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宋瑞驻村日记(2012-2022)
》
售價:HK$
112.7
《
汗青堂丛书138·帝国的切口:近代中国口岸的冲突与交流(1832-1914)
》
售價:HK$
124.2
《
人世事,几完缺 —— 啊,晚明
》
售價:HK$
115.6
《
樊树志作品:重写明晚史系列(全6册 崇祯传+江南市镇的早期城市化+明史十二讲+图文中国史+万历传+国史十六讲修订版)
》
售價:HK$
498.0
《
真谛全集(共6册)
》
售價:HK$
1156.4
《
敦煌通史:魏晋北朝卷
》
售價:HK$
162.3
《
唯美手编16:知性优雅的编织
》
售價:HK$
56.4
《
情绪的惊人力量:跟随内心的指引,掌控情绪,做心想事成的自己
》
售價:HK$
51.8
|
編輯推薦: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荣誉主席、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陶西平先生倾力巨献
◎2012年至2018年教育随笔精选
◎视野广阔,审思教育,娓娓道来,切中要害,深入浅出,兼具科学性与可读性
|
內容簡介: |
《陶西平教育漫笔选集④为生命而为》是陶西平先生自2012年至今的教育随笔精选集之一。所论及的范围甚广,包括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民办教育、学前教育、家庭教育、德育、教育家及教育家精神等。陶西平先生对中外教育的历史、现状都有很深入的了解和思考,因此,文章视野广阔,又能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和角度展开深入论证,娓娓道来,指向解决问题的根本,着眼于教育发展的未来。本书紧紧抓住我国教育的各种热点和难点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主张、途径和方法;切中要害,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深入浅出,兼具科学性与可读性。既能运用当代教育科学理论的思想和观点进行深层次探究,又能让读者在通俗易懂的文字中有所感悟和收获。本书对开阔读者视野,提高读者教育理论修养有很好的作用。
|
關於作者: |
陶西平湖南益阳人,1955年开始从事教育工作,1986年担任北京市教育局局长,1989年担任北京市市长助理兼教育局局长,1993年起担任北京市第十届、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同时先后担任第八届、第九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国家考试改革指导委员会委员,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总督学顾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副主席、荣誉主席,亚太地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七、八、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现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名誉主席。著有《沉浸于求索之中:陶西平自选集》《让失败率为零教育整体改革的思考与实践》《一路走来陶西平教育漫笔》《追梦人陶西平教育漫笔》《陶西平教育漫笔选集① 大家不同大家都好》《陶西平教育漫笔选集② 在反思中创新》《陶西平教育漫笔选集③涌动的潮流》《《陶西平教育漫笔选集④为生命而为》等。
|
目錄:
|
第一辑为人的发展打基础 面向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和途径
基础教育是为人的发展打基础的教育
回归基础教育的本位价值
树立科学的均衡发展观
共同放飞中国梦
迈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步伐
加快高中教育的改革步伐
多样化发展与规范化治理的统一基础教育良性发展的途径
回答大师之问大成智慧学与基础教育改革
人本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完美结合为李吉林著《儿童母语情境学习的理论与应用》作序
向上与向善
在管理中体现价值导向
五段教学法和五计分制
第二辑从补充性到选择性
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民办教育
在新时代开始新征程
从补充性教育到选择性教育中国民办教育光辉的20年
不懈的追求弘扬有定力、能创造、肯担当、讲诚信的民办教育家精神
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需要更多尊重
第三辑坚守学前教育的学前性
坚守学前教育的学前性谈遵循教育规律促进儿童快乐健康成长
规模和质量必须协调发展
走科学化的中国幼儿教育道路陈鹤琴先生幼儿教育思想的时代意义
幼儿教师该怎样加强自身修养
促进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高质量发展
第四辑家风引领家教
形成家校之间的和谐氛围2012年《当代家庭教育报》新年献词
立德为先,树人为本2013年《当代家庭教育报》新年献词
走向理性化的家庭教育2014年《当代家庭教育报》新年献词
给孩子更多自主发展的空间2015年《当代家庭教育报》新年献词
树立良好家风2016年《当代家庭教育报》新年献词
为了孩子,做更好的自己2017年《当代家庭教育报》新年献词
以良好家风引领家教2018年《当代家庭教育报》新年献词
第五辑学生欺凌不是一件小事
青少年道德教育困境与出路选择
教育必须坚持引导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
增强价值观教育的自觉性
意识形态与人格培养
优秀传统文化是人格教育的价值基础
