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中国文化心理学新论(上)(中国文化心理学丛书)

書城自編碼: 3451477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心理學心理学理论与研究
作者: 汪凤炎
國際書號(ISBN): 9787544495394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1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226.8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少年解码侦探团(全6册)旗语密码、字母数字密码、加密暗号密码、多重密码、语言密码!每册解锁一种!沉浸式解码,提升专注力、逻辑思维能力!
《 少年解码侦探团(全6册)旗语密码、字母数字密码、加密暗号密码、多重密码、语言密码!每册解锁一种!沉浸式解码,提升专注力、逻辑思维能力! 》

售價:HK$ 205.6
宝鸡出土商周青铜器铭文研究
《 宝鸡出土商周青铜器铭文研究 》

售價:HK$ 308.2
地方戏曲文献汇编.河北卷.中(全三册)
《 地方戏曲文献汇编.河北卷.中(全三册) 》

售價:HK$ 1147.7
心可以知道:先秦儒家“情”论
《 心可以知道:先秦儒家“情”论 》

售價:HK$ 89.7
黄埔军校史 1924-1927
《 黄埔军校史 1924-1927 》

售價:HK$ 158.7
复杂心智:在变动时代重启人类天赋能力
《 复杂心智:在变动时代重启人类天赋能力 》

售價:HK$ 59.8
图像工程(第5版)
《 图像工程(第5版) 》

售價:HK$ 457.7
权力制衡:罗马宪法对近代西欧宪制的影响
《 权力制衡:罗马宪法对近代西欧宪制的影响 》

售價:HK$ 89.7

 

