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乐道文库·什么是秦汉史
》
售價:HK$
80.6
《
汉娜·阿伦特与以赛亚·伯林 : 自由、政治与人性
》
售價:HK$
109.8
《
女性与疯狂(女性主义里程碑式著作,全球售出300万册)
》
售價:HK$
109.8
《
药食同源中药鉴别图典
》
售價:HK$
67.0
《
设计中的比例密码:建筑与室内设计
》
售價:HK$
87.4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看似平淡的坚持
》
售價:HK$
55.8
《
汉字理论与汉字阐释概要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作者李守奎新作
》
售價:HK$
76.2
《
汗青堂丛书144·决战地中海
》
售價:HK$
168.0
|
編輯推薦: |
事之至难,莫如知人
学点心理学,读懂内心世界,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他人
发掘自己的潜在力量,成为高情商之人
|
內容簡介: |
古人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而心理学正是一门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理解他人的重要科学,学习心理学知识对我们的生活大有裨益。本书以普及心理学常识为主旨,选取了与读者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60个心理学定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他人,更好地应对工作、生活和人际交往。
|
關於作者: |
苏山,擅长创作心理自助、成功励志读物,文笔独到犀利,语言优美凝练,深受读者喜爱。
|
目錄:
|
第一章如何拉近彼此距离
赢得朋友的心理学策略
名片效应:寻找相似点,增强吸引力 002
互惠原理: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 007
需求理论:满足他人,达到自己目的 011
心理平衡定律:希望得到的不少于所付出的 015
记名效应:记住他人名字,快速获得好感 020
首因效应:留下第一好印象,日后好交往 024
互悦原理:喜欢他人从自己做起 029
费斯诺定理:多听少讲,是沟通高手 034
搭台阶策略:给别人台阶,就是给自己机会 039
第二章如何拥有超高的人气
多交朋友的心理学策略
情感投资策略:以情动人,是交往的好方法 046
赞美原则:夸赞之言能锦上添花 050
尊重原则:平等待人,人恒敬之 055
吃亏策略:有舍才有得 059
增减原则:付出要逐步增加 063
留面子策略:让批评、指责更婉转 067
控场原则:与多人一起,不能厚此薄彼 071
多看效应:增加曝光率,增强熟悉度 075
虚假同感偏差效应:不要用自己的原则去度量他人 079
模糊效应:让回答更具有弹性 083
第三章如何扩大影响力
借势借力的心理学策略
名人效应:结交名人,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090
马太效应: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094
独特原则:独特,令你赢得他人关注 099
类聚效应:交往要和优秀的人在一起 103
感恩原则: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107
卢维斯定理:谦虚的人能做大事 111
踢猫效应:不要把怒火撒到别人身上 115
海格力斯效应:宽容会拥有更多的朋友 119
第四章如何与人相交相处
为人处事的心理学策略
刺猬法则:靠得太近,有时会适得其反 126
展示效应:恰当地秀出才华 130
低调策略:锋芒内敛,方是大智慧 135
换位思考策略:多为他人着想 139
晕轮效应:注重细节,能让你获得信任 143
诚信原则:与人相处,以诚为本 148
求同存异策略:最大限度地广交朋友 152
满足原则:多赞美利于双方交往 156
和解策略:化干戈为玉帛是上策 160
泡菜效应: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164
第五章如何维护人际关系
进一步发展的心理学策略
共生效应:成全别人,自己也会受益 170
礼让原则:让三分,将更赢得人心 174
合作竞争原则:都要达到双赢的目的 178
分享原则: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182
南风法则:暖风长吹得温暖 186
沟通原则:常交流就是给感情投了资 191
