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漫画三国一百年
》
售價:HK$
55.2
《
希腊文明3000年(古希腊的科学精神,成就了现代科学之源)
》
售價:HK$
82.8
《
粤行丛录(岭南史料笔记丛刊)
》
售價:HK$
80.2
《
岁月待人归:徐悲鸿自述人生艺术
》
售價:HK$
61.4
《
女人的中国医疗史:汉唐之间的健康照顾与性别
》
售價:HK$
103.8
《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四辑
》
售價:HK$
470.8
《
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项维仁:工笔侍女作品精选
》
售價:HK$
66.1
《
宋瑞驻村日记(2012-2022)
》
售價:HK$
115.6
|
編輯推薦: |
《教育发展差异、人口迁移与教育政策调整》主要聚焦教育发展与人口迁移的互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教育政策调整开展分析。
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对教育外部性及教育公共产品属性的判断与分析,这是理解教育供给模式与教育投入体制矛盾的理论基础;二是教育发展差异的现状与影响因素,以及教育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社会流动、人口迁移的影响;三是人口迁移背景下的教育投入效应分析与教育政策调整分析。
|
內容簡介: |
无论从历史的角度、从教育发展的宏观角度,还是从个人受教育水平的微观角度看;人口迁移与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对城市化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且深远的影响。因此,探讨教育发展与人口迁移的互动是解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探索如何推进城市化可持续性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
關於作者: |
谢童伟, 博士,副教授专职研究员,长期从事区域经济与教育发展的相关问题研究,主持省部级以上的项目多项,相关领域权威及核心论文多篇,省部级以上的决策咨询奖和科研成果奖多项。
|
目錄: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现状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理论依据: 外部性、公共产品与人力资本溢出
二、现实依据: 农村劳动力流动与教育区域差距、区域经济差距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区域经济与教育发展
二、关于人口流动理论
三、人口迁移和教育相互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教育外部性与教育公共属性
第一节 外部性、教育与人力资本
一、外部性
二、教育外部性与供给
三、人力资本外部性
第二节 公共产品与教育的公共属性
一、公共产品的界定及最优规模界定
二、教育的公共属性
三、义务教育公共属性界定与供给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教育发展差距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节 教育发展差异的现状
一、教育发展的衡量
二、教育发展差距
三、教育差距收敛
第二节 教育发展差距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教育政策对教育发展差距的影响: 教育投入体制改进
二、教育投入对教育发展差距的影响: 教育经费不断增长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流动
第一节 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一、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
二、教育不平等与经济增长面板数据
三、教育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四、教育不平等对经济差距收敛的影响
第二节 教育与社会阶层流动
一、科举制度出现前教育与社会流动
二、科举制度与社会流动
三、近代教育与社会流动
四、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与社会流动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教育发展差异与人口迁移
第一节 我国农村人口迁移的空间分布特征
一、农村人口迁移的阶段与趋势
二、农村人口迁移分布态势与特征以人口普查数据为例
第二节 教育发展差异与人口迁移的相互影响
一、教育发展差异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二、人口迁移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教育发展差异与人口城市化
一、研究方法
二、教育发展对城市化省际差距的影响
三、教育发展与人口迁移互动对城市化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人口迁移背景下的政府教育投入与政策分析
第一节 人口迁出地政府教育投入效应分析
一、人口迁出与迁出地产出
二、教育投入的增长率
三、教育投入与迁出地产出
四、教育投入与人口迁出
五、教育投入和人力资本
六、人力资本与产出
第二节 人口迁入地政府教育投入效应分析
一、人口迁入与迁入地产出
二、劳动力流动与教育投入
三、人口迁入与迁入地人力资本增长
第三节 农村人口迁移人力资本溢出效应
一、农村人力资本溢出
二、溢出与受益主要流向地的分布
三、农村劳动力流动持续流出的负面影响
四、义务教育投入体制改革对教育公平的改善作用减弱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人口迁移背景下的教育政策调整
第一节 人口迁移背景下教育政策调整的原因分析
一、区域性公共产品特点
二、义务教育的全国性公共产品性质与供给模式的区域性矛盾
三、随迁子女教育贫困的制度性根源分析
四、教育政策调整的福利效应
第二节 随迁子女教育政策演变
一、随迁子女教育政策研究现状
二、随迁子女教育政策变迁
第三节 发达国家迁移人口的教育管理政策评析以英国、德国、美国为例
一、发达国家人口迁移的教育政策
二、发达国家人口迁移的教育管理经验
第四节 农村教育区域补偿与国际经验
一、教育区域补偿的界定
二、教育区域补偿主体与对象
三、教育补偿的内容与形式
四、教育补偿的国际经验
第五节 教育政策调整建议
一、人口迁移对随迁子女教育政策调整带来的挑战
二、教育政策调整建议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教育投入效应分析模型假设与推导
第一节 人口迁出地政府教育投入效应分析
第二节 人口迁入地政府教育投入效应分析
附录二 教育补偿效应分析的模型假设与推导
|
內容試閱:
|
外部性的存在使得某些经济主体的福利效应中包含着他人的行为结果,而该经济主体却没有向他人提供报酬或索取补偿。人力资本具有较强的外部性,除了表现在个人的人力资本投入对社会产生外部效应外,从空间角度看还表现为区域之间的外溢性,即某一区域人力资本投入的效应将会外溢到其他区域,而劳动力的区域流动则是这种外溢的主要途径之一。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始于1978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之后,由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使得东部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增加以及户籍制度的松动,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式从离土不离乡转变为离土又离乡。农村劳动力流动以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壮年男性为主,主要来源于中西部地区,流向以东部发达城市为主。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是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但是,中西部地区由于缺乏吸引人力资本的高回报率和环境,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处于劳动力和人力资本净流失状态;而东部地区人力资本高回报率一直吸引人力资本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并加速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进而导致更高的人力资本回报率以及持续递增的人力资本流入。