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女人的中国医疗史:汉唐之间的健康照顾与性别
》
售價:HK$
103.8
《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四辑
》
售價:HK$
470.8
《
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项维仁:工笔侍女作品精选
》
售價:HK$
66.1
《
宋瑞驻村日记(2012-2022)
》
售價:HK$
115.6
《
汗青堂丛书138·帝国的切口:近代中国口岸的冲突与交流(1832-1914)
》
售價:HK$
127.4
《
人世事,几完缺 —— 啊,晚明
》
售價:HK$
115.6
《
樊树志作品:重写明晚史系列(全6册 崇祯传+江南市镇的早期城市化+明史十二讲+图文中国史+万历传+国史十六讲修订版)
》
售價:HK$
498.0
《
真谛全集(共6册)
》
售價:HK$
1156.4
|
編輯推薦: |
彭金辉院士领衔编著。昆明理工大学、四川大学联袂编写。
微波在化工中的科学合理应用,不仅能够降低处理温度、缩短工序和处理时间、提高反应效率,而且处理过程清洁、还能节省能源。从而,微波化工技术可望为解决化学工业高能耗、高污染和高物耗等问题提供有效途径,并为实现化工过程的高效、安全、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內容簡介: |
《微波化工技术》是《化工过程强化关键技术丛书》分册之一。微波化工技术是以电磁场理论、介质损耗理论、化学及化工原理、材料科学理论等为基础,将微波能应用于化工单元,利用其选择性加热、内部加热和非接触加热等特点,来强化化工反应过程和化工分离过程,并实现工程应用的一种新技术,属于前沿交叉学科范畴。全书共6章,包括绪论、物质介电损耗基础与加热理论、微波化工反应系统、微波强化化学反应过程、微波强化化工分离过程和微波诱导等离子体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等,基本涵盖了微波强化化工过程的技术理论、主要方法和应用现状。
《微波化工技术》可供化学、化工、制药、冶金等生产以及环保部门的科研、设计及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化工、冶金、材料及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参考。
|
關於作者: |
彭金辉,中国工程院院士,有色金属冶金专家。1992 年获得昆明理工大学有色金属冶金专业博士学位。1994~1996 年于德国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1999~2000 年获英国皇家学会博士后奖学金,赴布鲁奈尔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特种冶金专业委员会主任、微波能工程应用及装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从事微波冶金基础理论、装备技术及工程应用研究。发明微波冶金新技术,在多种金属提取过程实现工程应用,拓展至化工、材料等领域创新成果向欧美等国内外单位转让,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科技竞争力。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2 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1 项,全国创新争先奖章,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授权发明专利 68 件,发表 SCI论文 140 余篇,出版专著 6 部。
|
目錄:
|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微波及其作用机理 1
第二节 微波加热机制 3
一、偶极损耗 3
二、传导损耗 4
三、磁滞损耗 4
四、涡流损耗 5
第三节 微波化工技术进展 6
第四节 微波化工技术发展前景及关键问题 9
参考文献 10
第二章 物质介电损耗基础与加热理论 12
第一节 微波介电损耗基础 12
一、复介电常数 12
二、微波对物料的功率穿透深度 13
三、微波介电损耗 13
第二节 物质介电特性的影响因素 15
一、温度对介电特性的影响 15
二、物相成分对介电特性的影响 15
三、物料含水率对介电特性的影响 16
第三节 异质材料等效复介电常数的理论模型及其仿真 17
一、二维准静电模型 17
二、三维准静电模型 32
三、RC网络模型仿真材料介质响应 36
第四节 微波场中的介电特性测试系统 41
一、介电特性测试方法及其对比 41
二、异质材料常温介电特性测试系统的构建 42
三、变温介电特性测试系统介绍 50
第五节 一维微波加热模拟仿真 60
一、一维微波加热模型 60
二、一维微波加热模型仿真结果与讨论 62
第六节 微波加热均匀性改善方案模拟 65
一、搅拌器对微波加热均匀性的改善 65
二、多馈口对微波加热均匀性的改善 69
三、介质覆盖层对微波加热均匀性的改善 72
四、微波加热器中异质材料与微波场的相互作用 76
参考文献 82
第三章 微波化工反应系统 87
第一节 微波化工反应系统概述 87
一、微波反应器的分类 88
二、典型微波反应器 89
第二节 工业微波能设备的选型 91
一、工作频率的选定 91
二、反应器类型的选定 91
三、微波功率源的选定 94
四、耐火透波材料的选定 95
第三节 数值仿真在微波反应器设计中的应用 96
一、单模腔微波加热流体仿真 97
二、异质材料吸波及加热特性仿真 100
第四节 微波的泄漏与安全防护 102
一、微波泄漏的安全标准 102
二、微波安全防护 102
参考文献 104
第四章 微波强化化学反应过程 105
