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美国小史(揭秘“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理解美国的经典入门读物)
》
售價:HK$
81.4
《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东胡史
》
售價:HK$
87.8
《
巨人传(插图珍藏本)
》
售價:HK$
705.6
《
地下(村上春树沙林毒气事件的长篇纪实)
》
售價:HK$
76.7
《
偿还:债务与财富的阴暗面
》
售價:HK$
80.2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壹):《命训》诸篇
》
售價:HK$
94.4
《
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导论(光启文库)
》
售價:HK$
68.4
《
虚弱的反攻:开禧北伐
》
售價:HK$
92.0
|
編輯推薦: |
☆明代文化生活研究新视野
☆明清大众阅读史和文明接受史的精致梳理
☆中国出版史研究的必备专著
|
內容簡介: |
本书发掘并重新审视一批明代流行图籍,通过对这些文献的生产、传播、阅读、消费过程的回溯,对明代图文文献在明人阅读生活中的作用进行了阐释,并试图构建新的有关明代文献研究理论与方法。本书2013年由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出版英文版,2015年获得美国列文森中国研究书籍奖,该奖评委会给出的获奖词写到:该书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对明代流行图籍从物品、商品以及文化工具等多个层面进行了发掘和历史分析。对视觉文化、物质文化及文本传承的分析富有创见,并由此重现了由笑话、酒令、戏曲杂书、通俗类书等明代时尚读物所营造的人与书的世界。
|
關於作者: |
何予明,北京大学中文系学士、硕士,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东亚系博士,曾任教于里德学院(Reed College)、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Chicago),现为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C Davis)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明清书史、文学文化史及人文地理。
|
目錄:
|
绪言
第一章 《博笑珠玑》与中晚明的流行书世界
第二章 书页与舞台:戏曲杂书及其文化生态
第三章 歧异的诗学:雕版印刷书中的(再)生产
第四章 书与夷:《赢虫录》小史
结语 家园与天下:对皇明的编写
附录一戏曲杂书制作者作品举隅
附录二 风月迷思与城市书写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序
读书、识书,通过书的内容来还原一个已经远逝的世界,这是何予明力作的主题。当我撰写这篇序言时,我不禁想到了书对每一位学者而言所具有的特别地位和价值。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书籍的民族,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书本文化。中国学人对书籍和书文化的传承有着深深的情怀。历史上,不论是君主还是庶民,人们都把书籍放在至高无上的神圣位置。唐宋以降,从朝廷到民间,帝王将相和文人雅士都有识书、考书、鉴书的风气,所以中华文明就有了有册有典的美名。然而,传统书学注重的是版本优劣、名家题跋、传藏历史和源流考据。在研究书籍发展史时,也都是围绕这一脉络来进行的。此外,人们还始终如一地对书籍加以甄选,评出优劣,凸显权威和学术正统观。这种做法在清代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达到了巅峰。所谓平庸低劣的作品被纳入禁毁或存目之中,打入冷宫,不得选用。
然而,从社会文化研究的角度来看,这样精英学术的做法是有许多瑕疵的。首先,书籍的最大功能是记载和传递信息。在没有媒介和无法用发达工具来记录社会和文化风貌的古代,用文字和图画来记录世界是唯一可行的方法。今天,我们要了解久远的过去只能通过存世文献或古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书籍所包含内容和信息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它们的版本价值。更何况,人们了解历史的角度和欣赏艺术的品味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所谓优秀典籍的定义也是相对的,就像欧洲早期的古典绘画艺术充满了宗教和神圣意义的圣经故事题材一样,人们一开始会把单一主题视为圣明,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曾经被人们忽略的主题,如现实生活、自然风景以及人们生活中的点滴事物皆被引入艺术家的视线,出现了现实主义和后现代派画家作品,而后者则更能反映社会和世界的本质。
在书籍史研究中,之前我们较少见到将书的内容与版刻印刷、社会及文化生活研究结合在一起的著作。本书是这方面的一部新作。它从明版图书中不同形态的文本和话语结构来构建一个独特的历史时空,作者不受经典意识的束缚,把一些坊本纳入版本研究和印刷史研究的框架,以求构建出一幅真实的明代社会百态图。简而言之,从明版书中的一些非经典作品来体会、观察明代文人的情怀和他们的心灵世界是本书的独到之处。
中国雕版印刷始于唐宋,到了明代就已经达到了空前的昌盛。明朝的商业印刷业非常发达,印刷业普及全国,尤其是新的印刷技术,如套版彩印,这些技术给书籍的制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然而,明版书的质量远远达不到宋本的高度,因为宋元时期出版的书较少,并且宋代刻书人的校勘功夫做得很深;宋代纸张和印刷都很精美,堪称艺术精品,这都是一般的明版书无法与之媲美的。但明代出版的书在数量上和版式多元化方面则大大超过了宋、元两代。更为重要的是明版书内容丰富,它们所能反映出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态的广度和深度则是宋、元两代的书籍所远远达不到的。何著主要对非经典类的明书,如坊本、俗本和所谓庞杂不伦的书作进行深刻的研究,此类书籍也是最接近生活,最能反映民俗民风,最贴近社会万象的作品,它们同时反映出明人交流和社会变迁的步伐和足迹。何著的研究构建出明代书籍文化的框架。
尽管本书作者提出了一个构建明人社会和书籍文化循环的大题材,但仍然遵循了书史研究的基本途径,即对刻书、版式和校勘方面皆做出了颇为深刻且独到的论述。与传统的书史研究著作相比,《家园与天下》更显得有血有肉、生动活泼、新颖并独具视角。它读起来更像一本文化史,而非传统的文本分析和考据之作。这应当是该书的一大特点和建树。《家园与天下》是一本不依据经典来撰写明代书籍史和描绘书籍文化的独辟蹊径的大作。书中提到的人物既不是赫赫有名的一代鸿儒,也不是留名青史的文化大师,他们只是一些小人物和都市中人。他们的语言和思想代表了芸芸众生。这种不追随精英意识的书籍史研究方法可谓开创了书史研究的先河。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到二十一世纪美国汉学研究领域里的一些发展情况。史学家研究小人物,从小人物来看历史、文学批评家研究坊间俗文学、文化研究学者研究社会生活资料、书史学家则研究非经典的版本,这些都反映了二十一世纪美国汉学研究领域里的一些深刻变化。《家园与天下》是在这个大学术潮流之中的一颗闪亮的明珠。它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独特的境界和学术研究方法。在今天美国的汉学研究界,具有深厚汉学功底的学者并不多,何予明是其中之一。她的这本著作既无装腔作势的空洞理论,也无一些学者在研究中国时常用的那些故弄玄虚的思维游戏。她对明书的内容、版刻特征、话语体系和那个时代的历史框架做出了缜密分析,下笔之处言之有物,眼光独到。要想做到这一点,没有对中国古籍长期研究和对东西方两大学术话语体系的精确把握是绝对做不到的。
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东亚图书馆馆长 周欣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