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原民国大学与台湾“复校”大学对接比较研究

書城自編碼: 343708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文化研究
作者: 黄俊伟
國際書號(ISBN): 9787510880841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售價:HK$ 79.7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当代学术·乡族与国家:多元视野中的闽台传统社会(修订本)
《 当代学术·乡族与国家:多元视野中的闽台传统社会(修订本) 》

售價:HK$ 101.2
了不起的中国冠军:讲给孩子的奥运故事
《 了不起的中国冠军:讲给孩子的奥运故事 》

售價:HK$ 78.2
海外中国研究·北京的六分仪:中国历史中的全球潮流
《 海外中国研究·北京的六分仪:中国历史中的全球潮流 》

售價:HK$ 78.2
霍比特人(插图典藏版,150余幅精美全彩插图,原作地图首度汉化为简体中文,2024年全新译本)
《 霍比特人(插图典藏版,150余幅精美全彩插图,原作地图首度汉化为简体中文,2024年全新译本) 》

售價:HK$ 124.2
权力的文化与文化的权力:旧制度下的欧洲(1660—1789)
《 权力的文化与文化的权力:旧制度下的欧洲(1660—1789) 》

售價:HK$ 158.7
穿透估值:读懂估值中的共识与博弈
《 穿透估值:读懂估值中的共识与博弈 》

售價:HK$ 90.9
人设、流量与成交
《 人设、流量与成交 》

售價:HK$ 68.8
复利:全球顶尖投资者的31节认知与决策思维课
《 复利:全球顶尖投资者的31节认知与决策思维课 》

售價:HK$ 103.4

 

