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先进电磁屏蔽材料——基础、性能与应用
》
售價:HK$
221.8
《
可转债投资实战
》
售價:HK$
99.7
《
王氏之死(新版,史景迁成名作)
》
售價:HK$
54.9
《
敢为天下先:三年建成港科大
》
售價:HK$
77.3
《
长高食谱 让孩子长高个的饮食方案 0-15周岁儿童调理脾胃食谱书籍宝宝辅食书 让孩子爱吃饭 6-9-12岁儿童营养健康食谱书大全 助力孩子身体棒胃口好长得高
》
售價:HK$
47.0
《
身体自愈力:解决内在病因的身体智慧指南
》
售價:HK$
98.6
《
非言语沟通经典入门:影响人际交往的重要力量(第7版)
》
售價:HK$
123.1
《
山西寺观艺术壁画精编卷
》
售價:HK$
1680.0
|
內容簡介: |
王海,等从技术角度介绍了战术互联网的需求以及网络架构,以美军战术互联网为例介绍了战术互联网的各层实现细节。该书的特色在于研究对象上侧重机动通信系统,在协议层次上则侧重于讨论链路层以上的高层协议实现。
该书结构合理,内容便于自学,可以作为战术互联网相关专业课程和职业教育课程的教材,以及中/初级指挥、专业技术军官的阅读参考书。同时该书对于从事战场通信网研究的专业人员、战场通信网的使用人员、管理维护人员以及对战术互联网感兴趣的读者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關於作者: |
王海,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二类岗位津贴: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发表学术论文100篇,SCI检索2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其中10会项获授权,出版专著1部,《数据与计算机通信》《软件定义网络》等译著6部,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项。
|
目錄:
|
第1章 战术互联网概述
1.1 战术电台的发展
1.1.1 从网专到网络化
1.1.2 从单网网络化到多网互联互通战术互联网的出现
1.2 战场通信网需求特点
1.3 战术互联网与商用互联网的区别与联系
1.4 战术互联网的主要业务
1.4.1 战场数据业务
1.4.2 战场话音业务
1.5 本书的主要内容
1.6 网络协议的标准化及其必要性
1.6.1 标准的重要性
1.6.2 因特网工程部
1.6.3 国际电信联盟一电信标准部
1.6.4 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
1.6.5 宽带论坛
1.6.6 3GPP和3GPP2
1.6.7 其他标准化组织
1.6.8 军用标准
1.6.9 关于标准的错误观点
1.6.10 军队标准制订应遵循的原则
1.7 战术互联网的发展
第2章 战术互联网总体结构
2.1 按信道类型划分的结构
2.1.1 野战综合业务数字网分系统
2.1.2 战术电台互联网分系统
2.1.3 升空平台通信分系统
2.1.4 机动卫星通信分系统
2.2 按网络形态划分的结构
2.2.1 干线网
2.2.2 指挥所子网
2.2.3 无线分组子网
2.2.4 专用子网
2.3 按指挥体系划分的结构
2.3.1 军指挥所网络
2.3.2 师(旅)指挥所网络
2.3.3 营指挥网络
2.3.4 连以下指挥网络
2.4 战术互联网协议体系结构
2.4.1 物理层
2.4.2 数据链路层
2.4.3 网络层
2.4.4 传输层
2.4.5 应用层
2.4.6 协议转换关系
2.5 信息流程
2.6 战场业务类型
2.6.1 单播业务
2.6.2 组播业务
2.6.3 广播业务
2.6.4 任播业务
2.6.5 多源组播业务
2.7 数据可靠性要求
2.7.1 无确认
2.7.2 逐跳确认
2.7.3 端到端确认
2.7.4 用户确认
第3章 野战综合业务数字网
第4章 Ad hoc网络的基本概念
第5章 Ad hoc网络信道接入协议
第6章 Ad hoc网络无线路由协议
第7章 电台子网及220协议
第8章 Ad hoc网络传输协议
第9章 应用层无连接可靠传输协议
第10章 可变消息格式
第11章 网络管理与XNP
第12章 战术数据链
主要缩略语表
|
內容試閱:
|
