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启微·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
》
售價:HK$
78.4
《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
》
售價:HK$
67.0
《
十一年夏至
》
售價:HK$
76.2
《
如何打造成功的商业赛事
》
售價:HK$
89.5
《
万千教育学前·透视学前儿童的发展:解析幼儿教师常问的那些问题
》
售價:HK$
58.2
《
慈悲与玫瑰
》
售價:HK$
87.4
《
启蒙的辩证:哲学的片简(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经典,批判理论重要文本)
》
售價:HK$
76.2
《
云中记
》
售價:HK$
76.2
|
內容簡介: |
本书秉承夯实基础、强化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宗旨,对既有教材内容与体系进行不断改革与完善,加强了内容的逻辑性与系统性,更加符合读者的认知规律。
全书分为2篇,共11章。第1篇包括第1~7章,是工科院校各专业的材料力学课程都应学习的基本内容,它包括杆件的内力、杆件的应力与强度计算、杆件的变形与简单超静定问题、应力状态分析与强度理论、组合变形和压杆稳定等;第2篇包括第8~11章,是加深与扩展内容,它包括能量法、超静定结构、动载荷与交变应力、非圆截面扭转和非对称弯曲等,供对本课程要求较高的学科和学生选修或自学。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学校工科各专业的中、多学时材料力学课程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目錄:
|
前言
主要符号表
第1篇基 本 内 容
第1章绪论
1.1材料力学的任务
1.2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1.3基本概念
1.4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杆件的内力
2.1杆件内力的一般描述·截面法
2.2轴向拉伸或压缩的概念·轴力与轴力图
2.3扭转的概念·扭矩与扭矩图
2.4弯曲的概念·剪力与弯矩
2.5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剪力图与弯矩图
2.6载荷集度、剪力与弯矩之间的关系
2.7平面刚架与平面曲杆的弯曲内力
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杆件的应力与强度计算
3.1引言
3.2轴向拉伸(或压缩)杆件的应力
3.3材料在拉伸与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3.4失效、许用应力与强度条件
3.5圆轴扭转时的切应力及强度条件
3.6梁弯曲时的正应力
3.7梁的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
3.8梁的弯曲切应力与强度条件
3.9梁的优化设计
3.10连接件的强度计算
3.11应力集中
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杆件的变形·简单超静定问题
4.1引言
4.2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的变形
4.3圆轴扭转变形与刚度条件
4.4梁的变形·挠曲线微分方程及其积分
4.5叠加法求梁弯曲变形
4.6超静定问题的概念及解法
4.7温度应力和装配应力
4.8梁的刚度条件与提高刚度的措施
本章小结
习题
第5章应力状态分析·强度理论
5.1应力状态的概念
5.2平面应力状态分析·应力圆
5.3空间应力状态的最大切应力
5.4空间应力状态下的应力应变关系
5.5空间应力状态的应变能密度
5.6强度理论
*5.7平面应力状态下的应变分析
本章小结
习题
第6章杆件在组合变形下的强度计算
6.1组合变形与叠加原理
6.2拉伸(压缩)与弯曲的组合
6.3斜弯曲
6.4偏心拉伸(压缩)·截面核心
6.5扭转与弯曲的组合
本章小结
习题
第7章压杆稳定
7.1压杆稳定的概念
7.2两端铰支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
7.3其他支座条件下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
7.4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经验公式
7.5压杆的稳定计算
7.6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篇加深与扩展内容
第8章能量法
8.1概述
8.2应变能的普遍表达式
8.3互等定理
8.4卡氏定理
8.5虚功原理
8.6单位载荷法·莫尔积分
*8.7计算莫尔积分的图乘法
本章小结
习题
第9章超静定结构
9.1概述
9.2用力法解超静定结构
9.3对称与反对称性质的利用
*9.4连续梁与三弯矩方程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0章动载荷与交变应力
10.1概述
10.2构件具有惯性力时的应力计算
10.3构件受冲击时的应力与变形
10.4综合问题分析
10.5构件在交变载荷作用下的疲劳破坏
10.6构件的疲劳极限以及影响因素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1章扭转与弯曲问题的进一步探讨
11.1非圆截面杆扭转的概念