編輯推薦:
通过对在台复校的原民国大陆大学教育发展历程、背景的观察,求证其民国大学精神气质的遗传印记,同时将这个印记具体到学校内部能支撑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学生自主之类的一系列制度设计或安排;以此从历史文化传统自然传承的角度,延伸并拓宽大陆学术界对原民国大学的关注视野。
內容簡介:
关于台湾复校大学与中国早期高等教育制度之历史关联,大陆学界尚未见此专论,而台湾方面,因某些原因,也鲜见专门之著述研究成果。借助延伸历史的解读方法,观察台湾复校大学,可清晰地感受到原民国大学精神脉络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而绝非仅仅是过去大陆校名的简单沿用。将其定位于中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的大格局下分析把握,可拓宽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的研究视野。
關於作者:
黄俊伟,湖南省二级教授,现供职于湖南工程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出版《书斋里的言论》《过去的大学与现在的大学》等著作;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现代大学教育》《社会》《大学教育科学》等学术期刊发表过多篇论文;在《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南风窗》《南方周末》《书屋》《前线》等报刊发表了百余篇评论。其中,《被遗忘的谎言》收录至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发行的《中华杂文百年精华》一书。
目錄
目录
第一章 民国大学若干核心特征扫描
第一节 起步晚但办学水准进步快的民国大学 2
第二节 于裨贩与创造间缓慢进步的民国大学之学术成长 22
第三节 本章余论 29
第二章 民国大学之自治与社会干预
第一节 体现教育优先原则的大学制度设计 49
第二节 大学与教育主管部门关系之观察 56
第三节 本章余论 60
第三章 民国大学校长、教授及师生关系
第一节 大学校长 65
第二节 大学教授 71
第三节 大学师生关系 75
第四节 本章余论 81
第四章光复初期台湾高等教育之转型(19451947)
第一节 日据时期的台湾高等教育及国民政府接收之筹划 89
第二节 国民政府接管台湾高等教育的理念方针与措施 98
第三节 本章余论 108
第五章 原民国大陆大学在台复校之背景
第一节 复校大学回顾与类别 116
第二节 复校成功的大学背景因素分析 132
第三节 本章余论 136
第六章原民国大陆大学在台复校大学的发展路径
第一节 复校伊始 144
第二节 由所(部)至院,逐渐向完整大学建制过渡 147
第三节 传承大陆校风前提下的校务运作 157
第四节 本章余论 159
第七章 原民国大学通才教育理念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通才教育思想始终占据民国大学的主导位置 166
第二节 台湾地区大学通识教育发端于复校大学,初始理念与实践同原民国大陆大学一脉相承 172
第三节 台湾高校通识教育之发展趋势 177
第四节 本章余论 181
附录部分复校大学大事记
后记
內容試閱
自序
本书写作之缘起,可推溯至2009年。那一年,我随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的教育考察团赴台湾,记得抵台第一日在台北某路段遇到堵车,当我观望车外街景时,竟看到印有东吴大学字样的校门,马上再凝神聚焦,又看到了这个柱型校门的顶端还刻制了东吴大学的校徽,其中校训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字样清晰可见。记得这个初到台北的无意收获,让我着实产生了一点小兴奋:因为东吴大学于大陆早在1952年就不复存在了,而在台湾竟然还有东吴大学,不仅如此,连校训、校徽都与该校在大陆时期的字样(范式)完全一致。自此,我开始在过去观察民国大学史的基础上,作为一种延伸比较,关注起了台湾的高等教育体系。2012年,我申请的课题:原民国大陆大学在台复校后教育发展经验及启示,获得湖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2ZDB075)。
所谓关注,学术定位不是纯粹写编年体式的历史,因为这样不仅要费大气力阅读史料文献,及其他学者已有的相关成果,当然也超出了我的学术能力。因此,我主要选择若干反映大学本质属性的一些元素,如制度设计是否体现了尊重并保障教育独立价值的原则,及在这种特定制度环境下,师生所自然展现出的对应之精神状态。再回到时本段起首的关注,我是这样考虑的,总前提是把台湾谓之为复校的大学和1949年10月1日前的原民国大学连接起来,并视之为一个在历史变动中存在着前后沿革关系的制度范式加以比较观察。这个观察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一为针对19121949年间的民国大学,就早期办大学管大学者,在面对西方现代大学制度之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等核心价值观时,原民国大学与台湾复校大学对接比较研究如何平衡其与中国政治文化传统的冲突,并在文化适应、文化包容及结合中国实际基础上,建设出一批既符合现代大学题中之意,又兼具中国特色的好大学之过程和背景,作粗线条的梳理。二为基于历史回眸与现实前瞻的考虑,了解复校大学如何在台湾传承其在大陆时期形成的办学理念,如关于大学自治、学术思想、教授治校、通识教育等方面的一些具体制度设计,以此判断复校大学与原民国大学传统是否关联、如何关联的相互关系。三为原民国大学在台复校的背景、动因及教育发展历程。重点了解并诠释:复校大学在台湾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基于何种理念,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均衡办学历史传统、本土意识、时代变化、国际视野等多元关系。
2013年2~3月,应时任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第四研究所所长王瑞琦教授的邀请,我再次赴台湾,就复校大学进行专题调研;其时,我在主持湖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基础上拓宽的研究计划:原民国大学与台湾复校大学对接比较研究,获得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3YJA880028)。
