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售價:HK$
221.8
《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售價:HK$
77.3
《
刻意练习不生气
》
售價:HK$
39.2
《
大宋理财:青苗法与王安石的金融帝国(全彩插图本)
》
售價:HK$
109.8
《
安全感是内心长出的盔甲
》
售價:HK$
67.0
《
快人一步:系统性能提高之道
》
售價:HK$
110.9
《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让梦不再神秘的新科学
》
售價:HK$
77.3
《
算法图解(第2版)
》
售價:HK$
78.2
|
編輯推薦: |
本书拟对股权质押制度进行概括性的描述,并尝试着借鉴域外的经验对我国股权质押制度进行完善,特别是从安全与效率的视角来重新审视我国的股权质押制度,找出该制度运行之中的问题并予以解决。
|
內容簡介: |
股权质押逐渐成为我国主流的融资渠道,其优势在于以不稀释公司控制权为前提,而将其账面的静态股权激活为动态的财务资源。但如果遭遇股价下跌,质押股份就会面临平仓压力,继而公司内部会因之动荡剧烈。所以,股权质押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就面临道德、市场和法律三重风险。而该制度之所以得以运行和发展,是因为其初衷和目的有着保护债权安全的天然属性。那么,被确定为国家二级学科的金融安全与传统上的金融根本价值理念之一的效率之间,是否会顾此失彼呢?本书论证了对二者的平衡是当下之所需,除制度构建过程中的客户、证券公司、市场整体三个层面的关注,优化和完善股权质押制度的具体规则,建立层次丰富、分工合理的监管之外,应从法律上规定平仓的条件、顺序、范围。
|
關於作者: |
张寻远,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博士后,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博士,拥有深厚的金融及法学理论研究功底和丰富的投资银行实务经验。
|
目錄:
|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股权质押制度的制度缘由
1.1.2股权质押的立法冲突
1.1.3股权质押的实践困境
1.1.4效率与安全之间的均衡
1.2研究意义
1.3研究现状与本研究的创新点
1.3.1国外相关文献
1.3.2国内相关文献
1.3.3对国内外文献的评析和本研究的创新点
1.4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研究方法
1.4.2技术线路
1.4.3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趋势
第2章 股权质押基础理论
2.1股权、质押及股权质押
2.1.1股权概说
2.1.2质押的历史考察
2.1.3股权质押概念的界定
2.1.4股权质押实务中的考量因素
2.1.5质押后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2.1.6我国关于股权质押的法律规范
2.1.7相关概念的使用及辩明
2.2股权质押分类
2.2.1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质押
2.2.2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质押
2.2.3中小企业股权质押
2.2.4其他分类
2.3股权质押制度的优势及缺陷
2.4股权质押的功能
2.5股权质押与相关融资模式的比较
2.5.1股权质押与股权融资的差别
2.5.2股权质押与融资融券的比较
2.5.3股权融资与债券融资的比较
2.6股权质押的效力
2.6.1股权质押对质权人的效力
2.6.2股权质权对质物的效力
2.6.3股权质押对所担保债权范围的效力
2.6.4股权质权对出质人的效力
2.7股权质押的法律问题
2.7.1我国股权质押的立法缺陷
2.7.2不转移质物占有而设定质权所引发的法律问题
2.7.3股权质押的法律风险
2.8股权质押中的其他风险
2.8.1股权价值的稳定性
2.8.2股权价值难以确定
2.8.3与股权质押相关的道德问题
2.8.4企业的经营与治理
2.8.5非上市公司中的处置股权
2.8.6法律法规不健全
2.9股权质押的实现
2.9.1股权质权的实现条件
2.9.2股权质权的实现方式
第3章 域外权利质押制度概括及股权质押法律关系
3.1英美法系国家权利质押理论
3.2大陆法系国家权利质押理论
3.3股转质押法律关系的主体
3.3.1股权质押的主体是否是公司
3.3.2质权人与债权人相分离
3.4股转质押法律关系的客体
3.4.1客体的范围
3.4.2股权质押客体的构成两种观点
