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售價:HK$
58.2
《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售價:HK$
277.8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67.2
《
瘦肝
》
售價:HK$
99.7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售價:HK$
55.8
《
秩序四千年:人类如何运用法律缔造文明(世界重归混乱,文明岌岌可危,法律与秩序是我们仅有的武器。穿越时间,鸟瞰全球,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类文明史)
》
售價:HK$
154.6
《
民法典1000问
》
售價:HK$
99.7
《
国术健身 易筋经
》
售價:HK$
33.4
|
編輯推薦: |
全书基于作者的博士论文撰写而成,作者立足成本视角,运用优势分析法,将之建基于比较之比较的方法论之上,试图构建出广义比较成本优势理论,并结合中国以及国际贸易形势,对国际贸易中的全成本进行考察和分析。在国际贸易形势日趋复杂的当下,从全成本角度系统把握国际贸易动向的研究,对推动我国贸易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全书内容详实,框架清晰,发表之初便引起了学界的热烈讨论。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广义比较成本优势为理论支点,从成本视角切入,围绕全成本是塑造比较优势的基础这一核心命题展开分析,对国际贸易产品的全成本进行了系统研究。本书的核心观点是:包括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代际成本在内的全成本是形成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比较优势的基础。由这一核心观点引申出的政策含义是:中国应全方位地考虑对外贸易产品的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在对外贸易和国际分工中,谋求基于全成本的比较优势,以求得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技术进步、制度创新、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统一。
|
關於作者: |
杨青龙,经济学博士,现任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副导师,国际商务硕士(MIB)专业学位点负责人,学术期刊编辑部副主任,兼任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特邀理事、中国成本研究会理事、中国价格协会高校价格理论与教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世界经济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与价格理论,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级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在《财贸经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多篇论文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转载或转摘。
|
目錄:
|
1. 导论
2. 广义比较成本优势:理论支点的构建
3. 国际贸易全成本的子系统分析
4. 国际贸易的全成本论:一个理论框架
5. 国际贸易全成本分析的政策含义
参考文献
附 录
后 记
|
內容試閱:
|
序
本书作者杨青龙于20052011年先后跟随我在江西财经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从教于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研读期间,杨君耐得寂寞,刻苦求学,著述颇丰,其博士学位论文《国际贸易中的全成本研究基于广义比较成本优势的视角》(出版时更名为《全成本、比较优势与国际贸易》)为一篇呕心沥血之作,受到评审专家好评。近闻该作即将出版,作为导师甚感欣慰。
众所周知,古典经济学家所创立的比较优势理论是解释国际分工和贸易动因的经典。在此之后,经过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等阶段的发展,比较优势理论的外延得以拓展,背后的假设条件不断放松。概言之,古典贸易理论强调国家之间技术(劳动生产率)绝对或相对差异导致绝对或相对生产成本差异,新古典贸易理论强调国家之间要素禀赋差异导致相对生产成本差异,新贸易理论则分析了不完全竞争市场和规模报酬递增前提下的生产规模不同导致相对生产成本差异。上述理论的共同点在于主要是基于生产成本分析比较优势,这致使在复杂的现实世界面前,比较优势理论的解释力受到一定影响,并遭遇来自各方面的批判和质疑。本书在坚持比较优势理论合理内核的基础上,从国际贸易的全成本角度拓展其外围保护带,这有助于完善比较优势理论,增强其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和指导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拉动经济高速增长的三架马车之一。但毋庸讳言,中国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虽伴有科技含量的提升和外贸结构的优化,但在加工贸易占几近一半的格局中,中国的外贸增长主要还是建立在基于劳动力红利和资源红利的比较优势之上,从而可能陷入比较优势陷阱。所以,全面把握国际贸易中的各类成本,正确认识比较优势的本质,以此为基础构建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并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写作过程中,作者非常注重理论支点的构建。在大量阅读并对现有学术成果系统梳理的基础上,以广义比较成本优势理论为理论支点,进而系统探讨了国际贸易中的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四大子成本。本书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提出了国际贸易的全成本概念。作者认为,国际贸易的全成本是某种物品的产权在跨国(或地区)转移中,发生于国际贸易过程中,进而涉及生产和消费、经济和生态、今人和后人,使用一切资源要素的代价总和,具体表现为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四种形式及其演进的层次态。这一定义具有广域意义,从理论上有利于突破传统的将成本视为单一的生产成本的狭隘认识,深化对成本这一经济学基本概念的哲学解释,从实践上有助于克服传统的只关注国际贸易中的直接成本和微观成本的狭隘做法,提醒人们要透过国际贸易,全景式地观察和分析一国的真实成本和支付代价,采取相应的贸易政策和战略。
2.提出了全成本塑造比较优势的核心命题。作者依托国际贸易的全成本概念,在坚持比较优势理论合理内核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代际成本等在内的全成本是形成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比较优势的基础这一核心命题。也就是说,在形成一国比较优势的过程中,既应考虑人与物打交道的成本,也应考虑人与人打交道的成本;既应考虑静态成本,也应考虑动态成本;既应注重对成本进行空间维度的拓展,也应注重对成本进行时间维度的拓展。只有进行全成本的比较,才能形成真实的比较优势,产生国际贸易的不竭动力和比较利益。
3. 初步厘清了全成本系统与其四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作者以成本的本质是使用资源要素的代价为线索,串接和分析了全成本与其子成本之间的关系,认为国际贸易中的生产成本对应于人与物打交道的过程,是使用劳动、资本、土地和管理等传统要素的代价;交易成本涉及对诸多生产要素的整合,是使用制度要素的代价;环境成本对应于人与具有外部性的物打交道的过程,是使用生态环境要素的代价;代际成本对应于今人与后人打交道的过程,是耗费可持续性要素的代价。作者进而从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角度,探析了上述四类成本演进的层次态机理,运用数理分析,勾勒了四类成本合成的全成本比较优势模型,据此提出了中国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若干政策和策略。
总之,本书文献翔实,综述全面,评述得当,观点鲜明,结构清晰,推理严密,语言流畅,结论可信,不失为一本优秀的著作。
然而,学海无涯。希望杨君沿着既定的学术方向和研究思路,进而在如下几方面深化和拓展:一是全成本理论在国际贸易实践中的具体应用。近读方虹、王红霞所作《基于全成本视角的中国稀土贸易代价及战略调整研究》载《财贸经济》2014年第3期,可窥见该理论的最新应用成果,同时表明该理论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二是广义比较收益优势理论的构建。现代国际贸易已从传统的比较成本优势竞争转向比较收益(附加值)优势竞争,从供给推动转向需求拉动。虽然成本与收益的关系犹如硬币的两面须臾不可分,但在探讨了同一收益之下的不同成本的广义比较之后,有必要进而探讨在同一成本之上的不同收益的广义比较,建构起广义比较收益的优势理论。三是在分别探求了广义比较成本优势和广义比较收益优势之后,可以运用和借鉴新古典的均衡分析方法,最终构建起广义的成本收益关系、供求结构和福利理论,从而为创建顺应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发展的新经济理论作出自己的贡献。这也许需要毕生的精力,希望勇者前行。
是为序。
江西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伍世安
初稿写于2014年7月25日
修订于2018年6月18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