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古代妇女生活(中国古代生活丛书)
》
售價:HK$
47.0
《
你的认知正在阻碍你
》
售價:HK$
65.0
《
我们身边的小鸟朋友:手绘观鸟笔记
》
售價:HK$
78.2
《
拯救免疫失衡
》
售價:HK$
55.8
《
收尸人
》
售價:HK$
72.8
《
大模型应用开发:RAG入门与实战
》
售價:HK$
89.4
《
不挨饿快速瘦的减脂餐
》
售價:HK$
67.0
《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售價:HK$
110.7
|
內容簡介: |
《江苏文库精华编》选取包括具有里程碑意义、在各类文化形态中具有代表性、对国内外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江苏籍学人文化学术成果 100-200 种,进行整理。《孟子正义》为清代扬州学者焦循的代表性著作,全书立论坚实,疏解明晰,体现了清代学者实事求是的学风,为清代研究《孟子》的重要成果。
|
關於作者: |
陈居渊,复旦大学哲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易学及清代学术研究。发表论文和出版专著数十部,焦循著作集主编,著名学者。
|
目錄:
|
孟子正義目録
前言(一)
焦循序(一)
卷一孟子題辭()
卷二梁惠王上()
卷三梁惠王上()
卷四梁惠王下()
卷五梁惠王下()
卷六公孫丑上()
卷七公孫丑上()
卷八公孫丑下()
卷九公孫丑下()
卷十滕文公上()
卷十一滕文公上()
卷十二滕文公下()
卷十三滕文公下()
卷十四離婁上()
卷十五離婁上()
卷十六離婁下()
卷十七離婁下()
卷十八萬章上()
卷十九萬章上()
卷二十萬章下()
卷二十一萬章下()
卷二十二告子上()
卷二十三告子上()
卷二十四告子下()
卷二十五告子下()
卷二十六盡心上()
卷二十七盡心上()
卷二十八盡心下()
卷二十九盡心下()
卷三十孟子篇叙()
|
內容試閱:
|
前言
焦循字理堂,一字里堂,晚號里堂老人,江蘇甘泉(今揚州邗江黃玨)人。生於清乾隆二十八年(一七六三),卒於清嘉慶二十五年(一八二〇)。清代乾嘉之際的著名經學家與易學家,揚州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焦循出生在一個三世傳《易》的書香門第之家,曾祖父焦源、祖父焦鏡、父親焦蔥皆有隱德,傳易學。焦循自幼聰穎,少年時便熟讀儒家經典和先秦諸子百家之書。乾降五十三年(一七八八),應鄉試不第。此後他雖然多次參加科舉考試,但因不投考官所好而屢落孫山。直到嘉慶六年(一八〇一)秋,即他三十九歲那年才考中舉人。次年,即嘉慶七年(一八〇二),焦循進京參加會試受挫,從此他便告別了科舉,絕意仕進,歸卧揚州北湖,築室名曰雕菰樓,深居簡出,勵節讀書,潛心於學術研究,以江南名士享盛名於大江南北,被乾嘉學者推崇爲一代通儒。
焦循治學嚴謹,識見精卓,於學無所不通,著書數百卷,尤邃於經,在中國經學、史學、文學、語言文字學、自然科學等諸多領域均有深入的研究和重要建樹,《孟子正義》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孟子正義》三十卷,是焦循晚年的呕心之作。嘉慶二十一年(一八一六),焦循在完成《雕菰樓易學三書》和結集自己詩文雜著的《雕菰集》後,他的最大願望,就是兑現他在二十歲時許下的諾言,重新詮釋《孟子》一書。爲了實現三十年前的夙願,嘉慶二十三年的十二月初七日,鑒於《孟子長編》已脱稿,焦循又以古之精通《易》理,深得伏羲、文王、周公、孔子之旨者,莫如孟子。生孟子後,而能深知其學者,莫如趙氏。惜僞疏舛駁乖謬,文義鄙俚,未能發明其萬一,思作《孟子》一書。
《孟子正義》以疏解趙岐章句爲主,既於趙氏之説或有所疑,不惜駁破以相規正,又不墨守唐人强調疏不破注的注經原則,博采經史傳注,參考了從清初顧炎武、毛奇齡到友人王引之等有關於《孟子》者六十餘家,首先編撰《孟子長編》十四帙,然後逐日稽考,殫精竭慮,從嘉慶二十三年十二月起稿,至次年七月,撰成《孟子正義》三十卷。其子焦廷琥後來追述其父在編撰該書嘔心瀝血的過程時説:戊寅十二月初七日,開筆撰《正義》。自恐懈弛,立簿逐日稽省,仍如前此注《易》。簡擇《長編》之可采與否者,有不達則思,每夜三鼓後不寐,擁被尋思,一一檢而考之。語不孝曰:著書各有體,非一例也。有以己見貫串取精,前人所已言不復言,余撰《易學三書》及《六經補疏》是也。有全録人所言,而不參以己見,余輯《書義叢鈔》是也。有采擇前人所已言,而以己意裁成,損益於其間,余撰《孟子正義》是也。焦循摯友黄承吉説:此書一出,實可謂義疏、正義之準則,後之作者因其例以發明《禮》、《傳》諸經,當如百川趨海,匯爲千古巨觀。可見,這部看似以訓釋訓詁名物爲主的皇皇巨著,其價值正在於它通過對《孟子章句》的實證分析,從而對《孟子》進行新的詮釋。
