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2024年新版)
》
售價:HK$
77.3
《
乐道文库·什么是秦汉史
》
售價:HK$
80.6
《
汉娜·阿伦特与以赛亚·伯林 : 自由、政治与人性
》
售價:HK$
109.8
《
女性与疯狂(女性主义里程碑式著作,全球售出300万册)
》
售價:HK$
109.8
《
药食同源中药鉴别图典
》
售價:HK$
67.0
《
设计中的比例密码:建筑与室内设计
》
售價:HK$
87.4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看似平淡的坚持
》
售價:HK$
55.8
《
汉字理论与汉字阐释概要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作者李守奎新作
》
售價:HK$
76.2
|
編輯推薦: |
※智慧哲学入门读物, 一本有趣又有料的智慧哲学读本!
跨越9大领域(历史-文学-占卜-神话-哲学-谚语-宗教-魔法-社会)的智慧史通识课,串联理解智慧的54把钥匙,搭建智慧哲学知识体系!
※ 英国哲学教授潜心多年的重磅新作,致每一个想要变得更聪明的你!
作者特雷弗科诺是英国坎布里亚大学的哲学教授,这本书是他多年研究之合,跨越时间与空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读者深入了解智慧哲学,让深奥难懂的智慧哲学变得生动有趣。
※ 人人都想拥有智慧,但是你真的理解什么是智慧吗?快来这本书里寻找答案吧!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追求智慧,希望成为*聪明的人。想要追求智慧,首先要了解智慧到底是什么!这本书抛弃艰深难懂的术语,从人入手,用故事的形式带我们真正靠近智慧世界。
更多精彩相关书籍请点击了解
|
內容簡介: |
有些人认为,智慧是神圣的,非普通人所能触及。
但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拥有智慧!
不过,即便智慧并非遥不可及,但它绝非唾手可得,你仍需为之付出艰辛的努力。
想要拥有智慧,首先你需要理解:什么是智慧?拥有智慧的是哪些人,他们是如何拥有智慧?
虽然在智慧的汪洋大海中可能存在神秘莫测的领域,但很多时候,智慧与我们的日常生活都紧密相关。
在这本《9堂极简智慧课》中,英国哲学教授特雷弗科诺从宗教、神话、历史、文学、占卜、哲学等9大领域,精选跨越时间与空间的54个知识点,对此进行了轻松有趣的解读,为我们奉献了一本有趣又有料的人类智慧大百科。
正如普鲁斯特所说:我们必须亲自发现智慧,这种智慧没人可以给我们,也没人可以将其从我们手中夺走。
|
關於作者: |
[英] 特雷弗科诺
英国坎布里亚大学哲学教授。
代表作:《9堂极简智慧课》《古代预言》《古代哲学和日常生活》《古代世界的智慧》。
|
目錄:
|
引 言 001
第 1 课智慧与神
印度教 003
古埃及 004
古希腊 005
北欧 007
佛教和道教 009
琐罗亚斯德教 010
犹太教和基督教 011
设计论证 013
第 2 课智慧与神话故事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 019
古代中国 020
罗马七贤 022
东方三博士 024
文化英雄和骗术师 025
印度圣人 028
以诺的智慧 030
忒瑞西阿斯、曼托和摩普索斯 032
第 3 课智慧与历史
伊姆霍特普和所罗门 037
古希腊七贤 040
竹林七贤 042
十位明智的统治者 043
内萨瓦尔科约特尔 046
两位奇才 048
两大圣贤 049
智慧之家 050
第 4 课智慧与文学
《奥义书》和吠檀多 057
《大般若经》和《中观论》059
教谕文学 063
智慧文学与《圣经》069
神话、童话和(《圣经》中的)寓言故事 072
第 5 课智慧与占卜
占星术 082
神谕 086
梦 093
预兆 097
在不同寻常的地方寻找 100
萨满教 103
现代占卜 106
第 6 课智慧与哲学
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和恩培多克勒 113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17
安提西尼、芝诺、伊壁鸠鲁、皮洛等 119
智慧与中国哲学 125
智慧和印度哲学 129
智慧和文艺复兴 131
第 7 课智慧与神秘主义
魔法的本质 139
古埃及魔法 140
古希腊和罗马的魔法 144