网络在深刻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深刻改变着未来的作战样式。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未来指战员,将会越来越多地借助信息系统来定下作战决心,或组织、实施作战。而信息系统要发挥真正的效能,在陆战场则离不开战术互联网的支持。
从世界军事强国的工程实践来看,战术互联网已经不再是一个笼统的,泛指战场上通信网络的概念,而是一个有着具体定位和功能的网络和信息系统,它是应用于陆战场的一个战术级信息系统,是海、陆、空等战场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伴随着全球网络化发展起来的,是互联网在战场的应用、延伸和扩展,但是又有其特点,有别于常规的通信网。
对于世界诸军事强国来说,未来的战场绝大多数并不在本土,那里的固定基础设施原本匮乏或已被彻底摧毁,在敌视或敌对的环境下,传统可靠的通信信道如光纤等不再可用,通信的节点和终端可能处于持续运动或者间歇性运动中。因此,战场需要一套能自我支撑的网络系统,同时这套系统也能够在需要或有条件时接入固定通信网。
和战场上传统的伴随式通信保障不同的是,战术互联网把互联网的公众服务特性也带到了陆战场上,在大多数情况下,通信设备不再是为特定的作战单元或要素所独享,而是在作战地域构建起一个动态的、覆盖作战地域的公共通信网,允许作战单元机动、灵活地接入,从而实现指挥控制的扁平化。
战术互联网的重要特点是战场通信的对抗性(包括物理对抗、电磁对抗等)。敌我双方的对抗会导致通信环境和通信条件非常恶劣,网络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保持顽强的通信能力。通信顽存性带来的代价是数据传输能力的大幅度降低,因此战场通信的数据率往往比民用通信低好几个数量级。另外,在很低的信道传输能力条件下,就需要具备非常节省和高效利用有限信道传输的能力,因此战术互联网的高层传输协议往往需要采用较为复杂的机制,在低速信道上兼顾有效性和可靠性。大部分商用的互联网协议直接拿到战术互联网里是行不通的。
战术互联网所涉及的领域很广,国内外战术互联网发展已经有许多年,相关书籍也比较多。为了突出特色,本书的组织并非面面俱到,而是在研究对象上更侧重于链路层以上的高层协议。对于适用于战场通信的底层传输技术,推荐读者阅读于全院士编写的专著《战术通信理论与技术》。
本书是作者团队在对战术互联网近20年的研究基础上,参考外军标准,在相关课程教学基础上总结提炼而成。前两章主要介绍战术互联网的由来、基本概念和网络架构,后面的章节则先按照分系统讨论相关的基础技术,然后按照分层的方式讨论各层协议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具体实现方法。第10章的可变消息格式一般而言属于战术互联网的应用层范畴,但是考虑到战术互联网的信道容量受限,信息传输能力极其宝贵,因而应用开发一定要与底层信息传输能力紧密结合,故此将其作为一个应用特例重点阐述。第11章的网络管理也是战术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将随着战术互联网的应用不断深化和发展,本书通过该章的探讨揭示这一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后续的相关研究与发展奠定基础。第12章所介绍的数据链从严格定义上说并不属于战术互联网,但是它与战术互联网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也经常容易与战术互联网相互混淆,因此本书单独列出一章加以讨论,并明确讨论了两者的区别与联系,用于加深读者对于战术互联网概念的认识。
本书的结构既方便对战术互联网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又可以供网络和通信相关专业学生将战术互联网作为计算机网络或数据通信网的一个特例,与《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网》等教材和书籍对比参阅,从而加深对网络各层协议的理解。
本书第1章由王海编写,第2章由王向东编写,第3章由刘熹、于卫波编写,第4章由米志超编写,第5章由郭晓编写,第6章由李艾静编写,第7章由陈娟编写,第8章由李艾静编写,第9章由袁来献编写,第10章由张磊编写,第11章由陈娟编写,第12章由朱毅编写,全书最后由王海、王向东、陈娟审校。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当之处,恳请读者朋友们不吝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