在台期间,我先后参访了政大、台湾清华、台湾交大、台湾中央大学、东吴、辅仁等复校大学,与这些学校的校史室(馆)专职人员和部分校史专家进行了交流,并获得了对方赠送的若干相关史料。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同时借助文献的阅读,形成如下主要心得:任何类型的大学文化风格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如爱弥尔涂尔干说:在第一个生命细胞得以构成的那一刻,也就具备了独一无二的、绝对是无法根除的意涵,它的效果会贯穿此后整个生命的终结。某种程度上,生命体的这种遗传特征,同样也适应大学这种学术机构。随着时势的变化,大学的功能、发展方向会有相应变化,但其核心的本质,作为近现代大学孕育之初就形成的本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学合理存在的核心价值。原民国大学与在台复校的大学有着源于同一母体基因的血肉联系。因此,从历史文化学、高等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出发,探究复校大学对原民国大学优秀传统的继承,以及在此基础上缘于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形成的办学经验,将能为大陆高校破解大学制度、大学精神建设方面所面临的困惑,提供一个具相同文化背景且具操作可能的改革参考范式。同时,把在台复校大学视为与中国近现代大学制度发展变化的一个紧密相连的关联整体,在注重因素分析与整体分析结合的前提下,作历史背景与现实背景的思辨探讨;并以其大学理念发展为自变量,发展的结果为因变量,用整体思维观比较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舶来的近现代教育制度诸遗产中,民国大学制度不仅现在看来仍具现代性,并呈现出某种精神指向的象征意义。其可贵之处在于:西方的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经过同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作用和适应后它在保持中国传统和世界大学制度互相接轨中,成功找到了平衡点。[1]倘进入台湾这些复校大学的官网,在关于办学历史的表述上,无一例外能读到这样的文字:台湾交大:追本溯源,竹校盖亦前述交大血脉之嫡裔也;台湾清华:教育目标为: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致力培育德、智、体、群、美五育兼优,具备科学与人文素养的清华人;中央大学以松为精神象征
松之四季常青,屹立挺拔精神,不断在中大延续,使得中大的校务发展蒸蒸日上,尤其南京母校历经一千四百多年淬炼的六朝松,更象征了中大历史源远流长,蜚声中外;政大则强调本校自民国十六年创立,民国四十三年在台复校,其间虽经改制、迁校,但始终秉持亲爱精诚的校训精神和谐、自主、均衡、卓越之创校宗旨;东吴大学于校歌歌词里明确东吴旧誉,台湾继刱,圣道必弘扬;这些含有丰富怀旧元素的表述,让人清晰感受到这些学校对过去大陆办学历史传统的尊重和传承意涵。纯从高等教育学的角度观察,1949年前的民国大学制度体系,从精神层面言,其实并未消失。诚如2009年,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在南京大学演讲所言:当时在大陆的名校校友到台湾来,一心一意怀念、爱护原来的学校,纷纷在台湾复校。但学校彼此之间绝对不是闹双胞、打对台,而是基于共同拥有的历史、校风,拥有的很多人才,在台湾跟大陆有一样校名、一样校史。
通过对在台复校的原民国大陆大学教育发展历程、背景的观察,并求证其民国大学精神气质的遗传印记,同时将这个印记具体到学校内部能支撑大原民国大学与台湾复校大学对接比较研究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学生自主之类的一系列制度设计或安排;以此
从历史文化传统自然传承的角度,延伸并拓宽大陆学术界对原民国大学的关注视野。此外,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格局中,台湾与大陆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这种关系的脉络究竟如何,作为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重要遗产的民国大学精神,在台湾有着怎样的承续或是流变?台湾以复校大学为代表的高等教育发展,虽也处于所谓战时动员状态,但得益于大学与台湾主管当局实际存有一定的平衡关系,这种关系使得复校大学在制订校内制度、明确办学目标等方面,仍体现了教育优先的原则。因受非教育因素的内外部折腾不多,故复校大学大都顺利度过了从草创到完整大学的进程,并在历史传承、本土考量和国际化视野过程中收获了较为丰富的教育发展成果。
就两岸大学言,中国大陆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可归纳成四个指标:一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是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三是增加服务社会之能力;四是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应当说,得益于政府、社会和大学三方的共同努力,大陆高等教育改革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一些结构性的障碍仍未消除,如在大学内部,则存在:领导体制行政化、管理模式机关化、教学地位边缘化、学术风气庸俗化等与大学组织本质属性完全相悖的问题。如何改进,早期民国大学之遗产,是两岸大学共有的文化瑰宝,无疑有值得借鉴之处。故两岸大学如何以理性的文化反省态度,通过回眸与前瞻,善待两岸曾经共有的民国大学文化,寻找共同的文化反省之理性视角,传承与发扬其特质精神,为当前两岸大学的教育改革,建设世界一流高校的诉求服务。不惮冗繁,写下以上文字。末了,还想说明一点,本书不是为专业学者提供专门学问,只为关注中国近现代大学教育发展史的人群,就某些通用问题,介绍个人思考。不当谬误之处,也期待同行学者不吝指正。
另,关于本书,特作以下说明:
一、本书观察对象的时限,民国大学的时间节点为19121949;台湾复校大学则从复校申请核准始,至完全恢复大学建制止。
二、为让读者了解台湾复校大学的完整进程,本书附了复校大学大事记。
三、在民国存续的时限内,对官方的称谓均以政府或具体部委的名称称之;1949年10月1日后,对台湾地方当局行政系统和其他机构的称谓采用公布的规范用语,部分因引用文献无法回避时,则加注引号,以示区别。
四、采用公元纪年。
五、注释采用每章后尾注。依次注明作者(编)、书(篇)名、出版社(期刊名)、出版(发表)时间、页码等项;多位作者(编著),一般列首位,后加等字;多次引用的同一文献,一般在引用文献处加注序号及对应页码。
参考文献
[1]许美德〔加拿大〕.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M].许洁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8586.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