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售價:HK$
277.8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67.2
《
瘦肝
》
售價:HK$
99.7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售價:HK$
55.8
《
秩序四千年:人类如何运用法律缔造文明(世界重归混乱,文明岌岌可危,法律与秩序是我们仅有的武器。穿越时间,鸟瞰全球,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类文明史)
》
售價:HK$
154.6
《
民法典1000问
》
售價:HK$
99.7
《
国术健身 易筋经
》
售價:HK$
33.4
《
古罗马800年
》
售價:HK$
188.2
|
編輯推薦: |
追溯艺术收藏的观念变迁;反思收藏体系及价值标准;呈现一部可见的艺术史。
|
內容簡介: |
《建立新收藏》集中讨论西方博物馆与美术馆体系中的收藏,以及围绕收藏在资金、观念、制度、管理等方面涉及的问题。收藏和保存被传统地标记为博物馆的核心功能(之一),然而关于博物馆与当代艺术的讨论却几乎完全聚焦于陈列与展览问题上。事实上,如何让博物馆、美术馆在当代艺术范畴,呈现一部可见的艺术史,长期以来,在欧美也是充满争议的。 书中多位作者追溯了西方从文艺复兴以来艺术收藏的观念、收藏的传统如何绵延与发展,展现了进入20世纪以后,欧美的美术馆、博物馆如何收藏现当代艺术,并致力于美术史体系的建设。 对于当代艺术而言,没有收藏,没有深入的研究,就很难完成艺术史的书写,更难形成自身的价值体系。某种程度上,欧美的现当代艺术之所以能在全球产生影响,在文化与艺术领域拥有话语权,正得益于美术馆、博物馆建立了完整、系统的收藏体系。不仅如此,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开始反思自身的收藏体系与价值标准,为了打破既有的欧洲中心主义或西方标准,那些来自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艺术,成为了新收藏的主要对象。
|
關於作者: |
布鲁斯阿特舒勒,纽约大学人文与科学研究院博物馆研究计划部主任。
|
目錄:
|
建立新收藏:历史概况1犯错的权力17拥有与持有319分45秒45分门别类:版画间、素描部与博物馆61保存期:博物馆里的电影和视频艺术收藏69收藏新媒体艺术:正如其他艺术,只是有所不同87超越正宗的异国情调:21世纪亚洲当代艺术收藏105无意识的博物馆:在不了解的情况下收藏非洲当代艺术117意外的游客:美国收藏中的拉丁美洲艺术133哈莱姆画室博物馆中的非裔美国人艺术收藏:不同于往日视角的新定位147来自保存当代艺术的挑战161
|
內容試閱:
|
主编的话 对于我来说,策划《视觉人文与艺术管理丛书》多少有些偶然。因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的学术兴趣是对中国当代艺术思潮的研究。然而,当真正将中国当代艺术作为一个课题时,就会发现,许多艺术思潮、美术运动、艺术现象都根植于具体的历史情景,从一开始并不囿于单纯的艺术本体领域,而是会涉及更广阔的视觉与人文领域。倘若从艺术生态的角度去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就会发现,策展人、展览制度、画廊、美术馆、博览会、艺术拍卖等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用美国批评家阿瑟丹托的说法,是会形成一个广义的艺术界的。同时,它们的运作与生效必然会涉及艺术管理。于是,偶然中孕育了必然,基于一个良好的愿望,即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当代艺术的发展及其生态,成为了我策划这套丛书的动力。 2005年以来,我多次给美术史专业的本科生与研究生讲授中国当代艺术的展览与展览史。这门课程不仅以线性的发展梳理1978年以来涌现的代表性展览,还讨论展览如何构成历史,如何影响当代艺术史的书写。长期以来,大家会有一种认识,即艺术家与艺术作品创造了历史。这种观念由来已久。当意大利画家、雕塑家瓦萨里在1550年出版《名艺术家传》之后,艺术家就被赋予了光环,因为他们成为了美术史书写的绝对主体。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进程中,新潮美术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从那时起,当代艺术家也开始拥有了光环。然而,追溯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那些拥有光环的艺术家,在各个时期或重要阶段,都必然会参加一些展览。也就是说,展览成就了艺术家,展览同时也在塑造历史。比如,王克平、黄锐之于星星美展,张培力、耿建翌之于八五新空间展,张晓刚、毛旭辉之于新具象,喻红、李天元等之于新生代,王广义、方力钧等之于广州双年展等等。因此,从展览出发,中国当代艺术就自然会梳理出自身的展览史。同时,正是这些展览为艺术家赢得了光环。 谈中国当代艺术的展览,自然会涉及另一个话题,那就是批评家的崛起。当新潮美术的意义被不断发酵,我们不要忘记20世纪80年代也正是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黄金时期。随着栗宪庭、高名潞、费大为、朱青生、彭德等一批青年批评家走向前台,他们不仅成为了新潮美术思想的引领者,也扮演了策展人的角色。1989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现代艺术展是这代批评家最大的成果,而他们也自然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推动者和组织者。1992年以来,由于国内与国际文化语境的急速改变,中国当代艺术开始逐渐融入全球化的语境,正是这一阶段,批评家的角色逐渐向策展人转变。以1992年的广州双年展和1994年开启的中国批评家提名展为标志,批评家的身份转化如期而至,他们希望通过展览,而不再是批评文本的写作介入到当代艺术领域。20世纪90年代初,策展人(curator)这个词已由台湾传到国内。与80年代不同的景况是,到了90年代中后期,以黄笃、冯博一、邱志杰(同时也是艺术家)、朱其等为代表的更年轻一代的批评家开始活跃,因其独立策划以及对实验性的追求,从而具备了独立策展人的身份。与此同时,生活在海外的一批中国策展人诸如侯翰如、费大为、高名潞等也开始在全球化的语境与西方展览体制中寻找机会,积极推动当代艺术在海外的发展。他们的策展理念和工作方式与国内同行有很大差异,譬如,侯翰如致力于摆脱既有的西方东方、中心边缘、主体他者这些二元对立的话语,在既有的西方艺术体制与批评谱系中,探索新的可能性。借助霍米巴巴的中间介质概念,侯翰如希望建构一个第三空间,基于上述理念,先后策划的展览有走出中心(1994年)和移动的城市(1996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