农村劳动力流动产生了明显的外部效应,对于东部地区尤其是发达城市的经济发展贡献不可忽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在为经济增长作出贡献的同时,也给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而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最主要方式,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因此政府必须对教育进行投入。特别地,在我国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教育投入体制下,教育投入尤其是义务教育投入直接取决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在这种义务教育投入体制下,教育投入属地性质明显,中西部流出的劳动力的教育投资均来源于中西部的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因此教育区域外部性强。从东部地区看,由于人力资本的外部性、外溢性,以及人力资本区域流动的非对称性,使得中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动为东部带来了人力资本增加;但是东部地区却没有对流动的劳动力进行投资,并且没有或者极少对中西部地区的这部分人力资本投资给予相应的补偿。教育的区域外部性、人力资本外溢性降低了中西部地方政府教育投入的激励程度。
一般地,在完全竞争且要素自由流动的条件下,要素、资源会流向回报率高的地区。东部地区的人力资本高回报率将吸引人力资本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并加速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进而导致更高的人力资本回报率以及持续递增的人力资本流入。由于农村劳动力区域流动,中西部地区的教育投入、人力资本存量及区域经济三者之间可能形成贫困恶性循环;而东部地区则因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溢出效应,获得相应的财政红利,经济得以更快发展。在差异性极大的现实中,仅靠同等对待的平衡推进策略、企图通过社会发展自然地缩小和弥补差距的设想是不现实的,必须依靠政府对弱势地区补偿性的倾斜政策;或者说,在中国这样发展差距极大的人口大国,同时使用发展性和补偿性两种准则是必须的,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普及教育,增进教育公平。这就是罗尔斯公平判断依据中平等性原则之后的补偿性原则。再者,教育补偿的必要性还因为教育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尤其义务教育是全国性的准公共产品,因而对于劳动力输出省份的教育补偿单靠市场调节是解决不了的。这就需要政府进行适当的调节。
城市化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工业化的推动而发生的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并逐步向城市迁移和聚集,从而使城市的人口增加、城市地域范围扩展、城市经济日益发达和城市文明不断扩散的历史过程。城市人口规模扩大来源于城市本身人口的增长,另一方面是人口迁移(由于户籍制度逐渐淡化,本书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不再做区别)。改革开放以来,在户籍制度改革和经济转型的双重作用下,中国人口迁移规模不断扩大;从迁移的空间动态看,呈现出两个主要特点: 一是同一区域内城乡之间迁移;二是从内地省份到东部沿海城市。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是务工和经商;同时,因学习、培训和工作而迁移的人数也逐步增多。国内外不少学者从迁移的制度因素、收益与成本、迁移的距离、年龄结构等因素来分析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而在影响迁移的因素当中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教育是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一个地区教育水平越高、教育资源越丰富,预示着该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越高,对于人口迁入影响越大,通过升学尤其是大学升学途径实现迁移人数不断增加;第二,从个人角度看,受教育程度直接影响到就业的期望值与收益、信息搜寻与处理的能力、迁移成本的承受能力,因此受教育程度越高,迁移的可能性越大、迁移的距离更远。无论是区域内城乡迁移,还是区域间迁移,我国目前迁移人口相对于留守人口的平均受教育水平更高。以农村劳动力迁移为例,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当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者占了81.6%,比全国农村劳动力平均文化程度高18.3%(盛运来,2009)。一般地,教育水平的提高可能对人口迁入与迁出都会产生影响,而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教育发展水平也会产生影响。
因此,教育对于人口迁移进而对我国城市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主要推动力;教育不但有强大的经济功能,还有重要的社会功能。无论从历史的角度、从教育发展的宏观角度,还是从个人受教育水平的微观角度来看,教育发展差异与人口迁移的互动对城市化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且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现阶段已进入到高速城市化的起飞线上。如何依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是21世纪中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城市化既是经济政策的重点,也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城市化更重要的内涵是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扩散,而教育发展是城市化持续化的动力。城乡人口迁移农民市民化其实也是社会流动的表现,而纵观中国社会的发展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虽然有差异,但教育都是促进社会流动的重要原因和途径。因此,教育发展差异对人口迁移的空间动态进而对城市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探讨教育发展与人口迁移的互动是解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探索如何推进城市化可持续性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书的出版获得了2015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青专项)、2018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4000-50401-515100018)、2019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本级财政项目(国内外教育改革前沿动态信息跟踪调研)、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度第一批人文社会科学智库成果培育项目(2019ECNU-ZKPY008)的资助。本书在笔者原有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拓展,得到了诸多专家学者的建议,笔者指导的研究生王彦超、孟晰、李盼等人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分别找到了各自的研究方向,感谢他们的付出。由于笔者知识面以及研究深度和广度的限制,本书的研究探索可能存在着一定的疏漏和错误,恳请各位读者不吝赐教。
谢童伟
2019年11月
|
|