3.5股转质押法律关系的内容
第4章 股权质押制度在我国的实践及运行
4.1股权质押的开展状况
4.1.1股权质押的数量
4.1.2股权质押的规模和结构
4.2股权质押的法律规则
4.3股权质押的设立
4.4股权质押的登记机关
4.5股权质权的实现
4.5.1股权质权实现的条件
4.5.2质权实现的方式
第5章 我国中小企业股权质押
5.1效率与安全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股权融资
5.2中小企业股权质押的优势及缺陷
5.2.1中小企业利用股权质押进行融资存在的制度优势
5.2.2中小企业利用股权质押进行融资存在的制度缺陷
5.2.3中小企业利用股权质押进行融资的必要性
5.3中小企业股权质押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5.3.1债权人的风险防护
5.3.2出质人的权利保护
5.4中小企业股权质押的途径
5.4.1金融机构渠道
5.4.2信托渠道
5.4.3投资公司渠道
5.4.4反担保
5.4.5公司之间的互为担保
5.4.6券商
5.5新三板条件下的中小企业股权质押
5.5.1新三板的概念及发展概述
5.5.2新三板分层制的要求及标准
5.5.3新三板的市场功能定位
5.5.4新三板分层机制的作用及意义
5.5.5关于发展新三板市场股权质押的建议
5.6完善中小企业股权质押制度的建议
5.6.1信用担保
5.6.2创业板市场
5.6.3多样化的直接融资
5.6.4信用评价机构及评价指标
5.6.5融资服务的中介机构
5.6.6融资和管理方面的培训
第6章 我国股权质押制度存在的问题与重构
6.1我国股权质押制度存在的问题
6.1.1质押股权登记的问题
6.1.2股权质押的限制性规定的问题
6.1.3公示的问题
6.1.4风险防范机制的问题
6.1.5质押后可能出现的实务问题
6.2股权质押制度完善的前提条件
6.2.1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多方协调、秉公办事
6.2.2股权价值认定的评估工作
6.3完善股权质押制度
6.3.1如何完善股权质押的登记制度
6.3.2如何完善股权质押的限制转让
6.3.3如何完善股权质押的公示模式
6.3.4如何完善风险防范机制
6.3.5其他应予完善之处
第7章 效率与安全视角下的我国股权质押制度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本书拟对股权质押制度进行概括性的描述,并尝试着借鉴域外的经验对我国股权质押制度进行完善,特别是从安全与效率的视角来重新审视我国的股权质押制度,找出该制度运行之中的问题并予以解决。本书重点着笔于以下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章)是对股权质押制度的基础性理论进行描述、说明和解读,这一部分包括制度缘由、理论的发展过程等,进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说明股权质押在我国的需求情形、发展困境及原因。说明了我国现阶段公司急需利用股权质押进行融资但是很难为出借方接受的现实困境。
第二部分(第3章)关注的是西方的理论、立法及实践,以及我国股权质押制度的立法现状及司法实践现状。
第三部分(第4章)是对我国股权质押制度运行实践的描述。本部分借助相关数据,就我国股权质押制度的开展状况、设立与登记、规模与结构、股权实现等内容进行客观记录,目的在于提示我国当下股权质押制度实施的内部机理及外部环境。
第四部分(第5章)将中小企业与股权质押的结合作为一个独立部分进行分析,并谈到了新三板市场的建立与股权质押的相互功用。
第五部分(第6章)讨论的是如何完善我国的股权质押制度。首先,在完善之前,先行指出该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历史的、立法的及政策方面的原因。实际上,正是由于我国法律的规定过于原则性、可操作性不强,使质权人的诸多权利在实践中不易得到保障,股权质权实现机制不完善等。这些都压缩了我国股权质押制度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束缚了其担保功能的有效发挥。笔者就如何完善股权质押登记制度,如何完善质权保全权的配套机制,如何强化物上代位权制度及确立质权人收取的孳息范围等问题做出回答。
第六部分(第7章)回应本研究主题的关键词:效率与安全,对二者平等地对待与关注是本主题的核心,需要的是创新与防范并举、监管的专门性与统一性并重、加紧股权质押法律制度的立法等。概言之,从效率与安全的视角进行股权质押制度的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既需要立法、政策、规则的软性指导,也需要制度、机制的刚性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