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售價:HK$
80.6
《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售價:HK$
87.4
《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售價:HK$
66.1
《
周易
》
售價:HK$
44.6
《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售價:HK$
67.2
《
乾隆制造
》
售價:HK$
87.4
《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售價:HK$
304.4
《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售價:HK$
316.2
|
編輯推薦: |
本书稿具体阐述了文化消费驱动空间转型、公共文化服务消费的升级优化、城市人文景观建构与价值共享、复合文化消费引领消费空间布局重塑、分类消费空间融合与阶层区隔、虚拟空间的文化消费趋势等议题,为全面了解和掌握上海城乡居民文化消费状况、本市文化生产供给与居民需求匹配程度以及文化消费新形式、文化生产供给新业态,提供了可信的实证研究基础。
|
內容簡介: |
《上海文化消费调查报告》在把握当前上海文化消费总体趋势和文化产业各行业分类消费市场发展状况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文化消费对于上海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空间景观建构、文化氛围营造的驱动作用,并具体阐述了文化消费驱动空间转型、公共文化服务消费的升级优化、城市人文景观建构与价值共享、复合文化消费引领消费空间布局重塑、分类消费空间融合与阶层区隔、虚拟空间的文化消费趋势等议题,为全面了解和掌握上海城乡居民文化消费状况、本市文化生产供给与居民需求匹配程度以及文化消费新形式、文化生产供给新业态,提供了可信的实证研究基础。
|
關於作者: |
荣跃明,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上海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文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院创新工程城市文学与文化首席专家。兼任上海大学电影学院教授、上海市社联委员、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技术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等。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文化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
|
目錄:
|
上海文化消费调查引言
公共文化与公共空间
价值的发现:上海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文化产品调研
郊野意义的建构:上海郊野公园调研
共享空间的塑造:浦江两岸滨水空间调研
影像与环境活力:图像识别中的滨水空间活力调研
娱乐消费与网络社会
戏剧的突围:尚演谷与静安戏剧谷核心演艺街区调研
银幕的诱惑:上海居民电影消费调查
媒体的转型:上海网络视听产业文化消费调研
游戏的生态:网络游戏产业电竞化发展现状和趋势研究
消费空间与城市实践
消费的空间演进:市场推力下上海商业布局转变的调研
地方商街与全球城市:上海街区商业与新零售调研
街道的力量:公共空间、数字化与步行街的思考
文化消费与空间转型
消费的创新升级:上海城市消费中心的转型调研
阅读与消费转型:上海实体书店文化消费调研
活力的凝聚与激发:上海节庆文化消费调研
社区营造与社会融入
消费与区隔:上海住房消费与消费文化调研
社区的营造:曹杨新村的工人文化与空间变迁调研
流动性与文化认同:上海农民工文化消费调研
|
內容試閱:
|
文化消费是人们获取、拥有、感受和分享文化的一种形式。不同时期,因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审美意识的差异,人们在文化消费中的选择往往是因人而异的。文化消费中的差异化选择,不仅呈现为个体差异,也具有群体特征;既有地域性偏好,也有代际区别。当前,新时代的我国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社会发展正在经历深刻转型。其中,既涵盖了城乡、地区和阶层人群关系在内的结构重塑,也呈现为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日趋分化前提下社会共识和主流价值的重新凝聚过程。总之,某个时期社会整体呈现的文化消费面貌是这一时期社会文化发展的表征。鉴于文化消费与社会文化发展这种内在的紧密联系,文化消费调查常被用来判断和把握社会结构、文化变迁的发展历程,也被用于分析评价文化生产和供给状况,还对社会文化政策的优化完善有积极价值。也正是基于文化消费与社会文化发展的这种内在复杂关系,本项目的立题依据建立在以下问题意识之上。
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经济总量率先达到了3万亿。这表明,上海城市社会已进入了后小康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上海居民的文化消费总体现状、发展趋势和基本特点呈现为怎样的态势?对上海城市发展的创新转型有怎样的意义?由上海文化消费状况所展现的上海文化生产供给状况,能否有效满足广大市民的多样化文化需求?在现有文化生产供给条件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思想引领和精神凝聚作用,还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由差异化文化消费所呈现的上海城市社会结构变化有哪些趋势和特征?文化消费如何促进上海城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领域协调发展?等等。对于上述问题的思考是本项目立项研究的出发点。
