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售價:HK$
132.2
《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机会与选择
》
售價:HK$
99.7
《
DK月季玫瑰百科
》
售價:HK$
210.6
《
为你想要的生活
》
售價:HK$
66.1
《
关键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蜕变
》
售價:HK$
77.3
《
超加工人群:为什么有些食物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
售價:HK$
99.7
《
历史的教训(浓缩《文明的故事》精华,总结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
》
售價:HK$
62.7
《
不在场证明谜案(超绝CP陷入冤案!日本文坛超新星推理作家——辻堂梦代表作首次引进!)
》
售價:HK$
58.2
|
編輯推薦: |
打破传统国学研究森严壁垒
重现诗歌里的先秦生活
中国文学人类学*人叶舒宪人类学代表作品
以跨文化视野审视《风》《雅》《颂》之由来
探究诗言志背后的中华文化本相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叶舒宪人类学代表著作,《诗经》作为上古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我们国家的文学珍品,同时,它以丰富的生活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向我们展示了殷商乃至远古社会的历史文化风貌。本书将《诗》这部古老的诗歌总集看作诗歌发生初期瞬间凝固的一个标本和活化经石,并且站在当今人类跨文化视野重新审视《风》、《雅》、《颂》之由来;从双性同体神的信仰考察祭司制度,探究诗言志背后的诗言寺本相,以及中人伦理观与儒的起源、温柔敦厚诗教之间的潜在联系等等。
|
關於作者: |
叶舒宪,北京人,文学博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资深教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中心主任、研究院。兼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曾任美国耶鲁大学客座教授、英国学术院、剑桥大学访问教授、荷兰皇家学院访问教授;著作有《玉石神话信仰与华夏精神》《图说中华文明发生史》等50种,译著7种。
|
目錄:
|
第一章导论:从法术到诗歌思维、宗教、艺术的发生学通观
一、思维的起源与宗教的起源003
二、法术思维:人作为符号动物的起点006
三、法术思维的发生:模仿、游戏与舞蹈009
四、法术思维的发展与人类文化016
五、几点启示027
六、圣与俗:诗歌的二重起源030
第二章诗言祝咒祝、祈祷与诗的发生
一、祝与咒039
二、《诗经》中的祝祷对象044
三、《诗经》中的祝词式修辞054
四、狩猎咒与《驺虞》063
五、爱情咒与采摘母题《关雎》《卷耳》《芣苢》通观068
六、从情咒到情誓《柏舟》《大车》《葛生》《素冠》080
七、治病咒与鸟兽草木之名086
八、反咒与反谗从《阿达婆吠陀》看《巧言》《何人斯》与《巷伯》095
九、咒祝与祈祷之间的发生学联系108
十、咒、祝分途与美刺说由来《民劳》《葛屦》《墓门》所表达的诗歌观116
第三章诗言寺尹寺文化与中国诗的起源
一、诗的破解:从形声到会意兼及诗言志说的误导127
二、寺的语源破解:祭礼主持132
三、寺的文化破解:净身祭司137
四、阉寺制的跨文化通观141
五、寺人之衰:王者熄与诗亡的中介兼及颂、雅、风的展开146
六、寺人与伶人《车邻》寺人之令与《驷》媚子152
七、寺与尹:作诗作册者为知识分子原型160
八、巫、尹、史的分化与王官、贵族的由来173
九、中人伦理观(上)温温恭人与《诗》的驯化作用182
十、中人伦理观(下)温柔敦厚诗教的儒家话语背景192
十一、儒,柔也从中人人格看儒的起源198
十二、由圣到俗:师、儒、尹、寺与诗的同步沦落204
十三、从尹寺到君子《诗经》及先秦典籍中的君子210
十四、圣人尹君同源于祭司王的世俗化217
十五、化解阳刚:君子理想的文化价值222
第四章瞽诵诗瞽矇文化与中国诗的发生
一、瞽矇文化:从《有瞽》到《周礼》227
二、诗、史同源与盲官记诵制234
三、记诵、史诗、诗世中国史诗的特殊性问题239
四、鼓乐与诗舞从《那》看商代声教之盛251