炼金术 147
神秘主义的本质 150
瑜伽 152
卡巴拉(犹太教神秘主义体系)153
诺斯替教 156
第 8 课智慧与谚语
谚语中的智慧 165
第 9 课智慧与当代社会
新时代 171
索菲亚学说 176
圣人哲学 178
走向智慧科学 180
结束语 185
附 言 191
致 谢 199
图片鸣谢 200
注 释 201
参考书目 209
|
內容試閱:
|
引 言
数千年来,智慧散发着无尽魅力,着实令人着迷。古代作家试图在谚语和寓言故事中寻觅智慧的足迹,当代作家则希望能够揭示智慧的本质。人类以不同的方式解读智慧,在大千世界中追寻其踪迹。智慧因其罕见而令人珍视,它堪比宝石,价值连城。有些人始终不愿相信人类掌握智慧,他们认为究其本质,智慧是神圣的,非凡人所能触及。即便对人类来说智慧并非遥不可及,但它绝非唾手可得,人们仍需为之付出艰辛的努力。回望历史,顾问、法官、治疗师、魔术师、预言家、诗人以及发明家等等,无不散发着智慧的光芒。智者可能并不是位高权重、富甲一方,但他们却是社会精英。智者可能并没有撼天动地、威名远扬,但是那些赫赫有名的人士往往会寻访智者请其指点迷津。虽然在智慧的汪洋大海中可能存在神秘莫测的领域,但其实很多时候智慧与我们的日常生活都紧密相关。有的圣人淡泊名利、远离尘世,向往恬静安宁的生活,逃避物质上的关注,但对于亿万富翁沃伦巴菲特而言,这几乎不可能做到。
本书主要介绍智慧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形式。在其撰写过程中,我主要面临两大难题:第一,在大量历史材料中,选材得当实属不易;第二,关于智慧并没有官方定义。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有必要阐明我是如何应对这些问题的。关于选材问题,我并非只考虑自身兴趣,而是力求做到取材广泛,论述有力。按照以上原则,我力图选取更多最具代表性的时期、地域及文化来展现智慧的魅力。此外,每一章节都从不同角度解读智慧。
对于任何涉及范围较广的主题而言,应对选材问题都无法避免。但是,并非所有事物都有明确的定义。顾问、法官、治疗师、魔术师、预言家、诗人、发明家都才华出众,与众不同。他们技艺超群的原因可能复杂多变、难以捉摸。
然而,不管怎样,关于智慧的确没有统一明确的定义。一些现有的材料,可以帮助我们揭露这一问题的本质。例如,亚里士多德将智慧视为对第一原则的认知。通晓这些知识,我们便能基本了解世间万物的运行规律。智慧与知识密切相关,知识越广博、越深刻,就越能展现个人智慧。另外,西塞罗认为智慧是灵魂健康的必备条件之一,而认为智慧与心理或精神健康息息相关的想法也绝非少见。然而圣奥古斯丁并不认同上述观点,他认为智慧即要秉承一颗虔诚的心,崇拜上帝,甘于献身。值得注意的是,这三者观点的不同之处并不在于对细节的描述,而是这些差异也至关重要。本书尚有一些论述智慧定义的例子未列其中。
既然没有明确的定义,自然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判定到底何谓智慧。为此,有两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应对这一难题:第一,选择并坚持某一个特定观点,即使并非所有人都认同该观点;第二,接受他人对智慧的理解。我希望找到这两者的契合点。为了取材更为广泛,我认为,如果某人或某事在某个时候被广泛认为是明智的,我们则必须认真思考这一现象;另外,我将结合自己对智慧的理解进行选材,并以合理的形式呈现给读者。我试图发现自身的智慧观与几千年来数百万人的智慧观的共通点。我之前并未谈到自己对智慧的理解,因此接下来,我将对这一问题进行阐释。
我认为,智慧是关于人的学问。即智慧源于智者,并体现在智者身上。虽然这不是人们普遍认同的观点,但也绝非只有我自己持有此观点。在古代,人们普遍认为一些富含哲理的言论通常与智者有关。虽然,并不能确定是否真是他们所言,但人们的这种做法印证了智慧源于智者这一观点。据说所罗门王因著有 3000 条箴言而享有盛誉。虽然这种说法可能属实,但并没有确切的证据来证实这一点。然而《圣经》的次经之作《智慧篇》( TheBookof Wisdom ),又名《所罗门智慧书》 ( TheWisdomofSolomon ),绝非出自他的手笔。