一、文化消费的概念、理论和内涵
(一)文化消费概念定义
有关文化消费的概念内涵,目前尚没有一种简洁且被共认的定义。事实上,关于文化消费概念内涵的复杂多义表述,往往源于人们对于文化的不同理解和观察视角。就本项目而言,界定和明确文化消费的概念内涵,对于形成有价值的成果是一个重要基础。
消费本身是经济行为。因此,将文化消费限定在经济领域,有助于理解和把握文化消费的经济学意义。但是,文化消费与一般物品消费有很大不同。
首先,人们只有在满足了基本生存需求的前提下,才会形成文化消费需求,而基本生存需求往往表现为一般物品需求,如吃、穿、住、行的需求。因此,物质消费是文化消费的基础。
其次,文化消费还要具备文化消费能力,这种能力通常表现为文化消费者所掌握的文化知识、价值倾向和审美能力,是人们进行文化消费选择和决策的关键因素。
第三,文化消费本质上是一种寻求意义和实现价值的行为,会对消费者形成潜移默化的长期影响,直至改变消费者的思想观念、道德水平和审美倾向。
第四,文化消费水平与文化消费花费的时间成正比。当前,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促进了经济增长、提高了生产效益,也使人们可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不断增多,这为扩大文化消费尤其是提高文化消费水平提供了前提 。
(二)文化消费观念
文化消费观念是影响消费者如何看待、选择和进行文化消费决策的思想倾向和观念态度。文化消费观念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文化消费观念表现为消费者对于文化消费对象内含价值的总体认知、判断和评价;二是基于文化消费观念,消费者在文化消费中完成对于文化消费对象、方式以及过程的选择和决策;三是文化消费观念的形成和演变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达到一定阶段和水平后的结果;四是,文化消费总体上是一个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表征,与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新时代,社会的文化消费观念也正在呈现走进新时代的深刻转型。
(三)文化消费心理
文化消费不同于一般物品消费,作为一种精神活动,文化消费始终伴随着消费者的心理活动。文化消费心理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文化消费心理是对文化消费过程中,社会群体和个体的认知、感受、体验、怀旧、幻想、喜悦、悲伤、崇高等一系列消费心理活动的概括;二是文化消费心理,既是消费者的理性认知、感性审美和价值判断过程的统一,不仅影响消费者对文化消费对象、行为和过程的选择,也是消费者心理和人格成长的重要内容;三是文化消费心理是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表征,往往表现为社会流行趋势和时尚,是区分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的标识,同时也是具有特定文化消费心理的个体连接成群体的精神纽带;四是文化消费心理不仅影响群体和个体的文化消费,也反作用于文化生产、传播和分配,因此,在现代文化生产中,通过调查来把握社会各阶层和各区域群体或个体的文化消费心理,是改善和提高文化生产效率,提升文化消费水平的重要手段。
(四)文化消费类型
对文化消费类型进行界定,通常基于对文化概念的理解。现实层面上的文化概念所涉及的范围有大中小之区别。所谓小文化,一般是指文艺,包括文学、戏曲、音乐等不同门类的文艺形式;中文化涉及的范围大致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相当,即宣传系统的工作范围:除小文化所指的文艺外,还有理论社科、新闻出版、精神文明建设、对外文化交流传播等;大文化的概念实际上超出了现有文化体制中宣传系统的工作范围,将整个社会与文化相关的部门都纳入了其中,包括教育、体育和旅游等。
以生产的观念来看文化,即把文化实践看成是一个生产过程,目前的文化两分法就容易理解了:面向全体居民的公共文化服务,是由政府提供的;而百姓花钱购买所需要的各种文化产品和服务,则由各类从事文化生产经营的市场主体来提供,这类文化生产的市场主体统称为文化产业。实际上,这两部分的文化产品或服务,都需要由生产来提供。
以生产的观念来看文化消费,文化消费处于文化生产链的终端环节,是文化生产的目的;没有文化消费,文化生产没有意义。在现实中,理解文化的概念有大中小不同的范围。同样,文化消费也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前者主要表现为以文化艺术为对象的单纯消费行为。例如,看电影、听音乐会、去博物馆或美术馆看展览,阅读文学作品,去社区文化中心这一类公共文化机构参加各种文化活动,等等。
广义文化消费涉及范围更广,其主要特点是文化消费行为与非文化消费行为的融合。例如,绝大部分奢侈消费具有这样的特征,是一般物品消费与文化消费的一体化;此外,在一般商品功能和质量已无差别的情况下,以品牌赋值的形式来使某个商品形成与同类商品的差异化特征,而消费者对这一品牌的选择,意味着在消费这一商品的同时,还消费了这一品牌所具有的符号意义。因此,广义的文化消费,是基于一般物品消费的符号消费。综上,文化消费是基于内容、意义和符号需求的消费行为,在文化生产链上居于终端环节,对文化生产链上内容、意义和符号的生产、传播和分配行为有巨大的影响和作用,但并不总是一一对应的。
当下,文化消费可分为影视观赏、书报刊阅读、观看现场演出、看展览展示、休闲娱乐、旅游观光、艺术教育培训等七个大类;此外,每个大类下还包含苦于小类。
(五)文化消费方式