未来教育人文当先
道德教育:国际交流中的共识与分歧
弘扬传统文化,关注两岸未来
创造美的教育谈加强学校美育的问题
让下一代健康幸福地成长
志愿者行动:立德树人的有效实践
学生欺凌不是一件小事
第六辑教育家与教育家精神
向千万位教育家致敬
教育家与教育家精神
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壮丽画卷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
以整体优化推动科学发展刘彭芝校长教育哲学的魅力
爱我所爱,无怨无悔
给生命涂上明亮的底色一师附小快乐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返璞归真
定力根本担当
传承以守正变革以出新
面向未来的主张和行动
成德达才,守正出新
固本与创新
难能可贵的坚守童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习教育家霍懋征
每一个孩子都是我的骄傲《每一个孩子都是我的骄傲:霍懋征和她的学生们》序
|
內容試閱:
|
自 序
近几年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快速发展,让我这样一个一辈子从事教育工作的老教育工作者感到无比兴奋和自豪。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政策、新的教育实践经验,以及一大批成长起来的教育家和优秀教育工作者,都令人耳目一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的教育事业也踏上了新的征程。
教育事业发展也和国家整体发展态势同步,人民对更好教育的需求与教育事业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矛盾已成为基本矛盾。我们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既要充满信心,又必须清醒地面对诸多矛盾和困惑。以问题引领,扎实地向着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前进。
当今的教育事业在教育目的、教育公平、教育质量,以及为了落实教育目的、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即教师队伍的建设等方面,都出现了许多困难与矛盾。这些困难与矛盾给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教育目的上,如何实现多重需求的统一。一是规划化与多样化的统一。教育一方面要为国家人力资源的开发服务,另一方面又要为个体的发展服务,国家人力资源发展目标的实现强调教育的规划化,而个体发展目标的实现则强调教育的多样化。规划化与多样化需要统一。二是个性化与社会化的统一。教育要为个体发展服务,就必须适应个体,应该创造一种适应学习者需要的教育,但是,当学习者步入社会以后,他还必须要适应社会需求。适应个体发展需求和适应社会需求需要统一。三是选拔性和普惠性的统一。教育既要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又要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培养优秀人才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既有一致性,又存在差异。选拔性和普惠性需要统一。四是现实性与长远性的统一。现在,许多国家(包括我国)都出现了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象,因此教育既要解决现实的就业问题,同时又要为人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现实性与长远性也需要统一。诸如此类的一系列问题都向我们提出了挑战。
在教育公平上,如何处理多种关系的协调。推进教育公平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则,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但是在推进教育公平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困惑与矛盾。一是公平与发展的关系。有一些地区,虽然教育相对比较公平,但是其发展水平并不高,相反,另一些地区的教育可能很发达,但是发展不均衡现象很突出,所以出现了教育机会均等与教育水平提升如何协调的问题。二是公平与差异的关系。推进教育公平就要强调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而过分强调均等和无差别化,就容易造成缺少差异的现象,没有差异就缺乏活力,难以更快地发展,所以出现了办学条件的无差别化与学校的特色发展如何协调的问题。三是公平与选择的关系。公平是一项基本的人权,而选择也是一项基本的人权,不可选择的公平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公平。为了实现公平,学校应该尽量保证学生就近入学,另外又应该创造条件满足个体选择的需要。在中国的大城市里,这个矛盾越来越尖锐,所以出现了推进公平与提供选择如何协调的问题。四是公平与选拔的关系。我们既要坚持教育公平,又要选拔优秀的人才,这就牵扯到公平的选拔标准该如何确定的问题。一种主张认为应该有比较刚性的标准,这样才能体现公平,以至于以考试的分数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另外一种主张认为,选拔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优势潜能,应该强调柔性。所以出现了选拔标准的刚性和柔性如何协调的问题。诸如此类的一系列问题也向我们提出了挑战。