焦循基於古之精通《易》理,深得伏羲、文王、周公、孔子之旨者,莫如孟子這一理念,認爲給《孟子》一書作疏,其難有十,其中第一難就是孟子道性善,稱堯舜,實發明羲、文、周、孔之學,其言通於《易》,而與《論語》、《中庸》、《大學》相表裏,未可以空悟之言臆之。這在中國易學史或孟子學史上可謂石破天驚之論。他認爲《孟子》一書闡發的易學的通變神化之道,即孟子深於《易》,悉於聖人通變神化之道,故篇首言先王之道,而要之以道揆,蓋不獨平天下宜如是也。人倫日用,均宜如是。既明援天下以道,道何在?通變神化也。其次,《孟子》一書還闡發了易學感而遂通之性。否定了孟子我固有之的性善論,進一步批評宋明理學家把人性分爲氣質之性與義理之性,混淆了善惡界限,性爲人生而静,其與人通者,則情也,欲也。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動,性之欲也。既然欲出於性,欲是性之欲,那麽故格物不外乎欲己與人同此性,即同此欲。舍欲則不可以感通乎人,惟本乎欲以爲感通之具,而欲乃可窒。從而與他的《易》學感通理論聯繫在一起。再次,如果説上述通神變化之道、感而遂通之性是焦循《孟子正義》所顯現的易學意義的話,那麽他同樣以易學的道德學説來論證《孟子》有關理想人格的思想。
我們知道,在《孟子》一書中凡稱聖人或大人的一般特指那些曾經達到過最高精神境界的理想人格。如所謂聖人,人倫之至也,又如居仁由義,大人之事備矣,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等等,綜觀這些稱呼的内涵或主要標準,不外是完全地踐履了人倫道德規範和創造了不朽的社會功利兩個方面。不過,從普遍意義上來説,孟子曾將人的品格分爲四等。顯然,《易傳》所説的大人或聖人,正是基於這種淵源於宇宙自然因而又是高出人的社會生活的精神品質,這種理想人格具有人倫的典範和智慧的化身二重特徵。也正因此,不難理解焦循爲什
麽説聖人在位,謂之大人。此解《易》之言大人是也。而孟子之言大人,蓋即謂此。孟子深於《易》,唯黄帝、堯舜通變神化,乃足以當之,故又進於天民一等也。儒家學説中的理想人格,主要體現人們在現世社會生活的背景下,以道德實踐爲根本内容來構建的。如孔子在回答子貢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衆,可謂仁乎的發問時説:何事於仁,必也聖乎?然而焦循所理想中的大人,也是活動於民間,其德澤施於民衆的大才大德之人。因此從根本上説,焦循在詮釋《孟子》有關理想人格的思想時,雖然未能翻出孔孟學説本身,但他企圖以易學理論來具體論證,無疑是一種可貴的嘗試,從而也透視出焦循之所以向慕大人,實是他終生追求的理想人格。可以説,焦循晚年以抱病之軀所完成的《孟子正義》,正是他思想與學術的最後呈現。梁啓超説:焦循注《易》既成,才著手做此書,已經垂老,書才成便死了。這書雖以訓釋名物爲主,然於書中義理也解得極爲簡當。里堂於身心之學,固有本原,所以能談言微中也。總之,此書實在後此新疏家模範作品,價值是永永不朽的。
《孟子正義》一書的版本很多,主要有:一、 收錄於清嘉慶、道光年間刊刻的《焦氏叢書》本。二、 收錄於清光緒二年(一八七六)衡陽魏氏重刊的《焦氏遺書》本。三、 收錄於清道光五年(一八二五)阮元刊刻的《皇清經解》本。《孟子正義》的稿本,現藏北京圖書館。又清道光刻本,謝章鋌校,現藏福建省圖書館。又世界書局《諸子集成本》,存十四卷。中華書局據學海堂經解排印本。《孟子補疏》二卷,稿本現藏國家圖書館等。
此次整理,底本取《焦氏叢書》本,《皇清經解》本為校本,校點過程中,也參考了阮元編撰的《〈十三經注疏〉附校刊記》和近年來出版的各種《孟子正義》的整理本,注重校勘,重新分段,正文不作改動,凡與原著約引節引而及文字相異者均出校記。校點或錯誤之處,敬請讀者熱心指正。
全書體例説明如下:
一、 底本,取自焦循自定的《焦氏叢書》本。
二、 校勘,以阮元所刻《皇清經解》本、《焦氏遺書》本、《文選樓叢書》本和《續修四庫全書》本等爲主,其他各種刊本則擇善而從,以正排校舛
誤。注意本校,亦重他校。
三、 分段,基本依照原書,個别段落予以重分,以清眉目。
四、 標點,原刊無標點,現皆按照古籍整理通行體例施以新式標點。
五、 注釋,凡原刊遺漏、筆誤、文字訛誤者,予以改正并在注釋中加以説明。凡本書引用他書删改者,均於注中并録原文,以資比照。中文譯名及譯
文,依原刊不加新譯保持原樣。
六、 版式,遵原刊爲繁體竪排。舊字形改爲新字形,部分異體字、俗字保留。改夾注雙行小字爲單行小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