文化消费方式是指消费者占有和享用文化消费品的途径、手段和方法。第一,文化消费方式通常可以区分为三种基本形式,一是群体性的文化消费方式,即由众多消费者共享同一文化消费品。例如,数千人在同一个影剧场同时观看一部电影或观赏一场演出。大众文化产品的消费方式,通常具有这种群体性特征;二是家庭式或小众化的文化消费方式,事实上,文化消费方式不断转向家庭式或小众化是文化发展多元化趋势的表征。例如,现在小型、多厅的影院已经成为影院建设和运营的基本模式;三是产销一体化文化消费方式,如卡拉OK和广场舞。这种文化消费方式的本质是生产与消费的融合。在现实中,随着多元文化的不断发展和丰富,文化消费的产销一体化方式已经发展出很多变体,如卡拉OK和广场舞等文化活动的自娱自乐型,粉丝推动的内容持续生产和消费,以及网络文学中的作者与读者互动推进创作的模式。等等。
第二,文化消费方式与文化生产、传播和分配方式,在完整的文化生产、传播、分配和消费循环链条中,形成了互为因果的结构关系。文化生产、传播和分配方式的变迁,会引致文化消费方式的变化,反之也一样。
(六)文化消费形态
通常,文化消费类型是以消费对象的特征来进行分类;文化消费方式则是以人们分享文化的形式来界定;而文化消费形态则是由文化生产、传播和分配方式、文化消费类型,以及文化消费方式等综合因素相互作用所呈现的形态。例如,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文化生产、传播和分配的业态不断变迁和出新,进而影响终端消费,形成了新的文化消费形态。当前,新的文化消费形态以网络文娱产业所对应的网络文化消费形态最为典型,例如,在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条件下,人们的阅读方式已经从传统的纸质报刊图书,转向数字报刊图书。
二、影响文化消费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一)中国经济增长新阶段、新特征、新动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创新转型,正在为文化发展创造新的基础。一是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升,激发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推动了文化生产和消费的持续扩大;二是我国是文化资源大国,将各种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要素,是推动经济增长由高投入高消耗转向高质量高效益发展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三是文化生产和消费的持续扩大,使文化生产和消费作为整体经济构成的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突出。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2016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30785亿元,同比增加13.0%,占GDP4.14%,同比增加17%,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增长。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整体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二)网络信息技术推动经济与文化融合发展
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正在重塑经济和社会结构;产业组织和形态呈现出一系列新特征,社会文化新观念和新实践层出不穷,如网络平台、线上线下、共享经济、合作分享、产销一体等。在经济和社会层面,以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应用为先导,经济和社会的深度信息化,不仅促使传统产业分化重组,并在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中不断创造出新业态,而且也使整个社会都呈现出媒介化特征。社会媒介化趋势使所有竞争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社会领域的竞争都转变为文化影响力和传播力的竞争,并推动不同产业间的分化重组和跨界融合。由此,文化生产、传播、分配和消费的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空间。
(三)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创意经济
文化产业是文化生产、传播和分配的重要形态,是文化消费产品的供给者,作为一个古老的生产行业,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产业具有不同形态和特征,而无论哪个历史时期,文化产业共有的鲜明特征是以内容复制传播为核心,通过生产的社会化和组织化来进行文化消费产品的规模化生产。
由于人类精神文化需求的永恒性,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产业总能突破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在传播技术助力下,实现业态更新和可持续发展。新世纪以来,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正在引领当代文化产业挣脱传统行业藩篱,通过跨界融合来重塑业态,而创意产业正是文化产业突破自身局限所获得的新命名和新业态。创意产业超越了文化产业,不仅使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得以汇聚,更使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形成融合。
正是创意产业所具有的融合特征,不仅促使文化生产、传播、分配和消费规模的持续扩大,同时也进一步增强和提升了文化生产和消费在整体经济中的影响力和重要性。事实上,当创意产业总产值在一个国家或城市的GDP总量中占比超过12%时,创意产业已经在整体经济中扮演主导产业的角色,既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也为经济结构重新塑型,进而推动整体经济向创新引导的创意经济转型。