因为直到他逝世几百年后,这本书才问世。人们把这部作品归功于他绝非偶然:其作者在文中埋下了大量的线索,以引导读者得出这一结论。后来一些作者希望通过所罗门来确保他们作品的可信度。在整个人类历史上,至理名言似乎总要归功于智者。即使在所罗门时代,也是如此。《苏鲁巴克给儿子朱苏德拉的指示》( TheInstructionsofShuruppaktoHisSonZiusudra )是一种古老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本。该书将很多至理名言归功于传奇国王苏鲁巴克。该文本的历史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 2500 年,比所罗门的生辰还要早 1000 多年。
但是,究竟是什么使智者如此明智呢?最近的研究得出的其中一个结论认为,智慧和应对生活难题的能力使智者越发明智。但是,究竟是什么削弱了我们应对生活的能力?在经典的研究《千面英雄》( TheHerowithaThousand Faces, 1956)中,约瑟夫坎贝尔(JosephCampbell)写道:应对生活状况中的每一次失败,最终必将归咎于意识的受限。 大部分时间里,我们大多数人几乎和梦游一样,这种观点在很多不同的精神传统中可以找到。英雄探索的典型结果是某种觉醒,即他们以一种新的视角看待世界。这种新视角新颖、独特。神秘主义者、巫师、英雄对世界的理解更深刻,因此能够更好地处理世间难题。柏拉图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中用著名的洞穴理论讲述了这个观点。柏拉图设想在一个地穴中有一批囚徒。他们自小待在那里,被锁链束缚,不能转头,只能看面前洞壁上的影子。这些影子是由洞穴外的东西投影而成,但只有那些设法离开洞穴并置身于光芒中的人才能发现。洞内人认为这些影子是真实的东西,但是洞外人知道那只是影子而已。无论我们以隐喻还是字面意义来理解智慧和感知之间的联系,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文化中都会遇到这一主题。智者目光长远、视野广阔清晰。正因为如此,在整个历史中,人们才会向智者寻求建议。
建议的形式各式各样。聪明人不一定是那些向人请教如何造船、如何为篱笆涂漆、如何修鞋的人。与智慧相关的建议往往都是非专业化、非技术化的。聪明的人能生活得更好,且能做出正确决策。这也许指的是应对难题的能力,但在我看来,对智慧的这种理解仅是冰山一角。亚里士多德曾经从繁荣的角度谈到了美好的生活,这是一个更加高尚的概念。而在生活的最高境界,我们可能会遇到佛教徒所说的觉悟。不幸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往往给我提供所谓好建议的人都是阿谀奉承,毫无建设性。我们经常难以辨别到底谁是提供良策的人,这个问题在智慧研究中非常普遍。历史的页面上零散地记载着假先知、泥脚英雄和所谓的梦想家的故事,结果证明这些梦想家一直在向错误的方向努力。时间可能会帮助人们甄别优劣,而当代研究正在寻求根据客观标准来确定智慧的方法。但是要想达成一致意见,要想科学地理解智慧以及辨识智慧,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因为我相信智慧主要与人相关,在随后的章节中会提及很多人。然而,智慧的研究不仅仅与人相关。就《所罗门智慧书》而言,我们根本不知道该书的作者是谁,但它与智慧息息相关,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此外,许多其他假名或匿名作品与智慧也都密切相关,所以不容忽视。对于那些认为智慧只属于神祇的人而言,问题在于人们如何才能获得智慧。这时,人们会诉诸各种途径,比如占卜。占卜与智慧一直密切相关,对此我们必须表示尊重。因此,有些章节主要介绍一些特定的个体,有些章节以专题的形式论述,其他的章节则结合了这两种方法。
本书在研究人类智慧小史时,所采取的方法不尽相同。这本书从许多不同的专题和历史角度,对智慧的许多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章节的安排主要是为了使材料易于管理。同时,材料在不同章节的安排也是基于务实的原则。此文的选材虽然广泛,但不够详尽。遇到我相对熟悉的领域和时期则取材更加容易,而那些我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的领域,则另当别论。
最后,在这本书中出现了很多词语,尤其是名字,它们都不是英语,由此带来了音译的问题。虽然我力图将它们与其他音译版本保持一致,但结果并非总是尽如人意。有时为了把熟悉的事物呈现给读者,就必须使用一些非正式的表达。对于汉字和中文名字,我采用了音译法。其中,偶尔会有偏差。若无其他注明,所有《圣经》翻译则均出自《圣经新英文译本》( NewEnglish Bibl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