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在遗传学、生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多个学科交叉融合推动下,旨在综合研究儿童发展的儿童学(pedology)悄然兴起,很多当时世界的知名学者参与其中,著书立说,使这一综合性学科逐渐完善。20世纪初,儿童在托幼园所、社会福利机构及其他保育机构中的生活状态日益引起教育者和研究者的关注,并开始进一步研究探索在儿童教育近代社会化与现代综合化发展过程中,如何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保教,以及如何对儿童保育机构进行科学管理。这便是学前教育领域儿童保教管理学科的发轫。约在20世纪20年代,儿童研究与保教管理学科理论传人中国,引起了相关学者的高度关注,如张雪门、葛承训、朱智贤、方与严、关瑞梧等著名儿童教育家都曾致力于儿童保教管理的研究与实践。中国现代学前教育的先驱们在传播当时世界先进儿童研究与保教管理学科理论的同时,积极投身于中国本土的学前教育实践,并及时总结经验,结集出版,为后世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参考文献。
为了一定程度再现中国近现代百年学前教育学科体系形成阶段儿童研究与保教管理的样貌,我们从目前已经搜罗的涉及儿童学研究、儿童保护以及保教管理等领域的珍稀文献中,精选出代表性的经典著作26种,是为《百年学前教育文库》第八辑《儿童研究与保教管理》,共8册。各分册内容提要如下:
第一册选录《儿童论》《儿童学》《童工》三种著述。余家菊译《儿童论》原为英国学者密鲁(Miller)著《生之教育》(Education for the Needs of Life)中的一章,该书受杜威实用主义和机能主义心理学理论影响,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分析了学前期、幼稚园初小、高小、中学等不同阶段儿童发展的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建议。朱孟迁、邵人模、范尧深译《儿童学》的原著者是日本学者关宽之,该书以儿童为研究对象,系统论述了儿童学概况、儿童学研究方法,以及与儿童身心发育相关的诸多问题。《儿童论》与《儿童学》均出版于20世纪20年代初,是较早传播儿童学理论的译著。沈丹泥著《童工》是中国较早论述童工问题的著作,该书以20世纪20年代的童工问题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英、美等国家及中国当时的童工现象和相关法规制度,阐释了儿童与劳动之间的关系,以此证明童工的弊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