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汉宝德:中国建筑文化讲座

書城自編碼: 353366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建筑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作者: 汉宝德
國際書號(ISBN): 9787108068927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 2020-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售價:HK$ 62.7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新能源与智能汽车技术丛书——智能车辆感知、轨迹规划与控制
《 新能源与智能汽车技术丛书——智能车辆感知、轨迹规划与控制 》

售價:HK$ 141.6
鼻科学与前颅底手术——基于案例分析
《 鼻科学与前颅底手术——基于案例分析 》

售價:HK$ 357.6
弗吉尼亚·伍尔夫传:作家的一生
《 弗吉尼亚·伍尔夫传:作家的一生 》

售價:HK$ 105.6
不胜欢喜
《 不胜欢喜 》

售價:HK$ 63.4
现代欧洲史:1500—1815
《 现代欧洲史:1500—1815 》

售價:HK$ 105.6
高颜值创意饮品:咖啡 茶饮 鸡尾酒 气泡水
《 高颜值创意饮品:咖啡 茶饮 鸡尾酒 气泡水 》

售價:HK$ 71.8
慢慢来,好戏都在烟火里
《 慢慢来,好戏都在烟火里 》

售價:HK$ 59.8
一间自己的房间
《 一间自己的房间 》

售價:HK$ 47.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60.0
《 东西建筑十讲 》
+

HK$ 60.0
《 寻找赉安:一位法国建筑师留给上海的城市印记 》
+

HK$ 166.3
《 造屋:图说中国传统村落民居营建 》
+

HK$ 116.2
《 城堡的世界:历史、建筑与文化 》
+

HK$ 76.6
《 风格的特征 》
+

HK$ 160.0
《 中国建筑艺术史 》
編輯推薦:
台湾建筑教父式人物汉宝德先生打通建筑与文化的关节,带读者一窥中国建筑的堂奥。
內容簡介:
本书从文化的角度,对中国建筑进行了深度的省思。汉宝德先生根据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对中国建筑给予文化上的诠释,带领读者通过对中国文化特质的了解,更深刻地认识中国的建筑,更生动地欣赏中国建筑空间中包容的生活,进而从建筑与文化的交互对照中,把握中国建筑的意义与价值。
關於作者:
汉宝德,1934年生于山东日照。台湾成功大学建筑学士,美国哈佛大学建筑硕士,普林斯顿大学艺术硕士。曾任台湾东海大学建筑系主任、汉光建筑事务所主持人、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台南艺术学院创校校长,是20世纪后半,引领台湾现代建筑思潮的重要学者,在推动台湾建筑教育、文化资产保存等方面,都有卓越成就。2014年11月20日在台北逝世。
目錄
第一编 中国的建筑与文化
建筑文化的基础
建筑与文化的关系
包装的原始文化
生命的建筑
人本的精神
务实的观念
结语
自文化看中国建筑的三个段落
中国的古典时代
中世纪,佛教支配的时代
近世期,俗世文化支配的时代
第三讲 中国人的空间观
单纯的文化
棒棒文化
轴线也是一个棒棒
平面文化
正负的空间观
第四讲 古典中国的空间课题
单与双
方与圆
简与繁
第五讲 文字、文学与建筑
价值的意会
语音暗示
形通意同
文学的空间意象
文学中的空间观念
第二编 认识中国建筑
第一讲 人生的建筑
宗教情绪淡薄
家族至上的观念
现世主义的生活
第二讲 自建筑看文化
建筑的空间