五、声教的跨文化通观264
六、听觉记忆广度与古诗三千说273
七、声教与中国文学传统278
八、内视通神之谜乐、卜、医的原始关联286
九、盲视与洞见庄子甘瞑哲学发微295
十、盲、瞑、梦迷狂与妙悟的心理学汇通303
十一、萨满变性瞽矇与寺人的同一性314
第五章摹声重言婴儿语汉语的诗歌功能与中国诗的发生
一、《关雎》首句的训诂问题321
二、咒语与摹声的效力327
三、重言之始:婴儿语的启迪333
四、诗是人类的母语与语言的诗歌功能336
五、从重言到双声、叠韵语言史与诗史的同步跃进342
六、重言的永久回声内化到成人语中的婴儿语350
第六章诗可以兴神话思维与诗国文化
一、兴的研究:从孔子到当代359
二、引譬连类与神话思维传统369
三、诗证、谣占与谚判的稽古取向381
四、诗性智慧之根与诗国文化387
五、作为问题的结语和展望398
第七章颂的本相人头祭俗、谷灵信仰与农功典礼
一、释《颂》十说概观403
二、公概念的祭典起源410
三、《肆夏》:从人牺到公尸《颂》之源流与悲剧主题的消解423
四、稷的原型(上)从谷神神话看农耕文化的意识形态437
五、稷的原型(下)从谷神神话看农耕文化的意识形态443
六、畯的破解:身首分离神话观458
七、颂仪原始:猎头与祭首468
八、由颂而道中国宗教与哲学的同源分化480
第八章风的世界
一、引言:《风》诗的圣化与还原491
二、风教源于牝牡相诱分训与合训的历史展开499
三、风的神话学还原(上)神凤沦为蛊虫?507
四、风的神话学还原(下)神之呼息风化玄鸟生商517
五、男性化的风、雷、日、月、雨《风诗》中天象象征及其神话根源531
六、《风雨》的误读与淫诗说的逻辑生成541
第九章斧与媒
一、斧的精神分析553
二、斧与初开权的人类学旁证558
三、斧与王:性特权的承袭562
四、媒的本义:从《伐柯》到《氓》572
五、卜辞媒神析与《诗经》析薪母题576
六、阉人之歌:《破斧》的秘密586
附录
海内外学者有关叶舒宪学术研究评论文摘599
|
內容試閱:
|
诗歌起源的探讨同艺术起源问题一样,曾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学者。时至今日,用思维与文化的眼光重新考虑这一课题,似可区分出诗歌的二重起源——圣诗与俗诗,分别加以探讨,从而避免许多纠缠不清的死结,使问题逐步明朗化。
简单地讲,圣诗即指服务于宗教信仰和礼仪活动的诗歌唱词,如祭祀歌词、咒词、祝祷之词、招魂曲词,等等。圣诗起源之早,当与人类法术思维的成熟和语言的发生同步。各大文明初始时期被各种宗教奉为“经”的诗歌作品,如古印度的《吠陀》和《薄伽梵歌》、古伊朗的《阿维斯塔》、希伯来《旧约》中的《诗篇》、古埃及的《亡灵书》中的诗作、苏美尔和巴比伦文明中的颂神诗与创世史诗《艾努玛?艾利什》、古希腊文明中大部分失传了的诗体启示录 ,等等,便都是因及时见诸文字记载而保存至今的圣诗。俗诗与圣诗相对而言,泛指一切与宗教信仰并无直接关联的民间歌谣、韵语唱词等。俗诗的起源从理论上讲,当与圣诗不相上下,同样以人类语言能力的发生为前提。但由于二者在初民意识形态中的重要性及地位大不相同,所以早期的俗诗大都因为无法及时记录为文字而湮没无闻了。《诗经》中的“颂”与“风”,大致上相当于这里所说的“圣诗”与“俗诗”,而“雅”则介乎二者之间。
圣诗与俗诗虽同样古老,但其内容和形式都各具特色,相互之间既有影响作用,又明显地属于不同的思维和文化产物。 圣诗的溯源研究实际上必然属于宗教文化的范围。俗诗的根源则在于世俗文化,尤其是民间的性文化方面。随着从原始到文明的演进过程,许多本来作为宗教信仰对象的圣诗逐渐向世俗化方向转变,也就是从固定于仪式场合演唱的歌诗向非信仰的、文学性的说唱诗转变。我国境内许多少数民族现存的具有史诗性质的作品——以创世神话和祖先事迹为主题的长叙事诗,似可看作是由仪式性的圣诗脱胎而来的产物,它们同世俗的抒情歌诗并不同源。安德鲁?兰的看法是,应区分民歌与史诗的不同来源,他说:
民歌有长时期和普遍的流传是可以证明的;这些歌的起源,从民众嘴里和心里出来的,同那些艺术诗的起源,由于贵族为得要求一种只有他们能有的那种史诗而生的,可以说是正相反。
按照这种看法,民歌出自民间,反映的是民众的世俗心声;史诗出自贵族,是个人性诗作的滥觞。如果参考当代人类学和民俗学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进一步确认,安德鲁?兰所区分的诗歌的两类源头实际上正是“圣”与“俗”的区别。
就希腊和印度的大史诗传统而言,《伊利亚特》和《摩诃婆罗多》虽已脱离了宗教信仰的束缚而得到长足的发展,但多少仍具有圣诗的色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