11.2薄壁杆件的自由扭转
11.3非对称弯曲
11.4开口薄壁杆件的弯曲切应力·弯曲中心
11.5用有限差分法计算弯曲变形
11.6组合梁与夹层梁
本章小结
习题
附录
附录Ⅰ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附录Ⅱ型钢表
附录Ⅲ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前言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工科背景下工科各专业对基础力学知识有了新的要求,学生的知识结构也需要做相应的调整。材料力学是工科各专业传统的技术基础课程,在高校教学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目前教学中,教材内容多与学时少的矛盾很突出,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对课程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为了更好地适应各学科材料力学课程教学的需要,编者秉承夯实基础、强化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宗旨,对既有教材内容与体系进行了改革与完善,以提高教学效率、加强内容的逻辑性与系统性,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认知水平。
本世纪初,编者对传统教材的内容与体系进行了改革,期间数次完善和修订,力求达到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叙述严谨、结构紧凑,并在山东大学及部分高校中使用了近20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读者和相关专家的肯定。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学校工科各专业中、多学时的材料力学课程教材。全书分为2篇,共11章。第1篇包括第1~7章,是工科院校各专业的材料力学课程都应学习的基本内容;第2篇包括第8~11章,是加深与扩展内容,供对本课程要求较高的专业和学生选修或自学。本书带“*”的部分可根据学时情况选讲。
第1篇以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为主线,章节叙述的次序为:绪论、杆件的内力、杆件的应力与强度计算、杆件的变形与简单超静定问题、应力状态分析与强度理论、组合变形和压杆稳定。这种编排方式将概念相同、研究方法相同的问题集中安排在同一章中讨论,使重点突出,结构紧凑,同时由于问题相似,便于举一反三,易讲易学,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如在杆件的内力一章中,将杆件的内力结合静力学中力系的简化方便地推出,使各种基本变形下的受力特点一目了然;在杆件的应力一章中,拉压正应力、扭转切应力、弯曲正应力的公式推导,既是难点,也是重点,是材料力学的核心问题,而三者的推导过程如出一辙,都是基于几何、物理和静力学关系而演绎的,现放在同一章中叙述,在推导上相互呼应,从而让学生更容易掌握和理解;将拉压、扭转和弯曲变形下的简单超静定结构放在杆件的变形一章中集中一节叙述,突出了不同变形下求解超静定结构过程中的关键——变形协调方程的建立。而上述问题在传统教材中是分散在不同章节中叙述的。将平面应力下的应变分析作为应力状态分析章节中的拓展,应变分析相关表达式可以通过该章节的广义胡克定律方便推出,既突出了应用,又避免了几何分析的繁琐,供对该知识点有特殊要求的专业选用。第2篇为加深扩展内容,主要针对对该课程有较高要求的专业选用,内容为能量法、超静定结构、动载荷与交变应力、非圆截面扭转和非对称弯曲。交变应力原本就为动载荷的表现形式,与动载荷放在同一章内更为合理。另外,由于前述各章节的讨论大多局限在某一问题上,本篇增加了综合问题分析一节,主要针对超静定、动载荷、压杆稳定、组合变形等同时并存的问题,这些问题通常更接近工程实际,以期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本书重点与难点的阐述力求清楚、透彻,并努力将启发式教学、培养创新意识、理论联系实际等教育思想蕴含于教材之中。同时,本书在每一章增加了本章小结,主要内容分为本章基本要求、本章重点、本章难点和学习建议四个部分,目的是使读者在学习本章过程中,能对该章的主要内容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梳理,为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迅速掌握该章知识要点提供方便。全书每章后都附有难易程度不等的大量习题,读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做。
本书由冯维明教授主编,具体编写分工:冯维明(前言、第1章、第2章、第5章部分内容、第8章、第9章、第10章),宋娟(第3章、第4章、第7章),赵俊峰(第5章部分内容、第6章部分内容及附录Ⅰ),王炳雷(第6章部分内容、第11章)。全书由冯维明负责统稿。
本书为山东省教改重点项目和山东大学重大教育教学立项的一部分,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山东大学工程力学系各位教师的支持与帮助,同时校外相关专家给本书提出了诚恳和精辟的建议,在此一并致谢。
本书虽然在内容和体系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受编者水平所限,欠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