建筑的形式
建筑的结构
內容試閱
装的原始文化
自建筑寻求文化基础是一个方向,但它常常是不够的。有时候,不得不从文化寻求建筑的起源。两者是缺一不可的。
要怎样寻求呢?可惜的是学者们没有为我们留下什么可以参考的资料,我们要学,只有靠敏锐的观察与缜密的思辨。
近几年来,我观察与思辨的结论,是觉得一个民族建筑外显的形式,可以一直回溯到文化的起源,这在中国古建筑上看得特别清楚。我认为中国文化是一个经过包装的原始文化。
何以言之?所谓原始文化就是人类在原始时代以本能为求生存所产生的文化。其基本的性格就是生存,一切价值以维持生命为主要目的,因此是唯物的。文明社会则是在生存之外,肯定精神的价值;甚至会因精神的价值而牺牲生命。那么,难道中国文明没有精神价值吗?为什么我认为中国文化只是一种文明的包装呢?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必须在基本的价值上有利他的精神,约束生物性的欲望,以完成大我,这是西洋文明发展的轨迹。比如说,人类对性的欲望是强大的力量,它是来自生物繁衍后代的需要。自生物性视之,男性希望与多数女性交配是很自然的;自然界不乏这种例子。
而强者就是可以拥有大量雌性配偶的雄性,这常常是经过战斗而得到的成果。可是人类进入文明,首先要约束这种欲望。在西方世界,以爱情来使性欲精神化,将爱、欲相提并论。这是因为在性交与孕育后代的过程中,爱扮演了一定的角色。西方人夸张了爱的重要性,发明 了一夫一妻制。其目的在于维持人类社会的和谐,以免因抢夺配偶而发生杀戮的非人行为。自此,西方人把人与动物分开。
无可讳言的,为了保持社会的秩序,西方文明有禁欲的色彩;以后的宗教也循着同一路线。因此,这种压制性欲的道德观,使自然人的性格受到挫折,而产生复杂的心理变化,制造了人间无尽的悲剧。西洋文学与艺术的悲剧常常是如此发生的。
对比于西方文明,原始部落中性的自由,与酋长可以拥有任何女性,是明显的属于动物世界。他们一直停留在基本的求生存的阶段,也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的文化当然不是原始文化,但也没有发展出与原始文化精神相反的文明。我们的祖先为了保持人间之和谐,也产生了人文色彩浓厚的文化,但其基本精神却是尊重生物天性的。对“性”而言,中国人视为当然,因此有圣人“食色性也”的话。中国古代并没有禁欲的伦理,认为性欲是自然的,只是要考虑其他人也有性欲而已。基于此,中国人没有发展出“爱”的观念,也没有一夫一妻制度,有钱有势的人可以娶三妻四妾。
什么是包装呢?中国文化中保留了原始文明的自然需要,但加上了繁复的礼仪。性,强调孕育后代,称之为传宗接代。由于一个孝字的包装,性成为家族责任,孕育后代就成为严肃的道德行为了。经过这样的包装,在中国社会里,纳妾也是为子嗣,性行为变得十分神圣,然而在骨子里仍然是不免放纵性欲的。
包装的原始文化在性方面为突显的,是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对性的看法。他们以性为精,以为修养或服药可以强化性能力,甚至有御女以养生的说法。民间神话的流传中,有与仙相交而长生不老的故事。这都是把原始的性欲神圣化的企图。
中国文化并没有发展出约制原始欲望的体系,却努力把这些欲望美化与神圣化。我们并没有把兽性改为人性,这是原始的人性观。由于承认了欲望是人性,为了保持社会的和谐,我们在伦理的要求上,不信任内在的自我规范,发明了“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以
避免诱惑。
为说明“包装的原始”,我画了一个表,说明了中国文化特质为何推演出中国的建筑。这个表并不成熟,如依学者的严格标准,也许不应该发表出来。但是我希望把我思考的结果具体地表达出来,接受大家的批评指教。
我认为原始的信仰是基本的文化要素,与本能主义的人性观同样居于重要的地位。好像生物性的欲望是在物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中国人在精神生活中也表现了原始性,宗教信仰就是如此。