亲近策略:让心灵更加靠拢 195
安慰效应:多做雪中送炭事 200
角色效应:话中有话,给对手有力的回击 205
鸟笼效应 210
皮格马利翁效应:要传递积极的期望 215
第六章怎样面对各种状况
解决问题的心理学策略
情绪定律:能自控,就赢得了一切 220
自嘲效应:送人欢乐,缓和气氛 224
态度效应:生活是面镜子 229
说是法则:能得到肯定结果 235
习惯效应:不被坏毛病捆住手脚 239
暗示效应:拒绝他人要有策略 243
视网膜效应:抛弃成见,用人之长 247
过度理由效应:给别人挑错的方式要委婉 251
贝勃定律:利用对比效果,对方更易接受 256
顺从的互让策略:先妥协,有时是掌握了主动 260
|
內容試閱:
|
章
如何“拉近”彼此距离
——赢得朋友的心理学策略
《古今贤文》说:独脚难行,孤掌难鸣。人的失败不是成不成功,而是“没有朋友”,做事无人帮助。
一个人单独立足社会其实很难,获得众人支持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要赢得他人的支持,就要广交朋友,多交朋友,不能总为自己考虑,要多为他人着想,真诚对待他人。
“名片效应”:寻找相似点,增强吸引力
人际交往中,如果事先表明自己与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相同,就会使对方觉得你与他有很多的相似性,从而很快缩小你们之间的心理距离。在这里,有意识、有目的地向对方所表明的态度和观点如同递交名片一样把自己介绍给对方,这种交往方式叫作“名片效应”。
有一学生,应聘几家单位都被拒之门外,他十分沮丧。后来,他仔细研究自己希望到的那家公司老板经历,发现公司老总和他是同一个学校毕业的,而且有与他相似的找单位被拒经历,于是他再去应聘时,先讲述了自己的学校、自己的专业,以及对一些老师的怀念之情,然后又与老总谈了自己的求职经历,以及自己对未来的展望。果然,他的一席话赢得了老总的兴趣和赏识,终应聘成功。
在人际交往中,恰当地运用“名片效应”,能比较有效地对别人产生影响,从而顺利达到自己的目的。当然,恰当地使用“名片效应”,要先“制作”一张“有效的心理名片”。这样,寻找时机,恰到好处地向对方“出示”你成熟的“名片”,可以迅速达到目的。
美国前任总统里根争取选民的方法变化多端,富有效果。一次,在向一群具有意大利血统的美国人讲话时,他说:“每当我想到意大利人的家庭时,我总是想起温暖的厨房,以及更为温暖的爱。有这么一家人,原本住在一套稍显狭小的公寓里,后来他们决定迁到乡下一座大房子里去。一位朋友问这家的12岁儿子托尼:‘喜欢你的新居吗?’孩子回答说:‘喜欢,我有了自己的房间。我的弟弟也有了他自己的房间。我的姐姐们都有了她们自己的房间。只是可怜的妈妈,她还是和爸爸住一个房间。’”
这个笑话有效地拉近了里根与当地选民的心理距离,成功地“推销”了他的注重家庭、关爱子女的形象。他所使用的方式,就是交往中的“名片效应”。
“名片效应”在人际交往中还能有助于消除他人的防范心理,有助于减少信息传播渠道上的障碍,形成传受双方“情投意合”的沟通氛围。
外交史上有这样一则轶事:
一位日本议员去见埃及总统纳赛尔,由于两人的性格、经历、兴趣爱好、政治抱负相距甚远,总统对这位日本议员不大感兴趣。
日本议员为了“不辱使命”,搞好与埃及当局的关系,在会见前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分析,后决定以“特殊方式”打动纳赛尔,从而达到会谈的目的。下面是他们双方的谈话:
日本议员:阁下,尼罗河与纳赛尔,在我们日本是妇孺皆知的。我与其称阁下为总统,不如称您为上校吧,因为我也曾是一名军人,也和您一样,跟×国人打过仗。
纳赛尔:唔……
日本议员:×国人骂您是“尼罗河的希特勒”,他们也骂我们是“马来西亚之虎”,我读过阁下的《革命哲学》,阁下充满幽默感。
纳赛尔:(十分兴奋)呵,我所写的那本书,是革命之后3个月内匆匆写成的。你说得对,我除了实力之外,还注重人情味。
日本议员:对呀!我们军人也需要人情味。我在马来西亚作战时,一把短刀从不离身,目的不在杀人,而在保护自己。阿拉伯人现在为独立而战,也正是为了防卫,如同我那时的短刀一样。
纳赛尔:(大喜)阁下说得真好,以后欢迎你每年来一次。
之后,日本议员顺势转入正题,开始谈两国的关系与贸易,并愉快地合影留念。
这则轶事给了我们一个重要启示,那就是要赢得别人的好感,使对方接受你的观点、态度,那么,你就要先向对方传达一些他们所能接受、熟悉并喜欢的观点或思想,然后再慢慢地将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渗透进去,使对方觉得,你所传达的思想、观点与他们认可的思想、观点是相近的。这样,双方的心理距离就会拉近,对方会放下“防守”的心理,更愿意同你接近,从而与你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名片效应”的掌握要点很简单:
