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如见你
》
售價:HK$
51.3
《
人格阴影 全新修订版,更正旧版多处问题。国际分析心理学协会(IAAP)主席力作
》
售價:HK$
67.0
《
560种野菜野果鉴别与食用手册
》
售價:HK$
67.1
《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部洞悉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经典之作)
》
售價:HK$
62.7
《
锂电储能产品设计及案例详解
》
售價:HK$
110.9
《
首辅养成手册(全三册)(张晚意、任敏主演古装剧《锦绣安宁》原著小说)
》
售價:HK$
121.0
《
清洁
》
售價:HK$
65.0
《
组队:超级个体时代的协作方式
》
售價:HK$
77.3
|
內容簡介: |
龚静随笔精选。凡心象行色和书生三个部分,涉及城市人文、文学艺术和日常随感,展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相处困境和可能的出路。寓理性于感性,以感性牵引思想,融情感思考于丰富细节,舒缓,沉静,跌宕,富有回味和留白之美。
|
關於作者: |
龚静,上海嘉定人。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出版有《遇见》《行色龚静散文精选集》《书生》《写意龚静读画》《上海细节》《上海,与壁虎一起纳凉》《要什么样的味道》《文字的眼睛》《城市野望》等十多部散文随笔集。曾获第三届上海文化新人荣誉称号,首届朱自清文学奖(散文),第六届冰心散文奖(散文集)等奖项。
|
目錄:
|
心象
夏天的祈祷
栏和拦
慢和慢
器和器
素和素
寂和寂
遇见和转身
无根的定居者
心手相印
失去平衡
踩出青菜的汁水,以及VR
文庙的阳光、变装party及其他
接受怎样的自己
和解的可能
天堂之树和岁朝清供
无名和苹果
山药红豆,春日蓝天
不断地知道,不停地升级
要不要有期待
且为丝巾说几句
谁是那个收信人
行色
凉暮
就要这条影子呀
住过淮海坊
行色
咖喱角
针灸室
徐家汇的周末
104弄
为什么不写写你们呢?
书生
树心
布衣格
孟老板和陶老板
再来说说薛大娘
闹市闲民,安命在一座城
万物静观皆自得
汪曾祺的聊斋
一个一个蓝色的闪把屋里照亮
一个人与一座城市的牵念
寻访的寻访
竺家巷9号
什么时候能让你真的无所惧怕?
重读加缪
人文要谈,基本更要做
今天我们怎么写散文
诗心
跨界和涉事
被曹操的手迷住了
后记
|
內容試閱:
|
自序:花半也好
2018年夏天的时候我画了一幅国画小品,两三张大小不一的荷叶,一朵半开的荷花,再加瞬间逗留在荷茎上的一翅红蜻蜓,除去荷花花瓣的少许粉红,蜻蜓细小的身体那一撇红,余皆浓淡水墨。想了想,写了四个字权作画名:花半也好。
这一天是我的生日,画一幅小品算作自己给自己的礼物吧,似乎也含有一点点自我的期许和安慰。夏日荷花,似乎应该画一朵正当绽放盛开的,何其香溢纸面,可是,我似乎自足于一朵花的慢慢开启,好像花之生,蓓蕾、渐开、绽放、凋谢,接着又一个轮回,渐开的样子也许并不惊艳,却是花之生中饱满的状态,期待,使之本身也成为一个期待。当然,盛开自然是美的,诱人的,每一朵花半应该都期待着花盛吧。但也许有的花一生都无法绽放,或者半途凋零也是可能的,可是终究还是花半过,也是一朵花的花痕。当然亦然生命的力量。而倘若,花半着,并渐渐全然地芬芳,就算终有萎谢,渐渐地全然,自然是花之美满。可是,我还是愿意画一笔半开的花,也许不那么起眼,可是,它慢慢地感受着花之生,并在花半的时候做一朵好看的半花。
好比自己从上世纪80年代大学时代就开始的阅读和写作,时光流转,至今已然很多很多年,也写了一些作品,出版了一些书,可是依然是渐渐前行的状态,依然感觉每一篇作品的写作都是一次新的开始。生命有时,写作有时,不会圆满,与花半倒是相似。
《花半》凡三部分。第一部分名为心象,所收入的文章皆近几年来的一些杂感随想,无论从一个字眼入手,还是某些现象着眼,这些杂感可谓目之所观,心之所思,文之所系,以感知和思维和文字勾连起各种现象,故名心象,都是之前没有收入过集子的。
第二部分为行色,选自多年来创作的一些非虚构文本,主题涉及城市人文,人事情境交融。行色是我写于2012年的一篇文章题目,写的是上世纪90年代沪上之所见所观所思,有着那个年代特有的气息。文章最后一段我这样写道:流行的物事一波又一波地开始,涌动,过去,好像不能停止,资本如何能停止呢,人也觉得不进则退,可是,进什么,退的又是什么?何以不进就退了呢?一股脑儿地都赶着潮去了。行色不止。其实只在这一刻的色形中。如今重新读来,感觉已然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即将结束,新的东西更多更快地出现和更替,但我还是如是观。后来行色又做了我一本散文精选集的书名,就是海天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行色龚静散文精选》(乃柳鸣九先生主编的《本色文丛》之一种)。在我看来,行和色已然我们身处的世相,虽然我们每个人能看到的世相终究不过是局部和碎片罢了,但行色并不匆匆,每一痕行色间自有生命和时间的流传。这次《花半》中也收入《行色》一文,第一念头就是将此题目作为第二部分的章节标题。
此章节每篇文章相对篇幅较长,在写作上也有意识吸收一些小说的叙事元素,和短文的表达在文本节奏、叙事和文字表达上都有些差异,也是希望拓展散文表达的时空。这些文章有的收入过之前的集子,比如《住过淮海坊》;有的收入《花半》时又做了修改,比如《徐家汇的周末》,是在之前《霞飞》一文基础上的多次修改;有的则为第一次收入作品集,比如《咖喱角》《为什么不写写你们呢?》《就要这条影子呀》等。
第三部分则名之曰书生。书生一名,曾经是我一本读书随笔的书名。原本一介书生,在书中生长自是题中之义,所以在书和生中间加了一点,既是单个名词,又有多重涵泳。游于艺书生长都是我认为人生一辈子的修行,所以还是将第三部分的读书笔记和一些文学艺术的杂谈纳在书生名下,窃以为也是恰当。读书笔记主要收入了读汪曾祺作品而生发的心得,有收入过集子的,也有新近写作而未结集出版的。遗憾因了疏懒和对有些问题思考得尚不够深入,所以读汪笔记还是写得太少太少了。这部分中其他一些文学艺术杂谈评论都是首次收入集子。
在编辑这本自选集开始时,就想着要多收入一些从未结集出版的文章,一是尽量与以前已经出版的集子减少重复,二是也期望呈现一些近年来新的创作面貌与有缘的朋友们分享。不过,还是应了花半之意,尽管也许在静夜之时能听到花开的声音,但依然在绽放的途中,而且,总在途中。
写这些文字,就作为这本书的自序吧。
2019年1月28日于静水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