原始宗教是一种神秘的信仰,包含了强烈的恐惧感,每一个民族的信仰在开始的时候都是如此。任何一个文化,如果继续保持神秘的色彩,经由祭司或巫师来沟通神人关系,这个文化就很难发展为文明国家。玛雅文化已经自地球上消失,然而我们看到他们流传下来的建筑与遗物,就能体会到那种恐惧感与神秘感。在这种气氛下,人的智慧是不可能发挥出来的。
我们中国的商文化也是很可怕的。商代后期的铜器,想象力非常丰富,但却是属于充满恐惧感的想象力;鬼神的造型凶恶,可知尚停留在恐怖的精神世界中。很难想象那时候的人,用自己的造物来恐吓自己。从今天的遗物看,商代虽有了较进步的技术,在精神上,是同一层级的。
而文明的开始,我个人认为,就是从神秘恐怖的原始信仰,发展出神话的时候。神话是把超自然的信仰人性化的重要步骤,希腊的文明自神话开始,中国古代也自神话开始。人性中善良的部分,投射到神话中,软化了凶恶的面貌,使神以人的化身出现。
今天读《楚辞》中的《天问》,仍可以感到古代中国神秘信仰的力量。出现在文人笔下,已经是神话了。可是真正精彩的神话世界是希腊文明。
古希腊是通过艺术来落实神话世界,发扬了人性的光辉。古希腊所留下来的一切雕刻,所有的绘画,甚至工艺品上刻画的图样,乃至精美绝伦的建筑,都是神话世界的产物。对于神的信仰,在艺术家的手中,转变为美的理想;美成为神人之间的媒介。希腊雕像中,那么高贵、美丽的女孩子,那么健壮、雄伟的男性,都在描述众神,也都成为人间的典范。因而产生了艺术上写实的理想主义的风格。
这些神因被赋予人的形象,神话才生动。我一直认为写实的艺术品的出现,是文明的曙光。古希腊人要塑造理想的人体,才细心地观察人体的构造,才敏感地觉察人体的美感,因此创造了人文社会中两大支柱:科学与艺术。没有走上这一步,是很难逃开恐怖主义的支配,而进入文明的世纪。
古代的中国虽已有了神话,却没有以神话为中心建立新的国度。周代开始,中国人建立了“天命”的观念。天命代替神秘又恐怖的神祇,是一大进步;因为天命是人的道德、行为的投射。中国人早发明了道德这样的东西,来约束人类的兽性,然后把它投射到天上。这其实是“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的开始。
因此古代的中国虽也有多种神话,却没有利用它改变社会,而是使用天意来催化文明。这使得中国在科学与艺术上落后了西方。正面地看,这种以道德为主体的天命论,却有吸纳其他信仰的弹性。 而古希腊的神话,竟禁不起基督教的冲击!
中国的神话就在天命观承继了原始宗教的大环境中,逐渐化解为片断的故事,流传在文人墨客、工匠艺师之间。虽然没成什么大气候,却在古代文学中随处可见。在近年出土的文物中,更证实了神话在人民生活的层面,占有重要的地位。神话在当时是实质的宗教。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帛画,可以证明这一套神话是流行的,而且很虔诚地被信奉着,只是被天命论主导的儒家思想压制了而已。
希腊神话被基督教所取代,后来被称为异教,可是中国的神话就发展出仙话来了。仙话是什么?就是人可以成仙,就是干脆认定神、人是相通的;人经过修炼可以成为不老的仙人。有了这种信仰,就很热闹好玩了。中国人不承认有天堂,却认为有天国。仙人可以飞升,可以羽化。这种想法虽然不切实际,也没有建立起有系统的宗教,却一直流传着,对中国人的生活观产生很大的影响。
“上天有好生之德”是一句很重要的文化宣示。它一方面使我们注意要爱惜万物的生命,以仁慈对待生命,同时对于自己要注意生命的延长与延续。仙人的想象只是自生命的无限延长而梦想之转化而已。
可是这种好生之德与神仙之说,带来了“生生不息”的生命观念,反映在多种文化现象上。中国的好生恶死,以“寿”为重要的价值,充斥于通俗文化中,因此也产生了生命的建筑观。这几乎是中国建筑环境观念的源头,实在是轻忽不得的。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