十力的书信27通,按次序附于熊十力致刘静窗的各书信之后。再加上《全集》原附的吕澂致熊十力的信函7通,这样,熊十力与吕澂,熊十力与刘静窗的往复论学便成为全书相对独立的两个单元。这两个单元在本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一则是因为讨论的问题集中,双方书信保存完整,更重要的是,这两次论争极具代表性,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展现出现代儒佛之争的大问题。
熊吕之争可以看做是熊十力出版《新唯识论》后引发的熊十力与南京支那内学院乃至与佛教界的一系列论争的继续和顶峰(参阅十力丛书之《破破新唯识论摧惑显宗记》)。熊十力曾在支那内学院师从欧阳竟无学习,而吕澂是欧阳先生的传人,两人有同门之谊,但学问取向有异。1943年3月,其时欧阳竟无去世不久,熊十力给吕澂去信慰问,勉励吕澂继续内学院的事业,并附上《与梁漱溟论宜黄大师》一文,文中对欧阳竟无的评价中有惜乎以闻熏入手云云之语,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法相唯识及其他佛学问题的大辩论。
刘静窗(刘述先先生之父)则是熊十力晚年迁居上海前后的一位知交,从刘静窗1951年8月因读熊著《与友人论张江陵》而写第一封信给熊十力起至1961年底,十年间两人书信不断、往来密切。按照刘述先先生的说法,刘静窗由儒入佛,宗主华严,这与熊十力由佛入儒的路向正好相反,通信的前段,两人的辩论不可谓不激烈,但终于互为体解,虽观点终有未合,彼此却情谊深厚,熊先生乃有八年来(自熊十力1954年移居上海至1962年4月刘静窗去世,两人同城共处八年)唯君子终始相亲,慰孤苦,相依为命之语。
三、 查考相关资料,考订部分写作时间和先后次序,订正原书的文字和标点错误。
四、 《全集》中原有的编者注有助于说明背景情况的,酌情予以保留,标明原编者注;《全集》对于通信所涉及的人物,有的在原文中补齐姓名,本编基本沿用,并有所增加。但由于所涉入物众多,未及一一查考并注出生平来历。惧繁怕难,其责固在编者,然此编愿仿效熊先生也是传统语录体著作的旧例,重在存其学问大体,余非措意也。
刘海滨2009年5月26日记于沪上无画斋
增订本补记 此次增订,增补书信凡17通:其中熊十力致锺泰函六通,其中四通由锺泰先生贤孙锺斌先生提供;另外二通则根据锺斌先生提供的线索,分别转录自郭齐勇先生《熊十力、梁漱溟佚札三通与佚文一篇》(载《玄圃论学续集熊十力与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方继孝《旧墨记世纪学人的墨迹与往事》(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另有熊十力致柳诒徵函一通,复张难先函一通,系锺泰先生保存的抄件,亦由锺斌先生提供;致巨赞法师书信四通,原载朱哲主编《巨赞法师全集》第三卷(社科文献出版社,2008年),由《新经学》主编邓秉元先生提供,并对文字有所校正。在此对直接或间接提供帮助的诸位先生谨致谢忱!又通过筛查雅昌拍卖网所示熊十力书信图片,选录内容与论学有关的书信五通,分别为《复蔡元湛(1930或1931年10月26日)》《与徐复观(1949年4月10日)》《致柯树平(1949年9月22日)》《与科学出版社编辑部(1958年1月7日)》《答张晴麓(1926年8月4日)》。以上书信,除与徐复观一通(此函本书初版时未收,此次补入,并依雅昌拍卖网原信图片对《熊十力全集》著录的文字、标点加以校正)外,其余均未曾收入《熊十力全集》。
此外,《印行十力丛书记阅后函示刘虎生等》一函,原载1947年湖北十力丛书自印本卷首《印行十力丛书记》之后的《附记》,移录至此,并改今名。
附录中新增短文两篇,其中《黄梅冯府君墓志》亦录自前揭郭齐勇《熊十力、梁漱溟佚札三通与佚文一篇》,另一篇《为卞孝萱之母李夫人题辞》,乃录自雅昌拍卖网。
事事皆有因缘。2004年前后,因读牟宗三先生的《从陆象山到刘蕺山》《心体与性体》,此前读不进去的宋明儒语录乃至四书都一时敞亮起来;由此因缘,才有了后来编校出版十力丛书的想法,未曾想,其间又因读了熊先生的《新唯识论》《佛家名相通释》,难懂的佛书也仿佛云开雾散,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2009年十力丛书初版出齐,此后我的读书问学专注于儒佛经典,与现代新儒家的因缘也告一段落。
不想十年之后,我先是有缘编辑出版了熊先生晚年挚友刘静窗先生的遗稿《刘静窗文存》,接着又着手《锺泰著作集》的策划整理,并因此得见前述熊十力致锺泰的书信。至这本《熊十力论学书札》增订完成,十力丛书也可以画上一个句号了,因将这段因缘补记于此。
然而,我面前的这条道路才刚刚开始。 刘海滨2019年3月15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