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中国经济的底气: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書城自編碼: 351047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經濟中國經濟
作者: 吴敬琏,周小川等
國際書號(ISBN): 9787308199872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76.6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养育的觉醒:全面激发孩子自驱力,教你如何心平气和做妈妈
《 养育的觉醒:全面激发孩子自驱力,教你如何心平气和做妈妈 》

售價:HK$ 58.8
1368:历史岔道口的抉择与国运盛衰
《 1368:历史岔道口的抉择与国运盛衰 》

售價:HK$ 69.6
全球城市发展报告2023:基于全球城市网络的合作与竞争
《 全球城市发展报告2023:基于全球城市网络的合作与竞争 》

售價:HK$ 273.6
为什么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简单现象到复杂系统
《 为什么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简单现象到复杂系统 》

售價:HK$ 94.8
大英帝国的兴衰:跨越海洋 征服世界
《 大英帝国的兴衰:跨越海洋 征服世界 》

售價:HK$ 117.6
意大利文艺复兴新艺术史
《 意大利文艺复兴新艺术史 》

售價:HK$ 958.8
2023年《咬文嚼字》合订本(精)
《 2023年《咬文嚼字》合订本(精) 》

售價:HK$ 93.6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成熟度方法论手册
《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成熟度方法论手册 》

售價:HK$ 321.6

 

編輯推薦:
探讨中国经济热点,破解经济发展之谜
婆媳经济改革逻辑,前瞻经济增长方向
*经济学家 一流专业解读=正确的投资方向 激增的未来红利
內容簡介:
2020年春,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肆虐,美股反复熔断。中国内部经济增长遇到持续下行的压力,外部又遭遇全球性经济危机和贸易战,在这种内外挤压的困境中,国内外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感到愈发迷茫。
中国经济增速能不能保6?
劳动力红利消失,工业经济衰颓,下一个掘金点在哪儿?
科技革命和数字经济将如何影响我们和世界?
中国金融供给侧改革将何去何从?
本书中,国内一流经济学家龙永图、黄益平、陈春花、吴敬琏、周小川、吴晓灵等聚焦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难点、增长点,紧扣中国经济形势,破解经济发展之谜,剖析经济改革逻辑,前瞻经济增长方向本书将是在当前复杂经济形势和环境下,读懂中国经济的敲门砖。读懂中国经济,掌控未来投资决策的正确方向,先人一步收获改革发展的红利。
關於作者:
吴敬琏
经济学家。195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中国经济5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荣誉成员,《比较》辑刊、《洪范评论》主编。