內容簡介:
中国人的自我是什么样的?它何时诞生,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化过程?
中国人重做人、尚和、讲人情、重脸面,这在社会生活中如何体现?它们又对我们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心理学虽不是诞生在中国的一门科学,但中国文化中从不缺少心理学思想。从我们日常书写的汉字到日常生活里的行为,无不蕴含心理学的影子。本书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上册精选有关中国人的五个主题,从心理学的视角进行分析、总结,力图逼真展现中国人的自我发展和社会化过程,还原人际交往中中国人真实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每一个阅读此书的读者都会获得对自身和周围世界的全新认识。
關於作者:
汪凤炎,1970年3月生。心理学博士,教育学博士后。现为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心理学学科带头人,兼任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校学术委员会、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大道德教育研究所副所长。主攻中国文化心理学和智慧心理学。现主持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16年度重大项目,2019年成功申请到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独著和第一作者身份出版著作8部,主编教材3部,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各专著总计获教育部中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2次(第六届和第七届);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次(第十一届和第十三届),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三等奖与中国图书奖等。2011年和2018年被评为江苏省第四期和第五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2019年7月获南京师范大学奕熙精英教师奖。
目錄
第一章 走进中国文化心理学........1
一、为什么要研究中国文化心理学........1
二、什么是中国文化心理学........25
三、如何研究中国文化心理学........82
第二章 中国人的社会化观........109
一、社会化与做人辨析........109
二、中式社会化理论........121
三、中式社会化历程的主要特点........128
四、中式社会化的内容........137
五、中式社会化的途径与主要影响因素........151
第三章 中国人的自我观........161
一、西式自我的假设与四种自我理论........161
二、中式自我的诞生与演化........174
三、中式自我的内容........237
四、中国人自我表现的特点........257
五、中西方自我的差异........291
六、对当代中国人培育健全自我的启示........310
第四章 中国人的尚和心态........319
一、和的语义分析........320
中国文化心理学新论(上)
二、和的种类........330
三、尚和心态的表征........342
四、尚和心态产生的缘由........353
五、实现真正和谐人际关系的策略........364
六、窝里斗的缘由及破解之道........371
七、尚和心态的启示........402
第五章 中国人的人情观........409
一、何谓人情........411
二、中国人为什么重人情........420
三、人情运行的法则........428
四、人情的异化、细化、泛化与错位........460
五、人情(狭义)压力及其消除机制........470
六、辩证看待人情........477
第六章 中国人的脸面观........479
一、什么是脸面........480
二、为什么要讲脸面........505
三、脸面行为及其产生的心理机制........510
四、形形色色的面子功夫........535
五、理性看待脸面........544
参考文献........548
附录 中国人谦虚动机量表(中英文对照版)........570
內容試閱
进化心理学(evolutionarypsychology)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的许多心理是通过自然进化而来的。而文化心理学(广义的,包括跨文化心理学和本土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又表明,人的一些心理是在文化中生成的。合言之,人心是自然与文化交互作用的结果。以文化生成人心为例,现有研究已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至少表现在四个层次上:(1)文化对人们可观察的外在物品(observableartifacts)的影响,如不同文化里人们
的建筑、服饰、饮食、语言(文字)等各不相同;(2)文化对人的行为方式的影响,不同文化下人们的行为方式有差异;(3)文化对制度(含习俗)的影响,不同文化下人们建构出不同的制度,形成不同的习俗;(4)文化对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values)、思维方式和潜在假设(underlyingassumptions)等的影响,这种影响虽往往是无意识的,却是文化影响的最高层次,决定着人们的知觉、思维过程、情感、价值观乃至行为方式(侯玉波,朱滢,2002)。所以,据《晏子春秋》卷六《内篇杂下楚王欲辱晏子指盗者为齐人晏子对以橘第十》记载,晏子曾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汤化,2011,p.403)从文化心理学角度看,这段话形象地阐明了文化对人的心理与行为的重要影响。
既然人心是自然与文化交互作用的结果,那么,人的心理至少有两种性质不同的机制:一是心理的自然机制,主要包括心理的生理机制和心理的普适性结构及其发展规律等内容。它主要通过生物进化形成,具有较大的文化普适性(culturaluniversality),不同文化中的人的心理多具有相似的自然机制。二是心理的文化机制,主要包括人的社会心理机制(如自我、品德或价值观与人格等)和审美心理机制等内容。它主要通过文化积淀慢慢形成,具有较大的文化差异性,不同的文化会孕育出不同的文化心理机制。同时,人的心理既有事实(如心理的客观规律)或客观的一面,也有价值(如价值观与理想人格等)或主观的一面。心理的自然机制和心理的事实层面主要依靠生理心理学与实验心理学等路径寻求解决,心理的文化机制和心理的价值层面主要依靠文化心理学与实验心理学等路径寻求解决。例如,欧美国家的民众(受到中华文化影响的华裔除外)少有恋家情结,也不看重孝道,但欧美国家的民众多有信仰基督教的传统,美国甚至还在其目前流通的纸币背面印上INGOD WETRUST(我们信仰上帝)一语。与欧美人不同,多数中国人虽无基督教信仰(甚至无任何宗教信仰),但自古至今都有浓厚的恋家情结,而且看重孝道。中国人与欧美人之间存在的这种心理和行为上的差异,必须通过文化心理学的路径来解释才妥当(汪凤炎,郑红,2015b,pp.1 3)。
正由于人的心理既有两种性质不同的机制,又兼有事实与价值,这使得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兼具自然性(如生物性)和人文社会性,所以,心理学本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中间科学(潘菽,1987,pp.17
6 178)。与此相吻合,当今世界心理学的发展出现了两种明显趋势:一是向脑内发展,想方设法打开大脑这个黑箱子。概括地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研究仪器得到不断改进,大量高、精、尖仪器不断被制造出来。这些仪器的出现,又促进了眼动仪、事件相关电位(ERP)、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等技术的不断成熟,为心理学研究者逐步揭开大脑这个黑箱子提供了技术支持。进入21世纪后,认知神经科学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伴随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越来越多具备生理学、生物学、医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多学科背景的心理学研究者汇聚一堂,采用多学科的方法探索心理的生理机制问题。二是向脑外发展,千方百计解开弥漫在人的心理与行为之中的文化谜团。简要地说,随着交通工具的进步,人们往来世界各地变得越来越便捷,整个地球变成地球村。在地球村的背景下,不同文化圈间的人际交往变得越来越频繁,这就要求人们掌握一定的文化心理学知识,以便自己能更方便、更妥当地与来自不同文化圈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不至于因不熟悉对方的文化心理而犯忌。正由于此,越来越多具备哲学、伦理学、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教育学等多学科背景的心理学研究者汇聚一堂,采用多学科的方法探索心理的文化机制问题。
对中国心理学而言,研究中国文化心理学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中国历史悠久,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这已是世人皆知的事实。要科学揭示中国人精神家园的丰富内涵,要充分发挥中国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都必须加强中国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同时,不但汉字里蕴含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专门的研究方法汪氏语义分析法),而且中国历代都有一些学人对人心问题进行过深入、系统的探讨,提出过大量至今看来仍有见地的心理学思想。这样,若舍弃小科学观和小心理学观,秉持大科学观和大心理学观(汪凤炎,2008,pp.26 31),一方面,可以化解艾氏紧箍咒艾宾浩斯(H.Ebbinghaus)声称的心理学有一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短期的历史(E.G.波林,1981,p.ii)给中国文化心理学带来的障碍(汪凤炎,2014a);另一方面,以此来观照中国文化,可以发现中国人创造了厚重的心理学这一事实。
而且,由于这些心理学思想是在中国漫长的社会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和累积起来的,不仅时间跨度大,覆盖了中国人心理特质形成和发展变化的全部时间,更重要的是,它是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中土生土长的心理学,符合中国人的哲学传统和思维习惯,能真正反映中国人心理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而且它自成体系,有自己的范畴、理论和概念等,其中虽然有些内容反映了人类心理的共性,但也
有一些内容明显区别于西方心理学思想。这些心理学思想最能反映出中国文化因素对中国人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因此,系统而深入地研究它们,不但有助于了解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而且已具备了解人类心理的方法、解释人类心理的理论和影响人类心理的手段(葛鲁嘉,1995,p.266;汪凤炎,1996)。从科学是指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这一角度看(罗竹风,1997,p.4749),可以将其命名为中国文化心理学,以此区别于其他文化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心理学,特别是在西方文化里发展起来的心理学。
这样,当代中国心理学工作者在研究中国人尤其是当代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时,若能同时兼顾心理学与中国文化两个研究视角,便是从纵贯的历史观点来研究当代中国人心理与行为的最好手段,并且能纵观各个历史阶段内中国人心理与行为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间的具体关系(杨国枢,1993)。而且,这样做最易发现中国人与西方人心理的同与异,从而有利于研究者根据中国国情来修改外国心理学研究者提出的理论或创立新的理论,这不但是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心理学(而不是外国尤其是西方心理学在中国之义)的有效途径之一,不但能增强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意识与民族自信心,不但有利于培养融会中外心理学思想之长的心理学研究者,不但有助于心理学更加贴近日常生活进而增强心理学的生命力(汪凤炎,郑红,2015b,pp.1 12),而且能帮助在西方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心理学成为一种普遍有效的科学。正如美国跨文化心理学家特安迪斯(H.C.Triandis)所说:
在得到中国的资料之前,心理学不可能成为一门普遍有效的科学,因为中国人口占了人类很大的比例,对跨文化心理学来说,中国能够在新的背景下重新审察心理学的成果。在这样做时,中国的心理学家应该告诉西方的同行,哪些概念、量度、文化历史因素可以修正以前的心理学成果。(万明钢,1996,p.7)
研究中国文化心理学有如此多的重要意义,而现在又恰逢国家重视中国文化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