首先,要善于“捕捉”对方的信息,把握对方的真实态度,寻找对方积极的你可以接受认同的观点,先自我形成一张有效的“心理名片”;
其次,寻找时机,恰到好处地向对方出示你成熟的“名片”,这样,可以达到进一步交往认识的目的。
“名片效应”可以增强吸引力,扩大影响力,因而要制作好“交往名片”,提高“使用效率”,才能对人际交往以及处理人际关系产生重要意义。
互惠原理: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
互惠原理,就是在人际交往中尽量以相同的方式回报他人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概括起来就是一种行为应该用一种类似的行为来回报。
比如说,很多食品店让过路人免费品尝自己制作的食品或免费使用自己的商品,目的是为了让过路人来购买他们的商品,这用的就是互惠原理。
互惠原理之所以能够成为有效的交际方式,就在于“类似行为”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人们在这个概念中到底应该采取什么行动有相当大的灵活性,而一个小小的“人情”造成的负债感,导致报以一个大出很多倍的好处的现象,也是常常可以看到的。
互惠原理简单说就是受人恩惠就要回报,而人们之所以会痛痛快快地给出比他们所收到的要多的回报,就是为了尽快使自己从受“恩惠”的心理“重压”下解脱出来,这也是所有的社会组织中都具有的不可或缺的元素。互惠原理意味着人们接受别人分享的某些东西时候,确信自己对这一切不会遗忘。
人们大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别人送给我们一件礼物,我们也会觉得应该回送他人一件礼物;如果别人帮了我们一个忙,我们会觉得也应该帮他人一次忙;如果别人请我们吃了顿饭,我们一定总是惦记着要回请他……这都是“互惠原理”在起作用。
而一个人如果接受了他人的恩惠却不回报,在人际交往中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即使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因能力有限不能回报,也不能完全得到他人的谅解。一般来说,人们对不遵守“互惠原理”的人会产生厌恶感。
美国康乃尔大学的雷根教授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实验对象被邀请与雷根教授的助手乔一起给一些画评分。实验分为两种情况:种,乔在评分休息期间,出去几分钟,买了两瓶可乐,给了实验对象一瓶,并告诉他说:“我去买可乐,顺便给你带了一瓶。”当时可乐是10美分一瓶。第二种,乔在休息期间出去后,没有给实验对象带任何东西。评分结束后,乔请实验对象帮他一个忙,说他目前正在卖彩票,想请实验对象帮忙卖一些,因为如果他卖的彩票数量是多的,他就会得到50美元的奖金,彩票是25美分一张。实验结果是这样的:种赠可乐的情况下卖掉的彩票数是第二种情况下卖掉的彩票数的2倍。
互惠原理的“威力”在于,即使是一个陌生人,或者是一个不讨人喜欢的人,如果他先施予我们一点小小的“恩惠”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要求,也会大大提高我们答应这个要求的可能性。这个使我们产生负债感的“恩惠”并不一定是我们主动要求的,它完全可以是强加到我们身上的;但即使这个恩惠是不请自来的,人的负债感还是照样存在。
互惠原理来源于主体为了自身利益更大或的理性心理和智力。互惠原理和互惠利他(主义)有很相似的地方,但两者是存在一定差别的。互惠原理的利益是以双方自身的利益为前提,但互惠利他(主义)就有可能意味着不一定以自身的利益为前提。
互惠原理用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也是非常有效果的。比如,你想求别人帮忙的时候,可以先给对方送个小礼物,或请对方吃顿饭,这样你的事就容易办成了。这就是利用互惠原理来达到你的目的。
当然别人也可以利用互惠原理来达到他的目的,只是当这个目的是别人需要的也是你需要的,那么,互惠就成为一种良好的互动。
良性的人际关系是在人与人的互惠交往中形成的直接、可感知的心理关系,实际上也蕴涵着一种价值关系,因此,互惠与互利成为调节人际关系的一个纽带。
我们想要给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首先要做到与对方在心理上“互惠”,当对方感知后,就会与你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达成互惠,这样你也就进入了对方的交往、交流范围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