(四)中国中产阶层的文化消费规模和影响
社会分层理论认为,可以根据收入、职业和教育背景的状况来确定某个人的社会阶级或阶层归属。目前,我国对于中产阶层的划分和认定,主要是看其收入和职业;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区域和城乡发展差异巨大,有关我国中产阶层的认定尚无共识和统一标准。据国家有关部门估计,我国现有中产阶层人口规模已达3.7亿,占到全球中产阶层人口总数的30%,约占我国13.9亿人口总数的26.6%。对现代社会而言,中产阶层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中产阶层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群体规模的持续壮大,将有力地支撑着社会结构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中产阶层的文化消费不仅是其阶层群体的文化表征,也是社会观念和主流价值的再生产过程,很大程度上将引领和影响整个社会的文化消费走向。
(五)经济转型中的文化因素
当前,中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经济发展的创新转型,扩大了文化生产和消费的基础,创造了巨大的文化生产和消费新空间;与此同时,文化生产和消费自身也在经历深刻转型,并在整体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文化生产和消费积极促进整体经济创新转型,主要经由文化资源资本化和艺术品金融化来实现,其作用方式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借由文化资本化,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资本,通过市场流动和交易不断扩大生产要素规模,在体现文化价值的同时,实现了文化的经济价值;二是文化资本化促进了文化生产和消费,提升了消费者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审美能力;三是文化资源资本化和艺术品金融化促进了现代金融业的发展,文化艺术作为新的资产类型获得了市场认可,既扩大了金融资源,也催生了文化产业新业态,如艺术基金、艺术银行、艺术品租赁和仓储等文化艺术资产管理行业;四是文化资本化和艺术品金融化加速了物质生产与非物质文化生产的一体化,借助于艺术设计和艺术版权经营,文化资源和资本正加速融入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等传统产业,尤其是在一般产品生产制造的品牌化发展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六)消费转型中的文化因素
我国消费转型和升级在整体经济转型中所发挥的基础作用日益突显。首先,消费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一方面物质消费仍保持增长,另一方面,服务消费则呈现加速增长态势:生活富裕后人们对于教育、健康、医疗、旅游、体育和文化娱乐的需求日益增长,而社会生产为这一类需求提供的服务消费所创造的产值在经济总量中占比重不断提高,消费的持续扩大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其次,以收入提高为基础的消费升级,实际上是由文化消费驱动的,改变消费观念对提升消费水平是一个关键因素。供给短缺时代的消费要解决的问题是有没有符合需求的消费品,而生产过剩时代的消费则追求产品的更优品质。生活富裕并不能自动地引致消费升级,例如,人们必须具备健康知识和观念,才会更加主动积极地接受健康服务和消费更多的保健用品。因此,追求品质生活是一场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变革,而这是推动消费转型和升级的精神文化动力。
第三,尽管经济转型中消费转型和升级正在加速,但一般物品消费与服务消费、传统消费和新型消费并行不悖,社会整体消费呈现出多元化和差异化趋势。当前消费结构的复杂特征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现实,其中隐含着由地区、城乡、阶层群体和不同代际之间发展差异所导致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审美能力的差异和张力。把握当前消费结构复合型的复杂特征和社会精神文化多元化、差异化发展趋势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理解当前我国文化消费复杂性的关键。
(七)空间转型中的文化因素
经济转型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空间转型,无论是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的三化融合,还是区域协调发展、特色小镇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都在持续推动空间重塑。在空间转型中,空间生产正在由物质生产转向文化生产,由单一功能的空间生产转向复合功能的空间生产。景观意识的觉醒是空间转型的显著标志。景观是社会价值的情境化,是综合性符号表征,是人与自我或外部世界各种关系的意义外化和呈现,是人之于自然、社会、未来的认知态度和期望追求。在空间转型中,环境优美整洁、社会安定有序、人际关系和谐友善、历史文脉得以延续、社会记忆能够留存、文化遗产获得保护和传承等等,再造景观能否容纳上述这些愿望,并使之相得益彰,不仅要有愿景,更要有景观所呈现的空间公平和正义。实现空间公平和正义,根本在于社会生产中,要在让资本发挥资源优化配置作用的同时,有效地抑制资本贪婪;事实上,共享文化是文化的本质,从空间到内容,持续地扩大公共文化的生产供给规模,是文化超越资本、最终实现空间公平和正义的根本途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