周小川
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中国金融学会会长。

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是提供财经新闻、高端金融数据和资讯的全媒体集团。依托专业的团队和强大的原创新闻优势,以新闻 数据为两翼的业务平台全面覆盖中文媒体、英文媒体、高端金融数据等多层次的产品,为中国极具影响力的受众群,提供准确、全面、深入的财经新闻和资讯服务。
目錄
变量篇
第一部分 全球经济的十字路口
全球经济的十字路口 龙永图等
防范下一次经济危机 黄益平等
经济下一步怎么走 楼继伟
中国需要建设高标准市场经济 刘世锦
第二部分 中国经济关节
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实现路径与配套改革 董登新
中国能源结构变革 李俊峰等
土地制度改革下一程 刘守英
教育改革:如何以增量撬动存量 郝景芳等
第三部分 寻找经济增量
全球竞合下的发展 陈春花等
宏观微观看投资徐忠等
新经济发展拥抱与赋能 张春等
数字经济:赋能新时代 单志广等
让平台经济良性发展 吴敬琏
科创板带来新机遇 曹卫东
定力篇
第四部分 改革深化经济
中国如何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周天勇
建言十四五规划:合理目标与全方位创新 徐林
企业退出机制改革势在必行 冯兴元
改革下一步与企业新机遇 李朴民
第五部分金融开创新局面
引领绿色金融的未来 徐忠
中国金融开放与全球投资 祁斌等
金融监管和风险管理 吴晓灵等
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的未来 周小川
金融立法比金融立规更重要 殷勇
去杠杆应有新思路 徐高
內容試閱
开放与合作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关键
保罗罗默
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经济学家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研究一个国家的经济现状。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受到这个国家人民的控制。无论是像美国这样成为技术领袖的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如此。在经济增长方面,中国经历了40多年的改革,现在仍在追赶世界经济领头羊。
应该肯定一个国家的领导者的正确决策可以为经济增长带来好处。此外,我们需要牢记一点,那就是改变总是会发生的。举个例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有大概9%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主要在物理学、生理学或医学、化学领域。而等到战争结束之后,这个比例超过了52%。这是一个巨大的进展。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改变?这是因为美国政府和美国人民认为,需要对诺贝尔奖的相关领域投入更多,而且美国非常欢迎来自欧洲的科学家。这两个决策,让美国的科技有了巨大的发展。
美国之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可以做到上述转变,还有一个原因是,100年前美国致力于建立大学体系,每个州都拥有本州的大学。而很多大学所关注的都是实用技术领域的问题,虽然不是通常诺贝尔奖所关注的高端科研领域,但是它们做得非常好。这些大学在电子工程、化学工程等领域使美国成为全球的领导者。而且,它们在实用技术领域的优势,使得它们的专家有更好的条件去挑战诺贝尔奖级别的课题。
回到中国,当历史学家回顾中国最近几十年的历史时,最重要的一个变化就是决定进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对中国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对世界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一切都在发生变化的时候,其中有一些变革具有颠覆性的力量,中国的改革开放就具有这种力量。我们可以看到,这也是当今世界最乐见其成的发展力量。中国在邓小平的领导下,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以此作为经济发展的工具,以期实现更快的经济增长和更进一步的对外开放。在这个阶段,中国还做了其他许多事情,比如说,提升国内的工程和科研实力,以及不断提升本国大学的科研水平,争取在各个科学领域中获得诺贝尔奖级别的成绩。我希望提醒中国朋友的是,当你们在考虑本国科学体系发展的时候,不要忘记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就已经在发展这个体系了,在这方面你们完全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然后在科研领域里获得更大的成功。
我再举一个有关进一步追赶和开放的例子。在中国航空领域发展的早期,中国航空死亡率比美国要高,而到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之前,中国决定在航空领域和美国进行合作。作为先行者,美国清楚地知道应该如何更好地保障民航的安全,而且对中国的同行进行了一些培训。在很短的时间内,中国的航空死亡率就降低了10%,从而达到和欧美国家相近的很低的水平。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通过开放和合作获得成功的例子。
我们应该知道,不同的国家彼此之间并不一定非得是竞争对手。在一些领域里,一个国家或者一个企业可以与另一个国家或者企业产生竞争,也会和其他国家及企业产生贸易上的摩擦。但是我们共同关心的,也是最重要的,应该是那些新的、有价值的事物。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无论这些新事物是在哪里被人类创造和发现的,都可以被全球所有人共享,比如航空安全能力的提升,比如癌症治疗技术的发展。
在不久的将来,也许人类可以大幅度降低癌症的发病率,这样的突破可以来自中国,而不是只来自美国。只要中国的创造性突破能够跟美国分享,美国人也会从中受益。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这种分享,而不是哪个国家的专家因此获奖,或者哪家公司从中获取了更多的经济利益。
人们总是觉得,我们所追求的经济增长是在国家控制之下实现的。但其实增长与上述问题是有关的。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不应该是敌人,不应该是对手,我们是可以合作的,而且我们应该相互帮助。这其中的道理正如我在前文所说的那样,一个地方发现的有价值的东西,可能在另外一个地方也是有价值的、可以使用的。因此,我建议中国在科学和技术领域要多关注美国的经验。
在教育领域,我们要有大思维。在美国内战期间,曾经有人建议创建新型大学系统,来解决务实的工程学方面的问题。当时很多人反对这样的想法,但后来该计划得以实行,从而改变了接下来美国经济发展的路径。因此,我们一定要有大思维、大战略。当我们进行增量改革和发展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去思考一些新的东西,而不仅仅只是仿制别人的东西。此外,我们要对教育系统的结果进行监测,而不是仅仅在这个系统中投入很多资源。我们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测验,来确保学校的教育系统能够培养出更好的学生。我们不要假设只要投入到位,这样的结果必然会出现,这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