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利率互换的缘分,要从1991年说起,任职澳大利亚西太平洋银行的我,调职回到中国香港地区,开启港币利率互换的市场发展工作。在短时间内,被认为是小户的西太平洋银行就能与几个市场巨人一争长短。后来我跳槽到了英国大行国民西敏寺银行(现在的苏格兰皇家银行),而后又到了美资行的航空母舰摩根大通银行(JPMorgan)。2005年,我受聘任瑞士银行常务董事,出任大中华区域利率货币市场交易的总负责人。
非常感激业界的认可,2001年我被香港财资市场公会评为四大港币利率互换交易员之一。同时,亦成为香港财资市场公会骨干成员,并在港币市场中成功开创10~15年的利率互换、长期利率远期协议、OIS、BASIS利率互换等交易品种,因而被誉为顶级做市商(Top Market Maker)。可以说,利率互换市场是我的工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交易品种。
在我的交易生涯中,也见证着人民币利率互换的诞生。在境外,很多对冲基金想参与人民币的利率市场,可因为外汇管制,不能直接做境内的利率互换交易。而境外的人民币也缺乏足够体量作为结算货币,因
此都是以NDIRS(非本币结算的利率互换)为主,以美元结算解决了人民币不能成为结算货币的难题。刚开始的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主要是以一年期央行定存作为基准的,随后市场日渐成熟,开始了现在市场比较普遍的7天回购,以及3个月SHIBOR利率互换常规交易。虽然当年中国被誉为最具潜力的新兴市场,但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量并不大,相比之下,港币利率互换是更成熟的市场,基本上每天都有着大量的成交。到了2005年,汇率改革后,人民币脱离了与美元的硬性挂钩,人民币的利率互换市场便开始了崭新的发展。罗马帝国不是一天建立的,我很荣幸见证并积极参与着两个罗马帝国(港币和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的建设。
2005年,一堆堆简历挤在我的办公桌上。在当年申请瑞士银行(UBS)交易员岗位的应聘者中,大多数都是拥有很高学历的商科毕业生。我的要求并不是招聘传统书呆子类型的人,而是找同时具备创新思维、自我启蒙、坚强自律素质的员工。选择新人时,我也贯彻了创新思维,不限于招聘商业或经济系的毕业生。加上我的触机感觉(这是交易员应有的特质),我从众多应聘者中选拔出数学专业且具备以上条件的黎至峰,就此结下了这段师徒缘分。
黎至峰刚来我的团队时是一张白纸,但凭着他自己的用心学习与较强的适应能力,很快掌握了利率、外汇交易的基础。几个月后,他就已经开始自己建模,并为团队优化了很多原有的模型与流程。很快,我便给予他第一个自营账户,开始做美国与中国香港的债券与衍生品交易。在我眼里,他是个好学谦虚的小伙子,每逢交易做得不好、研究做得不足时,我会狠狠地批评他。批评后,他总能虚心地面对自己的过失与疏忽,然后马上改进,让我觉得孺子可教也。到我离开瑞士银行时,公司安排黎至峰接替我成为瑞银港币交易的第一把手,我便知道,这小子长大了!
我记得在2010年,黎至峰约我吃饭,那时候我已经离开了瑞士银行,而黎至峰也到了摩根大通银行任职。我曾跟他说,我鼓励年轻人找机会到别的市场闯一闯,我在摩根大通时,也曾安排年轻人到海外分行短期工作,毕竟香港只是个小地区。出乎我意料的是,他打算彻底放下让他锋芒崭露的港币市场,形单影只地到上海工作。他向我道别的时候,说内地是个大市场,机会要比香港多多了,现在市场处于发展初期,正是做一番事业的好时候。他满腔热情,我当然支持他的计划。他到了内地,也一直与我保持紧密的联系,我每到上海办理业务都找他聊天,我其实在担忧他能否适应。那时我偶尔也会听到一些之前在内地金融圈工作的香港人,因为在内地适应不了,慢慢地回港就业。但黎至峰不仅把新事业应付自如,还找到他的真爱,在内地落地生根,我也开始看到他一点又一点的成就。在我们多次见面沟通中,我察觉到他不是那种北上捞金、捞完就走的人,他拥有一种建设国家的使命感,希望可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推动中国的金融市场发展。这可是一个长远的计划,不是在短时间内能达到的。
这次黎至峰让我为他的新书写序,我既欣慰又高兴,他不仅是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冲锋者,而且还肩负着推动内地金融教育的使命。除了这本书外,希望黎至峰能有时间再推出介绍其他金融产品的书。说到我对黎至峰的期待,应该是承前启后,继续探索中国未来金融的各个领域。当年黎至峰到内地工作,不仅是看好内地市场的无限前景,还因为他有一颗热诚的爱国心。希望他一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勿要辜负我以及各位前辈的期待。做好自己,做好后辈培育,做一个金融市场上搭桥铺路的劳动者。
最后,希望读者们能够好好地学习。市场不断在变,作为结语,我送上一句自己的终身座右铭:今天如能学,别等到明天(If you can learn it today, dont wait for tomo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