第一节 微波辅助有机合成 105
一、微波辅助有机合成技术 105
二、微波辅助有机合成的反应类型 109
第二节 微波辅助无机合成 119
一、沸石分子筛材料合成 119
二、微波加热合成纳米颗粒 129
三、微波加热合成有机金属骨架材料 131
第三节 微波诱导催化 132
一、微波辅助气相催化反应 132
二、微波辅助催化氧化降解反应 134
参考文献 138
第五章 微波强化化工分离过程 147
第一节 微波萃取 147
一、微波萃取原理 148
二、微波萃取特点 150
三、微波萃取的影响因素 151
四、典型的微波萃取方法 156
五、微波辅助萃取的应用 164
第二节 微波强化脱附过程 167
一、微波强化脱附过程的特点 167
二、微波强化脱附过程的影响因素 172
三、微波强化脱附过程的应用 177
第三节 微波强化干燥过程 180
一、微波强化干燥过程及其特点 180
二、微波干燥原理 183
三、微波强化氯化钠干燥过程的应用 186
第四节 微波蒸馏 189
一、微波蒸馏的特点 190
二、影响微波蒸馏的因素 193
三、微波蒸馏的应用 196
第五节 微波闪蒸 202
一、微波闪蒸的原理 202
二、微波闪蒸过程的影响因素 203
三、微波闪蒸设备 204
四、微波闪蒸的热量平衡分析 205
五、微波闪蒸的优势及应用前景 207
参考文献 209
第六章 微波诱导等离子体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23
第一节 微波等离子体简介 224
一、等离子体诱发过程 224
二、微波等离子体的基本特点 225
第二节 微波等离子体的基本激励方式 226
一、微波单模腔诱导等离子体 226
二、大空腔等离子体反应器 230
三、电子回旋谐振微波等离子体 234
第三节 微波等离子体的应用 237
一、微波等离子体分解全氟化碳气体 237
二、微波等离子体对气固相系统的处理 238
三、微波等离子体对气液两相系统的处理及应用 242
参考文献 245
索引 248
|
內容試閱:
|
微波化工技术是以电磁场理论、介质损耗理论、化学及化工原理、材料科学理论等为基础,将微波能应用于化工单元,利用其选择性加热、内部加热和非接触加热等特点,来强化化工反应过程和化工分离过程,并实现工程应用的一种新技术,属于前沿交叉学科。微波在化工中的科学合理应用,不仅能够降低处理温度、缩短工序、减少处理时间、提高反应效率,而且处理过程清洁、节能。因此,微波化工技术可望为解决化学工业高能耗、高污染和高物耗等问题提供有效途径,并为实现化工过程的高效、安全、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本书由彭金辉制定编写大纲并负责全书统稿。全书基本涵盖了微波强化化工过程的技术理论、主要方法和应用现状。全书介绍了微波强化加热基础理论,反应器设计和微波加热数值仿真方法,微波强化化工反应的研究进展,微波强化化工分离过程的特点、影响因素和应用,微波等离子体强化化工过程。其中,第一章绪论由彭金辉、巨少华和刘建华撰写;第二章物质介电损耗基础与加热理论由彭金辉、刘晨辉、黄铭和杨晶晶撰写;第三章微波化工反应系统由尚小标、巨少华和孙俊撰写;第四章微波强化化学反应过程由赵文波、陕绍云、梅毅和周新涛撰写;第五章微波强化化工分离过程由刘玉新、张登峰、刘晨辉、顾丽莉、巨少华撰写;第六章微波诱导等离子体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由刘代俊撰写。
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公开出版或发表的图书和文献,从中吸取了丰富的知识和成果。在此对这些专家学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本书介绍的多项研究工作获得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微波能工程应用及装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创新能力建设项目(发改办高技[2012]1979号)、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战略有色金属非传统资源清洁高效提取的基础研究(2014CB643404)、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冶金过程高露点烟气微波处理配套技术联合研发(2012DFA70570)、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微波动态连续煅烧装备与工程示范(SS2013AA060503)和微波等离子耦合强化生物质快速气化关键技术(2015AA020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微波冶金(51522405)、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微波闪蒸新技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2015FA017)等项目的大力资助。云南钛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蒙自矿冶有限责任公司、中核集团二七二铀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也对书中介绍的研究工作给予了长期的支持,在此一并感谢。
由于微波化工技术具有独特的三传一反、多场非线性耦合和反应器特性,限于编著者的水平、学识,难免在编写中存在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联系邮箱为shj_200801@126.com。
编著者
2019年10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