在提高教育质量上,如何实现多样目标的协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全球普通教育质量诊断 分析和监测框架》,这个框架试图为各国制定教育政策,特别是为制定旨在提高教育质量的政策提供依据。这个质量监测框架的概念性文件指出:增加入学机会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并没有带来教育质量与教育针对性的提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着一个教育质量危机,而且没办法承担这个危机带来的后果。同样,大部分发达国家也没有为所有的学习者提供有质量的教育。目前,在提高教育质量的问题上,同样出现了许多困惑和矛盾。一是知识本位与能力本位的问题。传统教育强调知识本位,现代教育强调能力导向,过分强调知识本位就会忽视能力的培养,而过分强调能力的培养又容易打不好必要的知识基础,由此出现了两者之间如何统一的问题。二是能力导向与价值导向的问题。从20 世纪后半期到现在,各国教育一直在积极倡导能力导向,但是在我国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价值观教育必须放在首要地位,由此出现了两者如何统一的问题。三是广博宽厚与集中坚实的问题。面对一个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的世界,学生需要有更加广博的知识,但注重广博也可能会带来另外一个问题,即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打好的基础没有打好,从而出现了广博宽厚与集中坚实如何统一的问题。诸如此类的一系列问题也向我们提出了挑战。
在教育方式上,如何寻找科学的教育策略。严格教育和宽松教育都有成功的案例,因此,出现了是以宽松教育更好地提供个性发展的空间,还是用严格的教育更好地促进目标的达成之间的矛盾。在教育策略上如何处理好严格与宽松之间的协调问题也是我们面对的挑战。
在对学生的评价上,如何实现过程和结果的统一。这一点集中表现为终结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的矛盾。过去,对学生的评价更多地强调终结性评价,实际是强调学生的考试成绩,而现代教育更多地强调发展性评价,即更注重教育的过程,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在中国,过去过分注重终结性评价,现在极力倡导推进发展性评价。而在美国,近年曾经强调通过统考来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水平,并且与教师的绩效工资挂钩。由此可见,重视结果和重视过程两者之间如何统一,也是我们面对的一个挑战。
在学校形态上,出现了现行的社会化组织形态和自组织自学习形态的关系如何处理的问题。科技发展促使学校形态面临改变。比尔盖茨曾说,21世纪学校的形态可能发生根本的改变。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信息技术和认知科学相融合的聚合科技的发展对学校形态改变的影响,使得学校的形态更突出自组织、自学习的特征,建立在云计算基础之上的云教育正在酝酿,现有学校模式将面临技术变革带来的挑战。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如何适应21 世纪教育的需要。2010 年10 月5 日,国际教师节的主题是复兴始于教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号召应该为教师提供体面的工作条件,以保障他们有条件将年青一代培养成为负责任的公民,使他们具备塑造可持续发展未来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但现在,教师队伍面临的突出矛盾就是不适应21 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需要。在过去,教师期望他们所教的内容能够对学生的一生有用,而今天学生能够在网络上获得知识,大量常规的认知技能正被数字化,因此,教师必须致力于帮助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使他们能够进行复杂的思考,并且能够完成计算机不能够代替的复杂工作;过去教师是传递现有的知识,现在教师面临的挑战是要不断应对学生拥有的知识;过去教师只需要停留在课堂,他们非常明确要教什么,现在最先进的教育体系让学生自行设定目标,需要培养教师构建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过去不同的学生用相同的方式教,而现在教师需要用差异化的教学实践来包容学生的多样化;过去的目标是实现标准化与一致性,现在强调独创性与个性化教育的体验;过去是以课程为中心,现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因此,21 世纪对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他们应该成为高水平的知识工作者,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
所以,不管是明确教育目的,还是促进教育公平,不管是提高教育质量,还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这些都是我国,也是当代世界各国教育共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爱迪生说过,必要性是创新之母。正是这种动力的引领和必要性的驱使,激励了我国教育界创新精神的弘扬。近年来,针对解决这些矛盾和困惑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在教育理论、教育政策、教育实践方面都有许多新的突破。我在深深感动之余,也谈了一些看法,写了一些短文,试图交流一下学习的心得,记录一下探索的脚步,当然只是一些漫笔,不成体系,现在集成一册,希望就教于同仁。
2018 年2 月9 日于海南三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